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在关注物联网,但看了许多内容觉得大部分内容都是对目前国内物联网唱衰 ,对其发展都是不看好的,但好像对车联网这一块还是比较乐观,车联网应该算是物联网的一块吧?最近在写浙江三位一体的自荐信,需要这一块的内容,所以想了解的更多一些,所以,想问一下,

目前车联网在国内国际的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的潜力又有多大,作为一名对其感兴趣的高三狗,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应该去选择哪一块?(很多人都说物联网是万金油啊!!!)目前国内对相关专业比较强势的学校,教授,及比较知名的研究人员(或项目)有哪些

可能问题有点多,第一次知乎发问,不知道规矩,望见谅


稀有宝石的思路2可以通过我说的CAN模块(这个现在有CAN协议,然后扩充一下不是很难的事情,只不过需要统一标准),蓝牙也可以和CAN进行通讯,也可以和另外的节点进行通讯,然后这就已经形成网路了。

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路。通过GPS、RFID、感测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以上定义来自百度百科车联网)

里面的RFID(感觉可能会被其他东西所替代比如二维码,只是我猜的)、感测器(距离,OBD,MCU等等)、摄像头信息处理(图像处理,这个需要大量的演算法进行计算)等等所有的的信息都可以经过CAN汇总起来传给MCU进行处理,最后可以通过蓝牙发出去与其他车进行通讯。13年出的iBeacon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定位在没有网路的情况下进行定位

(无视画图的技术)他可以通过相对参考点来判断你现在在这个网的那个相对位置,然后通过蓝牙,发出、接收其他车的相对位置进行相应的演算法计算后可以得到在这一片区域内的位置。如果有其他的比如GPS,WIFI或5G网(5G是专门为物联网玩的)再加上iBeacon辅助可能就会更加准确。

其实在我看来甭管是物联网,嵌入式什么的本质都是嵌入式,我们老师说物联网是嵌入式的应用分支(记得是这么说的)。总之甭管是嵌入式,物联网还是什么人工智慧(感觉就是物联网的在下一级分支)都需要硬软两类基础,比如一些单片机的需要玩熟练,最后通过类推就很容易玩其他的。再往底层的话可以学画板子,看电路图。软体的话要熟练掌握一门甚至多门语言(C、C++玩硬体的离不开),当然了也要看你想要具体学什么就比如说图像处理,有做演算法的,这个几乎就是软体的了。毕竟本科阶段是通识性教育,尽你可能多的掌握你所在专业的知识,谁知道以后会有什么工作呢。我学这些感觉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是学科划分的越来越细,应用的领域不用罢了

我只说我在实验室看到的,学到的一点,毕竟我不是学习车联网的,一个电子类专业的学生而已,车联网也只是我们实验室老师在这学期玩蓝牙,iBeacon的时候说到一点,在寒假玩CAN模块时老师说到CAN协议……我通过这些老师讲到的和自己想到的说一下,几乎没有看过什么论文

========================分割线=================================

其他学校我不知道,我在实验室里待了快一年了,我们实验室是物联网专业实验室,这学期老师一直给我们给我们玩BLE4.0,IBeacon,esp8266……各种组网,期末给一个班的人布置的课程设计使用Arduino做的智能电表,可以扩展接蓝牙,CAN,WIFI……你基本能想到的老师联网方式都试过一遍了,寒假里让我们先玩CAN模块,然后在让不同的CAN模块间进行通信,让我在树莓派上玩CAN(虽然还没有调通),讲CAN协议。

其实我感觉车联网就是物联网的一个分支,我现在感受到的物联网就是把以前的各种东西从一个单一的结点通过各种方式连接起来能够进行通讯,最终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看一些资料和现在的人士来说感觉以后或者现在正在研究(论文资料读得太少不大清楚)的车联网可以通过组网(可以用IBeacon,WiFi,GPS,以及以后的mesh网)确定车的位置,通过CAN模块传送一些行车参数并对车进行控制。感觉这个车联网就是对以后的无人驾驶做的。现在想起来的就这么些,答得不对的轻拍,我大三狗一个新年快乐

1.目前车联网在国内国际的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的潜力又有多大。

这些技术或者概念的提出和推广主要靠一些大公司,绝大部分人并不关注学校或者实验室里怎么研究的。谁能出来产品谁说的算,你打算拿著一沓论文和别人介绍什么是物联网,什么是车联网吗?

