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林伶,原南京医学院医学系88年级6班学生,于1992年3月20日晚自习后失踪。第二天一早,同学发现她没有回来,就报告了教务处,学校开始查找,却直到3月24日都没有收获,便报了警。

24日下午,林伶的尸体在学校教学楼天井内的窨井中被发现。该教学楼是一个回字型,中央有一个天井,这种结构的天井一般是没有人去的,是凶手刻意寻找的抛尸地。

被发现时,林伶是头朝下的,经法医检验,她系被钝器击打头部并实施强奸后,按入窨井中窒息身亡。

警方征集线索时掌握到,学校有个保安目击了凶手。当天晚上大约十点半,到了教学楼的熄灯时间,这个保安当班巡岗,来到一间自习教室门口时,发现对面一个盥洗室内有个人影。他穿著胶鞋,正在跺脚、洗手。保安就喊了一声「干什么的」,并用手电筒照了一下对方的脸,结果对方拔腿就跑了。

当时保安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追了追没追上就没管了。后来警方根据他的描述,绘制了嫌疑人画像,四处张贴,却收获甚微。

那几天每天都在下小雨,可能是雨水把气味啊脚印啊这些证据都冲走了,所以警方带来的警犬也一无所获。

林伶的老师同学普遍反映,她成绩好,爱学习,每天晚上都固定去那个教室自习。因此有人推测,凶手早就踩好了点,而有这种条件的人,很大可能常居校内,再加上熟悉教学楼构造,警方便把重点放在在校男性职工和男学生身上,排查了一大片人,还是没有中标。

林伶父亲痛失爱女,伤心过度,后来因病去世,母亲每年3月24日或赴南京或打电话向公安机关询问案件侦破进展。

南京警方一直没有放弃对该案的侦破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随著各类刑事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悬案冷案的侦办取得了突破。

2018年初,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命案积案专项攻坚」行动,南京警方进一步加强对该案的人员、设备、资源支撑力度,对当年120多本案卷全部建档、逐一梳理分析,派民警分赴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等10余省,行程近2万公里,对重点人员开展深度调查,对过去未排查的重点人员逐一查证见底。

到2020年2月19日,案件取得重大突破。经深度应用最新刑事技术确定,徐州沛县一麻姓家族人员有重大作案嫌疑。

警方对家族中好事者麻某侠(男,53岁)进行盘查,取得其DNA数据,发现与当年作案嫌疑人大部分吻合,以此确定:嫌疑人为麻某侠近亲人员。

战机不可贻误,警方立即采取了麻某侠亲友中符合年龄条件的11位男性口腔拭子。然而,经过比对,均予以排除。

专案民警没有放弃,案情研讨会从夜幕降临开至次日晨光微启,得出「麻某侠近亲人员一定还有漏网之鱼的推论」。

经对麻某侠所在家系进行深挖,获悉其家族内还有一名成员麻某皊早年在南京当兵并已在南京定居50多年,而他的儿子麻某钢(男,现年54岁)符合作案嫌疑人年龄。

警方旋即对麻某钢开展血样提取工作,鉴定结果显示,麻某钢的DNA与犯罪现场提取的死者阴道拭子DNA分型完全一致。

2月23日7时,南京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麻某钢抓获,其到案后对强奸、杀害南京医科大学女大学生林伶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至此,历时28年的案件终于告破。

今天中午12时,「南京医科大学」发布声明:「全体师生员工终得慰藉,正义永远不会缺席!对逝者致以深切哀悼,对公安机关多年来执著追凶表示敬佩!」

中国有哪些恐怖或鲜为人知的杀人案件??

www.zhihu.com图标

随著媒体的继续跟进,这起案件的更多细节逐渐丰富起来,警方也简单公布了办案经过。根据相关报道,我梳理了一下整个案件的始末。


1992年3月20日晚,那是28年前初春的一个雨夜,南京市鼓楼区南京医学院,晚上10点30分左右,下了晚自习的医学生们正成群结伴走回宿舍,没人注意到,一名大四女生失踪了。或许因为失踪当晚是周五,同宿舍的同学直到周一才发现这名叫林伶的女生没来上课,这才赶紧报告老师,随后警方介入。据当时的一位同学回忆,大家先是在2号教学楼找到了林伶的雨伞,然后在1号教学楼天井的下水道里发现了她的尸体。而那时已经是4天之后,1992年3月24日的下午。林伶被发现时整个人趴在下水道口,头部在下水道里,身体露在外面,看起来是被凶手呈头朝下的姿势按在下水道里,遗体完整。

