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蔚来官方宣布,蔚来ES8车主自驾队攀上了西藏羌塘的普若岗日冰川,成功挑战电动汽车行驶的最高海拔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个记录很有分量吗,对这次挑战世界吉尼斯纪录的行为,你怎么看?

ES8又破纪录了,吉尼斯的


一般车厂每一款车上市前都会跑高原,高温,和高寒三个测试,一般至少会跑两轮。

高原测试的话一般都和高温测试在一起进行,国内的话海拔最高在5000米以上,并不追求低温而是和高温测试一起从吐鲁番跑到青海西藏。

而一般汽车跑高原测试的意义在于:

  1. 针对高原的低氧环境测发动机的性能,主要是在空气稀薄情况下发动机的扭矩特性变化,扭矩精度。同时因为发动机动力衰减,还会测试相对应的变速箱策略。比如,在高海拔,6挡,7挡,8挡这样的高挡位大多完全不会用到,汽车会像爬坡一样保持相对低挡位。原因也很简单,在低氧环境下保持足够的动力输出。
  2. 另外一个相对不太重要的高原测试内容就是液压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比如一般液压系统的压力感测器所测的都是相对压力,就是(绝对压力 - 大气压)得到的值。那么高原大气压降低的时候液压系统的压力感测器所报的压力值也会相应变化,所有压力控制需要提前对大气压力进行补偿。之所以不那么重要,因为这些单独零部件(比如压力感测器)的测试很容易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同时因为功能相对独立,不像发动机和变速箱需要进行匹配测试,在整车环境下的验证就没有那么重要。

而电动车的话,

  1. 没有发动机,所以低氧环境测试就没有意义了。
  2. 没有变速箱,或者说没有复杂的变速箱,也没有发动机冷却系统,液压系统被简化了几个数量级。比起传统车最主要的也就是电池和电机的冷却系统了。而和上面提到的一样,冷却系统的液压回路在整车高原测试的意义不大。
  3. 其他电池单体之类的低压环境测试在高原进行就更没有意义了,因为测试时间和充放电循环次数有限,远远不如实验室环境下的24小时连续自动测试。

所以

从汽车开发角度,电动车跑高原一没难度,二对于功能开发验证没多大意义。

从实用角度,脑子被驴踢了才开著电动车去西藏。

蔚来这个挑战我觉得更多是在挑战货运充电车的能力。

而比起这个记录本身,雪山前到此一游合影留念的意义可能更大一些。


  1. 这种纪录,我要是负责蔚来的营销,我能一年批量生产365个。
  2. 这种营销,表面上看曝光效果不错,实则伤了品牌
  3. 这种品牌,究其原因是没有坐冷板凳的资本

以上三点,纪录→营销→品牌→资本层层递进,我一项一项分享自己的观点。

1、这种纪录的取巧之处

吉尼斯组委会最大的尴尬在于,他们从逻辑上无权判定一件事情可否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我举个例子:

A先生挑战单手引体向上,一分钟能做18个。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了,这叫牛逼。

没过俩月,B先生挑战后背捆一只鸡,单手引体向上一分钟14个。吉尼斯世界纪录也认证了。牛逼吗?

吉尼斯组委会可以明确规定单手引体向上的动作标准,却无法从逻辑上将后背捆一只鸡的人拒之门外。所以,近年来吉尼斯世界纪录一个很大的尴尬在于,越来越多的挑战者不是真的牛逼,而是真的奇葩。当然了,私以为吉尼斯组委会之所以能维持运转,一部分原因也和这种商业化的奇葩纪录有关系。

从某种角度来讲,挑战最高海拔的蔚来ES8,就是那个后背捆鸡做引体向上的B先生。因为我们用腚眼子都能想到,蔚来ES8并不是唯一一款能开到五千多海拔的车型,甚至不是唯一一款能做到的电动车。

说白了,马斯克能让Roadster上太空,李斌只是找不到火箭。

这里不仅是蔚来,传统品牌也有过类似的玩法,比如:

我不想判断这么玩在道义上是否合理,只想问这种纪录的实际意义到底价值几何?很多纪录,不是没人能破,而是没人再去做。

如果条件允许,过几天蔚来或者别的什么厂商就可以这样玩一把:把ES8或某款车放到船上,航行到马里亚纳海沟,然后从甲板上开下去,一个新的纪录诞生:

人类历史上最接近地心的汽车诞生!

就问你牛不牛逼。又一个新的营销事件我都idea出来了,谁有路子谁就去干吧。

2、此类营销表面上光鲜亮丽,实则伤了品牌

类似的营销,陆风众泰这么干,我完全能理解;长安曾经这么干过,比如前两年的「2000km无人驾驶」、今年的「最高海拔无人驾驶」,手段稍微高明一些,傻白甜看到标题也就被唬住了,因为真实情况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我不多说;特斯拉送车上太空,核心是一样的,但人家的做法牛逼到了友商们完全效仿不来,我服。

蔚来这么做,说句不中听的,是拿国产普通品牌的思路,试图拔高原本高端的品牌形象。

就好比劳斯莱斯办了个活动,拿古斯特跟宾利慕尚拼直线加速,结果赢了。策划这种活动的PR,一定会被车界永久拉入黑名单。

一样的道理,找个由头撩一下世界纪录,这是蔚来该干的事吗?之前EP9拿过各种赛道的纪录,牛逼,还拿过无人驾驶圈速记录,也不错。但以蔚来目标受众的认知水平,人家能不知道海拔和电动车之间微弱的联系吗?做这种营销,忽悠进去的都是买不起蔚来车的人,买得起蔚来车的人看到这种营销又嗤之以鼻……两边讨不到好处。

