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说定义。

博物馆的定义,较为典型的有两个。一个是我国《博物馆条例》里的定义:

本条例所称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一个是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定义

博物馆(museum)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2007年(据法文版译出)

纪念馆是博物馆的一个类别,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定义,一般共识的是《中国纪念馆概论》的定义

纪念馆是博物馆的一种主要类型。它是纪念杰出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题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馆是杰出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有关遗址、遗物和纪念建筑的保护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

纪念馆的社会功能在于:利用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遗址、遗物纪念建筑,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表彰其历史功绩,弘扬其历史进取精神,传播有关的历史知识,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当然,这只是中国博物馆界的定义,由于各国对博物馆的分类不同,所以世界有些国家没有纪念馆这一类别,一般来说,前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基本上都把纪念馆视为博物馆下面的一类,但是据博物馆学家苏东海先生考察,加拿大也把纪念馆做为了博物馆下面的子类。

2.《中国纪念馆概论》中同样总结了纪念馆的特殊性。

纪念馆是纪念性博物馆,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博物馆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

1.大多依托有关的遗址纪念建筑和遗物而建立。2.近现代的纪念馆主要陈列应是原状陈列(复原陈列),以再现特定的历史场景、环境和气氛。3.辅助陈列应是原状陈列的补充。以人物历史为内容的辅助陈列,应以所纪念人物的生平事迹为表现内容;以事件历史为内容的辅助陈列应围绕所纪念事件划定时间的上下限;纪念同一人物或同一事件的不同纪念馆,各自应以人物或事件在当地的历史活动及其影响为主要表现内容。4.辅助陈列尽可能利用历史遗址、革命遗址、纪念建筑中不需要或不可能进行复原陈列的房舍,一般不宜在遗址或纪念建筑范围内新建辅助陈列室,以免破坏遗址或纪念建筑的环境气氛。

3.我个人的观点:

纪念馆是博物馆概念下的一个子类。

博物馆概念下的其他子类,其类别命名是以藏品阐释的学科范式为基础,譬如历史类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其藏品指向某个或者某一类有关联性的具体学科;纪念馆其类别命名是以藏品阐释的目的为基础,其藏品指向具体的人、事件或者空间。


一、从定义上来讲

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代表大会,再次通过了对博物定义的修订,修订后的博物馆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博物馆条例》对博物馆所下的定义是: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纪念类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和反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方面的文物藏品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包括纪念馆和名人故居,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九一八纪念馆、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等。

二、从博物馆类型来讲

传统的博物馆类型,一般划分为社会历史类、自然科学类和综合类。根据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情况,一般分有历史类、遗址类、民族民俗类等博物馆,其中包含有纪念类博物馆。

纪念馆与博物馆的区别好像并不在于时间上,或者说纪念馆出现的时间甚至早于博物馆。博物馆是近现代概念;纪念馆,它可以是中国古代的祠堂,是纪念先祖的时候所用的场所,所以说纪念馆可能早就出现,但概念上略有差别。所以说根据出现时间可能并不能分别二者。

其实,总的来说,纪念馆更侧重于有一个主题,比如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等。而且,一般来讲纪念馆的展品、藏品,都是有特定主题的,比较受限,这导致了纪念馆的规模一般要小于博物馆。


如果在纪念馆和博物馆陈列的组织、策划、设计、制作等各个环节不加详细区分,没有注重一些细节上的区别,就容易导致混为一谈的误区。细细追究,纪念馆与博物馆有5个方面的不同之处:

一是展示主题的政治性不同。博物馆重在让人们了解历史,提高修养,增强自豪感、归属感。因此,在设计陈列时,虽然我们也坚持历史唯物史观,但陈列政治色彩更中性一些。纪念馆则是在包含上述要求的同时,更注重对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政治性更强。特别是重大题材的陈列,如西柏坡、延安、韶山、井冈山、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纪念馆的政治性和政治意义较为突出;

二是展示的元素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博物馆的展示元素主要是 「物」,而纪念馆则不仅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物,还有照片、音频、视频、绘画、雕塑等元素可以用于陈列,相对来言,展示元素更加丰富。

三是展示的「物」与「史」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来讲,博物馆是展示特定历史、特定区域或特定行业的发展脉络和成就,因此在展示史的同时更注重物,物是展示的中心,史则是为了交待物的背景;纪念馆则主要是纪念一段历史、事件、人物等,因此它在展示过程中,往往在讲「物」的同时,更注重「史」,史是展示的中心,物要配合史也就是要为突出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特性来选用;

四是展示的设计重点有所不同。在博物馆陈列中,因为物是主体,为了表现物的特性、特质和艺术成就,就必须十分重视物的设计。换而言之,博物馆陈列的重点是一个个物的个体;纪念馆展示的重点是史,因此,展示对各种元素的组合设计要求更高,也就是说,纪念馆陈列更注重整体,更注重展示元素的组合,组合性更强;

五是展示的手段丰简程度有所不同。因为博物馆重点展示的是物,加上历史条件的限制,近年来,博物馆的陈列虽然手段大大丰富,但相对较为单一。而纪念馆由于展示元素较为丰富,因而可利用的展示手段更为丰富。


纪念馆 现代的

显示对象 :人,事件及周边 体现人物或者事件过程的

就是都是存储设备 博物馆是个大硬塞 纪念馆是个u盘 专题性的


博物馆主要是展览一些作品,而纪念馆则是陈列一些物品(仅个人观点)


1.纪念馆属于博物馆的一种

2.纪念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教科书般的定义

3.在国内,纪念馆一般都是反映近现代的人或事,题材比较单一,一般政治性特别强

4.一般来说纪念馆的藏品比较少,许多被评为一级博物馆的纪念馆,远远达不到评分要求,不过现在评一级博物馆的藏品数量的硬指标要改了

5.一般来说纪念馆的人少事少钱少

6.一般来说博物馆的学术地位高于纪念馆


区别在于博物和纪念。

博物,广博的物品,以及物品背后的人文历史。

纪念,与物品有关的事迹,人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