经法医检验,林伶头部曾被钝器击打,且有被性侵的痕迹。凶手应该是先用钝器猛击她的头部,使其昏迷失去反抗能力,接著实施性侵,随后将尸体按在了阴暗潮湿的下水道内。

雨夜冲刷了犯罪的痕迹,留给办案人员的线索有限。而且九十年代的刑侦技术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虽然警方提取了残留在受害人体内的精液,有了关键证物,但是凭借当时的DNA检测技术和数据储备还无法一下子揪出真凶,只能逐一采样、逐一比对。据说凶手作案后逃离现场时,曾被人看到。警方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再加上专业人士的协助,绘制出了凶手的模拟画像,并公布在了报纸上:

「男性,身高1.70米左右,年龄25岁左右;方圆脸,眼睛较大,头发硬、密、不长,皮肤略黑,面部有粉刺或者疤迹;体形壮实,性暴胆大。」

与嫌疑人模拟画像一同公布的,还有南京市公安局的悬赏令,额度为1万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人均工资好几年的收入。

南京医学院的所有男性教职员工,以及以学校为中心周围所有可疑的男性全部都被一一核查。连续数月,警方开展了大规模的走访调查和摸排工作,核查了数千条线索,排查超过1.5万人。但遗憾的是,案件一直没有取得突破,凶手始终没有露面。

这起命案被命名为「3·24」案件,是南京市乃至全国都屈指可数的恶性大案之一。很多人将这起案件与四年后发生的「南大碎尸案」联系起来。

南大碎尸案,又被称为南京 「1·19」碎尸案、刁爱青案,发生于1996年1月19日,受害人为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一年级女学生刁爱青。

这位当时还不满20岁的姑娘,被人杀害后残忍分尸,遗体碎块在她失踪9天后,出现在了南京华侨路。凶手为了消灭作案痕迹,竟变态至极地将受害人的尸体煮熟,然后切割成2000片以上,分批丢弃在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案发后,警方动用了大量警力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查,但由于线索匮乏,至今仍未找到凶手。这两起命案极为相同的是,受害人都是女大学生,且两所学校距离很近,作案手段残忍。

有网友曾分析过这两起案件,说其实两个案件还是有很大不同。南大碎尸案中被害者刁爱青刚上大学不久,和周围的人尚不熟悉,且在校外失踪,没有找到目击者,警方可追寻的线索极度匮乏,破案难度更大。而这起南医大案中,被害者林伶已经在学校上了四年大学,有了稳定而密切的交际圈,与老师、同学之间都很熟悉,且案发时有目击者,可以追踪的线索相对多一些。

林伶是南京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88级医学系6班的学生。据周围师生介绍,女孩是无锡人,生前品学兼优,是全年级的第二名。在一位当年和林伶同级的男生印象里,林伶「绝对是学霸,长相挺普通,没有谈过恋爱。」林伶几乎每年都能拿到学校的一等奖学金,所以每年学校的光荣榜上都有她的名字。而她遇害后,光荣榜上林伶的名字被框上了黑框,这一幕当年曾让不少同学泪目。林伶遇害时正是大四快毕业,即将进入实习的阶段。她所在班级的同学,如今大都在医院工作,不少人已经是各个科的主任。如果没有这次意外,当年风华正茂的林伶,或许也会像他们一样,成为某个医院的中流砥柱,每日救死扶伤,从死神手中挽救生命。而就在那个雨夜,她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连最美好的大学时光都没有来得及结尾。更不幸的是,林伶的父亲因承受不了打击,煎熬了几年后因病去世,再没能等到女儿沉冤昭雪的那一天。林伶的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无锡,一直患有心律失常的毛病;林伶还有一个弟弟,独自在深圳打工。每年,林伶的母亲都会撑著颤巍巍的身躯,来到学校,在女儿遇害的地方,为她烧纸钱。这个善良而不幸的老人并不多说什么话,也没有对学校提出任何意见,只是每年都来看看自己女儿曾经生活和学习过的地方,学校也会安排人接待她。案发后,连续多年,每逢女儿忌日,林伶的父母都会互相搀扶著去刑侦支队询问案件进展。这一幕,给当时的案件侦查员叶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女孩遇害后的第四或第五年的3月24日,下著雨,两个已经显老的中年人互相搀扶著来到我们刑侦支队。有认识的人和我说这是『3·24』死者的父母。他们没有拷问我们这些年都干了什么,但是他们的行动始终在提醒我们:我们是刑警,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公正还给这个冤魂。我一直忘不了雨中两个互相搀扶著的人。也许直到真相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我的兄弟们给冤魂一个交代,为冤魂轻轻合上睁著的眼睛。这个时候,对于像我和我大案队的兄弟们,这些曾经把案子与个人生涯联系起来的人,才能真正释怀。——《难以释怀》 侦查员叶宁写于2007年

