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別人,我媽給我的最大的財富是一個女人的責任感和培養我的清潔能力。我覺得我有孩子以後,一個不到兩歲的寶寶,會區別,爺爺家,外婆家和自己家,以及對自己家的家庭歸屬感。會讓我有一種成就感。


時代在變化,社會也在不斷改變。以前老一輩老調重彈的經歷和故事,在年輕一輩看來是落後的,已經不符合現在這個生產力的發展。這是目前很多年輕人的看法,也是社會大多數人的看法,所以互聯網創業風口的消費者集中在年輕人身上,很多行業都傾向於僱傭年輕血液。但是,人老了真的一無是處了嗎?社會在變,某些社會規則卻是不變的,歷史的規律從來都是重複而存在,能破局的,也註定是那些看穿了本質後,再重新立局的「老人」,而不是原本就看不透局,或者壓根沒看到局的年輕人。視野會因經歷而擴展,格局會因閱讀而增進,但是這些沉澱,都需要時間,沒有人能速成,再聰明的人,也需要時間去培養。最可怕的是,有些老人,除了增長的年齡,卻什麼都沒有。最大的財富不在於老人,而在於你怎麼看。


老一輩給年輕人帶來的最大財富是精神財富,比如喫苦耐勞、不甘心。

我的媽媽今年73歲,她一直都有一個不甘心平凡,不願意接受和承認自己不如人的信念在支撐著她。似乎有一種奧運精神,更高、更強、更快的力量在她的身上。

比如在幾十年前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我家的農作物收成一直在村裡、甚至在整個鎮上一直都遙遙領先,小日子在爸爸的耐心經營下還算可以。

可是媽媽一直都不滿足,她力促爸爸開始搞經濟作物的種植,比如開始種植各種蔬菜、果樹苗、蘆薈等。在爸爸的認真經營下中,經濟作物的收益真的牛逼種農作物收成好了,家裡的經濟條件也慢慢地好了起來,我家就成了村裡第一個有彩色電視機、第一個購買吊扇、當時也是第一家蓋小樓房的家庭。

我媽媽一直最大的驕傲,就是我家蓋過四次房子,從來沒有借過別人一分錢,三個孩子上學也沒有借過別人一分錢。

對我們三個孩子的學習,媽媽也沒有像別的農村婦女那樣,希望孩子早早輟學來幫助自己幹農活。

媽媽總是自己一個人去幹農活,讓我們姊妹三個留在家裡學習,節假日也呆在家裡讀書學習,這在當時顯得有些另類、有些出奇,所以我們三個也是全村第一個有三個大學生的家庭。

大多數的農村的媽媽,在當時的年代都覺得女孩「無才便是德」,只要會洗衣做飯能嫁出去就可以了。

但是媽媽一直都想讓我好好學習,能夠上大學,走出農門,她當時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我長大之後能去做一個會計或者去當一個老師。媽媽的這個願望又實現了。

現在媽媽雖然70多歲了,她說話依然還是很有分量,我想她的「不甘心」、始終向上的力量在起著重大的作用。


經驗,經歷。那都是用自己一次次喫虧受傷得來的。


家庭的溫暖和愛。

因為其他任何東西都可以通過外界的人和事來獲得。

唯獨家庭的愛和溫暖。只有他們能給你。


在城裡買房


對生活的認識分享,很多時候真的可以讓一個人少走很多彎路


把我安全養大。

從小到大的過程中,孩子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危機、誘惑,安全長大,沒沾染惡習陋習,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就足夠了。


生命


原生家庭的教育or教訓


後盾,也就是俗稱家的感覺,也就是一種無條件的關心和關愛。年輕時這可能是一種約束和束縛,但真正做到一生不離不棄,這無論如何都難能可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