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長春市現在已經全面取消了紅綠燈讀秒器,一些人認為取消讀秒器並不合理。這種做法不僅給行人通過人行橫道增加了難度,而且面對紅綠燈突然的變換,通過路口的司機也很難控制好車速,反而會影響交通。

據我所知,現在全國多地都在逐步取消紅綠燈讀秒器。這種做法究竟是好是壞?


又一篇答案破千贊啦,為了感謝大家捧場,我在答案後段補充了美國不讀秒的紅綠燈怎麼智能的,供大家參考。


如今,隨著城市化的步伐,越來越多的燈控路口取消了紅綠燈讀秒計時牌。以北京來說,五環以內的讀秒紅綠燈已經幾乎絕跡。交通部門的組織者認為,以後的路口紅綠燈控制邏輯將逐步智能化,讀秒是一種死板落後的紅綠燈設備,取消是大勢所趨。

然而,作為一個交通參與者,我並不認為取消讀秒有什麼好處。今年3月我回答了一個問題:「有些城市的紅綠燈取消了讀秒,這有什麼好處嗎?」收穫了221萬閱讀、1600點贊、2100多評論。評論區至少九成網友都不太贊同取消讀秒。

讀秒紅綠燈的好處在於:大大提高了紅綠燈變化的確定性和預見性,增強了通行效率。司機可以預判操作,遠遠的看到還剩下幾秒鐘的綠燈就可以根據當前的車速和距離判斷能否在不超速的情況下通過,過得去就減少了紅燈排隊車輛,過不去則可以提前收油減速,做到節能、環保並減少車輛機件磨損。另一方面,在紅燈還剩下幾秒鐘的時候也可以提前準備好起步,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

這樣開車過路口,司機心中有數,是踏實的。老遠一看還有40秒綠燈,那踏踏實實跟著車流速度或法定限速開(以低的為準),臨到路口備剎車留神亂串的就好了,不用擔心突然變燈一腳急剎。一看紅燈七八十秒,可以踏踏實實解放雙腳,有節制地看一小會兒手機,不想怠速費油的也可以放心地用一次開啟停系統。

目前讀秒紅綠燈在北京僅存於郊區的部分路口

對於行人來說,讀秒同樣便於判斷我這個綠燈能不能過得去,等個紅燈大概要多久,這對於寬馬路和行動不便的人尤其重要。

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紅綠燈取消了讀秒。要麼是關掉了讀秒顯示屏,要麼是直接拆掉了整個計時牌。對於這種趨勢,支持者給出的解釋是:讀秒式紅綠燈不夠智能。理由如下:

在很多繁忙路口,紅綠燈的配時在一天中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尤其是早高峯和晚高峯,道路幾個方向的通行量不對稱,可能存在明顯的潮汐效應,早晚高峯的峯值流量方向也不同,往往還需要交警或協警進行手動操作,甚至精確到控制不同車道的放行時間,纔能夠保證通行效率的最優化。還有更智能的紅綠燈可以根據路面下方埋設的感應線圈實時監控路口車流,可以讓紅綠燈放行時間隨時可變。讀秒系統在這些場景下是無法正常工作的。

但實際如何呢?我說說北京的情況吧。

1.大多數繁忙路口的紅綠燈配時依然是固定的,根本不管車流量的波動和潮汐性,既然固定配置,配備讀秒有何不可?目前北京只有崇文門、宣武麼、西單、東單這些二環內的核心城區的路口才偶爾有人工幹預,而且操作者往往是協警,他們大多數既不是交通專業科班出身,也不是全職交警,所以經常是管了比不管更堵。

2.五環內有N多流量很小、很平穩、從不進行人工幹預的路口也不提供讀秒。

3.讀秒和可變配時對紅綠燈設備來說並不是有你沒我的,讀秒紅綠燈也可以根據時段流量差異設置不同的配時方案。

比如大興區主城區的讀秒紅綠燈至少都設置了夜間、早晚高峯、白天平峯3種配時,夜晚平均一條車道排不到3輛車,就用短配時方案,每個方向綠燈時間短,但周轉快,避免紅燈等半天,綠燈沒車過的尷尬;高峯期就用長配時方案,綠燈時間長,避免一個綠燈過不了幾輛車導致路口積壓。