同叶宁一样,这起案件在无数民警的心里积压了一生,「有些老同志,他们到死都还在念叨这个事。」

后来参与侦破的刑警有的转岗了,有的老了、退休了,但是这个案子却一直没有丢,案卷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不断有新的刑警接替上来。

2018年6月,距离案发已过去了漫长的26年,南京市公安部门再次成立了「3·24」命案积案侦破工作小组,提出了「案件不破、人员不撤」的要求,又一次开始了新一轮的案件侦破工作。

案发当年的120多本案卷一直被妥善保存,已被几代警察翻阅了无数次,如今它又一次被利用起来,所有可疑的重点人员再次深度调查走访,过去没有被排否的人员再去逐一查证。调查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南京到浙江,再到江西、山东.....办案人员的行程遍布全国10多个省份,行程达到了2万多公里。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2020年2月19日,案件取得了重大突破。得益于最新的DNA检测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公安部门对比发现,徐州市沛县一户麻姓家族人员有重大作案嫌疑。2020年2月21日,又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好消息传来:沛县麻姓家族成员麻某侠的DNA数据和「3·24命案」中死者体内的嫌疑人DNA数据高度吻合,基本可以确定嫌疑人就是麻某侠的近亲人员。沛县公安局立即安排了刑警大队DNA实验室调取「Y库家系工匠系统」(一种最新刑事技术),快速采集、连夜比对了麻姓家族中11名男性成员的DNA,但遗憾的是都予以排除了。

「Y库家系工匠系统」介绍

民警们并未泄气,锲而不舍继续摸排,排查了麻姓家族的其他成员后,得知还有一名成员麻某皊早年在南京当兵,已在南京定居50多年。他的儿子麻继钢,现年54岁,住在南京市石鼓路,从年龄到地址都与28年前的「3.24命案」凶手十分符合。

民警们立即采集了麻继钢的DNA数据,经鉴定,与犯罪现场提取的死者阴道拭子DNA分型完全一致!

2月23日凌晨6时许,一个同往常一样平静的早上,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但对于侦办「3·24命案」的刑警们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早晨。民警们周密安排,小心翼翼地预先包围麻继钢的家,全部警员准备抓捕待命,然后由一名女警先骗开房门。开门的是麻继钢的妻子,埋伏在门卫的刑警们瞬间冲进去,将犯罪嫌疑人麻继钢制服。公布的抓捕视频里,当警察破门而入时,穿著家居服的麻继钢被警察从卧室里扭出来,面容平静,没有丝毫的意外和惊慌,想来他应该早知道自己会有这么一天。

被捕的麻继钢

而麻继钢的妻子,呆立一旁,不知道她得知自己相伴这么多年的枕边人竟是强奸少女的杀人犯时,内心是何种滋味。

被捕后,麻继钢很配合,承认自己就是奸杀女大学生林伶的凶手,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并配合警方去指认了作案现场。

28年过去了,当年犯下这起恶行的时候,麻继钢也不过26岁。

小时候,麻继钢曾在老家沛县的村子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亲戚们说他幼时非常顽皮,父亲对他管教严厉,还曾把他送到派出所请人帮忙教育过。随父亲在南京定居后,麻继钢很少返乡,只偶尔回去办事。