国内国际总结起来大概就是两个思路吧。

思路1:

T进入车联网

腾讯推出车联网平台:主打实时在线 无限流量

B进入车联网

百度车联网

他们都是互联网的巨头,主要的技术积累并不是物联网领域的技术,所以他们都在尝试用移动互联网的方案来解决物联网领域的问题。

仔细看一下就能发现,B和T都是通过自己已经比较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社交,地图导航,数据分析等)来进入车联网,通过3G/4G将车连接到互联网上,车与车之间是不能直接通信的。

思路是这样的:

其实把车换成手机就是移动互联网。

思路2:

这个我目前没有看到什么产品,可能是我了解的不太全面。

国外的文章这种思路的多一些,但是没什么产品,感觉也就国家或者国际组织能定个统一的车与车之间的通信标准,通信设备什么的。个人比较倾向于这个思路,也不是说第一种就没有发展,只是这个思路更符合我对物联网的理解。说到潜力,第二种没有人做啊。不用借助互联网,物与物之间的区域网就能完成一些任务怎么想都是潜力巨大。最起码在偏远地区或者军事方面,那种不可能借助手机的情况下很有用。

2.作为一名对其感兴趣的高三狗,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应该去选择哪一块?(很多人都说物联网是万金油啊!!!)

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呗,反正咱也成不了首富,哈哈。

互联网正在快速发展啊,物联网浪潮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兴起呢。本校嵌入式的课前几年还有40+人,今年就剩7个啦,全去人工智慧,机器学习了。如果对自己比较有信心的话,物联网反正不会是个错误的选择,如果物联网20年后,等你40岁时才火起来你还能承受的话……。

排名靠前的学校肯定更好,能去清华就别来工大……研二狗一名

我的理解,首先要问问汽车联网的目的要做什么。如果是车上的乘客的娱乐,这个很跨就被个人随身娱乐设备所取代,所以是错的,至少是非常短暂的阶段性的。如果是对驾驶体验的辅助,这个才是车载所长期具有的需求。那么,其终极体验就是自动驾驶。不过说到自动驾驶,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思路,还有人认为应该是智能的道路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所以,你应该已经看出来,这个方向,其实距离实用看起来没那么快。那么作为职业人要怎么做?

思路一,加入正在开发自动驾驶的大公司,或者感测器之类的大公司,小公司不要去了,估计资金什么的挺不到出头之日。思路二,加入研发人工智慧之类的通用技术的公司吧,没准哪一天你的作品还是会被用在汽车上。

车联网概念可以说在当今是最热话题之一,也是很多企业比较热衷的方向,车联网传统的定义是装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技术对车辆信息进行提取,使以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系统。随著物联网的发展,车联网也被重新定义,根据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与人、车与道路、车与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路,然后系统通过实现对海量数据的「过滤清洗」,平台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路。

车联网系统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使系统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使所有车辆可以通过自身环境和状态进行信息采集,并将自身的各类信息上传到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由中央处理器对大量上传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系统将对每一辆交通参与车辆进行全程式控制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实时管控,为使用者提供交通的效率与安全。

根据现阶段车联网的技术发展,从网路上看,车联网系统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端系统):端系统是汽车的智能感测器,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车状态与环境;是具有车内通信、车间通信、车网通信的泛在通信终端;同时还是让汽车具备IOV定址和网路可信标识等能力的设备。

第二层(管系统):解决车与车(V2V)、车与路(V2R)、车与网(V2I)、车与人(V2H)等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路之间的通信与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实时性、可服务性与网路泛在性,同时它是公网与专网的统一体。

第三层(云系统):车联网是一个云架构的车辆运行信息平台,它的生态链包含了ITS、物流、客货运、危特车辆、汽修汽配、汽车租赁、企事业车辆管理、汽车制造商、4S店、车管、保险、紧急救援、移动互联网等,是多源海量信息的汇聚,因此需要虚拟化、安全认证、实时交互、海量存储等云计算功能,其应用系统也是围绕车辆的数据汇聚、计算、调度、监控、管理与应用的复合体系。

近几年随著互联网大数据爆发,车也被认为第三大数据入口,未了能够在未来的数据入口抢占一席之地,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都在车联网领域不断发力。


照例直接拿数据说话。我们统计过2018年外省漫游进入本省的物联网用户数,在2018年5月统计的数据时约63万,统计分析后,TOP3如下:

1、IT行业的用户数为17万,27%,主要第三方渠道商;

