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辩题,我的主张是唐玄宗更厉害,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辩、从哪个方面入手。想请教一下大家,给我一些思路。

要是能附带一些资料就更好了,谢谢大家!


先上结论:

毫无过人之处不至于,但唐玄宗的功业水准、综合能力、历史地位和唐太宗有很大差距是真的。

前言:

唐玄宗这种排不进帝王Top10的和第一名的李世民比?认真的?

好像还真有不少吃瓜群众、李隆基粉、开元盛世粉以为「唐玄宗也不比唐太宗差太多」 ……

这种论调也不少见了,之前懒得反驳,结果越来越过分,行吧,上干货了。

正文:

吹开元盛世,无所谓的哈,开元盛世要是长一点才好呢。可惜李三郎这大宝贝不太争气啊。

很多人压根不知道李隆基为什么从顶端跌下来,连他的政绩、改/革的内容都搞不清,这还怎么讨论?

一个冷知识:《贞观政要》是唐玄宗时期大臣吴兢写的。

翻看《唐玄宗传》(人民出版社),李隆基前期的高光时刻:

【第六章:依贞观故事

——开元前期

第一节 寻求「安国抚人之道」

(一)「依贞观故事」的由来

(二)「访以安国抚人之道」

第三节 求谏与容纳

(一)下制求直谏昌言者

(二)开元谏诤的三大类别

第五节 「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一)「太宗定其业,玄宗继其明」

(二)「学步,效仿与创新】

开元盛世,是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诞生的。

准确说,唐太宗之后,每一代皇帝,都拿自己的政绩作为「贞观之治」的继承。具体表现为:

唐高宗:永徽之治是「贞观遗风」

武则天:后世称之为「治宏贞观」

唐玄宗:开元盛世是继承贞观之治

唐宣宗:被称之为「小太宗」就是最大褒奖

具体点,文治之律法修订:

之前我写唐律在法制史中的重要地位,这里复制一段:《贞观律》为唐律定本;《永徽律》和《开元律》的律文是《贞观律》的翻版,其发展之处在于增加「律疏」。

全文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5583362?

zhuanlan.zhihu.com图标

为什么会有安史之乱?国力鼎盛的唐帝国、万国来朝的世界中心,是在一夕之间崩溃的吗?不是。

李隆基中期就开始怠政了,不知道给科普一下:

「十四年九月。上谓宰臣曰。朕读元宗实录。见开元之初。锐意求治。至十五六年。则稍懈。至开元末。又似不及中年。其故何也?」——《唐会要》

我还真没看过李世民支持者去「抢」李隆基的功,倒是「给安史之乱背锅」比较多。

李世民搞的是「均田制」和「府兵制」。而唐朝下坡的主因就是武则天执政期「均田制的崩坏」,和「府兵制」转向「节度使」(玄宗 改/革失败)。

用人方面,李隆基更是不能和太宗比。奸臣当道,本质原因是君主的洞察力和控局能力不足。安禄山这种级别的在李世民时期,给他跳舞都不够格,更不可能出现杨国忠祸乱朝政的惨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抛来鄙视的目光)

武功方面,唐玄宗也有开疆拓土,具体表现如图:

中国历史排第八(而且东北部那一块是新增疆域),纯数据来看相当不错了。(比秦始皇、汉武帝还多,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然而和李世民比就不够看了,首选李世民登基之后开疆拓土是历代帝王第二,530w,而他还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实际上的开国皇帝),为统帅期间另有200w的征服,总计是730w,这个数据不仅是中国历史第一,更是世界历史第一。具体数据和战役:

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有多变态??

www.zhihu.com图标

【新增疆域是指:历史上以前从未属于中国,首次属于中国领土。中国历史新增疆域贡献前几名的皇帝主要在唐朝和汉朝,第一名李世民400w+】

综合文治武功,唐玄宗和唐太宗差距不小吧。别急,这是只说高光的。

那低谷呢?

李世民没有低谷,驾崩前打下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疆域(900w),一个蒸蒸日上的帝国,他儿子一接手就能接著锤周围。

李隆基的低谷?半个亡国之君,安史之乱的罪魁,罪己退位。

【八月癸未朔,御蜀都府衙,宣诏曰:「朕以薄德,嗣守神器,每干干惕厉,勤 念生灵,一物失所,无忘罪己。聿来四纪,人亦小康,推心于人,不疑于物。而奸 臣凶竖,弃义背恩,割剥黎元,扰乱区夏,皆朕不明之过也。今巡抚巴蜀,训厉师 徒,仍令太子诸王搜兵重镇,诛夷凶丑,以谢昊穹;思与群臣重弘理道,可大赦天 下。」癸巳,灵武使至,始知皇太子即位。丁酉,上用灵武册称上皇,诏称诰。己 亥,上皇临轩册肃宗,命宰臣韦见素、房琯使灵武,册命曰:「朕称太上皇,军国 大事先取皇帝处分,后奏朕知。候克复两京,朕当怡神姑射,偃息大庭。」 】

——《旧唐书·唐玄宗本纪下》

还有呢?