长大后,大家都觉得他稳重了很多,不再是小时候那个顽皮的样子了。麻继钢在家中排行老大,家中还有一个弟弟。父亲麻某皊曾是苏美达集团的老员工,当年犯案后,麻继钢不仅没有被发现,也没有潜逃,丝毫没有引起周围任何人的察觉。麻继钢喜爱养狗,邻居说他对养狗颇为精通,养狗技术一流,狗是什么品种、有没有得病、得了病吃什么药,他看一眼就全清楚了。在苏美达任职期间,麻继钢还被借调到公司的德国办事处,后从德国带回了一公一母两只德牧,靠著养狗卖狗挣了不少钱,日子过得相当不错。为了方便养狗,麻继钢特意选了一处一楼带院的房子,房子大概六十多平,装修简单。在周围人的眼里,麻继钢是一个「忠厚老实、为人和善的人」。别人去他家里做客,他总是会递烟倒水,处处礼让。一名邻居曾看到麻继钢车上放著一本《圣经》,便好奇问道:「你平常还会看这样的书?」「会看。」得知麻继钢就是奸杀少女的犯罪凶手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大家实在很难相信,这个看起来十分「忠厚」的中年人,怎么会是个杀人犯呢?

养狗的麻继钢

28年来,他的生活顺风顺水,还借著父亲的关系入职苏美达集团做了司机,是苏美达集团司机中为数不多的正式员工。他现在住的房子也是早年公司分的,离南京医学院案发地只有5公里。28年来,他的生活顺风顺水,还借著父亲的关系入职苏美达集团做了司机,是苏美达集团司机中为数不多的正式员工。他现在住的房子也是早年公司分的,离南京医学院案发地只有5公里。

在那之后,麻继钢隐匿于人海,正常地结婚、生子,还有了一个女儿,如今也正在上大学。就在麻继钢落网的前几年,麻父麻母因身体不好,回到老家休养,住在邻村一个侄女家里,由侄女照顾。两位老人或许一直不知,自己的儿子在28年前,曾犯下过一桩什么样的罪行。而军人出身的麻父,恐怕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小时候严格管教的儿子,怎么会如此呢?

2月23日晚,南京市公安局发布通报:

「28年前南京医科大学(原南京医学院)女生林某被害案告破,犯罪嫌疑人麻某钢(男,54岁,原籍江苏沛县,南京某公司驾驶员))于当日凌晨被警方抓获。」

至此,这场悬了28年的命案宣告落幕。

警方介绍,案件之所以能够在28年后告破,主要归功于以下三个关键因素:

「一是案发后,当年现场勘验工作非常认真细致,保留下了关键的痕迹物证,并妥善保管至今,为今天案件的侦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二是南京市公安局的历任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该案一直高度重视,专案组成员虽几经更换,有的已经退休甚至过世,但接棒者始终锲而不舍、紧盯不放、不破不休;三是得益于现代刑侦技术的深度应用和现代打击犯罪新机制的建立,以及公安部领导下的各兄弟公安机关扎实的刑事基础工作。」

而关于此前曾在网上盛传的受害人师兄妹提供破案线索,现已辟谣。2月23日晚上9时26分,当年的侦查员叶宁发布了一条微信朋友圈,配图是他写的文章《难以释怀》:

「今晚我可以释怀。不要问,坐等发布。你们真棒!」

而在已过去了二十多年,但一直热度未减的「刁爱青吧」里,如今也因为92南医案的破获又一次泛起了激动人心的浪潮。

在最新的一篇标题为「92南医案受害人,愿你不再随风飘荡」的帖子中,楼主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对于「96南大碎尸案」的真凶,「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突然有一条这样的新闻宣告你的末日」。

或许正如「刁爱青吧」的简介一样——「真相在下一刻」。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文中配图均来自网路

*参考资料:

[1]《邻居眼中的南医大案嫌犯:「精通养狗,头脑灵光」》新京报 记者 卢通 李阳 赵朋乐 王昱倩 编辑 赵凯迪

[2]《抓捕视频曝光!南医大命案嫌犯交代作案过程》澎湃新闻 记者 袁杰 朱轩

[3]《28年前南医大女生遇害案告破!当年办案刑警曾「难以释怀」》红星新闻记者 王春 王剑强

[4]《抓捕嫌疑人视频公布!南京警方披露「南医大女生遇害案」详情》现代快报 记者:顾元森 季雨 王瑞

[5]《探访28年前南医大命案嫌疑人老家:亲属DNA数据起了重要作用》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梅建明 陈勇 刘浏 马志亚

