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学习,成人是否需要学习?周围的成人,谁还在学习?


最严重的问题是,以成人的目标为目标,以成人的状态为状态

家庭教育问题历来都是社会问题的演变和折射,从不能剥离出来

想让家庭,想让父母单独肩负起孩子的家庭教育,同样是一种问题,还是很大的问题

孩子该有什么,什么是人格独立,什么能力最重要,或者说这些的前提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孩子才有生命力

是汩汩而动的生命力,就是热情的警觉,有接纳的欣赏,没有担心的兴趣,仰望星空的半呆,阳光射透身体的轻盈,没有固定模式的鲜活和无限可能的空无

会感觉到神奇还是胡扯八道,或者什么感觉也没有呢?

三岁的女儿拿著刚落下的树叶,细细的欣赏著纹路,颜色,形状,用手摸了又摸,一路如此,最后告诉我要替她保存好。我便知道她拥有的,就是我要追求的

对主动感,觉察,欣赏,兴趣,独立,尝试,感悟,这些方面的阻碍甚至是破坏,是教育最大的失败,甚至是罪恶。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忘记所有学校所学的内容之后,剩下的东西

剩下的是什么?我们成年人是否在阻碍甚至在损害这些呢?

古诗的强行记忆,加减的重复运算,成年人要干嘛?

孩子冲动就打压,错误就批评,规则道理的强行告诫,成年人要干嘛?

哭泣是不应该,躲避胆小就灌输勇气胆量,你让遗传于人类过往的负面能量如何消化?成年人要干嘛?

失败中的主动感和尝试探索的兴趣,几乎也一并被否认。成年人要干嘛?

成年人要干嘛?要在孩子身上干他自己的事,还是眼下此刻他想干的事

自己没有读过几本书,唐诗宋词就成了孩子的长征。自己没有安全感,孩子也要跪拜关公佛祖。自己一无是处,孩子三岁便要鹤立鸡群。自己缺钱,孩子便已经走在了富豪的起点。自己委屈落寞,便要孩子张扬跋扈……

你错了吗?成年人错了吗?没有,没有错

在社会,在文化,在成年人人格独立之前醒悟之前,那都没有错。看到这里,如果你是中年人,你想骂我几句,你也没错,你对于无从选择,你对于无可奈何

成年人没有了生活的热诚,没有了做事的兴趣,没有了无缘无故的好奇,没有了万般可能的可能,没有了热诚的警觉,没有了与空气阳光融为一体的轻盈,没有了哭泣的随时释放……

没有这些,你让成年人把这些投射到孩子身上,并以此为基点与孩子互动,也太难为成年人了。一沙一世界,谁又能轻松跳出自己的世界呢

所以,只好说,成年人没有错,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没有错

只是对于孩子,都不对,都不应该

但也不一定,以后孩子变得和你一样了,他便会觉得这也没错,还会继承下去


不要简单的把自己的应该和想要,投射到孩子身上,也不要把自己的回避委屈简单的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最大的与我们的不同,就是他们无限的可能和接纳

你说我想给孩子智慧,但智慧和胸怀,从来不是能够复制和强行灌输的,需要自己体悟。否则谁都给不了。错误和尝试之所以珍贵,原因就在于此

你或许会说这太难了,的确有些,但容易的也有很多,比如

比如,两岁的孩子要晚上出去玩,你不必直接批评阻止。你可以带他出去转一会,要做的不是避开晚上的不确定和黑灯瞎火,恰恰是就让他感觉到不方便和黑漆漆

再简单的道理,哪怕如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如果孩子没有体验过,他依然无法预测和理解三天后没吃没喝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更不用说做准备预防了

