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关于996的一番话,让我这个千年潜水的程序员不得站出来说说我的无奈了。

女儿2岁多,我的工作基本上全年有大部分时间是996,媳妇全职3年,全心全意带孩子。

但我所面临的困境是:每天晚上到家,孩子已经睡了,早晨我又醒的比较晚,和孩子的互动时间非常非常有限(通常就是我在洗漱、吃饭时和孩子有一些交流,但大家都知道,早晨的时间对于上班族、特别是熬夜的上班族有多宝贵)

作为父亲,我想多陪陪女儿,作为员工,公司现实的政策就是如此,处于上升期且是家中顶梁柱的爸爸们,在一线城市这样的生活似乎也并不稀奇,但我们如何在30多岁这个上有老、下有小,在生活、工作、健康之间,找到一个令自己能比较满意的答案?

===

调整了一下标题,看到下面有几个回答,略有点无奈。

想得到的是真实、有效,而不是纸上谈兵的建议


在过去的50多年中,父亲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比如以美国的数据为例:

美国有200万全是父亲,1/5的单亲家庭中是单亲爸爸,他们承担著传统上由爸爸妈妈共同承担的责任。尽管在过去十年中与父母同住的孩子(异性恋夫妇)的百分比已显著下降,但依旧有2/3的有孩子的家庭里,父母都还生活在一起。

2013年的一项调查对2470万名父亲进行了调查,与他们父亲相比,这些父亲也更多地参与其子女的日常照料,他们更换尿布、给孩子喂奶等家务活干得更多。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心理学家露丝·费尔德曼(Ruth Feldman)发现,就像母亲一样,父亲在照看婴儿时会经历荷尔蒙的刺激,这有助于建立纽带。当爸爸承担了主要照顾孩子的任务时,他们的大脑会适应这些行为。

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那些父亲情感投入更多的婴儿,他们会表现出更好的智力发育,并且以后出现行为问题的可能性较小。

这样的结论对大一点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如果能在情感上得到父亲支持的孩子,往往对生活更满意,并且与老师和其他孩子的关系更好。

同样有研究表明,父亲、母亲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形成的影响其实是完全一样的,这实际上取决于孩子是否能从父母亲身上得到情感的回应。因此认识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反应,提供孩子所需要的安慰和支持很重要。

过去的一些研究认为,父亲和母亲与小孩的互动方式往往有所不同:母亲通过温柔的照顾和孩子建立了纽带,而父亲通常通过游戏而建立了纽带。

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这和性别无关,而与育儿分工有关。对同性伴侣和全职父亲的研究表明,不论性别,父母都是白天工作,晚上回家的人,他们往往会选择和孩子玩游戏等方式来互动。而那个整天照看孩子的父亲/母亲可能会与他们更冷静地互动。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如何能让父亲有更高质量的陪伴,如果说只是一起玩耍的观念或许已经不合适了。这里也给到几点建议:

1.如果你的孩子是个男孩,一定要认识到儿子深受父亲的影响。

很多时候,儿子主要是通过看著父亲来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男人。父亲对儿子个人发展的影响通常是潜移默化的:

当孩子看著父亲和母亲互动时,他了解了尊重(或不尊重)男人和女人之间,是如何互动,以及男人应该如何处理冲突和分歧。

当他看著父亲与其他男性互动时,他可以学习男人如何说话,他们如何保持联系以及如何处理男性问题。

如果父亲了解到这一点,会有助于父亲更深入地思考、认真对待他与儿子的相处时光。这种日常相处也能称得上是高质量的陪伴。

2.创造相处时间,和孩子发展共同兴趣。

不管你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试图找到一个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不要「假装感兴趣」。比如说曾有个案例,比如爸爸特别喜欢参加体育运动,但是孩子可能更喜欢静态的事物,看书、画画之类的,这时候哪怕爸爸拚命地带孩子去打篮球、游泳之类的,并不能形成一个好的交流环境。

但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双方的共性。比如一起去露营,可能一起搭帐篷或用火做饭时恶意发现一些共同话题。(当然996的爸爸很难有这种机会,但国庆长假、五一长假是可以考虑来一场短途亲子共游的)