—END—


林伶,南京医学院 88 级 6 班学生,于 1992 3 20 日晚自习后失踪。24 日下午,林伶的尸体在学校教学楼天井内的窨井中被发现。被发现时,林伶是头朝下的,经法医检验,她系头部被钝器击打并遭遇强奸,被按入这窨井中身亡。

凶手时隔 28 年后,2020 年 2 月 23 日,专案组侦查取得重大破案线索,于当日凌晨抓获犯罪嫌疑人麻继钢,一举破获此案。

——


电影《三块广告牌》中,因女儿惨遭奸杀,绝望母亲追凶无果后,无奈在路上竖起三块广告牌和警察对峙;


How come Chief Willoughby?( 威洛比警长怎么了?)


And still no arrests?(还没抓到凶手?)


Raped while dying(惨遭奸杀!)


母亲无力走出女儿死亡阴影,亟需真相,只好通过向警方施压,来抚慰自己痛苦灵魂。


可警方从没怠慢过这案件,他们从受害者遗体中,获取凶手 DNA 信息,倾尽全力搜索排查,却仍找不到和 DNA 信息相符的嫌疑人。


面对电影中母亲质问,警方没有答案,只能眼睁睁看著,时光把真相丢向深渊……


但在现实生活中,纵使岁月掩饰罪恶,悲伤被所有人遗忘;还是有一群人,在黑暗中固执著守护那点微弱的光。


1992 年南医大女生被杀案,凶手时隔 28 年后,终被警方逮捕归案。28 年里,或许这些警察的努力常常没有用,看著真凶逍遥法外;或许他们不够完美,不像小说里的侦探,动动头脑便洞悉一切;但他们总是竭尽所能,向谜题发出一次次挑战。纵使道阻且长,心中始终铭记,冤死灵魂需要真相,痛苦活著的人,需要答案……


△1992 年南京医学院大门

△1992 年南京医学院大门
△1992 年南京医学院大门

一 .少女 丨 尸体


1992 年南京初春,刚下过雨,沉睡整个冬日的梧桐树,开始抽出了新叶,一片生机盎然。


青春在春色中发芽,南京医学院 88 级 6 班学生林伶,迎来自己大四下半学年;她成绩非常优秀,年年斩获一等奖学金,霸屏学院里各大榜单,虽有些害羞、不善言辞,但乖巧专注聪颖的她,是父母一生最大骄傲。


父母常常对未来畅想,女儿林伶将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教书育人的教授,亦或是更多精彩可能;但幸福一切,却在 3 月 20 日雨夜中,戛然而止……


今夜,林伶在 1 号教学楼上完自习,撑著雨伞回宿舍,途经 2 号楼时,突然被人敲晕拖走;很快,校卫队巡逻听到奇怪声响,闻声寻来,见一人鬼鬼祟祟,手握电筒刚照向脸,他便落荒而逃;校卫队误以为是小偷,加快了脚步追逐而去,可黑暗雨夜,还是让他成功逃脱。校卫队检查了 1 号教学楼,看到没有什么财务丢失,便作罢离开。但他们不曾发现,在身后不远处,林伶已永远沉睡……


全班最不会缺课的人连续旷课,宿舍也消失不见,这种反常,老师同学都焦急无比,林伶生活极其自律,人际圈稳定且熟悉,不可能无故消失,她到底去哪了?


警方接到南医大报警后,连续 3 天将校园内外翻了底朝天;除在 2 号楼发现林伶遗失雨伞外,再没见她任何踪迹。随著时间流逝,所有人都做好最坏打算。24 日下午,警方开始排查 1 号楼外下水道,但当井盖被打开刹那,即使是医学院师生,也被这一幕所惊讶。


林伶头朝下,被倒塞在这窨井中,混著浓烈恶臭味,早已没了气息。


所有人哑口无言,前几天还鲜活的林伶,此刻却变成一具冰冷尸体;她自己还有很多未完成的理想,甚至还没来得及谈一次恋爱,就这样,被黑暗中恶魔夺走了生命的权力...


