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烈酒里现在只有威士忌纯饮大受追捧,其他酒没有?像gin纯饮不是应该比whisky更受女孩子的喜欢吗,但为什么都没有火。


金酒火过了。

当年金酒有多火,我搜了一段,摘抄在下面:

仅在伦敦就有7000个小酒馆个小酒馆,每年生产1千万加仑的金酒。其中大部分金酒是被妇女喝掉的,因此孩子变得无人照顾,女儿被送入妓院,奶妈把金酒喂给婴儿让婴儿变得安静。她们为了能喝到更多金酒而工作。

1751年,画家William Hogarth画下了Gin Lane(金酒小巷)来描述当时糟糕的社会状况,以督促政府尽快采取措施。这段历史被称为Gin Craze(金酒疯狂),金酒也因此得名Mother Gin或Mother『s Ruin。(上图就是著名的《金酒巷》)

然后到了美国禁酒令时期,黑社会控制的各种酒馆为了提供廉价的烈酒,使用酒精和各种香料,在浴缸中配置金酒。

金酒这东西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酒鬼、滥用酒精的代名词,还和黑社会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干系。之后沉寂一段时间也是正常的。

而且纯金酒喝起来并不有趣,甚至有些刺口。就像马文先生提到的:

主要是威士忌调配后普遍能被人接受(不出错)味道也足够丰富

所以纯饮这块,威士忌比金酒流行是理所应当的。


从销量和实际情况来说不是 最大的是白兰地

主要是威士忌调配后普遍能被人接受(不出错)味道也足够丰富

再就是 其实威士忌调酒的诞生是为了遮盖品质不好的瑕疵感 所以不要一味认死理 别和自己过不去

酒精刺激感 是让普通人接受烈酒的障碍


这事与文化输出能力有关,从前某种烈酒全球化的流行全都离不开霸权或是殖民主义的兴起。

如果俄熊强势了,全世界都在晃著杯子,津津有味地品著各种风味的伏特加。(使用壶式蒸馏器二次蒸馏的伏特加,风味独特。)

加勒比地区强势了,朗姆酒几分天下,翻身把歌唱,划出银河系几大产区,一瓶50年单桶朗姆酒就能换上海一套学区房。

法兰西再次复兴的话,全球一起举杯白兰地,透著郁金香杯说醉话。可惜法兰斯坦忙著皿煮,无暇他顾。义大利又忙著烤披萨,果渣白兰地一直不温不火。

鉴于日本人自己都纷纷跑去喝啤酒了,让烧酒流行世界和中国男足拿下世界杯的赔率应该差不多。

墨西哥强势了话,酒吧里的老爷们就嚼著Jalepeno小辣椒,咂巴著龙舌兰。倒是劣质龙舌兰横扫夜店,就是太容易上头,起床以后像遭受了一顿抱头痛击……

至于金酒,海上马车夫沉寂了有400年了,如今连区域霸主都算不上。现在的全球第一大海上马车夫,似乎只对啤酒感兴趣,脑子还不太好,辱华反华,从童话沦为强盗。

如果印度称雄的话,蜜糖白兰地、蜜糖伏特加、蜜糖龙舌兰、蜜糖威士忌会一齐征服世界,这幅末日景象……绝不可能发生的。

一类烈酒的流行,背后比拼的一定是文化的根基。

如果有一天,世界以崇尚华夏文化为傲的话,相信我,老外一定会以熟知白酒中各类古怪的味道为荣的。

这么看,中国白酒冲向世界的梦,还是有戏的。


只有我喜欢vodka吗…

瓶子和杯子一起丢进冰箱冷冻,冻好之后拿出来倒上一杯直接喝…


1.

这个问题其实不是这么问的。

这个问题应该是:为什么那么多纯饮中只有威士忌纯饮被人记住了。

对我个人来说,只要我屏蔽那些威士忌圈中的人,我身边喝各种纯饮的多的是。白酒纯饮(不说了,世界一霸),有朋友喜欢干喝瑞典的伏特加(就油炸花生,用缺口白瓷碗,一次喝半斤,你能信?),有朋友喜欢干喝百加得,还有朋友喜欢40°的精酿啤酒。

为啥人们的印象中好像只有威士忌纯饮受人追捧?

2.

这个锅,站在白酒角度,白酒这些公司的品牌人员得接。

是哪些人在喝威士忌?

万人迷贝克汉姆。优雅。

英国王储查尔斯。尊贵。

前英国首先丘吉尔。权力。

希拉里。高级。

《广告狂热》里点燃一支烟,搭配一杯威士忌纯饮,感觉就来了。商务。

《皇家特工》里,喝完一瓶威士忌,枪战就拉开了序幕。硬汉。

《狂怒》里,干完一pa0,喝口威士忌润润喉。铁血。

《纸牌屋》里,Westwood一边从容淡定品尝威士忌,一边在心中盘算下一个阴谋。你死我活。

咱们呢?

截图来自不可告人的宣传资料

此时,谢大脚的大脚超市里迎来了一位身材管理不当的中年妇女。

同样审美也管理不善,头戴绿色,身穿红色,一条金坷垃那么黄的围脖刺穿电脑屏幕。

虽然没看过这一情节,但是我都能脑补剧中的对话:

瞅你咋地?

看把你能耐的。

晌午来咱家整点大葱蘸大酱呗,再整点啤酒溜溜缝。

从此大家都知道老村长酒是东北那旮沓小卖部必买清单上的了(完全没有看低的意思,东北的朋友不要介意)。

老村长是非常不错的一款酒,它就是定位于三四线地区的平民酒,所以老村长这么做是完全可以的。

3.

男人是靠想像力活著。威士忌行业深谙此道。

男人端起威士忌纯饮的那一刻,感觉身上的美特斯邦威变成了阿玛尼定制西装。

脚上的某踏突然成了巴黎世家,仿佛全世界都能听到它的踱步声。

尤其是手上99块钱的卡西欧突然变成了绿水鬼,秒针每一次滴答,全世界都要屏息倾听一般。

为什么呢?

因为威士忌就在刻意营造这种感觉。

这也导致在中国这样一个「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消费人群的拓展非常慢。

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喝点小酒抠著脚丫吃点绝味,最好只穿一条裤衩坐在茶几边看CCTV5。

我深有体会。

5.

所以,不是威士忌纯饮大受追捧,而是你仿佛只看到了人们在追捧威士忌。

说完了,晚上回去准备干喝半斤江小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