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复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李自成虽然不是什么英明神武难遇一败的军神明君,但好歹也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建立大顺政权后军纪较为严明,对百姓来说闯军是远比明军和清军更加友好的存在,均田免赋给了穷人一条活路有效的遏制了明末土地兼并的局面。

而崇祯殉国固然十分悲壮,无伤百姓一人的临终遗言也很令人唏嘘。(如果这真是崇祯的遗言没有经过美化改编)但是其人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平时对百姓从未像临终前那样善良仁爱。为什么有些人在同情朱由检的同时老是喜欢踩李自成?

对反抗者苛求备择,对上位者却有著无限的同情和认同。

这是为何?


不是吧,这也能碰瓷明粉?

还明里暗里讽刺他人「精神朱家人」,好似不如此,就不能体现自己有多么高尚似的。

其实有些人,到底是否真在同情底层,说不准。但他们最爱的,还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指指点点,好似自己代表了人民,便可以扯虎皮做大衣,肆意且无脑的侮辱他人一样。

所以,你到底是在代表正义,还是在宣泄戾气?

先上结论。

现在的人同情崇祯、不屑李自成,与是不是明粉无关,而是长久以来教育的结果。

我们可以做个实验,现在去找个懂明末清初这段历史的朋友。

要求此人既不是什么粉,也不懂什么阶级理论,甚至对历史兴趣也不大,只是恰好知晓这段历史而已。

你去问他:怎么看崇祯、李自成?

你信不信?

十个里起码有九个人,都会同情崇祯皇帝,认为此人生不逢时,而对李自成不屑一顾,认为此人志大才疏。

因为,这从不是什么明粉、皇汉或者精神朱家人的独有看法。

而是每个接触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又浅尝辄止、钻研不深的人们,共同一致的看法。


为什么?

因为自从明清鼎革以来,史家的基调,便是如此一脉相承的。

把崇祯塑造成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情君主;把李自成塑造成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草莽反贼。

任何接触这段历史的人,不论立场爱憎,第一个瞬间都会生起「同情崇祯、不屑李自成」的念头。

这跟什么粉的没任何干系,而是史学家们就这么跟你说的。

为何会同情崇祯?

一则,自然是明遗民对故国的粉饰,加之,崇祯之初清理阉党、又勤政治国,符合儒家圣君的传统,收获了大量地主阶级文人的同情。

二则,是清朝入关,打的是替明复仇的旗号,顺治越是抬高崇祯皇帝,越可以体现出复仇的正当性,这也就是康熙鼓吹的「自古得国之正,无如我朝」的法理来源。

由于以上两点的作用力,崇祯自挂东南枝起,风评就没那么拉胯,史家的撰写也是按「生不逢时」的方向去落笔的。

古来亡国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穷兵黩武亡者,嗟我先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

张岱算明遗民里的典型,先把崇祯与历朝末代君主次第比较,认为崇祯好学勤政、严于律己,非亡国之君,却担亡国之祸,呼吁哀哉。

不止中国,连大萌最忠心的狗,朝鲜仁祖也表示:

崇祯皇帝因国势微弱,不能支保,实非淫虐无道之主也。设有可言之事,我国之道,礼当隐讳而已、悲怆而已,何敢形诸文字,与无母之人并论哉?

而我大清的顺治帝,更是表演艺术家,还跑到崇祯陵墓前声情并茂的喊了几句大哥,表示:

朕念明崇祯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为阐扬,恐千载之下,意与失德亡国者同类并观。朕用是特制碑文一道,以昭悯恻。尔部即遵谕勒碑,立崇祯帝陵前,以垂不朽。又于所谥怀宗端皇帝加谥数字,以扬盛美。

这也算定了调子,也就是不准把崇祯与其他亡国昏君等量齐观。

故,你去看任何一篇清人笔记,他们对崇祯的评论,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就是按照「同情、可惜」的角度去下笔的。

自然,也有对崇祯做出批评的,如胡智修在《居业堂集》的话,对崇祯的缺点可谓一针见血:

烈皇所以被诬者四:曰自用,曰愎戾,曰吝,曰用宦官。

再如全祖望便对崇祯自云「朕非亡国之君」表示不屑,还指出:

