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长春市现在已经全面取消了红绿灯读秒器,一些人认为取消读秒器并不合理。这种做法不仅给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增加了难度,而且面对红绿灯突然的变换,通过路口的司机也很难控制好车速,反而会影响交通。

据我所知,现在全国多地都在逐步取消红绿灯读秒器。这种做法究竟是好是坏?


又一篇答案破千赞啦,为了感谢大家捧场,我在答案后段补充了美国不读秒的红绿灯怎么智能的,供大家参考。


如今,随著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多的灯控路口取消了红绿灯读秒计时牌。以北京来说,五环以内的读秒红绿灯已经几乎绝迹。交通部门的组织者认为,以后的路口红绿灯控制逻辑将逐步智能化,读秒是一种死板落后的红绿灯设备,取消是大势所趋。

然而,作为一个交通参与者,我并不认为取消读秒有什么好处。今年3月我回答了一个问题:「有些城市的红绿灯取消了读秒,这有什么好处吗?」收获了221万阅读、1600点赞、2100多评论。评论区至少九成网友都不太赞同取消读秒。

读秒红绿灯的好处在于:大大提高了红绿灯变化的确定性和预见性,增强了通行效率。司机可以预判操作,远远的看到还剩下几秒钟的绿灯就可以根据当前的车速和距离判断能否在不超速的情况下通过,过得去就减少了红灯排队车辆,过不去则可以提前收油减速,做到节能、环保并减少车辆机件磨损。另一方面,在红灯还剩下几秒钟的时候也可以提前准备好起步,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

这样开车过路口,司机心中有数,是踏实的。老远一看还有40秒绿灯,那踏踏实实跟著车流速度或法定限速开(以低的为准),临到路口备刹车留神乱串的就好了,不用担心突然变灯一脚急刹。一看红灯七八十秒,可以踏踏实实解放双脚,有节制地看一小会儿手机,不想怠速费油的也可以放心地用一次开启停系统。

目前读秒红绿灯在北京仅存于郊区的部分路口

对于行人来说,读秒同样便于判断我这个绿灯能不能过得去,等个红灯大概要多久,这对于宽马路和行动不便的人尤其重要。

然而,随著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红绿灯取消了读秒。要么是关掉了读秒显示屏,要么是直接拆掉了整个计时牌。对于这种趋势,支持者给出的解释是:读秒式红绿灯不够智能。理由如下:

在很多繁忙路口,红绿灯的配时在一天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尤其是早高峰和晚高峰,道路几个方向的通行量不对称,可能存在明显的潮汐效应,早晚高峰的峰值流量方向也不同,往往还需要交警或协警进行手动操作,甚至精确到控制不同车道的放行时间,才能够保证通行效率的最优化。还有更智能的红绿灯可以根据路面下方埋设的感应线圈实时监控路口车流,可以让红绿灯放行时间随时可变。读秒系统在这些场景下是无法正常工作的。

但实际如何呢?我说说北京的情况吧。

1.大多数繁忙路口的红绿灯配时依然是固定的,根本不管车流量的波动和潮汐性,既然固定配置,配备读秒有何不可?目前北京只有崇文门、宣武么、西单、东单这些二环内的核心城区的路口才偶尔有人工干预,而且操作者往往是协警,他们大多数既不是交通专业科班出身,也不是全职交警,所以经常是管了比不管更堵。

2.五环内有N多流量很小、很平稳、从不进行人工干预的路口也不提供读秒。

3.读秒和可变配时对红绿灯设备来说并不是有你没我的,读秒红绿灯也可以根据时段流量差异设置不同的配时方案。

比如大兴区主城区的读秒红绿灯至少都设置了夜间、早晚高峰、白天平峰3种配时,夜晚平均一条车道排不到3辆车,就用短配时方案,每个方向绿灯时间短,但周转快,避免红灯等半天,绿灯没车过的尴尬;高峰期就用长配时方案,绿灯时间长,避免一个绿灯过不了几辆车导致路口积压。

而繁忙如三环辅路、空闲如园博大道的红绿灯,半夜两三点流量不到10辆/分钟的路口还保持和白天一样的长配时。行人基本没有,汽车在绿灯前5秒也就过完了,红灯方向的车还要干等两三分钟才轮到绿灯,严重降低周转效率。

4.近两年很多固定配时路口的行人红绿灯陆续换装了带读秒功能的新设备。根据红绿灯的放行规则,行人和同方向直行车是同步管控的。既然行人能读秒,只要复制一个更大的计时牌给汽车看不就行了?

