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讨论班组火力的话,差距非常大

可以拿美帝陆军来比较

先看二战的美陆

二战时,美陆的标准班是12人班,由1名班长、3名侦查兵、3人的自动步枪组(BAR小组)、4名步兵、1名副班长组成;

标准火力配置:二战初期1支M1903(带枪榴弹),10支M1加兰德,1挺BAR自动步枪。二战后期一般是11支M1加兰德,其中3杆带榴弹发射器,1挺BAR。加强班组会增配BAR和冲锋枪。

二战时的美国陆军标准12人班

再看现役美陆的班组

1946后,美国陆军就改为9人班组,一个标准9人班包括:1个班长(SL)、2个小组长(TL)、2个自动步枪手(AR)、2个枪榴弹手(GRN)、2个步枪手(RFLM);

标准火力配置:5支M4、2支M4+榴弹发射器、2支M249;加强班组会扩充到12人,实战中,m240通机小组也经常会下放到班组支援。

1946年后的美国陆军标准9人班

2016年时的一个美国陆军班组合影

其实从图片中,就可以看出差距了

相比二战时,现代步兵班组,最直观的两点优势:

1.全面普及的自动火力,人手一把突突,理论射速每分钟800发以上、标配30发弹匣的M4,和标配8发弹夹的半自动M1,m249和BAR,带来的火力差距有多大?(* ̄m ̄),简直不可描述。

2.全面普及的观瞄设备,人手一套倍镜,这个在二战班组里可是奢侈品,带来的打击精度差距有多大?…emmm

再看一张美帝马润调整前的13人班组配置,感受到差距了吧(o ̄Д ̄)<

看到没有,与二战步兵相比,现代步兵那都不能叫优势了,那是单兵自动武器、观瞄设备、防护设备和夜战设备普及,带来的火力密度、打击精度、打击效率的全面性提升,说是降维打击都不为过┐(『~`;)┌。

其实,时代和时代间的军事比较,真的没什么意义,每个时代的武器装备都是受限于当时的科技上限,而随著科技的进步、装备的迭代、制造工艺的发展,一环扣一环的影响,最终产生的是整个作战概念和作战体系的全面翻新;

所以,比较现代步兵和二战步兵的差距,也就只能直观的比比单兵火力,口嗨下,如果真的要上升到作战体系来讨论,那就更没什么好比了;

现代信息化、多域化作战体系,打二战摩步化、机械化军队??emmm…详见当年被吊打的伊拉克……那,我大陆军有优势吗?我就是一打扫战场的三等人…


只是拿枪比来比去太low

通信设备和防弹衣这种0跟1的区别就不提了

以美军为例,现代美国陆军步兵班大概率会有一套标枪和一支DMR,两具榴弹发射器是标配,杀伤手段可比二战时丰富多了

各类瞄准镜的普及也让大头兵们的射击能力有了巨大提升

除此之外,很多人都忽视了观瞄设备的碾压性优势,这点不光体现在夜战上,白天也是如此。二战时撑死了也就一具望远镜,而现代美国陆军步兵班班长标配一具HWTS,火力组长标配一具MWTS,这些都是可在白天使用的热成像仪,配合上现代迷彩(这点也被很多人忽视了),有非常大的先手优势和战术主动权


要对比不同时期的步兵得有个级别吧,步兵是一个兵科概念。单独由步兵这个兵科组成的非合成部队,在现代是连,冷战和二战时候可能是营或者团。当然,相信问这个问题的人肯定不是想听黑叔叔行为艺术的,所以还是讲讲一线水平吧。

所以从下往上,步兵的对比可以分为人对人、班对班、排对排、连对连、营对营。再往上就不好比了,现代旅甚至营都合成了装甲炮兵防空反坦克……等等,没有对比意义。

人对人,简单来说就是步枪兵对步枪兵。这可能是差距最小的部分,以一线水准比的话二战德军有stg44也是自动步枪,和AK没有性能上的代差,次点也有全威力半自动比如伽兰德或者svt之类,远射的话其实区别也不大毕竟一方面自动步枪远程也打单发,另一方面基层大头兵有几个在200开外能打中有掩护的人的……但是近距离遭遇战半自动就很麻烦。

