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创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证明了这一点。

——阿诺德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也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同时,美国一个权威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像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力只剩下4%。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测一测你的棋力水平:https://www.iqidao.com/evaluate/entry

免费获取围棋教学视频,覆盖零基础-业余5段水平,点击链接:https://www.iqidao.com/videos/series

获取更多围棋资源,请关注「爱棋道」公众号或扫描二维码??

https://u.wechat.com/MOvoaFykgyPo99QthbCAI4Y (二维码自动识别)


不管是在什么时代,孩子的创造力教育永远重要。

只不过随著人工智慧的出现,我们会要压迫感。

比如,当京东的智能快递穿梭在道路上,就有一小部分的人没有工作。

当你去餐厅点菜,机器人端著托盘过来,服务员的岗位又减少了人力。

机器始终是机器,因为他是由人发明的,由聪明的人发明的。那些觉得机器人会取代人力的,我认为只会取代那些没有思想的身体劳力工作。

这才更加凸显创造力的重要,因为它有独立的思想去控制著所能控制的。


知识和创造力并不是对立的,知识是静态的事物,创造力是动态的思维方法,它们可以相辅相成。知识是创造力的素材。这就好比做饭的大厨需要有上好的食材,如果脑中没有足够的知识、准确的理解、丰富的经验,创造力就如无米之炊。


那为什么我们确实会看到学历挺高、思维死板的人,有时候会感叹童年的创意全都被磨灭了呢?这不是知识的错,而是学知识的方法出了问题。


知识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正如金矿的存在,但是学知识的方法,就像开采矿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学知识用了刻舟求剑的僵化办法,就像记住矿山每个坐标的挖掘方式,那肯定没有什么创造力,换一个坐标,换一座山,就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了。真正的学习方式是:理解金矿是什么,金子是什么,金子和周围的物质如何混合,用怎样的物理和化学手段能找到金子、分离金子。这样深入透彻的学习,不仅允许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尝试,更蕴含了无限可能性,挖完一座金山,再去挖银山、宝石山,都是轻车熟路的。


以原理为核心、问题为导向的知识学习,不仅不会压制创造力,还会给创造力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这个结论,是我经过长期的阅读、思考、实践得出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事实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或者说,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吗?在瑞士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我遇到了一位来自美国的著名创造力研究心理学家,于是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他。


果不其然,他的第一句话和我的发现不谋而合:「其实,父母与其说是培养创造力,不如说是保护住孩子的创造力。很多创造力都是天生的,父母只要保护住它们,不要让它们磨灭或被扼杀。」


接下来,他又告诉我一些非常有趣的研究结果。他说,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多样爱好。从统计上看,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很多都有文艺爱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里,爱好音乐者所占比例比一般科学家群体高好几倍,爱好绘画者所占比例比一般科学家群体高十几倍,爱好舞蹈者所占比例比一般科学家群体高二十几倍。


这些统计结果说明,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可能会帮助孩子发展创造性思维。


这个结论,与创造力研究者们的结论如出一辙,那就是,具有创造力的人往往个性丰富。

基于多年的阅读研究,加上个人的实践体会,我也总结出几条对孩子发展创造力十分重要的建议,父母很容易在家实施。接下来,我们就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1.创造力的源头从哪里来?

先来想一想,什么时候你会感觉自己最有创造力、新点子源源不断?可能是在准备一场家宴的过程中,想到好几个创新菜,又突发奇想,想到一个惊喜环节;可能是在筹划一次旅行的过程中,兴致勃勃地搜索所有酒店、景区,对规划出的一条完美路线特别自豪;也可能是在最近公司征集新的营销方案时,花了好几晚写了新方案,特别希望能被领导赏识通过。所有这些时刻,都是你创造力爆发的时刻,你把全部能量都集中到想要有所突破的领域。


为什么呢?


首先,这些肯定是你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领域。


你一定是从心底喜欢做菜、旅行或者策划,才会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地投入。如果你想到厨房就头大,看旅行攻略完全看不懂,觉得营销真是太难了,那么估计你最多就是去想想,不会真的去做。


其次,你心里一定期望著某些人的热情反馈。


你心里期盼著家宴上听到家人的笑声,期盼著遇到志趣相投的同行旅伴,或者期待著老板对你的赏识和奖励。总体而言,他人的态度是我们做事时头脑中会想像的场景。


那么,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能够得出对教育孩子有帮助的什么结论呢?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电子书查看完整内容

电子书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 抓住0—7岁关键期培养一生的优势

郝景芳 等

中信出版社

¥35.40 会员免费


不管在什么时代,创造力都是不可缺少的。Adobe有一项关于「创造力在教育界的形势」的调查,引起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项涵盖亚太地区的13个国家(如澳大利亚、纽西兰、中国、印度、泰国、新加坡、韩国等)中的1014名教育工作者,通过讨论未来的学习和教育的新趋势,提出关于创造力的问题,揭示受访地区创造力在教育界的形式。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教育界中创造力的状况,更好的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来自公众号:TeachFuture蔚来教育(ID:teachfuture)