警方快速封锁现场,展开调查。经法医检验,死者头部被钝器击打,并遭遇强奸,被按入这窨井中;在死者体内发现精液,提取出凶手 DNA 信息。


消息很快传到无锡,林伶父母所在单位;第二天,单位组织十几名职工陪夫妻俩前往南京。去南京的路上,所有人都怕他俩想不开,不敢告诉实情,直到南京医学院领导接待并介绍情况,夫妻俩才知道女儿已经被害。


林伶父母悲痛欲绝,他们倾尽一生心血教会女儿善良,但万万没想到,善良的灵魂却被最丑陋的恶魔污脏,年迈的他们突然承受著世上最惨烈的痛苦。此后几天,他们守在校园里,希望看到恶魔被绳之以法,但苦苦等待中,案子仍未被侦破,单位曾先后派人看望二人,在众人劝说中,才从南京暂时返回无锡。


悬案未决,父母何以告慰?那个上进,好学,几乎象征一切美好代名词女儿,逝去之后,只变成一串数字,一个冷冰冰的代号——3.24 特大杀人案。


第二年 3 月 24 日,林伶父母去校园里祭奠女儿,并到刑警支队打听情况,此后每年都是如此。随著他们年龄越发增大,女儿死亡真相也逐渐被湮灭,时间成为年迈夫妻俩最大敌人;但他们依然温和而坚定地寻找真相……


△林伶被害现场

△林伶被害现场
△林伶被害现场

二.真相 丨 意义


林伶遇害后,南京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据南医大校方提供线索,校卫队巡逻人员曾与凶手相遇。根据叙述,专案组画了模拟画像:凶手身高 1.7 米左右,年龄 25 岁左右,方圆脸,眼睛较大,头发硬,密,不长,皮肤略黑,面部有粉刺或疤痕,体型壮实,性格暴烈,胆子大。凶手的模拟画像被刊登在扬子晚报上,电视台也大面积播出。


虽然凶手留下了精液,DNA 等各种身体特征线索,甚至还有模拟画像。但 28 年前的南京,监控探头覆盖率低,配套监控侦察设施,以及公安技术手段都还在起步阶段。警方只能依靠最原始的办法,大面积排查。


△南京警方悬赏征集线索

△南京警方悬赏征集线索
△南京警方悬赏征集线索

连续数月,调集几百名精干警力,走访,调查,摸排,核查数千条线索,排查人员超过 1.5 万人;但依然,没有结果。


时间不断流逝,案件步入僵局,大家逐渐对侦破不抱希望,集中的警力也越来越少;直至若干年后,大多数人早已忘记悲痛,真相也湮灭在时光里,但还有一群人,仍然没有放弃,在黑暗中薪火相传,努力找寻真相之光。


当老叶刚来到警队时,上一任前辈将一摞摞泛黄 3.24 案卷宗,压在他手上,并不忘交代:「这个案子你一定要重视,现在只能靠你了!」


老叶本不明白这句话分量,但看著老旧手写卷宗,根本猜想不到,这些东西,已经传承过多少人。3.24 案或许对老叶来说,只是有所耳闻,但为什么时间跨度如此久远的案子,能让前辈们小心翼翼守护著,一次次做出努力,一次次向下传承?


直到 3 月 24 日这天,老叶看到,林伶父母互相搀扶,颤颤巍巍走到南医大校园里,祭奠自己女儿,并转到刑警支队打听案件侦破的进展。每年都是这一日,每年都是同样的问题,每年都一无所获的离开,没有急躁、没有催促,只有掩饰不住的悲伤和失望,就这样从未中断。

「我和另外几个兄弟站在窗口,目送著他们消失在雨里。他们没有拷问我们这一年都在干什么,但是他们的行动,始终在提醒我们,有一个美丽的冤魂一直在天上看著我们。我们是刑警,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公正还给这个冤魂,这样才有资格对她说『安息吧』。

我不再陶醉于起初不停地解答出数学题一样的成就感,我总是忘不了雨中两个互相搀扶著踯躅而来的老人。就算你做了 99%,但是对于 1% 的人来说,你所做的归根结底还是零。」

