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看到世界的一個面

行是在無限複雜的世界中找到有效的方法

行是在無限複雜的世界中認同並遵守一道德


「知行合一」是柏拉圖式的笑料,孔夫子做不到,王陽明同樣也做不到,更不用說你我這等凡夫俗子,無論誰都做不到。

人是個奇怪的動物,雙重人格和多維人格普遍存在,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環境丶心態際遇等等所表現出待人接物迥然不同,甚至判若兩人。

兒時家長老師要求我們講真話、做實事、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可現實擊碎了理想的蒙太奇,傷不起。明知道說假話不對、做表面工作太對不起良心丶看老人跌倒不扶對不起父母老師教導、碰到壞人壞事不制止不挺身而出縱容惡勢力有違做人宗旨……

認知(三觀端正)正確,可我做不到,幾乎所有人都做不到。如果我的所作所為都遵從我的認知,果真這樣做了,人家會怎麼看?一根筋,蠢貨,不識時務,不曉變通,不知輕重,愛出風頭,惹是生非,就你聰明善良高尚無私……當然也有褒獎的,微乎其微!我按照我的認知「知行合一」,我果真這麼做了,結局是什麼?人家眼中的異類,避之不及,如瘟神似毒瘤,舉步維艱。我要活命,好好地活,所以必須變通。

變則通,這才儒家思想的精髓,凡事見機行事,逢人只說三分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遇事不爭先,走路只靠邊……人微言輕,明哲保身一一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生活,小民的悲哀!又能如何?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違備良心,確保自己不做一個缺修養無道德無節制的失德之人。「己所欲之,慎施於人」不能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去綁架他的知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知高於行未必能行,時也,事也,人也。知低於行,危也,卑也,人也。做人不易,不作壞事,就是善人。知行合一,天地造神!

(末經本人許可,不得轉載)負薪映雪感謝你的閱讀與關注!


我們經常將「知行合一」掛在口頭,但其實我們可能都誤讀了知行合一。

我們以為知行合一是指,知先行後。

比如,一定是要知道,我們才能做到啊。於是我們各種學習,各種積累能力,以為有了知識和能力,我們就可以去做想做的事、該做的事。

我們以為知行合一是指,知易行難。

比如,知總是相對容易的啊,但做起來就沒有那麼容易啦。於是我們勉勵自己,在知了之後,還要在行的過程中克服困難、堅韌不拔,這樣我們就能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以上兩種理解,看起來合情合理、理所應當,而且積極正向、促人奮進。

但我卻覺得,這樣的理解人為將知和行割裂開來,並且無形中強化了知在知與行兩者中的先決性和基礎性作用,既狹隘又偏頗。這種誤讀,甚至成為許多人人生前行的最大障礙之一。

其實,真正的知行合一,指的是知和行本就是一回事。沒有知先行後,沒有知易行難,知和行不過一體兩面。

陽明先生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是的,人生的意義重在做到。而知道,遠遠不是做到。

非要將知和行分開來說,不難發現:

1.知只是概念,行才能內化。有知無行,沒有價值。有行無知,也是力量。

2.知框架且模糊,行明確而具體。知包含的層面太多,行卻直指目標。除了原理、概念、知識層面的知,還有運營、操作、執行層面的知。行層面的知,是知,更是行。

3.知先行卻未必必然,行後發卻可先至。知不一定能行,行卻必然知。從知到行很遠,從行到知卻近。

一句話,知和行本質上就是一回事。知後應能行,行後更可知。行中必有知,有知必該行。循環往複,不斷更新,這才綻放出了精彩的生命和美麗的世界。

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知行之道。


您好,謝邀。

末學淺薄,不知知行合一的高級奧義,不過對於初學倒是知道一點。

對於初學者而言,知行合一併不玄妙。

知道一點道理,就去踐行一點。

光說不練假把式。

從身邊的瑣事開始練習把事情做好,從身邊的親人開始練習與人相處。

基礎紮實才能循序漸進,好高騖遠只做閑聊之資。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


題主的理解是現代科學文明環境下的理解,但和儒學無關。

儒學在近代衰落以前從來談的都是人的問題,夫子關心的是民眾之福祉、家國之未來,到了理學興起,越來越多的就開始關心起個人的超越了。

陽明所論核心就是如何成聖,何謂聖人?!夫子曰:博施而能濟眾。也就是說,在儒學,聖人不只是自己的事,而是要能在家國、共同體中濟眾,也就是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以身正天下,帶領整個共同體共同前進。

所以,何謂行也?!

夫子曰: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

夫子曰:擇善固執,知其不可而為之

在儒學,解決一個難題本就是題中之義,本就是君子所當為,只有面對艱難困苦、面對舉世濤濤,仍然堅定的做自己該做的,為當世則,以身正天下,方為儒者之行也。

知者智也,明辨仁道當如何行於當世,即我該幹什麼,我應該幹什麼。然後行之,百折不撓,樂在其中矣。

夫子曰:擇善固執。先擇而後固執,是謂知行合一。


萬物都不決對,你要換位思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