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李自成雖然不是什麼英明神武難遇一敗的軍神明君,但好歹也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建立大順政權後軍紀較為嚴明,對百姓來說闖軍是遠比明軍和清軍更加友好的存在,均田免賦給了窮人一條活路有效的遏制了明末土地兼併的局面。

而崇禎殉國固然十分悲壯,無傷百姓一人的臨終遺言也很令人唏噓。(如果這真是崇禎的遺言沒有經過美化改編)但是其人剛愎自用刻薄寡恩,平時對百姓從未像臨終前那樣善良仁愛。為什麼有些人在同情朱由檢的同時老是喜歡踩李自成?

對反抗者苛求備擇,對上位者卻有著無限的同情和認同。

這是為何?


不是吧,這也能碰瓷明粉?

還明裡暗裡諷刺他人「精神朱家人」,好似不如此,就不能體現自己有多麼高尚似的。

其實有些人,到底是否真在同情底層,說不準。但他們最愛的,還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他人指指點點,好似自己代表了人民,便可以扯虎皮做大衣,肆意且無腦的侮辱他人一樣。

所以,你到底是在代表正義,還是在宣洩戾氣?

先上結論。

現在的人同情崇禎、不屑李自成,與是不是明粉無關,而是長久以來教育的結果。

我們可以做個實驗,現在去找個懂明末清初這段歷史的朋友。

要求此人既不是什麼粉,也不懂什麼階級理論,甚至對歷史興趣也不大,只是恰好知曉這段歷史而已。

你去問他:怎麼看崇禎、李自成?

你信不信?

十個裏起碼有九個人,都會同情崇禎皇帝,認為此人生不逢時,而對李自成不屑一顧,認為此人志大才疏。

因為,這從不是什麼明粉、皇漢或者精神朱家人的獨有看法。

而是每個接觸明末清初這段歷史,又淺嘗輒止、鑽研不深的人們,共同一致的看法。


為什麼?

因為自從明清鼎革以來,史家的基調,便是如此一脈相承的。

把崇禎塑造成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的悲情君主;把李自成塑造成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草莽反賊。

任何接觸這段歷史的人,不論立場愛憎,第一個瞬間都會生起「同情崇禎、不屑李自成」的念頭。

這跟什麼粉的沒任何干係,而是史學家們就這麼跟你說的。

為何會同情崇禎?

一則,自然是明遺民對故國的粉飾,加之,崇禎之初清理閹黨、又勤政治國,符合儒家聖君的傳統,收穫了大量地主階級文人的同情。

二則,是清朝入關,打的是替明復仇的旗號,順治越是抬高崇禎皇帝,越可以體現出復仇的正當性,這也就是康熙鼓吹的「自古得國之正,無如我朝」的法理來源。

由於以上兩點的作用力,崇禎自掛東南枝起,風評就沒那麼拉胯,史家的撰寫也是按「生不逢時」的方向去落筆的。

古來亡國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窮兵黷武亡者,嗟我先帝,焦慮心求治,旰食宵衣,恭儉辛勤,萬幾無曠,即古之中興令主,無以過之。

張岱算明遺民裏的典型,先把崇禎與歷朝末代君主次第比較,認為崇禎好學勤政、嚴於律己,非亡國之君,卻擔亡國之禍,呼籲哀哉。

不止中國,連大萌最忠心的狗,朝鮮仁祖也表示:

崇禎皇帝因國勢微弱,不能支保,實非淫虐無道之主也。設有可言之事,我國之道,禮當隱諱而已、悲愴而已,何敢形諸文字,與無母之人並論哉?

而我大清的順治帝,更是表演藝術家,還跑到崇禎陵墓前聲情並茂的喊了幾句大哥,表示:

朕念明崇禎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為闡揚,恐千載之下,意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朕用是特製碑文一道,以昭憫惻。爾部即遵諭勒碑,立崇禎帝陵前,以垂不朽。又於所謚懷宗端皇帝加謚數字,以揚盛美。

這也算定了調子,也就是不準把崇禎與其他亡國昏君等量齊觀。

故,你去看任何一篇清人筆記,他們對崇禎的評論,基本上也是大同小異,就是按照「同情、可惜」的角度去下筆的。

自然,也有對崇禎做出批評的,如胡智修在《居業堂集》的話,對崇禎的缺點可謂一針見血:

烈皇所以被誣者四:曰自用,曰愎戾,曰吝,曰用宦官。

再如全祖望便對崇禎自雲「朕非亡國之君」表示不屑,還指出:

