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统一用b、d、g表示清辅音但我怀疑这三个声母对应的既有清辅音,也存在浊辅音,只是混用同一种表示方式


更新一下:请注意【可以】≠「必须」以及「毫无例外」。

————————————————————————————————————————

【可以】是浊音。不只是塞音bdg【可以】,塞擦音z j zh也【可以】。

我懒得翻资料了,有几种情况,印象最深的是当bdg出现在轻声字中时,【可以】发成浊音。

比如北京话的「脑袋」,「袋」【可以】是浊化的。

出现在其他位置时,个人习惯也会影响实际发音。我给自己和同学录音分析过,在词首和句首时,我们的塞音都是清楚的,词首不送气的bdg没有浊化。但是,我和一位男发音人的塞擦音组出现了浊化,具体说在擦音段的后半段有一小段浊化,其他人基本看不到。有个女生从小说普通话,她的擦音段「干净」无比。。

然鹅,这些是语音学分析,音系学上,汉语的bdg和z j zh被分析为不送气清辅音,认为他们之间的区别是送气与否(塞擦音组在语音学上可能不仅仅是这样的),浊音只是音位变体。


先官方的回答一下,除了吴语和老湘话,似乎汉语族的其他语言标准都是塞音清化(也包括擦音和塞擦音,以下同样)

但是,,,因为塞音的清浊在这些语言中不存在意义,所以大多数人没有清浊的概念也不懂得如何区分,语言中可能会出现用浊不送气音代替清不送气音的情况,但标准上是没有浊音的(可以理解为音位的容错)

轻声是语流音变?(我之前真没注意,母语标准上无浊音,但是学西语学会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哈哈哈哈)(突然明白日语韩语清音在非词首为什么不送气了哈哈哈哈)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塞音和塞擦音只存在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不存在清浊对立。也就是说,不送气清塞音和不送气浊塞音属于同一音位,混用不会产生混淆,只不过不送气清塞音(或者赵元任等人提出的「清化浊塞音」)是标准音。比如说「伯」字,你发成[po]或者[bo]别人都不会听错,只不过[po]是标准音罢了。

标准普通话中的不送气清塞音、塞擦音,在轻声时也是会浊化成对应的浊塞音的。比如「哥哥」这个词发音是[k?55ɡ?2]。


普通话,在语流中可见清音浊化。如果用国际音标严式记音,「哥哥」第二个「哥」,应当标记为浊音。

标准语单字音是没有的

语流中,或不标准语言可能会出现


轻声自然读浊


普通话中b、d、g肯定都是清辅音,方言中可能b、d、g有浊音的情况。

如果题主问的是普通话,那么说明题主没有搞清楚b、d、g的浊音到底是什么。

b、d、g的浊音又叫浊塞音。浊塞指的就是辅音发生的持阻阶段又闭气又声带振动的一段过程,这种发音方式普通话里显然是没有的。


英语其实没有浊化这么一说,也就是没有把清辅音读成浊辅音的情况。以下是我的视频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英文没有所谓的"浊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