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语言形成来自于听力。如果很重视语言的标准化,家长平时注意自我发音就可以了。

孩子刚刚说话的时候,可能会慢,家长别著急,别催,等他表达清楚。

孩子也会出现假性口吃,虽然结巴,但并不是真的结巴。请家长不要呵斥他。这个阶段过去就可以正常说话了。

如果学语言过程中,孩子出现说脏话,请不要骂他打他。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不懂语言的对错与否。家长应该考虑他跟谁学的,是否能够避开那个环境。


一、幼儿言语的种类

(一)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是内部言语发展的初级形态,既有外部言语的特征(出声),又有内部语言的特性(不是用来交流,只说给自己听,进行自我调节)。包括游戏言语和问题言语两种形式。

游戏言语是在游戏过程中表述的,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幼儿一边做各种游戏动作,一边说话,用言语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在绘画活动中也存在,用言语来补充、解释自己画出的情节。

问题言语这种言语的特点就是比较简短、零碎,常常出现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或者出现困难时,或表现困惑、怀疑等。当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也会用这种言语表示所采取的办法。

社会化言语。社会化言语是指在与人际交往中说出来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语言,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发生。一般包含四种形式: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和回答。

(二)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外部语言是指幼儿说出口的或者写出来的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言语,是为了达到与别人交往的目的而发生的。一般包括对话言语、独白言语(有听众的讲述、讲故事等)、初步的书面言语等。

内部言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式,是对自己的言语。内部言语不执行交际功能,它是为自己而用的言语。不出声的思考、想问题,就是利用内部言语进行的。

二、幼儿言语的发展

在与成人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在实践活动日益复杂化的基础上,幼儿的言语能力迅速发展起来。幼儿期是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

(一)幼儿语音的发展

幼儿在4岁以后就能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随著年龄的增长,幼儿发音越来越准确。幼儿语音发展的飞跃期为3-4岁,在这个年龄段幼儿学习语音发音最为容易。幼儿对声母、韵母的掌握程度不同。幼儿韵母的发音正确率高于声母的发音。

(二)幼儿辞汇的发展

幼儿辞汇的发展有先后顺序,而且对情境的依赖性较强;辞汇的发展不均衡,发展呈阶段性。幼儿辞汇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辞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义不断深化。

(三)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对语法的意识从4岁开始明显出现。这时,幼儿能够发现别人说话中的语法错误,但他们还没有规范的语法规则。语法规则需要教育引导才能掌握。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是从单词句发展到单句,从对话发展到独白。幼儿期产生了独白语言,讲述能力逐渐发展,这时能讲述一个事件,或者讲述一个故事。3-4岁幼儿口语表达具有情境性特点,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听话人要边听边借助情境才能明白。随著年龄的增长,幼儿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5-6岁幼儿能够完整地、连贯地说话,能讲清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发展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

(一)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语言教育活动

语言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言语能力的重要途径,成人通过设计专门的、有针对性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教育活动,有目的地发展幼儿的发音、辞汇,引导幼儿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清楚、连贯的意思,以促进幼儿的言语规范化。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宽松的表达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通过提供更多的同伴交往的机会,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在日常生活环节潜移默化地锻炼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成人做好幼儿的言语榜样

幼儿无时无刻不在模仿成人的言行。成人的语言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榜样。因此,成人要做到语言规范化,坚持说普通话,发音清楚,吐字清晰,句子通顺连贯,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注重幼儿个别化针对性引导

幼儿语言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有的语言发展好;有的语言发展落后;有的有语言发展障碍,成人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以免错过干预的时机。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有著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著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要多跟孩子交流,一有时间就要跟孩子说说话,逗逗孩子,语言上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这是引导孩子学习说话的最好方式。

尽量不要让孩子学太多的语言,可以一个个来,太多语言对于很小的孩子说话不利,等孩子长大些,才学习其他需要,要以母语为主。

注意观察,孩子如果不喜欢开口说,可以用玩具诱导孩子讲话,并且在主动说话后及时表扬孩子,让孩子喜欢上说话。

经常播放语音给孩子,让孩子多听听音乐,开发孩子的听力,促进听觉,进而提高孩子说话能力。

让孩子多跟同龄孩子一起玩耍,孩子有共同语言,能够不断学习他人的话,促进孩子语言系统的发育,孩子很开心,在跟同龄人游戏中不断提高说话能力。

不说脏话,所以出现说脏话的情况要及时纠正,时刻记得,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


谢邀,感觉没什么要注意的呀,尽量和她说话口齿清晰,辞汇量慢慢加大吧


我建议

1:循序渐进,以日常生活人际关系的一些称为开始吧,就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2:小时候接触的语言会学得更快,除了方言和普通话可以考虑诱导孩子接受不同的语言

3:小孩是大人的镜子,请尽量避免说脏话或者恶俗的话,小爱不知不觉学会了很难改掉

4:小孩自己也会模仿一些其他东西例如电视和别的,大人看的东西也可能影响小孩的审美和认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