莊烈自言:朕非亡國之君。夫其憂勤明察,固不可謂為亡國之君,然性愎自用,怙前直往,自亦不能辭於亡國之咎。

但,即便全祖望認為崇禎「自亦不能辭於亡國之咎」,卻還是表示「固不可謂為亡國之君」,還是同情的、惋惜的。

這也代表整個封建時代,史家對崇禎的形象,大概成了這麼定調:

此人有中興之志,卻無中興之能,身上有一大堆的毛病,但考慮到他勤政好學、態度端正,最後卻亡了國,這還是很值得同情的。

而現代的史學家,也幾乎延續了舊史學對崇禎的蓋棺定論,樊樹志還認為,他生在萬曆前,有機會成明君。——這人試圖勵精圖治,卻又剛愎自用、猜忌多疑,最終自取滅亡,要說冤也不冤,但值得同情。

具體可見這個回答:

知乎用戶:為什麼知乎上對明朝諸位皇帝的評價與歷史學界的背道而行??

www.zhihu.com圖標

所以,不是明粉要同情崇禎,而是自明末清初到現代,總體的史學基調在同情崇禎。

敢情在一些人眼裡,他們全部都是明粉、皇漢、甚至與崇禎「智商相近」以至於要排斥闖王這樣的「偉大人物」。

這大帽子,誰敢接呀?


說完為什麼會「同情崇禎」,再談談為什麼會對李自成「不屑一顧」,這點,反而更複雜。

一則,明清鼎革以後,農民軍幾乎被清廷與漢族地主階級絞殺殆盡,於是,到了新王朝修史的時候,崇禎還有明遺民們替他惋惜兩句,而卻沒什麼人給李闖王說話了。

二則,清廷也是地主階級,天然懼怕人民起義,故而對李自成百般詆毀,斥之為「草莽流寇」,導致大順王朝的豐功偉績湮沒在歷史深處。

這狀況,直到清廷滅亡,纔有人給李自成正面評價,比如章太炎就覺得,明亡於滿清,不如亡於李闖。

還有,就是關於毛主席怎麼評價李自成的?

記得幾天前,有個問題,叫李自成與朱元璋差距到哪?左侯、項天鷹在內的大佬們都認定,因為明朝國家機器的圍剿,導致李自成始終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地盤。

其實,這不是什麼新理論,毛主席在年輕的時候就看出來了。根據譚震林回憶,毛主席認為李闖王的失敗,就在於沒有鞏固的根據地,否則,即使在山海關作戰失利,也可以退回根據地,伺機而動、東山再起。

《毛選》裏有一章,叫《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其中,毛主席著重點名批判了黃巢、李自成的流寇主義。

凡此一切流寇思想的表現,極大地妨礙著紅軍去執行正確的任務,故肅清流寇思想,實為紅軍黨內思想鬥爭的一個重要目標。應當認識,歷史上黃巢、李闖式的流寇主義,已為今日的環境所不許可。

可以說,毛主席一直把闖王當成了紅軍的反面教材,或許有的人會提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被列為每個黨員幹部必讀文件之一,但毛主席的本意,卻是這樣的:

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

李闖王欲哭無淚:得,敢情我他孃的是反面教材啊?

不過,在延安時期,崇禎與李自成的評價,的確有了翻轉,比如,夏徵農、吳天石、沈西蒙的《甲申記》,把崇禎比之蔣介石,大肆批判了一番:

事實很明顯,今天中國勝利的障礙,就是蔣介石獨裁統治,他的錯誤政策,和明末的崇禎是一樣的。

因此我們決定以崇禎為主題,把這個歷史搬上舞臺,使觀眾和今天的蔣介石對照了來看。

正統的歷史學家,認為崇禎是個好皇帝,因此京劇中有《明末遺恨》。從今天來說,明末是有遺恨的,但不是為崇禎的縊死煤山而有遺恨,而是為李自成進北京後,忽略敵人,不講政策,脫離羣眾,妄殺幹部,致使農民革命遭致失敗而有遺恨。我們的劇本題名為《甲申記》,《甲申記》者記『甲申』年之事也,記崇禎之禍國殃民,記李自成之驕傲致敗。我們把歷史從舞臺上請觀眾來判斷功罪。我們希望看過戲的人,一方面對崇禎這樣的民族罪人加深瞭解,另一方面,對三百年前農民革命留給我們的教訓,加深警惕。

可以說,在延安時期,的確破除了地主階級對崇禎的粉飾畫皮,但對李自成,還是一句「驕傲致敗」,雖持正面評價,但還是以反省、警戒居多的。總之,崇禎是敵人,而李自成則是自身的反例。

比如,在當時解放區的幹部們,把不正確的思想,叫「劉宗敏思想」,把思想錯誤導致的後果,叫「李自成下場」。

所以,這幫人應該也算是對李自成「不屑一顧」吧?