而繁忙如三環輔路、空閑如園博大道的紅綠燈,半夜兩三點流量不到10輛/分鐘的路口還保持和白天一樣的長配時。行人基本沒有,汽車在綠燈前5秒也就過完了,紅燈方向的車還要乾等兩三分鐘才輪到綠燈,嚴重降低周轉效率。

4.近兩年很多固定配時路口的行人紅綠燈陸續換裝了帶讀秒功能的新設備。根據紅綠燈的放行規則,行人和同方向直行車是同步管控的。既然行人能讀秒,只要複製一個更大的計時牌給汽車看不就行了?

行人燈讀秒在北京還算普遍,也可以給司機作為參考,不過對司機視角來說字體太小了,經常看不清

綜上,我實在想不出取消讀秒對交通參與者有什麼切實的好處。不僅不是什麼智能的表現,反而弄得所有交通參與者戰戰兢兢、草木皆兵。很多謹慎的車主100米外看見綠燈反而因為怕突然變紅燈而減速,如果此時綠燈還有15秒以上,這麼做就導致本來能在這一輪過去的車反倒白等一個週期的紅綠燈,大大降低了路口通行效率,也增加了紅燈排隊長度。同樣,紅燈又不知道要等多久,又會有很多車主開小差,不能在綠燈第一時間反應過來,進一步降低了通過率。這種讓人摸不透紅綠燈時長的做法,彷彿交通管理者把交通參與者視為敵對陣營,需要玩權謀、鬥兵法,真可以說是百害無益。退一步說,就算不全程讀秒,保留變燈前10秒倒計時也行啊。

有人覺得,讀秒會造成車主加速搶綠燈的最後幾秒,增加安全隱患。這就更是無稽之談了。只要不超速,加速過綠燈本身違反哪條交規?怎麼就危險了呢?跟誰發生危險?如果一輛車在過綠燈的時候和其他方向的人和車發生碰撞,那說明是後者闖了紅燈,怎麼能怪綠燈通過的人呢?

也有人說,「綠燈讀秒導致有些心急的司機明明看見路口對面已經堵車了,為了能少等一個紅燈依然要強行進入路口,導致自己橫在路口中央,擋住了下一個綠燈方向的車流。」確實,從交通法上說,這叫「搶綠燈」,也屬於交通違法行為。在美國的一些易堵路段,紅綠燈桿上還會立一塊警示牌強調擁堵時即便是綠燈也要讓出路口,不要堵著。

美國很多紅綠燈旁邊掛著「不要堵在路口」的警示牌

但是,像這麼著急的司機,有沒有讀秒都會在綠燈的時候搶進路口,這其實是駕駛員素質和安全意識的鍋,不要交給讀秒系統背好嗎?

最後再和大家分享一下真正不讀秒也不焦慮的智能紅綠燈是怎麼運作的:

我最近在美國生活了兩個月,住的地方周邊紅綠燈都不讀秒,但開起車來並不怎麼焦慮。後來仔細觀察了一下,這裡的紅綠燈是真智能啊。除了根據路口車流可以隨時改變放行時長和順序,黃燈時長也根據道路限速而定,保底4秒,在限速50邁(80公里/小時)以上的主幹道最長遇到過7秒的。所以沒有讀秒走起來也很踏實。

之前我認為智能紅綠燈只適合繁忙的城市道路,來美國之後才發現這個想法too young。以新澤西某郊區路口為例,紅綠燈的放行時間和次序都是可變的,通過燈桿上的攝像頭和路口下方埋的感應線圈來識別車流。幹路方向有圓燈和左轉箭頭燈,支路方向只有圓燈。行人過馬路用按鈕給紅綠燈髮指令。美國交通特別重視路權概念,幹路優先順序高於支路,直行優先順序高於左轉,所以幹路直行方向的綠燈時間取決於其他方向是否有車在等待,如果沒有,幹路直行方向會一直綠燈,其他方向只要沒車就始終保持紅燈,不變綠燈。

