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别人,我妈给我的最大的财富是一个女人的责任感和培养我的清洁能力。我觉得我有孩子以后,一个不到两岁的宝宝,会区别,爷爷家,外婆家和自己家,以及对自己家的家庭归属感。会让我有一种成就感。


时代在变化,社会也在不断改变。以前老一辈老调重弹的经历和故事,在年轻一辈看来是落后的,已经不符合现在这个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目前很多年轻人的看法,也是社会大多数人的看法,所以互联网创业风口的消费者集中在年轻人身上,很多行业都倾向于雇佣年轻血液。但是,人老了真的一无是处了吗?社会在变,某些社会规则却是不变的,历史的规律从来都是重复而存在,能破局的,也注定是那些看穿了本质后,再重新立局的「老人」,而不是原本就看不透局,或者压根没看到局的年轻人。视野会因经历而扩展,格局会因阅读而增进,但是这些沉淀,都需要时间,没有人能速成,再聪明的人,也需要时间去培养。最可怕的是,有些老人,除了增长的年龄,却什么都没有。最大的财富不在于老人,而在于你怎么看。


老一辈给年轻人带来的最大财富是精神财富,比如吃苦耐劳、不甘心。

我的妈妈今年73岁,她一直都有一个不甘心平凡,不愿意接受和承认自己不如人的信念在支撑著她。似乎有一种奥运精神,更高、更强、更快的力量在她的身上。

比如在几十年前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的农作物收成一直在村里、甚至在整个镇上一直都遥遥领先,小日子在爸爸的耐心经营下还算可以。

可是妈妈一直都不满足,她力促爸爸开始搞经济作物的种植,比如开始种植各种蔬菜、果树苗、芦荟等。在爸爸的认真经营下中,经济作物的收益真的牛逼种农作物收成好了,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慢慢地好了起来,我家就成了村里第一个有彩色电视机、第一个购买吊扇、当时也是第一家盖小楼房的家庭。

我妈妈一直最大的骄傲,就是我家盖过四次房子,从来没有借过别人一分钱,三个孩子上学也没有借过别人一分钱。

对我们三个孩子的学习,妈妈也没有像别的农村妇女那样,希望孩子早早辍学来帮助自己干农活。

妈妈总是自己一个人去干农活,让我们姊妹三个留在家里学习,节假日也呆在家里读书学习,这在当时显得有些另类、有些出奇,所以我们三个也是全村第一个有三个大学生的家庭。

大多数的农村的妈妈,在当时的年代都觉得女孩「无才便是德」,只要会洗衣做饭能嫁出去就可以了。

但是妈妈一直都想让我好好学习,能够上大学,走出农门,她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我长大之后能去做一个会计或者去当一个老师。妈妈的这个愿望又实现了。

现在妈妈虽然70多岁了,她说话依然还是很有分量,我想她的「不甘心」、始终向上的力量在起著重大的作用。


经验,经历。那都是用自己一次次吃亏受伤得来的。


家庭的温暖和爱。

因为其他任何东西都可以通过外界的人和事来获得。

唯独家庭的爱和温暖。只有他们能给你。


在城里买房


对生活的认识分享,很多时候真的可以让一个人少走很多弯路


把我安全养大。

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孩子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诱惑,安全长大,没沾染恶习陋习,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就足够了。


生命


原生家庭的教育or教训


后盾,也就是俗称家的感觉,也就是一种无条件的关心和关爱。年轻时这可能是一种约束和束缚,但真正做到一生不离不弃,这无论如何都难能可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