庄烈自言:朕非亡国之君。夫其忧勤明察,固不可谓为亡国之君,然性愎自用,怙前直往,自亦不能辞于亡国之咎。

但,即便全祖望认为崇祯「自亦不能辞于亡国之咎」,却还是表示「固不可谓为亡国之君」,还是同情的、惋惜的。

这也代表整个封建时代,史家对崇祯的形象,大概成了这么定调:

此人有中兴之志,却无中兴之能,身上有一大堆的毛病,但考虑到他勤政好学、态度端正,最后却亡了国,这还是很值得同情的。

而现代的史学家,也几乎延续了旧史学对崇祯的盖棺定论,樊树志还认为,他生在万历前,有机会成明君。——这人试图励精图治,却又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最终自取灭亡,要说冤也不冤,但值得同情。

具体可见这个回答:

知乎用户:为什么知乎上对明朝诸位皇帝的评价与历史学界的背道而行??

www.zhihu.com图标

所以,不是明粉要同情崇祯,而是自明末清初到现代,总体的史学基调在同情崇祯。

敢情在一些人眼里,他们全部都是明粉、皇汉、甚至与崇祯「智商相近」以至于要排斥闯王这样的「伟大人物」。

这大帽子,谁敢接呀?


说完为什么会「同情崇祯」,再谈谈为什么会对李自成「不屑一顾」,这点,反而更复杂。

一则,明清鼎革以后,农民军几乎被清廷与汉族地主阶级绞杀殆尽,于是,到了新王朝修史的时候,崇祯还有明遗民们替他惋惜两句,而却没什么人给李闯王说话了。

二则,清廷也是地主阶级,天然惧怕人民起义,故而对李自成百般诋毁,斥之为「草莽流寇」,导致大顺王朝的丰功伟绩湮没在历史深处。

这状况,直到清廷灭亡,才有人给李自成正面评价,比如章太炎就觉得,明亡于满清,不如亡于李闯。

还有,就是关于毛主席怎么评价李自成的?

记得几天前,有个问题,叫李自成与朱元璋差距到哪?左侯、项天鹰在内的大佬们都认定,因为明朝国家机器的围剿,导致李自成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地盘。

其实,这不是什么新理论,毛主席在年轻的时候就看出来了。根据谭震林回忆,毛主席认为李闯王的失败,就在于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否则,即使在山海关作战失利,也可以退回根据地,伺机而动、东山再起。

《毛选》里有一章,叫《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其中,毛主席著重点名批判了黄巢、李自成的流寇主义。

凡此一切流寇思想的表现,极大地妨碍著红军去执行正确的任务,故肃清流寇思想,实为红军党内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目标。应当认识,历史上黄巢、李闯式的流寇主义,已为今日的环境所不许可。

可以说,毛主席一直把闯王当成了红军的反面教材,或许有的人会提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被列为每个党员干部必读文件之一,但毛主席的本意,却是这样的:

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李闯王欲哭无泪:得,敢情我他娘的是反面教材啊?

不过,在延安时期,崇祯与李自成的评价,的确有了翻转,比如,夏征农、吴天石、沈西蒙的《甲申记》,把崇祯比之蒋介石,大肆批判了一番:

事实很明显,今天中国胜利的障碍,就是蒋介石独裁统治,他的错误政策,和明末的崇祯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决定以崇祯为主题,把这个历史搬上舞台,使观众和今天的蒋介石对照了来看。

正统的历史学家,认为崇祯是个好皇帝,因此京剧中有《明末遗恨》。从今天来说,明末是有遗恨的,但不是为崇祯的缢死煤山而有遗恨,而是为李自成进北京后,忽略敌人,不讲政策,脱离群众,妄杀干部,致使农民革命遭致失败而有遗恨。我们的剧本题名为《甲申记》,《甲申记》者记『甲申』年之事也,记崇祯之祸国殃民,记李自成之骄傲致败。我们把历史从舞台上请观众来判断功罪。我们希望看过戏的人,一方面对崇祯这样的民族罪人加深了解,另一方面,对三百年前农民革命留给我们的教训,加深警惕。

可以说,在延安时期,的确破除了地主阶级对崇祯的粉饰画皮,但对李自成,还是一句「骄傲致败」,虽持正面评价,但还是以反省、警戒居多的。总之,崇祯是敌人,而李自成则是自身的反例。

比如,在当时解放区的干部们,把不正确的思想,叫「刘宗敏思想」,把思想错误导致的后果,叫「李自成下场」。

所以,这帮人应该也算是对李自成「不屑一顾」吧?

