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前我曾经到过苏联,以及刚刚推翻柏林墙的德国。

就说苏联吧,90年夏天,我曾经游历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当时还叫做列宁格勒)。

印象深刻的两点,一个是吃饭已经有些问题,每天找饭辙都要花去不少时间。买面包 的大队排得老远老远。

第二个就是卢布的快速贬值。不过当时卢布的双轨制也是造成了很多空子可钻。

比如我们在一家饭店吃了一个有独立乐队伴奏的晚餐,就餐的只有我和同伴儿两人。餐费按美元结账大概是80美金,但是用卢布只需要50几个卢布,而当时黑市上1美元可以换35个卢布。而官方的汇率却是1比1.7。

总之,在90年夏天,在我在前苏联的十几天时间里,确实能够感受到一种大动乱或者大变革的前兆。


当初的我太小,没啥感受……

但这几年感受越来越深——提倡「我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的那些人,不是蠢而是坏!」

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和阶层,让他们能够跪著活下去,但其他阶层更低的人呢?!还算不算人?!

多看看历史,翻墙看看也好,看看六七十年代的前苏联、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黎巴嫩、乌克兰是什么样子,再看看现在它们什么样子!

欧美的确发达,但这种发达的基础是什么?原始积累是怎么来的?非洲、中东、拉美、东欧、东亚、东南亚的国家和人民真的就比欧美白人懒和蠢么?!

没事喷国体国运的「ETC们」抽空看看《资本论》,那可是白人写的。

脑子是个好东西,没事儿真的得多用用……眼睛是用来读书明智的,不是拿来刷抖音的……


据说

在苏联解体后的那一段时间

帝都的酒吧或迪厅等场所

来了一些新的驻唱歌手

这些人身著苏联军装

胸前佩戴著勋章

在舞台上唱著苏联风格的歌曲

赚取自己将来的养老金

甚至现在

你也会在东北或帝都的一些地方看到他们

看到他们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而不得不出来打拚


当时我大约小学四五年级,最大的印象是地图头戈尔巴乔夫不再出现在新闻联播里了,冒出来俄罗斯,然后车臣战争一盘乱麻。现在车里音乐有《牢不可破的联盟》,听起来挺雄壮的,有时候会怀念这个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国家。应该说,如果没有苏联这个成功的实例,49年前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不会如此刚强,很多烈士撑不到烈士。因为看到了革命胜利的希望,和理想信念的未来,他们才如此拚命。


亲爱的达瓦西里,如果你不是住在帝都一环内,相信我,你是不会想体验那种感觉的(俄罗斯熊抱加泪目)


不是,我生的时候苏联没了啊…为什么要邀请我


谢邀!

什么感受?去问问那些原来干传销后来醒悟的人吧!先是做梦,然后是兴奋,再然后是傻眼。


经历过的人不会中文


没有经历过,但作为苏联历史的爱好者,是抱著他死了会难过,但他必须死的心态看待这段历史的。


没有经历过,不是苏联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