2、共享单车13万,占21%,主要哈罗和摩拜。

3、交通行业-车联网的用户数为12万,占19%,用途如下所示:


智能车联网:行车SOS监控

「行车SOS视频监控」:全球首款可视化救援服务

在事故发生的瞬间,行车SOS自动发起求助,通过先进的防漏报、防误报演算法,结合海量事故风险资料库经验,精准识别车辆发生事故所在位置及事故等级,并通过多感测器融合+智能软体识别+现场图像多路视频传输接入进行二次人工鉴别,第一时间为车主提供救援;

监测到事故的发生,0.6秒通知翼卡救援中心,7.3秒接通救援坐席,23秒鉴别出现场事故严重程度,60秒内安排120医护和交警救援单位出发现场,抢占10分钟白金救援时间,应快为生命护航:从事故发生瞬间到救援结束,多名专业坐席人员会一直视频在线,始终陪伴在车主左右,并通过多路视频的接入视频现场指导车主自救,让伤害及损失降到最低。

同时事故过程中通知紧急联系人,紧急救援结束后为车主提供保险证据协助,让车主的每一刻都安心,放心:行车SOS手机app与车载设备软体通步打通,事故发生时,车载设备检测并自动求助,手机app弹框提示倒计时5s或自动发出连接,视频接通后消息推送到手机端,提示可连接手机是视频协助救援,手机app设备互通,让每条救援通路都畅通无阻。

中琛源为翼卡产品提供物联网2G/3G/4G通信模块、物联网卡、物联网管理系统平台,同时为试点项目提供信息技术和服务支撑。


题主高三?所以最终的问题还是在选专业上面吗?

我最近刚好在做智能车方面的项目,发表一点鄙陋之见。

先梳理一下你的概念。

车联网无疑是物联网的一部分,但是目前的车联网一般都是指媒体服务信息的交互,就是车载娱乐系统的联网和车载导航啊等等。一般是通过3/4/5G通信来实现,需要有服务商。如果你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开发的话几乎没啥好玩的,跟移动设备(比如手机)相关产业的开发没有太大区别。

而你想要的有前途的那种严格来说应该叫做网联车。我猜题主还是想搞那种无人驾驶或者辅助驾驶什么的吧。

【下面是具体问题回答:

1.国内外发展现状

有关媒体信息的车联网国内现在做的也还算可以,但是在行车控制方面的网联车的话完全就不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外比如美日,无论是在智能交通还是在无人驾驶都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了,世纪初的时候美国的智能交通体系已经有很大成果了,而自动驾驶现在的Google,MIT都是牵头的。

因此国内在智能车的方面还很落后,但这也代表著这个方向很大的前景,很多方面都还是空白!但无疑车辆智能化和交通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2.相关专业

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热点一方面是新能源,另一方面就是智能化。

新能源说实话也非常不错,如果你想学这方面的话读汽车/材料/能源/电气(电动车)等专业都是非常不错的。如果要从事这些领域,那就需要好好打下物理化学的基础。但感觉答主的「车联网」应该是指智能化的方向。智能化的话联网就不仅仅是媒体信息的交互,而是基于无线网路的控制与协同,其网路协议对可靠性的要求也会比较高,会采用DSRC。智能化的热点又分两拨,一拨是无人驾驶,一拨是智能交通(可以算作一种意义上的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的话现在还主要是车辆个体的开发,目前与联网控制相关的自动驾驶车辆几乎没有,因此如果目前走无人驾驶的话更多的还是学演算法/学信息采集处理(图像处理等等)/学定位。这样的话专业就走电子(演算法)/自动化(弄机器人的那种比较接近)/计算机都是比较好的。智能交通的话牵扯的行业就比较广了,智能交通不仅有智能车,还有智能道路,智能城市等方向。有关的专业如通信/交通/汽车/电子/自动化等等。。。方面很多,题主具体的意愿是什么样的?

3.哪个学校好

这就得看你选的专业的。目前国内好像还没有学校专门开设智能交通和无人驾驶方面的专业,学科分类目录里面也没有。因此你只要往你选的专业的尽量好的学校走就好。
我现在正在做稀有宝石说的第二种思路的学校实习。我个人意见还是先学好有关嵌入式的知识,比如至少先学会用linux系统(对于刚进大学的人),能用代码指令来对电脑进行操作就用指令,有了技术和知识储备做啥都没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