3、硬东西拿不出来,逼的。

然后说一下,很多品牌爱做这种「高性价比」营销的深层原因——没有坐冷板凳的资本,没有吃大苦的实力。

什么意思,我还是举现实例子。丰田今年在国内做「20年电动化技术」的营销,大家都是营销,丰田把自己20年来在电动化方面的技术演进和成果摆出来了,摆在明面上给你看。什么层次的技术呢?电池、电机、电控,四代技术一代一代分析给你,核心零部件摆在桌面上,工程师讲给你听。我们的电机绕组是这样变化的blabla……为什么线材最后用方形的呢?因为空间利用率更高……

当然,丰田也讲故事,比如他们会很得意地吹嘘有几位车主的普锐斯开了几十万英里这种。

丰田普锐斯加州总动员 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w.huanqiu.com图标

丰田也舔过吉尼斯,比如332位普锐斯车主创造的「最多混动车游行」的奇葩纪录。

电动化技术,丰田二十年前以HEV的形式推出,之后坐穿冷板凳,捂著盖著,不拿它搞营销。直到今天,丰田开始著手推广电动化车型,才将20年来的技术演进传播出来。

超越自己:布加迪Chiron挑战威航保持的极速纪录_汽车_腾讯网?

auto.qq.com图标

再举个大家更熟知的例子,布加迪威航,Top Gear测出407km/h,最快跑出过431km/h。据说换代后的Chrion还要挑战威航的纪录。而限制Chrion的因素不在自身,而是有没有一条能满足它的路。从偏执程度上讲,我是很佩服大众的,一家商人嘴脸最明显的车企,却坚持著汽车最为原始的武力值。

能这么玩营销,一般都得有坐冷板凳的资本,得熬得住,吃大苦。丰田有推广HEV的决心以及普锐斯后来的成功,才能熬出「20年电动化」这样的硬核营销;大众有追求速度的决心和实力,不惜成本地突破极限,才能把「最快量产车」这样高含金量的吉尼斯纪录玩弄于股掌。

显然,我们不能把蔚来和丰田大众这种体量的车企放到一起对比,这不公平。但蔚来的品牌团队给ES8策划出「最高海拔」、「板车拉充电保姆车」这样的营销案例,背后映射出的却是初创品牌产品力挖掘深度不足的现状。我们要尊重这次营销,去过可可西里,我知道高海拔作业是多么操蛋的体验,随行人员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要比ES8的世界纪录更值得赞颂。ES8的亮点本来是不少的,全铝车身、L2辅助驾驶、NOMI、人机交互等等,希望今后蔚来团队能将更多ES8的亮点做出彩,达到正向影响产品力和品牌的水平。


其实这是一则非常无聊的新闻。

一大批人,带上保障和充电车队,带上已经印好的横幅,吉尼斯的人事先带上已经列印好的证书,就这么去羌塘的普若岗日冰川。然后,所有的目的是为了拍这张照片:

是营销,来知乎的人应该都懂。但「如果我是ceo系列」的话,我是不会做这个项目的,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贴近普通消费者日常驾驶的项目。比如是环游中国啦,我会请上五个队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式发抖音、汽车之家和爱卡、马蜂窝、什么值得买、知乎,因为目前一切电动汽车都还存在里程焦虑,尤其是跨市、跨省的驾驶。你却弄个更高的海拔,从原理上来说,电动汽车本来就是跑得高但跑不远,燃油汽车才是跑得远但跑不高,这种登高营销项目更应该是是燃油车厂做的。

本来真的不想来废话了,我关注这件事的不是因为蔚来,更不是因为什么吉尼斯纪录,而是因为羌塘无人区和普若岗日冰川。

因为我酷爱自驾远游,穿越藏北三大无人区也始终是萦绕我心头的念想,未来见一下世界第三极也是大概率事件。

正是因为我如此关注这块土地的自驾,我一直在看攻略,所以我清楚的知道:普若岗日冰川为了生态修复,已经「关门谢客」了。请看以下公告:

没错,双湖县旅游局已经从今年6月开始对普若岗日冰川封山了,目的是为了生态修复。但奇怪的是,9月24日驾驶蔚来汽车的团队居然到达了普若岗日冰川!那么现在有没有结束封山呢?请看:

事情就是这么神奇!

当然,普若岗日冰川就在无人区上,也没有围墙,能够去普若岗日冰川本质上是有无数条路,况且你还是SUV。但属地的旅游局已经封山,你还去,还拍照留念来做营销。

@蔚来 你们不审核吗?


硬派越野汽油车毫无压力。

蔚来要去肯定一堆保障人员

蔚来汽车官博曾经推送的图里面 有坐板车的图

有提到过去充能两次

这投机取巧的

汽油车能办到的事情 你跟一堆保障车随时充能。

还有蔚来汽车你充能能不能不占道?

自己官博翻翻去。

交规怎么学的。


怎么不刷个穿著潜水服把车子开进海里的最深最远驾驶记录呢?tesla还在太空里飘著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