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早期用法,强调征服与统治他人的武力机制,如与秦汉大体同时的罗马帝国。西方中世纪以来,具有「君权神授」特点,指通过政治、宗教、文化的方式,对异教徒进行征服、支配。18世纪以后更多指进行殖民扩张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里则使用一般意义上的界定,指领土广阔、统治民族众多、具有悠久传统的强大「集权君主制」国家。当时该国虽然不一定使用这一用语,但它在当时世界或地区的影响力却得到普遍承认。《秦汉军制演变史稿》

所以说,帝国的定义其实是有很多的,但普遍意义上是指的「领土广阔、统治民族众多、具有悠久传统的强大集权君主制的国家」。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秦与汉都可以用帝国称呼。

但其实无论是叫做帝国,还是叫做王朝,本质上都一个意思,并没有太大区别。

当然对于我个人来说,王朝的叫法就显得有点平和,而帝国的称呼则比较强势,因此我喜欢在不同的文章中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别命名,但实际上表达的意思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历史从秦朝开始也确实可以用帝国和王国进行区别。

比如秦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王」作为天下至尊,而秦以后的大部分时间则是由「帝」作为天下主宰,因此以王国时代和帝国时代作为区别,就能更加直观的反映中国历史自秦以后所发生的的巨大变化。

于是我认为的中国历史大致就能分成以下这种形式:

部落时代(神话时代)、王国时代(大约两千年)、帝国时代(大约两千年),共和时代(未知)

当然以上这种分类并不严谨,勉强就算是一种历史印象吧。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帝国」这个词在之前的环境中大多含有贬义,可以发现,西方称帝国的,往往都是军事政权,以军事征服为主,像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大英帝国等,天朝行的是王道,讲究「内圣外王」,讲究通过教化让周边臣服,也确实做到了,所以虽然天朝君主是皇帝,也有很多附属国附庸国朝贡国,到真称不上「帝国」。不过最近的纪录片里比较喜欢把各朝代叫X帝国,比如《汉陵》就把汉朝皇帝叫汉帝国的统治者。

另外,历朝历代,都把自己当做是华夏正统的继承者,也就是说把中国历史当做一个整体,秦汉唐宋,只是这个整体中的一个时期,「朝」这个字有政权、政府的意思,可以指大的朝代,例如「汉朝」,白话文是汉政权;也可以指某位君主在位时期,例如「康熙朝」,白话文就是康熙政府。


因为中国的朝代说法,比如汉朝秦朝,需要出现时更多形容的、代指的是那段时期

而不仅仅是指那两个国家。

而且那些朝代时并不是所有时期中央集权都做到那么极致,国力也不是一直强大,称之为帝国有些名不符实。

再者,「帝国」二字在当今中国感觉还是贬义居多。称朝更凸显的是文化继承,帝国就带有点封建专治意味了。


中华帝国是连绵不绝延续的,从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仪,这个帝国延续了2000多年之久,可以说是连续存在时间最长的帝国。

哦,因为不同家族身份背景民族的皇帝换了好几十轮,并且国号也换了好几十次,所以中华帝国分成了很多朝代;有时候还同时存在不同的朝代,但是这个帝国始终存在,直到清帝退位后,中华帝国灭亡。

在这整个帝国持续期间,统治者的最高指导纲领、体制和文化信仰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缓步发展的;在中前期它十分强大和先进,但是一个体系用了2000年确实是太长了,所以到晚期的时候它显得十分腐朽落后,最终和绝大部分帝国的下场一样 - 被历史淘汰。

汉朝和秦朝分别代表了中华帝国的某一个时间段。


因为中国史不流行帝国这个称呼


对应的话,应该叫中华帝国。。


内外有别,我们也管马其顿、罗马叫帝国,不叫罗马、马其顿朝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