那麼,難不成他們也都是明粉、或者精神朱家人?

而到了建國之際,李自成依舊沒從反例上下來,比如著名的「進京趕考」事件。

周總理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

毛主席神補刀了一句,「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嗯,對比下那個誰曾經說過的「我絕不當李鴻章」,啊這,李闖王哭暈在廁所……

建國之後,因為階級敘事的緣故,李自成一直作為正面人物,但也由於長期的宣傳,導致他這個正面人物,不那麼光鮮、不那麼盡善盡美。

譬如,我們爺爺輩兒的,談及李闖王,總是先肯定一番,再來句「但是」,轉折一下,就開始數落李自成的種種錯誤,還諄諄教導,讓我們這些孩子們引以為戒。

故而,普通的人在如此耳濡目染下,對李自成會有「不屑一顧」的觀感,這不是很正常的嗎?

在改革開放後,階級敘事消解,李自成身上「農民起義」的加成過期了,於是,他的歷史地位又一次一落千丈。

改開一代迫切需要張揚個性,對階級敘事的叛逆,使得他們對李自成也沒什麼好感,而這,也是我們父親那一輩兒對李自成的蓋棺定論。

畢竟,市場經濟講的是叢林法則,成者為王敗者寇,李自成這樣的失敗者,能得什麼好的評價麼?

譬如,李潔非對李自成的論斷,幾乎代表了公知們對階級敘事的叛逆,以及對李自成的不屑:

李自成起義喚起我們何種情感共鳴是一碼事,起義體現了何種內容,在歷史、文化層面達到什麼高度,是另一碼事。

功虧一簣說明,即便在農民起義範圍內大順政權也未臻善美。它的表現肯定比張獻忠好,卻明顯比不了二百七十八年前緣同一路徑而來的朱元璋。

就算李自成不「被勝利沖昏頭腦」,取得與朱元璋比肩的成就,對歷史又有什麼新意可言?我們不僅沒從李自成那裡看見創造歷史的跡象,甚至也沒有發現這種能力。

於是,你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

我們祖輩,因為舊史學的影響,對李自成沒什麼好感,甚至惡感,認為不過強盜草寇而已。

我們的爺爺輩,雖對李自成雖持正面態度,但由於他經常被當反例,所以,對李自成的評價,也是五五分賬,還以反面教材為主。

我們的父輩,由於對階級敘事的逆反,以及在市場經濟下,對成功的崇拜、對失敗的鄙視,那麼,對李自成更是不會有什麼好話。

所以,哪怕再往上數十八代,你會發現李自成被人「不屑一顧」,這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因為這他媽就是個歷史遺留問題。

所以你碰瓷什麼明粉,這會顯得你多麼有正義感嗎?


最後,有位提及到了個名詞:君主本位論。

大概或明或暗的諷刺,明粉們的屁股站在明朝皇帝的一邊去看待農民起義,這純屬狗拿耗子、腦臀分離。

其實你還別說,君主本位論真存在,但可惜,這個本位不是關於明朝皇帝的,而是關於清朝皇帝的。

秦暉在《南明史研究與顧誠的《南明史》》,特意提及過新時期,關於明清鼎革研究的變化:

新時期明清之際的研究出現了一種「主流」改變的趨勢,具體表現為三個「本位」。

其一,評價明清鬥爭時史家的立場從傳統的明本位改變為盛行「清本位」。在「清統一是歷史必然」的名義下一種「識時務者為俊傑」的歷史觀漸成主流,只要是為了「統一」,似乎什麼傷天害理、殘暴血腥的手腕都成為合理,而「不識時務」的反抗則被看作負面的東西。其二,對改革前史學強調「人民性」的矯枉過正而形成了「帝王本位」。尤其是清代帝王傳記,這些年來可謂滾滾而出,從努爾哈赤、皇太極直到順康雍乾嘉,連同多爾袞與孝莊文皇后這對攝政夫婦,人人奮發有為,個個雄才大略,聖明君主之多開歷朝未有之盛,明朝固然是瞠乎其後,與傳統的農民戰爭研究之蕭條更是形成鮮明對比。其三,近年來興起的明清社會史、日常生活史固然開一代新史學之風氣而成就斐然,但與法國年鑒學派後來的狀態相似而日益形成「微觀本位」。案例型研究過分排擠宏觀進程研究的結果是,為糾空疏之弊又陷入了餖飣之弊。

換句話說,從民本位到君本位這回事,存在,但受益人是清朝皇帝們,明朝也只能「瞠乎其後」,瞪著眼睛懵逼而已。

而「同情崇禎、不屑李自成」,後面還應該再補一句「鼓吹清朝皇帝們」,這纔是當今史學研究的真實現狀。

所以,這再怎麼諷刺,也諷刺不到明粉的身上吧?