3.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一起合力完成一些事情,可以加强孩子和父亲之间的纽带。比如一起搭建一个乐高玩具,一起做手工,一起玩通关游戏,一起骑自行车郊游等等,这些都是好的方式。不管是什么,一起完成一个大的项目,可以创造一种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的情感联系。

4. 倾听孩子的心里话。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应该学会不加判断地听取他们的想法,并且不要试图过早给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哪怕是吃饭时间、睡前时光等等,不要听孩子说了两三分钟就打断说自己的判断。

在你有限的和孩子相处的时光,应该是25%的时间用在沟通交流,其余时间则是放在聆听上。

5.创造一对一的时间。

我们需要花时间与孩子建立个人交流的时间。比如儿子热爱篮球,晚餐后的傍晚,我们花了许多时间在车道上打篮球.....

当然你可能又要说,加班没有时间,回到家孩子都已经睡觉了之类的。那么不能直接沟通的情况下,字条和书信也算是一种间接的沟通方式。

你可以创造一个专属于你和孩子的交流沟通本子,在上面你可能会听到孩子的各种吐槽、生活琐事,你至少可以有一个窗口听到孩子的想法是什么,不会与他脱节。

Families Without Fathers: Fathers, Marriage and Children in American Society》的作者曾经提出这么一个观点: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远不止只是除了母亲以外的成年人。真正参与了家庭养育的父亲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其他都无法代替的。

希望每位忙碌的爸爸,都能找到最合适的陪伴孩子的方式吧。


说说我家的情况,如果对您有帮助,备感荣幸。我家优酱爸爸是一名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手术很多,下班无固定时间,有时6.7点就可以下班,有时甚至要拖到12点,但他对孩子的陪伴一直为我所钦佩。

首先,从孩子出生开始,特别在优酱还是睡渣一枚的时候,优爸会亲力亲为处理孩子的频繁夜醒,有时我夜奶躺喂,他会在我背后用手支撑我的后背,或者顶著我的腰(我出过一场严重的车祸,腰部受伤),这些琐事虽然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但造就了高亲密度亲子关系的基础。对优酱来说,从婴儿期就有爸爸毫无保留的抚摸和拥抱,肌肤的接触给予源源不断的安全感,这也是现在3岁的优酱内心平和又温暖的根源。

其次,随时随地的亲子共读,是优爸提升陪伴质量的美好方式。他经常夜班(特别是女大夫们渐次怀二胎,科里可以上夜班的大夫越来越少,他值夜班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也时常遇到急诊手术,但他从不忽视碎片的陪伴时间,从优酱4个月起,优爸不分时间地点,只要有空,都会抱起孩子随手抄起一本绘本就讲,后来优酱7个月左右有了自己明确的阅读喜好,优爸会根据孩子的喜好,读优酱自选的绘本。其实他读的不如我呈现的那么生动,英文绘本发音也不太标准,但他一直坚持著亲子阅读,带娃旅行候机时读几本,饭店等餐时读几本,睡觉前读几本,没有什么固定的陪读计划,随性却方向坚定。我和平时带优的姥姥姥爷也一直秉承这个理念,所以优酱3岁2个月的时候,已经读绘本946本了,而且每一本都读过不止一次,最爱的那些书甚至读过300多遍。

在餐馆吃完饭后,来一本

在房产交易中心等待叫号时,来一本

优酱阅读记录

第三,陪孩子做运动、做实验。优酱4个月开始手膝爬10个月开始独立行走,优爸对于孩子的运动启蒙一直很用心,特别是2岁多优酱进入平衡车世界后,他会利用周末时间陪孩子练车,参与俱乐部的约骑。有时因为工作,周末确实不能陪孩子参加各种平衡车比赛,但他会研究发车、过弯技巧,再利用工作日的晚上引导优酱练习,尽管优酱迄今为止比赛站台时刻不多,但他每天骑车时都会想到爸爸引导那些技巧,如此一来,爸爸的身体虽然没有在当下陪伴,但他的心却被孩子妥善保管好,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高质量陪伴吧。