————引自原南京公安局刑侦支队侦查员.叶宁《难以释怀》


老叶就这样,接过前辈的衣钵,翻开了 3.24 案卷宗,每一项证据都被保存完好,每个细节都十分详尽,他全身心扑到这个凝结无数前辈心血的案子上。但每年 3 月 24 日,老叶都提心吊胆,他仍然没有实质上的进展,不知怎么面对老两口的失望,只知道他们一定会准时到来。


然而有一年的 3 月 24,老叶听闻,老两口身体不好,今年不来了。


他心中五味杂陈,警队里没有人说话,大家只能低著头,继续在案子上奋战……


林伶父亲终究没能等到沉冤昭雪的那天,在病痛与悲伤中去世,林母也患了心律失常的病。但她不愿忘记女儿,不愿女儿在所有人心中死亡。林母带著林父遗愿,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独自前往南京,祭奠女儿,再转到支队中,问问案子查得怎么样?


老叶离开刑警支队那天,将 3.24 案厚厚的卷宗,压在下一位继任者手上;


「这个案子你一定要重视,现在只能靠你了!」


正如他的前辈在数年前,对他的教诲一样。


几代刑侦人,从未忘记,有一对父母,在等一个答案,一份真相。他们坚守著「命案必破」使命。成立工作专班,固定人员,固定场地,集中办公,历届老同志经常分享回顾梳理当时侦察经过,没有追诉时效,一届传一届。梳理了 120 多本建档案卷,奔赴 10 多个省,行走 2 万公里……


△叶宁文章《难以释怀》

△叶宁文章《难以释怀》
△叶宁文章《难以释怀》

三. 沉冤 丨 昭雪


2020 年初春,即将迎来林伶的第29个祭日,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林母不得不在家隔离,能否如约前往南京吊唁,仍未可知。


林母看著女儿的同学们都已经人到中年,他们去了各大医院,有的还当了科室主任。疫情爆发时,他们大多数成了最美逆行者,成为守护大家的白色长城。林母每每看到新闻中,那些疲惫而又坚定的身影,便忍不住幻想,如果女儿还活著,想必也和同学朋友们一起,奋战在生命第一线。但女儿的人生,却永远的停留在了 28 年前。


这些年,技术的成熟、DNA 技术的突破,公安部门通过 DNA 的筛查,终于等到了一个破案的秘密武器——Y 型染色体。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9 篇内容

盐选专栏

中国恶魔:1988-2020年特大案件研究笔记

刘宇 柳纬铚 著名夫妻档悬疑编剧

¥19.90 会员免费


得知南京医科大学林伶被害案终于告破,不胜欣喜!这个案件曾经在群内讨论过,都觉得像是内部人作案,否则对窨井所在位置不会如此熟悉。如今案犯被抓,发现居住在附近。然而,此案还是有很多疑惑的地方,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何会产生灯下黑的情况。这里面我要推测一下:1.很可能当年警方将注意力集中在内部,忽略了案犯可能是附近人的可能性,毕竟大学开放式管理;2.猜测案犯当时可能住在部队大院,这形成一个盲点。

2020年2月21日,南京市局法医中心与我局刑警大队DNA实验室联系称: 1992.03.24南京重大强奸、杀人案死者DNA数据与我县被盘查人员麻某侠(男,53岁,住沛县鸳楼人,2010年11月5日,鸳楼派出所采集血样)的数据高度吻合,基本确定嫌疑人为麻某侠近亲人员。