我知道会有人来说:

1. 要是李隆基早死20年也是千古一帝,可以竞争历史前五。

2. 李世民多活20年也得昏庸。

没意思,看腻了。第一句贷款吹,第二句是贷款黑。真的不能理解这种贷款黑吹,人都死了1000年了还YY是什么精神啊?

安史之乱到底破坏力多大?唐朝子民到底多想重现太宗荣耀——

杜甫《北征》长篇叙事诗,写的是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灾难,选几句感受下: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阴风西北来,惨淡随回纥。」

「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

然后,最后一句:

「园陵固有神,洒扫数不缺。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完。


李隆基的文治被津津乐道,武功却总是被忽略

李隆基刚继位,唐军就在北庭击败了三次后突厥,还斩杀了默啜儿子同俄特勤。

遂良曾孙璆,字伯玉,擢进士第,累拜监察御史里行。先天中,突厥围北庭,诏璆持节监总督诸将,破之。《新唐书?褚璆传》

二年二月,突厥默啜遣其子同俄特勤率众寇北庭都护府,右骁卫将军郭虔瓘击败之,斩同俄于城下。《旧唐书?玄宗本纪》

开元三年。默啜既请和称臣。至是复围北庭。《唐会要?北突厥》

《李慈艺授勋诰身 》也说:「瀚海军破河西阵、白涧阵 、土山阵、五里堠阵 、东胡祆阵等总六阵, 准开元三年三月二十二日敕, 并于凭洛城 (属北庭 )与贼战斗, 先后叙功六阵, 比类府城 (指北庭城 )及论台 ( 轮台 ) 等功人叙勋则令递减, 望各酬勋拾转」

作为碛西节度使的阿史那献也斩杀了默啜扶持的傀儡」三月, 己亥, 碛西节度使阿史那献克碎叶等镇, 擒斩都担, 降其部落二万余帐」

在阿史那献西征都担胜利的影响之下, 葛逻禄、胡禄屋 、沙陀、鼠尼施等部纷纷降唐 。唐朝重新控制了西突厥十姓部落。而默啜则形单影只成了孤家寡人,不久便被斩杀。

在河陇战线,玄宗委派薛讷、郭知运和王晙等人大败乞力徐和坌达延,斩杀数万人,洮水为之不流。

乞力徐和坌达延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乞力徐是大论,坌达延多次与乞力徐共同召集会盟,清理赋税,可见也不是小角色。

坌达延和大论乞力徐于王庭之砂石峪召集会盟。

夏,坌达延与大论乞力徐于苏布之江布园召集会盟。《吐蕃大事纪年》

可以说武阶之战是唐朝自高宗咸亨元年到开元二年,对吐蕃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李隆基在十二月又以郭知运为陇右节度使,其在开元五年、六年两次进入九曲再次大破吐蕃,缴获精甲、牛马数以万计。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些胜利都是前线将领指挥得当,跟皇帝有什么关系?但在中宗景龙年间,唐军可是连战连败。突骑施娑葛杀安西都护牛师奖,断绝四镇道路;默啜击溃灵武军大总管沙咤忠义,死者数万人;同时唐中宗以年仅12岁的金城公主和亲吐蕃,更可谓奇耻大辱。这个时候,良将何在?

而且在《全唐文》收录的玄宗诏书里,可以看到玄宗其实经常指挥和突骑施以及吐蕃的战事,并不像人们所说的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微操达人。至于跟李世民这样连侦查、冲阵都亲自上的神人比,那军事确实差了很多个层次,但在大部分皇帝里,李隆基的军事肯定是不差的。

总的来说,如果不看安史之乱李隆基确实算是数一数二的中兴之主。不过跟李世民比就算了,因为唐朝就没有比李世民更优秀的皇帝。


作为皇帝,唐太宗没有短板。

用现代辞汇形容,就是六边形君主。

所以答案就是否。


李隆基音律方面的造诣李世民应该比不上


唐玄宗和唐太宗相比还是有过人之处的。

第一,身体好,活的长。太宗才活了五十岁,玄宗活了七十多岁,大唐第一长寿皇帝。

第二,命好。太宗生逢乱世,立国之后面对的是一个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国家。好容易国家强大了,开始富裕起来没几年,太宗就去世了。哪比得上玄宗,统治时期是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盛唐。

第三,家庭关系好好。因为有太宗打底,玄宗的哥哥死活不当太子让给他当,先天政变又成功把焦点放在了太平公主身上,父子矛盾变姑侄矛盾。对比玄武门那点事被轮了上千年的太宗,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做的多好。

待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