2岁半开始,优酱热衷科普类的绘本,沉醉于科学实验不能自拔,我在马云网买了很多简单的小实验材料,和优爸一起陪著做。动手类的活动,特别是实验类的手作,让孩子能很好地明晰自己的能力边界,趣味性也强一些,优爸作为理科生,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文科生如我,自叹弗如。一个小实验的操作时间不长,但是陪伴质量会很高,还可以渗透物理化学启蒙,优酱爱的不得了,我想除了实验本身,爸妈一起操作的形式,也是他热衷的原因之一吧。

优爸给即将参赛的优酱整理护具

第四,陪娃做家务。优爸有点医生的小洁癖,下了夜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大扫除,优酱跟著爸爸,学会了怎么打扫房间、清理吸尘器、洗刷拖地机上的抹布……其实不是刻意让孩子去做家务,毕竟2.3岁的孩子做家务多以「捣乱」为主,大概也就是这种捣乱,让爷俩产生了特别的默契。

第五,夫妻二人合理分配孩子的日常陪玩活动。平时优酱刷公文式、七田真之类的都是我陪的比较多,刷RAZ这些分级读物也是我陪伴为主,因为这些事情系统性比较强,我下班后时间相对多一些,我可以保证陪玩的连续性,有更好的引导;我家每周有一天「家庭手工日」,时间不固定,挑爸爸在家的时候,一起动手动脚,爸爸起主导作用,我负责提前规划本周主题。

平时陪玩的一个记录,父母分工参与

第六,注重仪式感。工作太忙不能经常陪娃,但是优爸会在特殊节日时给孩子惊喜。比如18年的圣诞节,优爸扮演圣诞老人给儿子送礼物,虽然整个形象一言难尽,但是儿子兴奋了好久,现在说起来还如数家珍。美好的记忆留存,也是一种变相的陪伴吧?

过生日时,我们一起给儿子搞生日装饰,生日数字和生日帽是我们自己拿彩纸做的。

对孩子的陪伴,不一定要从时长上抢占优势,从优爸对优酱的陪伴中,我想他对「质」和「爱」的输出更多一些。我们是普通的父母,优酱也是普通的娃,优爸与我温和而坚定地爱著小优酱,因为爱的笃定,爱的彻底,我们才更有耐心,更感恩于当下。

亲爱的优酱,爸爸妈妈很想穿梭时空与长大后的你碰个面,看看你会变成哪般模样,惟愿,那明眸皓齿的少年,虚怀若谷的少年,达观坚韧的少年,自在如风的少年,都是你。


关于什么是高质量陪伴,我的理解如下:

什么样的陪伴算是高质量陪伴,你是如何做到的??

www.zhihu.com图标

关于如何陪玩,我做了以下自制玩具,不花钱,但陪伴效率很高:

如何给宝宝自制玩具??

www.zhihu.com图标

看了一下各位的回答,也是很努力在给题主找办法。

但做个好爸爸的终极奥义,并不是给钱、给玩具、给安排课程、或者成为孩子的榜样。

《摩登家庭》有一集讲如何做好父亲的

成为好父亲的关键?好吧,有些时候你感觉做得很好,有些时候事情并不往你想的方向发展。但是你自己得陪在孩子身边……成为好父亲的90%要素是陪伴。

我的建议可能是从职场角度出发更多

1.让妻子返回工作岗位

爱孩子首先要给孩子足够的保障。996对身体健康的伤害是肉眼可见的。

但你还没办法,因为你是家里唯一挣钱的那位。

妻子返回职场,对家庭有两个好处:

  1. 降低家庭的财务风险,你不用再没得选择,用命换钱;
  2. 妻子回到职场,降低孩子对妈妈的完全依赖。

同时,也让你在带孩子问题上,摆脱你对妻子的理所应当的依赖。

我们都是凡人,都有惰性,妻子全职带孩子,自己感觉就专注于挣钱就行。

其实这对我们自己,对妻子,对孩子都不公平。

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是一个很顾家的丈夫。

当你想到妻子下班后还得带娃的时候,你这样觉悟的丈夫绝不会袖手旁观的。一定能想出办法早点回家。

2.重新考虑职业规划

如果你深爱你的事业,那没办法,家庭事业平衡本身就是伪命题。

如果这不是你深爱的事业,反而这份工作让你充满疲倦和懈怠,996的工作方式,让你每天起床时都不想上班。

那么,你是该考虑收手了。

对妻子来说,她需要你的帮助,你有责任;