還有,這些年抹黑太平天國、捻軍起義、甚至否定辛亥革命、公然詆毀孫中山先生的,到底是哪路人、什麼屁股、或者說哪個政權的愛好者?

到底是誰在貶低農民起義?

我想,這麼一目瞭然的事,大家必然心知肚明的,可如此禍水東引到一幫明粉的頭上。

請問,這是敢做不敢當嗎?


《明朝那些事兒》功不可沒。這本書產生了不少明粉,我也曾因這本書粉明,覺得崇禎可惜,曾有過高迎祥、李自成之流頗為可恨的感覺,後來看了顧誠先生的《南明史》,可以說越喜歡朱元璋、徐達、常遇春、王守仁、海瑞、戚繼光這些人物,越難讀下去《南明史》,又恨李自成、張獻忠之流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反倒讓多爾袞、洪承疇、吳三桂之流成事。

後來就釋然了,一是氣數,從李自成北京敗退,潼關之戰結束,再到南明各帝各文武降的降,死的死,逃的逃,隆武帝、張煌言等的奮發圖強終成泡影,無辜的百姓在征服者、反叛者、叛徒、純臣之間的戰爭中死傷無數,我不相信氣數這種東西,但我卻又感覺到氣數這種東西一般。二是困惑,李自成餘部的夔東十三家、張獻忠的義子李定國,為什麼不降清呢?李張二人早已駕崩,大順、大西已然不存,敗了就身死國滅,你們再堅持,即使成功,有什麼榮華富貴,有什麼功勛爵位?沒有。有的只是神州陸沉,同其他勢力的內耗,清軍的層層包圍和內奸叛徒的出賣。

由困惑轉變為一個有些象徵性的問題,李定國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先反明,後反清呢?我想顧誠先生的評價非常好,「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壓迫的英雄,清初是抗擊滿洲貴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統治的傑出統帥。如果不以成敗論英雄,在明清之際各方面的人物當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顆巨星,其他任何人都無從望其項背。

倘若李自成贏了,他是當之無愧的大順皇帝,他和他的部下是反抗明朝暴政,反抗清朝侵略的英雄,雖然他敗了,他還是當之無愧的大順皇帝,他和他的部下是反抗明朝暴政,反抗清朝侵略的英雄。

大順皇帝和朱元璋相差幾何,李定國同明朝名將又相差幾何?真正喜歡明初的人,同樣喜歡明末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軍,和頑強反抗壓迫的英雄。


這下面的絕大多數回答紛紛把鍋蓋在了明粉頭上,可見對明粉憎惡之深。唯有 @陳舞雩 大佬說在了點子上。

稍有常識都應該知道,同情崇禎,貶低李自成,明明是明清封建文人一以貫之的寫史套路,這種看法對普羅大眾的影響一直很深刻。而現在通俗歷史的普及,對於崇禎的講述是遠遠超過李自成的,這也使得現在對明史沒什麼深入瞭解,但是大致知道明末歷史這一段的普通人,大都是這個看法。

非要說這些人是明粉,就跟閹黨粉說崇禎朝全是東林黨人一個性質,都是不經過大腦思考的亂扣帽子。


最近正好在看姚雪垠先生的長篇小說《李自成》,其中《前言》寫得尤其精闢:

「關於崇禎的亡國,不但明朝的遺民,而且在整個清代的封建士大夫中評論他的時候都對他抱有同情。甚至他的敵人李自成在被罰詔書中也使用了「君非甚暗」的話……像朱由檢這樣生前連敵人也說他不是「深諳」的昏君,亡國之後長久獲得本階級的同情,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實我覺得,所謂「原因」,寫到這裡就已經很清晰了,劃重點:本階級的同情

同情崇禎的人,要不就是他的階級同胞,要不就以為自己是他的階級同胞。放在姚雪垠先生寫《李自成》的年代,是絕沒幾個人「對李自成不屑一顧」的!至於過去這二十年……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到現在,隨著意識形態戰場形勢的逐漸好轉,我大膽預測,未來真可能興起一股「李自成熱」呢!!!


可能他們祖上姓朱,是李自成毀了他們的榮華富貴。

開玩笑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