假如支路有車等待,幹路直行方向會適時變紅燈,這個「適時」有些是固定時間邏輯(幾秒後必變),也有些是路口清空邏輯(直行沒車就變)。支路方向、幹路左轉方向和行人過街的綠燈時間也是路口清空邏輯,等最後一輛車進入路口,基本就變黃燈了。所以對於路權優先順序比較低的方向,過綠燈時當地司機都會集中注意力跟緊車流,通行效率極高,不然一旦車距拉開20米以上很可能就要再等下一波綠燈了。

一分鐘瞭解真正智能的紅綠燈

視頻解析:開頭支路方向行人綠燈,是因為有兩個行人按了按鈕,視頻第25秒他們完全通過路口,支路的汽車綠燈和人行道燈就結束了。之後,如果按正常順序,該輪到幹路左轉綠燈了,但由於我站的方向左轉車道沒車,而對面左轉車道有車,於是就變成了第34秒的放行順序——對向直行和左轉一起綠燈,左轉清空後立即變紅燈,輪到我這邊幹路直行變綠燈(第45秒)。如果兩邊左轉車道都沒車,左轉就不變綠燈,直接給直行車綠燈。

有個華人朋友有一次在左轉道等紅燈車身過線了,超出了感應線圈的探測範圍,碰巧後面又一直沒車,於是他老實巴交等了足足五六分鐘的紅燈,眼睜睜看著別的方向都放行好幾個回合了。最後還是慢慢倒車回到停車線內纔等來綠燈。

總之,糾結讀秒和不讀秒誰智能,我們應該以結果導向,誰能客觀上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和司機安全感,同時減少事故和擁堵,誰才智能。如果國內沒有讀秒的紅綠燈沒做到上述智能化控制邏輯,那麼毫無疑問還是讀秒更好!你覺得呢?


以前上海的紅綠燈是沒有讀秒的,後來學習外地城市先進經驗,逐漸換成了帶15秒讀秒的紅綠燈。外地城市學習上海先進經驗,把讀秒紅綠燈換成不帶讀秒的了。


我是一個交通信號控制從業者,正好最近國內交通行業論壇也在討論是否該取消倒計時,爭議較大。最後還做了一個投票調查,百分之六十幾的人選擇的是支持倒計時顯示。就我個人而言,作為一個駕駛員,我希望有倒計時,即便不能全顯,顯示最後幾秒也可以。有了倒計時之後,我可以判斷我是否能夠通過路口,在紅燈快結束時,可以提前掛檔。人都有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和好奇,沒有倒計時不知道我紅燈還要等多久,綠燈是否快結束了,心理可能會焦慮,尤其是在趕時間的時候。如果有倒計時,心裡就很從容。即便是顯示最後幾秒的倒計時,當倒計時黑屏的時候,我至少知道紅燈現在是大於幾秒的,綠燈現在是大於幾秒的,心裡也就沒那麼焦慮。支持取消倒計時的大致有兩種想法,一種是倒計時可能會增加事故概率,比如看到綠燈剩餘不多,加速通過路口,出事故的概率會加大,一切安全第一,效率是其次。我作為交通從業者,我認可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並沒有證據證明,取消了倒計時就不會有這種情況。沒有誰拿出大量的統計數據證明,安裝了倒計時比不安裝倒計時的事故率高,一切都是屬於想當然。另一種想法是現在信號控制需要經常調整方案,倒計時顯示了,就無法很好的優化方案。我對這點體會很深。如果要配置一個非常實時的,根據路口車流變化動態調整的方案,倒計時是很大的問題,肯定是沒法顯示的。但是目前國內對做這種實時感應控制的城市和路口所佔的比例並不高。而有很多實時控制並不需要在本週期內調整,只要是下週期才調整的紅綠燈,理論上是可以計算出倒計時時間的,通過通訊倒計時的方式解決。國內目前信號控制的智能化水平並不高,還不到需要大面積取消倒計時的時候。就好比我現在每個月工資一千塊,我就天天在想等我有了一千萬,我要做什麼做什麼。目前國內顯示最後幾秒的倒計時,也已經基本能滿足現階段大部分智能控制的要求了,確實有一些實時性和精確性要求較高的控制,沒法使用倒計時。我們可以在那些路口不顯示倒計時,而不是為了少量的某種需求,把其他大部分的需求都打死。