对孩子来说,ta需要你的陪伴,你有义务;

对于强行让你996的老板,你有个毛义务啊……

我不是怂恿你跳槽,但你需要重新思考你的职业规划。

你是一个程序员,养娃的程序员毕业也有几年了吧。你应该早已摆脱了仅仅负责敲代码的阶段,你应该已经负责过项目,对结过产品,甚至在公司里带著几个新人。

你需要重新考虑一下,你的竞争力在哪里?

如果你的竞争力持续是996敲代码换来的。这种竞争力很快就会消失,因为随著年龄上升,就算你是单身,你的精力都不如年轻人,何况你有家有口。

3.找一份弹性第二职业

分享3个程序员朋友的故事,感觉比我活得精彩。

一个下班后喜欢在我乎写点代码领域的灵魂盘点……后来被培训机构找去给人上课,每个周末把娃送去跳舞的同时,自己教课,然后双双下课后两人去大悦城happy

一个兼职做起了程序员猎头,每天干完活6点准时下班,谁都拦不住。毕竟兼职挣得比上班多。

还有一个去孩子的幼儿园展示了一下小朋友如何编程,然后开启了自己的新事业……

有孩子的中年人,除了少数人外,我们其实不再需要期权、敲钟和明尼苏达,我们需要一点弹性,一点后路,一点Plan B。

让我们想在陪伴家人时,能够理直气壮,而非感觉辜负了上司的福报。

4.多听孩子说

这里有好几位儿童教育专家在分享。

我就稍微分享一下让我挺得意的小技巧:

让孩子表达情绪

有个周末,我和老婆带娃出去,地铁上有一个空座位,老婆就推著娃过去坐,但是娃却不肯,赖在旁边靠著。

老婆有点著急,毕竟地铁里,孩子不坐下,大人总要时刻担心她会不会摔倒。

我就蹲下来问她原因,她拖了一小会儿说:想让爸爸妈妈坐下来。

其实孩子有很多想法,很多情绪,但是在长辈那里往往不能完全展现出来。很多长辈看不得孩子哭,但压抑孩子的情绪,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能让孩子和你待在一起的时候,始终愿意敞开心扉,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她会更享受这段和你在一起的时光。

加油吧,我们一起做个好爸爸

公众号:瞎说职场

其他996回答:

Sean Ye:养生996的崛起:马云为什么给他最痛恨的兔子军团站台??

zhuanlan.zhihu.com图标中国怎样才能消灭 996、789 的现象??

www.zhihu.com图标科学技术和科技公司的发展,与社会产生了哪些矛盾?未来将如何解决??

www.zhihu.com图标

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年迈时你必然会后悔。

我爸爸的工作类似于你这种,但不是加班是应酬。

年轻时,他觉得对男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获得社会成就和别人的尊重。

所以他和我妈协商,

以牺牲我妈的工作上升空间为代价,换取我妈主要照顾家庭。

以至于在我的成长中,他连我上几年级也不清楚。

后来我十几岁二十几岁时,

他常常抱怨,

为什么我和我妈亲,和他不够亲。

为什么我和我妈有默契,抬手和一个眼神的交流就心有灵犀。

为什么有一天他累了,想回归家庭时,发现没有合适的位置了。

那种位置,是靠时间浇灌出的陪伴、关爱、默契。

他诉苦说他也是为了挣钱,为什么我们不理解他。

不是我们不理解他,全世界的妻儿,理性上都理解一个男人的雄心壮志。

但世界的规律就是:

你选择了追求全然的成就自己、自我实现,

那必然无法获得在家庭中的位置。

人是个活人,只会认可高质量的陪伴所带来的地位和信赖。

其实没有什么搬砖就不能抱你。

抱你就不能搬砖。

很多时候,人生的问题都不是二选一。

任何单位都不会缺了谁不转,任何人也都不会缺了某份工作就毁灭。

而是太贪心,自己实际想要追求极致,才会导致畸形发展的不平衡。

其实我到今天也不敢问我爸,他后不后悔。

因为我推测,他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70%的社会目标。

倘若让他放弃一部分,去换取家庭中的「位置」,我想他是不愿意的。

所以说,东亚父权社会的文化,对男性的捆绑是根子上。

从一开始,就定义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正确的」。

然后所有人按照社会文化定义的目标,像傀儡去一样爬进,以便燃烧成燃料,推进某些进程。


呱妈的队友也同样是程序猿,每天也是过著996的生活~

概念性的东西大家都已经阐述很多了,而且这位爸爸会提出这个问题,其实就说明是非常想参与到孩子生活中的,也不用多说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呱妈就说一些实操的方案吧~

一、调整孩子/爸爸的作息

以呱妈家的程序猿老爸为例,除了项目进度有问题或者项目刚刚上线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是非常标准的996,也就是早9晚9,运气好的是家里距离公司比较近,所以一般加到家也不会太迟,所以我选择微调呱呱的作息时间~

呱呱原来的入睡时间是9:30,为了配合促成每天有一定时间的亲子时间,一般会安排呱呱晚上10:00入睡,由呱爸来哄睡。

而早上呱爸也会配合呱呱的起床时间,每天早起半个小时,至少保证每天早上也有十几分钟的互动时间。

不知道您孩子的作息情况如何,您可以参考一下我的方案,适当推迟孩子作息~

(当然,也不能让孩子过晚入睡,这样对孩子和您的妻子也不好哟~)

或者早上早半个小时起床,虽然会累一些,但是亲子时光真的能治愈每日对著电脑996的疲倦~

(早起秘诀就是让媳妇儿监督你晚上早点睡!我家爸爸之前每次哄完呱都要玩儿到凌晨两三点,美名曰放松,在我努力的监督下,都是十二点左右就能睡了,早上可以顺利早起)

二、高效利用周末时光

对于996的程序猿来说,每周唯一一天的休息时光是最宝贵的,一般会用来全天睡觉,修复一整周」受伤「的心。

但是对于有家有口的996一族来说,真的太浪费时光了,很多亲子时光都是这么流失的!

但是如果完全不让睡,不让休息,一整天陪孩子的状态肯定也不会好,会顶著一张」全人类都欠你钱「的脸,对孩子来说也是不好的榜样。

我家的处理方式一般是,上午由我独立带娃,在小区走走,或者在家里玩儿一些小游戏,尽量不去吵到爸爸睡觉,等爸爸吃过午饭之后,不要休息,马上拉著爸爸出门!

(一旦躺下,5-6点之前绝对起不来了!这绝对是血泪史的教训)

不管是带孩子去游泳、逛逛商场还是去个游乐园都是可以的,而且你可以让这项目成为,只有你在才会有的项目,孩子会特别特别喜欢你这个爸爸的!


我很能理解你无法改变工作的现状,不止是你,很多处于互联网行业的人都非常难改变工作现状,毕竟」上有老下有小「,人总是先要生存,然后才能有生活。

但是我觉得你可以像我家爸爸一样,改变不了工作,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自己,戒掉一部分的应酬和爱好、戒掉一部分未婚未育时候的习惯,这样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而且随著孩子慢慢长大,孩子会看到由你呈现给他的生活状态,如果你希望成为他的榜样,就多花一点时间陪孩子聊聊天,还可以慢慢发展一些共同的爱好~

任何改变一开始都很难,一步步来,从自己最容易做到的开始,慢慢尝试,你会发现每天那怕就是多5min的亲子时间,你的心情都会不一样!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些帮助,我想邀请你帮我三个忙:

1. 点赞,你的赞同会让更多人看到这篇内容。

2. 关注,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共同成长。

3. 关注公众号【诗遥一妈育儿】,第一时间阅读众多新手爸妈掏心掏肺的独家育儿经验分享加入一妈天使妈妈家庭,进一步学习尊重式育儿与规律作息的更多内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