接报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刑警大队DNA实验室调取Y库家系工匠系统,快速采集了其家系中本村符合年龄条件的11位男性的口腔拭子,经过连夜比对,该11名男性成员的DNA,均予以排除。经分析,麻某侠近亲人员还有重点男性居住外地或者其他送养等异常情况。对此,我局刑警大队侦查员会同南京警方再次开展深入排查工作,经对麻某侠所在家系进行深挖,得知其家族内还有一名成员麻某皊早年在南京当兵并已在南京定居50多年,经了解麻某皊的儿子麻某钢(男,54岁,住南京市石鼓路)符合作案嫌疑人年龄。排查到重点嫌疑人后,及时向南京警方反馈麻某刚信息及联系方式,南京市局立即对麻某刚开展血样提取工作,并送至南京市法医中心DNA实验室进行分型鉴定。经鉴定,麻某钢DNA与犯罪现场提取的死者阴道拭子DNA分型完全一致。2月23日7时,南京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麻某刚抓获,麻某刚到案后对强奸、杀害南京医科大学女大学生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至此历时28年的南京重大强奸、杀人案告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凶手父亲在从沛县当兵离开之后就留在南京,并且一住就是五十多年。五十多年前的兵,那很可能是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或者是对印度自卫反击战,否则农村户口的兵如果没立过大功或者有一定级别,是一定要回到当地的(至少必须回到徐州),没法到南京定居,因此我推测凶手的父亲是有一定级别的,当时可能住在部队大院,而这种情况说不定为麻继钢提供了掩护。

这样一来似乎和南大碎尸案那个部队子弟的说法对上来,当然目前看还只是巧合,最终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林伶的冤魂终于可以安息,愿凶手被处以极刑!


1992年3月20日,在南京医科大学就读的女学生林伶,于当晚在学校教学楼自修时失踪,四天后,有人在教学楼旁的一处天井边的下水道处,发现了林伶的尸体。

尸体被发现时,面部朝下,经法医尸检后得知,死者死于3月20日,生前曾遭凶手性侵,法医在死者体内提取到了凶犯的精液,因限于当时的侦破条件,该DNA样本并未起到实质性的侦破作用,警方只得将该检材先妥善保管起来。

案发现场

而另一边,依据死者的死亡时间及案发地,警方走访了校园内有可能目击到凶案过程的证人,最终,学校内两名保安向警方提供信息称,案发当晚,在两人巡逻时,曾遇见一名奇怪的人,保安撞见那个人时,他正在水池边一边洗手,一边跺脚,好像是要试图跺掉鞋上的泥巴,当保安想上前查询其身份时,警觉的嫌疑人立马跑了出去,躲开了保安后,迅速翻墙离开了。

依据保安对嫌疑人的描述,警方很快便临摹出了嫌疑人的画像,并公开悬赏1万元,用于抓捕嫌疑人,据悉,当年警方高度重视此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参与此案,更抽调内部精英人员组成专案组进行调查,走访排查的群众多达1.5万人,但遗憾的是,限于当时刑侦条件的有限和技术的落后,该案一直没有找到凶手。

转机出现在了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警方抓获了一名犯案人员,按照程序,警方对该案犯采集了DNA样本留库。而位于南京市的警方在对信息库的DNA对比中,惊讶的发现该案犯的DNA样本信息同当年「医大案」现场所留的信息高度相似。

这一发现,令南京警方振奋不已,一行人随即前往徐州,同徐州警方协作,对该案犯进行审讯,但在警方调查了该案犯当年的活动轨迹,及作案条件后,发现该案犯并没有作案的可能,随即便排除该案犯的嫌疑。

考虑到DNA有家族相似性,警方随即以该案犯为中心,扩展其家族亲属,挨个进行调查,在排查了11名家族成员后,警方得知,该家族中有一名男性,早年曾于南京当兵,并已在南京定居,针对凶犯当年的犯案年龄来看,该男子的儿子有重大作案嫌疑。

依据该嫌疑人在南京本地的信息,警方很快便锁定了嫌疑人的住址,在部署好抓捕计划后,2月23日清晨,南京警方一举抓获了正在家中的嫌疑人麻某钢,在对麻某钢的DNA取样,对比后,证实与92年「医大案」吻合。

案件凶手-麻某钢

被捕后的麻某钢显得很平静,似乎早有预料,躲藏了28年的他,现在在一家国企单位给领导做司机,身边的同事和邻居对他的口碑都挺好,谁也没想到朝夕相处的身边人,竟然是警方悬赏通缉的杀人犯,想想不禁觉得后怕。

警方通报

近几年,越来越多沉积的悬案,旧案被翻出,警方依靠先进的侦破手段,正在逐一清查,相信不久的将来,很多冤死的亡魂都能得到安息。

最后说一句:「断不可被邪念所操控,更不可有侥幸之心。」

更多案件,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谜都】

http://weixin.qq.com/r/3S3z66jESfU2reyI93jP (二维码自动识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