無論做任何事情,我認為都是要以人為本。大部分駕駛員都認為倒計時好,交通專家們不能因為自己一些想當然的想法,以及控制不好做,就要求取消倒計時。國內交通信號控制論壇的很多專家大神們都已經忽略了以人為本的概念。

有一種冷叫做父母覺得你冷。專家們覺得他們都是為了你們安全,為了能更好的控制提高通行效率,取消倒計時都是為了你們好。但到底好不好是駕駛員說了算。遇到問題一刀切是懶政的表現。我認為很多地方的交通管理者也是花了心思的。學習型倒計時不好,考慮換成通訊的。通訊有些情況可能也不好解決,考慮顯示最後幾秒。這纔是一個交通管理者和專家應有的責任和精神。而不是遇到問題,就是倒計時影響安全,影響控制,全部取消了,誰用倒計時誰就是傻逼,不懂控制。

我一直認為紅綠燈沒有秒數顯示,是相關設施建設落後的表現。

也正是因為深圳常見紅綠燈無計時和4g滿格卻聯不通網路的現象,再加上絕大多數路段都沒有專門的自行車道,有時候我會產生類似中國人對歐洲人那樣的謎之自信,認為長治的基礎設施建設比深圳好得多。


本人認為在信號燈由綠變紅,或者由紅變綠的前十秒鐘應該給出讀秒。這樣可以給司機一個預判的時間。這個時間得有而且不能太長。而且數字得讓司機看得清。

9秒倒計時專用信號燈。大連市的信號燈多數分佈在馬路兩旁,這樣最左側車道的司機也能看見信號燈。

讀秒太長時間則會讓駕駛人與行人產生煩躁心理。

在十年前鞍山市更換信號燈之初,幾乎市區所有的信號燈都安裝了讀秒器,在三排信號燈的中間(黃燈位置),也就是完全讀秒,臨近結束5秒閃動。而大路口左轉需要等待的時間往往超過100秒。當時是怎樣解決的呢?超過一百秒的部分大概由30減到00,接著是99到00。結果不少司機產生了誤解,在綠燈到來之前闖了紅燈。後來變為99不動,接著是99到00。

但是這個數有點太多了,多到司機們知道還有多少秒綠燈之後開始玩手機分散精力。而且這十年來讀秒信號燈也有過鬼畜閃動/崩壞的案例。我不清楚維護成本多高,也不是說讀秒器多此一舉,但是該有的提醒作用應該有,但是不應該長時間持續提醒。

本人表示遇見過一位將液晶數字15看成6而提前急剎車的司機。鬼知道那個顯示屏讀秒器怎麼設計的。

以上為19.7.9原答案。


19.7.24補充:

今天路過鞍山市鐵西區的一些交通崗,鐵西三道街沿線信號燈又雙叒叕更新了,橫版改為豎版,旁邊的道路名稱牌由藍底白字改為紫底白字。沒錯,亮點是數字讀秒器,單獨列出,那是2000年代前幾年使用的風格。

鐵西三道街沿線第一個更換信號燈的交通崗

不過好在一個城市之中的信號燈風格並不統一,在三街口交通崗,有為輔路車輛專門設置的左轉道與左轉信號。

解放路立交橋西三街口交通崗

目前,市內不少信號燈變為19秒或者15秒倒計時,而數字字體也不再是單一的液晶字體,整體來說更加清晰。

對於讀秒器的問題,我想應該已經得出相對明確的論證結果,那就是應該存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