行人灯读秒在北京还算普遍,也可以给司机作为参考,不过对司机视角来说字体太小了,经常看不清

综上,我实在想不出取消读秒对交通参与者有什么切实的好处。不仅不是什么智能的表现,反而弄得所有交通参与者战战兢兢、草木皆兵。很多谨慎的车主100米外看见绿灯反而因为怕突然变红灯而减速,如果此时绿灯还有15秒以上,这么做就导致本来能在这一轮过去的车反倒白等一个周期的红绿灯,大大降低了路口通行效率,也增加了红灯排队长度。同样,红灯又不知道要等多久,又会有很多车主开小差,不能在绿灯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进一步降低了通过率。这种让人摸不透红绿灯时长的做法,仿佛交通管理者把交通参与者视为敌对阵营,需要玩权谋、斗兵法,真可以说是百害无益。退一步说,就算不全程读秒,保留变灯前10秒倒计时也行啊。

有人觉得,读秒会造成车主加速抢绿灯的最后几秒,增加安全隐患。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只要不超速,加速过绿灯本身违反哪条交规?怎么就危险了呢?跟谁发生危险?如果一辆车在过绿灯的时候和其他方向的人和车发生碰撞,那说明是后者闯了红灯,怎么能怪绿灯通过的人呢?

也有人说,「绿灯读秒导致有些心急的司机明明看见路口对面已经堵车了,为了能少等一个红灯依然要强行进入路口,导致自己横在路口中央,挡住了下一个绿灯方向的车流。」确实,从交通法上说,这叫「抢绿灯」,也属于交通违法行为。在美国的一些易堵路段,红绿灯杆上还会立一块警示牌强调拥堵时即便是绿灯也要让出路口,不要堵著。

美国很多红绿灯旁边挂著「不要堵在路口」的警示牌

但是,像这么著急的司机,有没有读秒都会在绿灯的时候抢进路口,这其实是驾驶员素质和安全意识的锅,不要交给读秒系统背好吗?

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下真正不读秒也不焦虑的智能红绿灯是怎么运作的:

我最近在美国生活了两个月,住的地方周边红绿灯都不读秒,但开起车来并不怎么焦虑。后来仔细观察了一下,这里的红绿灯是真智能啊。除了根据路口车流可以随时改变放行时长和顺序,黄灯时长也根据道路限速而定,保底4秒,在限速50迈(80公里/小时)以上的主干道最长遇到过7秒的。所以没有读秒走起来也很踏实。

之前我认为智能红绿灯只适合繁忙的城市道路,来美国之后才发现这个想法too young。以新泽西某郊区路口为例,红绿灯的放行时间和次序都是可变的,通过灯杆上的摄像头和路口下方埋的感应线圈来识别车流。干路方向有圆灯和左转箭头灯,支路方向只有圆灯。行人过马路用按钮给红绿灯发指令。美国交通特别重视路权概念,干路优先顺序高于支路,直行优先顺序高于左转,所以干路直行方向的绿灯时间取决于其他方向是否有车在等待,如果没有,干路直行方向会一直绿灯,其他方向只要没车就始终保持红灯,不变绿灯。

假如支路有车等待,干路直行方向会适时变红灯,这个「适时」有些是固定时间逻辑(几秒后必变),也有些是路口清空逻辑(直行没车就变)。支路方向、干路左转方向和行人过街的绿灯时间也是路口清空逻辑,等最后一辆车进入路口,基本就变黄灯了。所以对于路权优先顺序比较低的方向,过绿灯时当地司机都会集中注意力跟紧车流,通行效率极高,不然一旦车距拉开20米以上很可能就要再等下一波绿灯了。

一分钟了解真正智能的红绿灯

视频解析:开头支路方向行人绿灯,是因为有两个行人按了按钮,视频第25秒他们完全通过路口,支路的汽车绿灯和人行道灯就结束了。之后,如果按正常顺序,该轮到干路左转绿灯了,但由于我站的方向左转车道没车,而对面左转车道有车,于是就变成了第34秒的放行顺序——对向直行和左转一起绿灯,左转清空后立即变红灯,轮到我这边干路直行变绿灯(第45秒)。如果两边左转车道都没车,左转就不变绿灯,直接给直行车绿灯。

有个华人朋友有一次在左转道等红灯车身过线了,超出了感应线圈的探测范围,碰巧后面又一直没车,于是他老实巴交等了足足五六分钟的红灯,眼睁睁看著别的方向都放行好几个回合了。最后还是慢慢倒车回到停车线内才等来绿灯。

总之,纠结读秒和不读秒谁智能,我们应该以结果导向,谁能客观上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和司机安全感,同时减少事故和拥堵,谁才智能。如果国内没有读秒的红绿灯没做到上述智能化控制逻辑,那么毫无疑问还是读秒更好!你觉得呢?


