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各地留言数量以及回复率差别很大,从回复的内容上看,有的是明显解决问题的,有的就是打太极了,从这些数据看,各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服务差别很大,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前途,也为人才流向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大家觉得是这样吗?


谢邀。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各地群众的留言量以及回复率,每个地方确有不同,它可以成为衡量地方「网上政务」水平的标准之一,但是不能就此做出「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前途,也为人才流向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的结论。没有过很深的研究,大概谈一下:

1.留言质量是影响回复数量的因素之一:地方留言板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面对所有网民开放,网民留言内容受制于文字描述能力,所以可能会存在表述不清,致使无法针对留言回复的情况;2017年6月之前,网路匿名制,也就是说网友是隐身留言,不能否认其中会有不实信息存在,这也为地发领导回复增加了难度。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路安全法》正式实施,意味著网路实名制的全面到来。对此,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也相应开始实施实名制留言,引导网民理性留言,提升地方政府回复与处理问题效率。

2.网民留言、地方领导回复各有偏重: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做过一个分析《全国网民留言回复办理10年研究报告》,该报告中就指出2006-2016年间,城建、交通、三农是最为热门的留言领域,而在留言动机上,咨询信息占比最大(55%),其次是投诉类(21%)、求助类(18%),有趣的是领导回复最热依次是投诉类、求助类、谏言类。从这些大数据可以看出,不管是网民留言还是领导回复都与人才流动没有必然关系。

3.地区与回复相关性性呈一定趋势,与城市经济能力并无直接关系:留言数据显示,北部地区留言量整体高于南部,西部地区高于东部;从回复量与回复率上来看,西南地区与华中地区地方政府对网民留言重视程度较高。

综上所述,能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各地留言数量以及回复率差别很大,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前途,也为人才流向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吗?答案是不能。


我们县城好像只有2011年和13年有这两个回复!其他至今都未回复。这和APP只是摆设!


回复率越高的地方越垃圾,为了政绩敷衍了事,真正的好政府都是主动解决问题,不在乎这个破平台的!


谢邀,已有相关学术论文。文章暂时没在手头,如果找到我将贴出。


建议河北省合并整合十几万人口的平原小县,降低行政成本,降低百姓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百姓满意度。


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留言板的大量文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学术角度研究城市政府的服务质量。推荐一个数据服务网站,有最全的数据,还能提供数据定制服务。

地方政府留言板文本数据简介

近年来,随著服务型政府和回应型政府建设的推进,网路问政已成为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人民网于2006年创办的《地方领导留言板》(2019全国网上群众工作太原峰会上正式更名为《领导留言板》)。它是国内唯一的面向全国领导干部的网上干群互动平台,由广大网民向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表达诉求、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再由各级干部、地方留言办理单位进行回复、办理,使得诉求与回复之间的传达更加直接和快捷。

地方政府留言板平台的搭建至少有三方面意义:

· 搭建平台,汇聚民意,推动领导干部上网经常化

· 回应诉求,关切民生,促进解决网民问题制度化

· 举一反三,集纳民智,助推治理能力提升

根据人民网年度报告可知,截至2019年底,该栏目已吸引逾百万网民参与,网民给各级领导干部留言累积超过200万件,各地省委书记、省长及2500多位市县一把手公开回复网民留言,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开展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26个省还就留言办理工作的「时度效」作出硬性规定,栏目已获得累计超过140万件的地方领导回应,被称为「社情民意的集散地、亲民爱民的回音壁」 。

平台上逾百万项回复的总字数超过3亿,相当于300本《新华大字典》的体量。大量鲜活、生动的群众问政案例为公共管理、政府回应、治理绩效、政策议程等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来源。为此,CnOpenData平台推出了地方政府留言板文本数据,问答文本内容全面抓取,时间跨度近10年,数据量级过百万,且未来仍会持续更新。使用者可根据留言类型、提问及回复时间、回复状态、回答组织等多种指标搜索,极具学术研究价值。

本文摘自中国开放数据CnOpenData 地方政府留言板文本数据 https://www.cnopendata.com/data/local-government-message,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