肯定会,因为随著人工智慧的发展很多体力劳动和枯燥反复的工作都会被机器替代,就拿现在来说有一些工厂都在实验无人工厂了,而反观脑力活动这是很难被替代,比如设计行业,虽然现在有很多有关设计的软体,但没有一款软体能够自己主动设计出某物,其主要做用还是替代设计师的那些体力劳动。我认为思维是人之所以能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最跟本原因,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形成原因,而这其中的创造性思维在如今这个科技日益发达、知识大暴炸的时代显得尤其重要,一个好的点子再加上行动能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甩掉一批人


反正我特别喜欢爱因斯坦的那句话,想像力远比知识更重要。想像力可以囊括整个宇宙。反正我可能得想想你创新时比较喜欢的,可是我从小到大的教育都没有太多让我锻炼想像力。感觉更多的是枯燥的训练和自律。很多甚至都不能谈论自己的情感看法,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在人工智慧时代,想像力很重要,我认为想像力来源于我们的情感,我们的热爱。我们只有对某件事情很感兴趣。十分的热爱著生活才会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才会有更多创新的想法。我记得我们书本上结构力学求解器说的繁杂的工作交给机器来做,把创造力想像力留给人类。我正好在工地实习,发现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简单重复的,枯燥的,没有太多的创造力。对于我来说我是很难忍受这种枯燥的工作。打个比方,我觉得简单枯燥的工作,就比如说抄写课文。有创意的工作是写文章。根据你的提问,你可能是想知道想像力在未来是不是很重要,你是不是应该要培养孩子的想像力?我的回答是十分肯定的,肯定是要的。但是我们具体要如何去做,我觉得首先要让孩子经常快乐,然后再去慢慢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有了这些东西,他们的想像力自动就会出来。他们会主动去探索事物背后的东西,他们会不知不觉的把很多东西联系在一起创造他们的东西。说的有点啰嗦,请见谅!


科技进步创造,有时确也有时退步的肋骨


曾经采访人工智慧领域的十来位专家:未来人工智会取代多少人类工作?各个专家的估计有一定差别,但共识是:在未来的 10-20 年,随著机器学习快速发展,人工智慧会在各个领域大面积使用,目前的重复性劳作、简单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未来交给人工智慧去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具体有多少工作会被取代还说不清,白宫的报告给的数字是 47%,麦肯锡的报告估计是 49%,Siri 的创始人之一 Norman Winarsky 估计的数字是 70%。即便按最低估计,也有近一半工作受到威胁,不可谓不严重。


我之前的小说《北京折叠》预测了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造成的社会影响,但是这篇小说是 2013 年写的,并未完全预测到技术发展的方向。我当时以为受冲击最大的是底层劳动力,但实际上,按照目前的技术趋势看,反而是初级和中级白领工作最容易被取代。


底层劳动力只有工厂工人容易被取代,服务业底层劳动力反而很难被取代,因为机器人的灵活性不如人,非标准工作环境会让机器人无所适从。但是相对而言,很多白领工作因为工作环境简单、工作内容重复、基本上是与数据和文档打交道的工作,很适合人工智慧去做。可以说未来只要是标准化重复性工作,多数都可以交给人工智慧来做。


我们该怎样让自己和孩子做好准备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希望让父母们感到焦虑。一说到「做准备」,父母们可能会一下子紧张起来,陷入新一轮焦虑。但是这一次,很可能我们焦虑也没有用。


我们没有办法在专业学科和技术能力上提早布局 —— 事实上,提早布局有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技术的更新换代和转向是非常迅速的。即便是未雨绸缪,让小孩从小学编程,但最后的结果可能就像我们小时候学 Basic —— 程序语言过时的速度是很快的。


我们也没有办法给孩子施加危机感和压力 —— 危机感和压力能带来什么呢?埋头刻苦和兢兢业业吗?前面说过了,只会埋头刻苦和兢兢业业的职业,将会大量被更刻苦的机器人取代。我们即使再想把孩子逼成考试机器,他们也比不过真机器。


那未来我们该何去何从?

Part 1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未来需要的,肯定是三大类能力:与人工智慧相处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超越人工 智能的能力。


1、与人工智慧相处的能力


第一种能力,是围绕人工智慧发展产生出的需求,这一个领域要求人能理解人工智慧、 改进或发展人工智慧,或者至少能够与人工智慧工具和谐相处,并利用工具做事,正如今天 我们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发展自己的事业版图。


我们首先要知道,与智能世界相处,基础思维能力仍然是重要的。


任何时代都需要学习。我并不反对按部就班的基础教育。实际上今天孩子的学习环境中,从小打下语文和数学基础,是很好的设置。智能时代知识技术更新很快,需要的是不断自我 学习的能力,让自身更新的速度与时代匹配。而自我学习能力,最需要的是良好的自主阅读 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自我反思能力。阅读和数学抽象思维不是人类本能,必须系统化教育 打好基础。但我不赞成僵化灌输的教学法。对语言、数学的理解需要更重视基础思维,而并非简单记住解题技巧。学习语文、数学,不是学习背诵和计算,而是要理解语言表达的内涵,抽象思维的逻辑。人工智慧程序的基础仍然是语言概念表达和数学逻辑思维。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51 节内容

盐选专栏

培养科学思维,让孩子赢在智能时代

郝景芳 雨果奖获得者,儿童创新教育项目童行计划创始人

51 小节 | 10 小时

¥118.00 会员免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