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22更新:

评论区和其他回答里,不断有央财的校友提醒我,央财相比于南开,「就业质量好」「业内声誉好」。这种说法我不反对,但我有点好奇,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是怎么定义「好」的?比如年收入15w的部委公务员、40w的码农和100w的烧烤点老板,谁敢说谁的工作就一定比谁「好」么?反正我是不敢说。

所以,我和其他校友提出的南开大学的优点,包括保研率、学科评估等,都是可以完美量化并有公开可信可查的数据的。而贵财校友拿出来的反而是不好量化不好验证的事情。所以我可不可以认为:贵财只有在没法量化、说不清楚的事情上可以找找场子了?以及,中国薪酬网2018年的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南开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前三年收入略低于央财,而在毕业后第五年实现了反超。这还是包括了南开占比不小的文史哲等天生不好赚钱的专业。所以不知道央财的校友怎么看待自己作为财经学校毕业生,赚钱都比不过南开大学这一事实?

http://www.sohu.com/a/250611376_508571

哦对了,顺便说一句,贵校既然是财经学校,贵校校友就应当听说过著名的「经济学家第一定律」,即对于给出的任何一位经济学家而言,一定存在著一位实力旗鼓相当,同时观点又完全相反的经济学家,而这两个人甚至可能分享同一个奖项(例如缪达尔和哈耶克)。同理,对于每一个持有「央财就业好」「央财声誉好」等观点的人,我们一定可以找到同咖位的认为「南开声誉好」「南开就业好」的人。

并且,在保研方面,南开大学作为985,保研率是必然要比中央财经高的。评论区有人抬杠说保研质量的问题。我找到了2021年清北推免生的生源数据:

2021年清华推免生数据

2021年北大推免数据

2021年的推免生,对应的是2017级的本科生。2017年央财本科招生约2500人,南开招生约4000人,南开学生数是央财的1.6倍。但是清华推免生中南开是央财的4倍多(40:9),北大推免生中南开是央财的两倍多(71:32)。综合计算下来,南开学生的清华推免率是央财的2.78倍,北大推免率是央财的1.39倍。可见,南开不但保研率高,保研质量也比央财更好。

最后,即便南开在保研率和保研质量、学科评估等指标全面占优的情况下,我也只敢说两校各擅胜场,难分高下。但是看某些人的自信,真的怀疑了一下我读了四年的是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真的。


利益相关:南开大学毕业,非财经类专业。

暴躁二掰,在线怼人。

此回答实名diss @我忍不住要

这位答主自称央财在读,并且说:

看到上面挺多没有数据,章口就莱的回答,我觉得难以服人。

其实这个理论我也同意,毕竟可靠的数据总是更有说服力的。但有一个问题是,这种数据必须是真实、客观而全面的。有一句话说得好:「高明的骗子不需要撒谎,他们仅仅需要透露部分而非全部的真相。 @我忍不住要 的回答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

中央财经大学和南开大学选哪个??

www.zhihu.com图标

这位答主在回答中有这么一段儿:

既然把南开大学这种综合性大学和央财放在一起比较,那么我默认是在比较两校的财经专业。在应用经济学领域,央财是占绝对优势的。

这两句话有三个明显问题。

  1. 「默认是在比较两校的财经专业」不合理。那位答主并不是题主,不能确保题主想学的就是财经类专业。央财也是有法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在我在这里想请教 @我忍不住要 一句,您是觉得法学和计算机属于财经类专业,还是擅自把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开除学籍了?
  2. 「在应用经济学领域,央财是占绝对优势的」论证不合理。这位答主给出的论证是上次学科评估结果,应用经济学领域,央财A+,南开A-。但是在学科评估中,A+档是前2%,A-档是5-10%。这就好比一个50人的班级,一次期末考试中,能说考第一的人就对考第3-5名的人有「绝对优势」吗?我觉得未必。
  3. 这位答主除了莫名其妙地用财经专业代表了央财之外,还更加莫名其妙地用应用经济学代表了整个财经专业。我承认应用经济学占了经济学领域很大一部分,带我也不觉得这一个分支能够代表整个财经类专业。既然这位答主提到了学科评估,我们就拿学科评估说道说道。在2017年的学科评估里,我只选择两校都参评的学科来比较:

2017年学科评估,共有九个学科为两校全部参评,其中南开大学有8项超过了中央财经大学。

这个结果,看得我确实比较尴尬。原本我都准备好了「两校各有胜负,平分秋色」之类的说辞,但是查完数据我发现我还得改词儿啊。我想请问一下 @我忍不住要 ,既然您认为央财的应用经济学A+对南开的A-是「绝对优势」的话,是不是也可以说在理论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中,央财的B+对南开的A是「绝对劣势」呢?如果是的话,请问您为何在回答中对此缄口不言呢,难道理论经济学和统计学不属于财经类专业?如果不是的话,难道您认为一场50人的考试中,第一名对第3-5名的优势比第2名对第10名的优势还大吗?


怼人告一段落,正经回答一下问题:

结论:两校各擅胜场,没有哪一方全面压倒另一方。

中央财经大学的优势:

地处北京、应用经济学实力强、「应用经济学」为双一流之一流建设学科、可能行政上破事儿(比南开)少、可以吃到正宗北京烤鸭。

南开大学的优势:

985,双一流之一流建设高校,综合性大学(学科多),保研率高,经济学院和商学院位于(天津)市中心(不过金融学院在郊区),财经类专业全方位地强,可以吃到正宗天津煎饼果子。

至于名声、就业等方面,不好量化所以容易引起争议,就不比较了。高考分数南开可能略高一点儿但是整体应该差不多。总之这些方面这两所学校应该都不差并且也没有谁能够完全压倒谁。

结论:想去哪儿去哪儿。


本科去南开,研究生去中财。


想在北京财经领域工作,我还是会推央财(我的母校)或者贸大。

以我在北京求职和实习的经历来看,接触到最多的是人大和贸大的兄弟。有幸参与过一些更顶尖的公司活动还是清北占绝对多数。南开的朋友确实没怎么碰到过,这是我的主观体验。

不过我看了一下南开商院研究生的就业报告和领英,从数量上来说在北京财经领域工作的人也没有我遇到的这么少。应该说南开的影响力确实没有局限在天津,这是需要承认的客观事实。

如果你想走学术道路的话,央财的邹恒甫老师也是很优秀的经济学家。邹老师和南开的白老师或许在学术和主张上各有千秋,但是若有幸拜入两位大师的门下(老师不收你,他再牛逼也是白扯),都不会给你的学术道路带来质的区别。如果不走学术道路,老师学术的高低和你就业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

从就业和深造的角度,建议直接对比两校的相似领域的就业质量报告。我自己看了一下,认为从数量上中央财经大学在京就业还是有优势;质量上我们学校也完全不怕比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就业报告,包括横向对比人大,贸大,甚至复交就业。从就业质量上来看,南开在北京的就业最多与财贸比肩。

最后说回985和211,我想说在财经领域两财一贸应该是可以视同为985的。这一点求过职的同学应该是有体会的。

PS:本问题下狂吹南开的回答,我看有可能是天津大学请来的黑粉,建议南开的小伙伴赶紧出来澄清一下


也不知道利益相关不相关……

本科南开理工,硕士中财金融

谈一谈主观感受吧,对于普通人来说,南开更合适,保研出国的机会更多一些,作为综合性大学,可以接触到更多学科的同学,也有更多转专业的选择,社团活动好像也是比中财要多的,对于个人的综合发展更有利一些。

当然如果有了明确的目标,决定在经济金融领域发展,准备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参加各种实习(现在基本大二就出来实习了,北京实习机会比天津多多了),或者下定决心就要考研到五道口和光华(毕竟保研到这种院也很难,中财考研氛围更好),那中财更加适合。

校友资源方面,本人混的不怎么好,没怎么利用上校友资源,感觉反而南开从事金融行业的学长学姐帮我多一些。

学校的行政管理,我觉得就不是考虑的重点了吧,感觉上也是半斤八两。


难兄难弟就别互怼了好吗。就拿财经类专业来说,应聘的简历关都能过,然后面试的时候中财南开贸大同学在清北人同学面前瑟瑟发抖- -

两所学校都是一个层次的,这个选择主要取决于题主兴趣专业、想去哪个城市、读研意向。

学校大平台确实能够给我们一些资源,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努力学习,把握机遇,提高自身硬实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