那么,难不成他们也都是明粉、或者精神朱家人?

而到了建国之际,李自成依旧没从反例上下来,比如著名的「进京赶考」事件。

周总理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主席神补刀了一句,「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嗯,对比下那个谁曾经说过的「我绝不当李鸿章」,啊这,李闯王哭晕在厕所……

建国之后,因为阶级叙事的缘故,李自成一直作为正面人物,但也由于长期的宣传,导致他这个正面人物,不那么光鲜、不那么尽善尽美。

譬如,我们爷爷辈儿的,谈及李闯王,总是先肯定一番,再来句「但是」,转折一下,就开始数落李自成的种种错误,还谆谆教导,让我们这些孩子们引以为戒。

故而,普通的人在如此耳濡目染下,对李自成会有「不屑一顾」的观感,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在改革开放后,阶级叙事消解,李自成身上「农民起义」的加成过期了,于是,他的历史地位又一次一落千丈。

改开一代迫切需要张扬个性,对阶级叙事的叛逆,使得他们对李自成也没什么好感,而这,也是我们父亲那一辈儿对李自成的盖棺定论。

毕竟,市场经济讲的是丛林法则,成者为王败者寇,李自成这样的失败者,能得什么好的评价么?

譬如,李洁非对李自成的论断,几乎代表了公知们对阶级叙事的叛逆,以及对李自成的不屑:

李自成起义唤起我们何种情感共鸣是一码事,起义体现了何种内容,在历史、文化层面达到什么高度,是另一码事。

功亏一篑说明,即便在农民起义范围内大顺政权也未臻善美。它的表现肯定比张献忠好,却明显比不了二百七十八年前缘同一路径而来的朱元璋。

就算李自成不「被胜利冲昏头脑」,取得与朱元璋比肩的成就,对历史又有什么新意可言?我们不仅没从李自成那里看见创造历史的迹象,甚至也没有发现这种能力。

于是,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我们祖辈,因为旧史学的影响,对李自成没什么好感,甚至恶感,认为不过强盗草寇而已。

我们的爷爷辈,虽对李自成虽持正面态度,但由于他经常被当反例,所以,对李自成的评价,也是五五分账,还以反面教材为主。

我们的父辈,由于对阶级叙事的逆反,以及在市场经济下,对成功的崇拜、对失败的鄙视,那么,对李自成更是不会有什么好话。

所以,哪怕再往上数十八代,你会发现李自成被人「不屑一顾」,这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因为这他妈就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所以你碰瓷什么明粉,这会显得你多么有正义感吗?


最后,有位提及到了个名词:君主本位论。

大概或明或暗的讽刺,明粉们的屁股站在明朝皇帝的一边去看待农民起义,这纯属狗拿耗子、脑臀分离。

其实你还别说,君主本位论真存在,但可惜,这个本位不是关于明朝皇帝的,而是关于清朝皇帝的。

秦晖在《南明史研究与顾诚的《南明史》》,特意提及过新时期,关于明清鼎革研究的变化:

新时期明清之际的研究出现了一种「主流」改变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三个「本位」。

其一,评价明清斗争时史家的立场从传统的明本位改变为盛行「清本位」。在「清统一是历史必然」的名义下一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历史观渐成主流,只要是为了「统一」,似乎什么伤天害理、残暴血腥的手腕都成为合理,而「不识时务」的反抗则被看作负面的东西。其二,对改革前史学强调「人民性」的矫枉过正而形成了「帝王本位」。尤其是清代帝王传记,这些年来可谓滚滚而出,从努尔哈赤、皇太极直到顺康雍乾嘉,连同多尔衮与孝庄文皇后这对摄政夫妇,人人奋发有为,个个雄才大略,圣明君主之多开历朝未有之盛,明朝固然是瞠乎其后,与传统的农民战争研究之萧条更是形成鲜明对比。其三,近年来兴起的明清社会史、日常生活史固然开一代新史学之风气而成就斐然,但与法国年鉴学派后来的状态相似而日益形成「微观本位」。案例型研究过分排挤宏观进程研究的结果是,为纠空疏之弊又陷入了饾饤之弊。

换句话说,从民本位到君本位这回事,存在,但受益人是清朝皇帝们,明朝也只能「瞠乎其后」,瞪著眼睛懵逼而已。

而「同情崇祯、不屑李自成」,后面还应该再补一句「鼓吹清朝皇帝们」,这才是当今史学研究的真实现状。

所以,这再怎么讽刺,也讽刺不到明粉的身上吧?