手榴弹还是手榴弹,顶多杀伤半径有点区别。

但是一方面现代一线步兵普遍带护甲……而且不是二战那种钢板了,AK等级的中间威力弹或者小口径弹可能不破防,甚至全威力弹也不一定破防……另一方面就是夜视仪,晚上就是吊打。

总体上人对人现代步兵主要的优势从大到小是夜战、护甲和近战,但总体上还不是没得打。


往上是班对班……这个其他答主说过了,主要是火力体系的问题。班组战术就有压制与推进的配合了,这一点现代步兵班普及自动火力以及班用机枪的火力持续性都占优,大大提高了步兵班组的压制能力(步枪全自动不一定打的到人,但是起码能吓人吧?);同时现代枪挂榴弹的战场存在感也远高于二战时候的枪口榴弹。

所以除了单兵优势以外,班组作战方面从压制到摧毁,现代步兵班都全面占优。

当然这里只算了徒步作战……反坦克能力不说了吧?班组反坦克二战铁拳巴祖卡都是高配,现在RPG是起码的什么89筒子98筒子m72标枪啥的花样百出。要是算上摩步机步载具更没得打……二战要么是布伦车半履带车要么是袋鼠之类半路出家的货,摩步更是只有卡车,现在的摩步是大八轮起码也是btr,机步是步战车……不是一个次元的东西。


排这个单位存在感比较低,和连一起讲了。连排这一级主要的区别是通信设备,现代步兵各种电台普及程度比二战高了若干倍,阔一点的可以配到单兵,紧吧一点的班排步话机还是有保障的。而二战……排有步话机属于顶配。没电台咋办?传令兵11路啊。这就导致了信息周转和指挥决策的巨大差异,连排战术节奏大大加快,以往前面步枪兵发现侧翼有敌人出没,派个人去和连长说,连长综合了几个方向的敌情调整部署再派通讯员跑回去排里通讯员再喊各个班,一来一去十几分钟过去了,对面都包抄到位了,而现在步话机可以一两分钟完成部署……更别说数字终端啊步兵巡飞弹无人机啥的高科技玩意儿。这就是战术差距。

通信和夸军兵种协同的进步使得现代步兵连还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地图外炮兵/航空支援,以及与上级的联络,急救装备和体系的进步提高了生存率……不过这是更高层面的东西了。

营级已经不太好对比了……除了通信体系进步提高指挥效率和支援火力响应效率以外,现代步兵营很多时候已经配备了不少车载的东西,二战时候步兵营三板斧迫击炮重机枪火箭筒,现代步兵营全面升级,车载重型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反坦克导弹,唯一进展不是那么大的可能就是重机枪了(目指拖后腿的老干妈,其实这个等级的机枪现在往往配到连级)。


总之,军事技术的发展在步兵方面带来的进步确实是各兵种里比较小的,越到基层可能优势更小,不过总体而言如果相对水平类似的二战大国步兵和现代大国步兵对上,躺平挨锤就好……


现在大国陆军已经没有二战定义下的步兵师了,所以这个怎么对比?

现在大国陆军要么是重装的机械化步兵,跟坦克一起混市面的,要么是轻装化的山地、空运部队,对应的是二战的山地师空降师。

二战那种有大量汽车、骡马,重武器齐备,人员靠腿,装备靠马的步兵早就消失了。


现代陆军和2战比的话,就以5强来说吧。。。

如果都是拿火烧棍步枪上阵 没有重武器,双方都是有点经验的老兵55开,2战的轻步兵已经很强大了,小规模战斗平分秋色。

如果是装备都算上,2战那点破烂不够看,现代班级火力都有小型云爆弹了都,更别说配置的补给车 小型导弹 无人机都有 什么小型化的武器都塞里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