事件的起因是 8 岁男孩因看到抖音上在门上贴透明胶带整蛊他人觉得很好玩,于是就在家模仿起来,然而这天恰巧 6 岁的表弟来家里玩,表弟因年龄太小没有察觉到异样,于是被胶带绊倒,当时就出了很多血。事后 6 岁的小男孩被紧急送往医院,男孩的牙齿和下巴都受了严重的伤,导致下巴缝了十针。

受伤小男孩的爸爸非常气愤,他觉得作为短视频平台,对儿子受伤这件事有逃脱不了的责任,平台应该对类似可能给未成年儿童带来伤害的视频加以正确的监管。

就这个事件来说你觉得抖音该不该背锅?

孩子第一监管人是父母, 监管是干嘛? 是因为社会本来就复杂,父母的责任就是从生理及心理上保护孩子不受创伤同时也要管控孩子不要对外界产生危害。

父母为什么让未成年人看抖音? 这就是个问题,父母让未成年人看抖音,为什么不把可能存在不安全性的隐患交代好?孩子粘胶带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制止下?抖音面对的群体不是8岁的孩子,不然抖音上面抖动的全都是喜洋洋了。父母清楚这不是孩子看的东西内容,却不加管控。 直到出现问题了,开始追求各方面责任。

父母也肯定明白是自己没把孩子管好的问题,出于突发事情的恐慌,出于对自己未尽责任的愧疚,会导致父母发起转移防御机制,把责任转给外界,也是责任分散效应,为的是降低自己对此事的完全责任感,降低自己的焦虑自责内疚情绪。

那这样的话又反应一个问题是: 父母个人内外归因的问题,如果外归因成功,会不会导致自体从事件中引起的反思降低,纵容了继续从外界找各种原因的心理倾向,不会懂得从自身找原因而得不到适合个体的发展甚至对群体的不利影响。

如果出现问题了总有可以推脱的,总该有来买单的, 是不是就把某些东西就那么得给」惯坏了「?

类似这样性质的问题经常可以看到

抖音该不该背锅你怎么看? 动不动就找人来背锅的行为又反应了什么? 又能引发出什么方面的思考?


不该。感觉最近舆论风气不对呀,怎么什么事儿都得跟一些热门app扯上关系?树大招风?杀大户?具有影响力的app确实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要符合法律规定,不违背基本的道德规范,但是,也不能过分啊!

作为不追热门的人,我决定炒个冷饭。

滴滴也不该为滴滴司机杀人事件背锅。我依然觉得滴滴比计程车安全多了。上车前我能看到这个车的车牌,司机的模样,已经拉了多少单,还有车辆的实时定位。行车过程中自然有实时定位,不用担心被绕路,就算真的出了问题,定位系统会记录车辆的位置。

一个变态真想杀人,警察也无法未仆先知防患于未然,滴滴平台又能真的阻止他杀人吗?如果真的想让滴滴承担过多的安保责任,可以,把公安系统里所有人的公民信息全部共享给滴滴…你们愿意吗?如果不愿意,就别给滴滴一个商业公司过多的安保责任。

在网路上还看到有计程车在后窗贴著愿天堂没有滴滴的字样,我真是想笑了,你们一个个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就那么干净吗?!曾经计程车时代你们挑活、绕路、计价器做手脚、坑外地人,还有脸吐槽滴滴司机?(一些都是相对,不针对计程车司机整体)

坐了那么久计程车,没几次见过计程车司机在我上车时跟我说你好,下车时说慢走的。滴滴司机呢,绝大多数都会这样礼貌用语,甚至你会发现好多司机是年纪比较大的大老粗,让他们学会现代社会服务行业的基本礼貌用语是很难的,但滴滴做到了。

这就是好的机制教人向善啊!

滴滴公司也很清楚,对于滴滴司机杀人事件,自己并没有任何直接责任,但是他们不敢说,只能说我们会如何如何,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因为他们怕了舆论的压力,树大招风,如是而已。


世界上有一种人,出了事永远只会找垫背的

我身边也有这种人,通常这种人我只会跟他是点头之交。


抖音并未声明此类视频安全问题,但做为监护人应该责任最大吧,抖音最多也就发个文意思一下


不该。难道我读书近视了,我去怪学校


上梁不正下梁歪是谁说的呀??

一旦自己能享受到上梁的乐趣 双标的很那


父母对孩子从小就要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模范,让孩子在很小就有是非观念,可以向专业的亲子教育老师来学习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快手了解一下。

如果快手要背锅那么抖音同样要背锅。

谁没比谁好贵。就是一软体而已。


我认为抖音这个锅不能背,在发生这个事情之后,父母应该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首先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自己对孩子在接触网路新媒体方面没有正确的引导?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疏于监护?怎么可以避免这样的危险再次发生?而不是手指向外,推卸责任。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一定要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