还有,这些年抹黑太平天国、捻军起义、甚至否定辛亥革命、公然诋毁孙中山先生的,到底是哪路人、什么屁股、或者说哪个政权的爱好者?

到底是谁在贬低农民起义?

我想,这么一目了然的事,大家必然心知肚明的,可如此祸水东引到一帮明粉的头上。

请问,这是敢做不敢当吗?


《明朝那些事儿》功不可没。这本书产生了不少明粉,我也曾因这本书粉明,觉得崇祯可惜,曾有过高迎祥、李自成之流颇为可恨的感觉,后来看了顾诚先生的《南明史》,可以说越喜欢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王守仁、海瑞、戚继光这些人物,越难读下去《南明史》,又恨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反倒让多尔衮、洪承畴、吴三桂之流成事。

后来就释然了,一是气数,从李自成北京败退,潼关之战结束,再到南明各帝各文武降的降,死的死,逃的逃,隆武帝、张煌言等的奋发图强终成泡影,无辜的百姓在征服者、反叛者、叛徒、纯臣之间的战争中死伤无数,我不相信气数这种东西,但我却又感觉到气数这种东西一般。二是困惑,李自成余部的夔东十三家、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为什么不降清呢?李张二人早已驾崩,大顺、大西已然不存,败了就身死国灭,你们再坚持,即使成功,有什么荣华富贵,有什么功勋爵位?没有。有的只是神州陆沉,同其他势力的内耗,清军的层层包围和内奸叛徒的出卖。

由困惑转变为一个有些象征性的问题,李定国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先反明,后反清呢?我想顾诚先生的评价非常好,「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

倘若李自成赢了,他是当之无愧的大顺皇帝,他和他的部下是反抗明朝暴政,反抗清朝侵略的英雄,虽然他败了,他还是当之无愧的大顺皇帝,他和他的部下是反抗明朝暴政,反抗清朝侵略的英雄。

大顺皇帝和朱元璋相差几何,李定国同明朝名将又相差几何?真正喜欢明初的人,同样喜欢明末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军,和顽强反抗压迫的英雄。


这下面的绝大多数回答纷纷把锅盖在了明粉头上,可见对明粉憎恶之深。唯有 @陈舞雩 大佬说在了点子上。

稍有常识都应该知道,同情崇祯,贬低李自成,明明是明清封建文人一以贯之的写史套路,这种看法对普罗大众的影响一直很深刻。而现在通俗历史的普及,对于崇祯的讲述是远远超过李自成的,这也使得现在对明史没什么深入了解,但是大致知道明末历史这一段的普通人,大都是这个看法。

非要说这些人是明粉,就跟阉党粉说崇祯朝全是东林党人一个性质,都是不经过大脑思考的乱扣帽子。


最近正好在看姚雪垠先生的长篇小说《李自成》,其中《前言》写得尤其精辟:

「关于崇祯的亡国,不但明朝的遗民,而且在整个清代的封建士大夫中评论他的时候都对他抱有同情。甚至他的敌人李自成在被罚诏书中也使用了「君非甚暗」的话……像朱由检这样生前连敌人也说他不是「深谙」的昏君,亡国之后长久获得本阶级的同情,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实我觉得,所谓「原因」,写到这里就已经很清晰了,划重点:本阶级的同情

同情崇祯的人,要不就是他的阶级同胞,要不就以为自己是他的阶级同胞。放在姚雪垠先生写《李自成》的年代,是绝没几个人「对李自成不屑一顾」的!至于过去这二十年……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到现在,随著意识形态战场形势的逐渐好转,我大胆预测,未来真可能兴起一股「李自成热」呢!!!


可能他们祖上姓朱,是李自成毁了他们的荣华富贵。

开玩笑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