不要让孩子完全回避危险,但你要控制好风险,让孩子体验一下,这不是什么好的教育,这是必须的教育,是基础

道理和智慧虽然最为珍贵,但直接的灌输却是不折不扣的愚蠢。更可怕的是,剥夺了孩子那灵光乍现的感悟,和突然拨云见日的喜悦

把最好的道理最大的应该,放在孩子容易发现的路上,放在你设计好的路上,放在日常生活里,而这条路却是孩子自己选的自己走的

比如,和孩子一起经历一次准备不充分的登山(山上当然有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体验一下忍饥挨饿和小有擦伤,更留下些许遗憾,过程偶儿做个反思

但登山的目的却是在回家之后,吃饱喝足之后,重新感触遗憾和困难之后,你拿出一本登山须知,边回顾边查看,似做著下次出行的准备,关键的内容说半句,让孩子接下句,讨论似的……

你说孩子会不会对事前准备感兴趣呢?会不会对书和学习感兴趣呢?

什么,登山太麻烦了?那一顿饭呢?一顿好吃的呢?生活中到处都是这样的机会,关键是你有没有把学习总结的状态投射到孩子身上。关键是自己有没有这状态

给孩子买衣服给自己买衣服,你看好三个款式,然后问孩子,哪一款更好,然后一秒不停的取走孩子喜欢的那一款。其实,不用刻意,这就是生活本身

如果孩子感兴趣的事失败了,却不对总结学习感兴趣,哪怕是你将学习总结已经放在了他的舌头上。这种情况,如果排除了恐惧的原因,那一定是孩子没有主动感!对成年人的依赖感太强

孩子的主动感被阉割,是教育最可怕的失败,主动感是其他感的基础,像一个国家的主权

问题的关键还是成年人是否自己有主动感。整天抱怨回避是不可能把主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的,后续的破坏难以避免

主动感,不是怨恨的不可遏制,也不是怒火的一泻千里,更不是需要的越界和爱好的肆意

主动感是,你面前是老板,是客户,是更强大的人,你会顺从他们,也会点头哈腰,但是,攀岩者的主动和尝试却始终主导著你,鱼儿逆流而上的目标决心和勇气始终没有离开你,汩汩而动的能量感和出现新的可能之前的享受接纳始终没有离开你

被动感是,你是头羊,你是老板,但是,下属却在你的轻盈和警觉之外,下属却在你的好奇和兴趣之外,你在意著他们的闲言碎语,你的真诚和热情也触及不到他们

仔细,仔仔细细的体会主动感和被动感的区别,让孩子拥有主动感,是成年人最应该做的事。应该做的不是培养孩子的主动感,而是不要伤害孩子的主动感,那是与生俱来的,那就是生命力


家庭教育(亲子教育)已变成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有80%的家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青少年心智障碍、逃课厌学、紧张失眠、考试压力、亲子冲突、离家出走、网路成瘾、毒品滥用、就业困惑、性问题、早恋早孕、性爱堕落、盲目追星、意志涣散、不擅理财、与老人冲突、自虐自杀、未成年合法权益、单亲(或隔代)教育、团体斗殴、伤害事故、暴力事件、青少年犯罪等问题,亲子情感与行为的困惑日夜严重,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受到了严重挑战,甚至破坏了社会的安定。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家长他们清楚的了解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著重要作用,希望把一切最好的给予孩子。但另一方面,97%左右的家长不懂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甚至有的父母用语言暴力、体罚作为主要教育手段,亲子矛盾和冲突日益严重。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先解决家长的问题。科学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每一位家长必须学习的课程。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著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人格能否完善发展。

国家认可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怎么考取?报考条件是什么?报名入口-文章详情-职教招生网

伴随一个孩子的出生,随之而来的即是一个家庭中关于孩子的养育和教育问题,近几年来,国家将指导家长合理开展家庭教育的工作纳入了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先后出台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嗯 个人觉得是的 我是一岁宝宝的妈妈 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跟宝宝沟通


急需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自我平衡问题


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孩子就是这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家庭教育的好坏决定了这个家庭将来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也是整个家庭幸福与否的关键。


当然,因为家庭教育是第一教育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十分难以弥补,环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0~3岁是人生的基础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时段在这个时段里主要靠家庭教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