以前上海的红绿灯是没有读秒的,后来学习外地城市先进经验,逐渐换成了带15秒读秒的红绿灯。外地城市学习上海先进经验,把读秒红绿灯换成不带读秒的了。


我是一个交通信号控制从业者,正好最近国内交通行业论坛也在讨论是否该取消倒计时,争议较大。最后还做了一个投票调查,百分之六十几的人选择的是支持倒计时显示。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个驾驶员,我希望有倒计时,即便不能全显,显示最后几秒也可以。有了倒计时之后,我可以判断我是否能够通过路口,在红灯快结束时,可以提前挂档。人都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好奇,没有倒计时不知道我红灯还要等多久,绿灯是否快结束了,心理可能会焦虑,尤其是在赶时间的时候。如果有倒计时,心里就很从容。即便是显示最后几秒的倒计时,当倒计时黑屏的时候,我至少知道红灯现在是大于几秒的,绿灯现在是大于几秒的,心里也就没那么焦虑。支持取消倒计时的大致有两种想法,一种是倒计时可能会增加事故概率,比如看到绿灯剩余不多,加速通过路口,出事故的概率会加大,一切安全第一,效率是其次。我作为交通从业者,我认可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并没有证据证明,取消了倒计时就不会有这种情况。没有谁拿出大量的统计数据证明,安装了倒计时比不安装倒计时的事故率高,一切都是属于想当然。另一种想法是现在信号控制需要经常调整方案,倒计时显示了,就无法很好的优化方案。我对这点体会很深。如果要配置一个非常实时的,根据路口车流变化动态调整的方案,倒计时是很大的问题,肯定是没法显示的。但是目前国内对做这种实时感应控制的城市和路口所占的比例并不高。而有很多实时控制并不需要在本周期内调整,只要是下周期才调整的红绿灯,理论上是可以计算出倒计时时间的,通过通讯倒计时的方式解决。国内目前信号控制的智能化水平并不高,还不到需要大面积取消倒计时的时候。就好比我现在每个月工资一千块,我就天天在想等我有了一千万,我要做什么做什么。目前国内显示最后几秒的倒计时,也已经基本能满足现阶段大部分智能控制的要求了,确实有一些实时性和精确性要求较高的控制,没法使用倒计时。我们可以在那些路口不显示倒计时,而不是为了少量的某种需求,把其他大部分的需求都打死。

无论做任何事情,我认为都是要以人为本。大部分驾驶员都认为倒计时好,交通专家们不能因为自己一些想当然的想法,以及控制不好做,就要求取消倒计时。国内交通信号控制论坛的很多专家大神们都已经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概念。

有一种冷叫做父母觉得你冷。专家们觉得他们都是为了你们安全,为了能更好的控制提高通行效率,取消倒计时都是为了你们好。但到底好不好是驾驶员说了算。遇到问题一刀切是懒政的表现。我认为很多地方的交通管理者也是花了心思的。学习型倒计时不好,考虑换成通讯的。通讯有些情况可能也不好解决,考虑显示最后几秒。这才是一个交通管理者和专家应有的责任和精神。而不是遇到问题,就是倒计时影响安全,影响控制,全部取消了,谁用倒计时谁就是傻逼,不懂控制。

我一直认为红绿灯没有秒数显示,是相关设施建设落后的表现。

也正是因为深圳常见红绿灯无计时和4g满格却联不通网路的现象,再加上绝大多数路段都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有时候我会产生类似中国人对欧洲人那样的谜之自信,认为长治的基础设施建设比深圳好得多。


本人认为在信号灯由绿变红,或者由红变绿的前十秒钟应该给出读秒。这样可以给司机一个预判的时间。这个时间得有而且不能太长。而且数字得让司机看得清。

9秒倒计时专用信号灯。大连市的信号灯多数分布在马路两旁,这样最左侧车道的司机也能看见信号灯。

读秒太长时间则会让驾驶人与行人产生烦躁心理。

在十年前鞍山市更换信号灯之初,几乎市区所有的信号灯都安装了读秒器,在三排信号灯的中间(黄灯位置),也就是完全读秒,临近结束5秒闪动。而大路口左转需要等待的时间往往超过100秒。当时是怎样解决的呢?超过一百秒的部分大概由30减到00,接著是99到00。结果不少司机产生了误解,在绿灯到来之前闯了红灯。后来变为99不动,接著是99到00。

但是这个数有点太多了,多到司机们知道还有多少秒绿灯之后开始玩手机分散精力。而且这十年来读秒信号灯也有过鬼畜闪动/崩坏的案例。我不清楚维护成本多高,也不是说读秒器多此一举,但是该有的提醒作用应该有,但是不应该长时间持续提醒。

本人表示遇见过一位将液晶数字15看成6而提前急刹车的司机。鬼知道那个显示屏读秒器怎么设计的。

以上为19.7.9原答案。


19.7.24补充:

今天路过鞍山市铁西区的一些交通岗,铁西三道街沿线信号灯又双叒叕更新了,横版改为竖版,旁边的道路名称牌由蓝底白字改为紫底白字。没错,亮点是数字读秒器,单独列出,那是2000年代前几年使用的风格。

铁西三道街沿线第一个更换信号灯的交通岗

不过好在一个城市之中的信号灯风格并不统一,在三街口交通岗,有为辅路车辆专门设置的左转道与左转信号。

解放路立交桥西三街口交通岗

目前,市内不少信号灯变为19秒或者15秒倒计时,而数字字体也不再是单一的液晶字体,整体来说更加清晰。

对于读秒器的问题,我想应该已经得出相对明确的论证结果,那就是应该存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