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新版《三国》,里面战争场景中士兵冒著箭雨和枪阵毫无畏惧的往前冲,直接就被捅死或者射死,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他们这么做,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而且电视剧里只能看到主将,却看不到基层指挥官,那么三国时期的军队指挥体系一般是什么样的?


军队里都是油子啊,兵油子,一群老兵,军队实际的主人,军官要跟他们商量,军队命令接受或拒绝,老油子懂得一切明或暗的技巧,应付上级,怎样多捞,怎样战场上活命,在某种特别情况下,兵油子和军官聚在一起,做一个激烈的讨论,所有兵守在周围,等待命运,最后得出意见,局势已经绝望,结束了,将要死在这里,不再施展保命技巧,所有人向家乡的方向磕头,一个命令下达,成群的冲锋,死了一排又一排,某个复活点复活,再次整队,失去的只是经验值或复活道具,怎么可能?


拿下敌军统帅首级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古代打仗冲锋,不是所有人列一条线一起冲。如果不是最后一排或者最后一波次,你怎么保证自己停下来不会被后面人撞倒踩死。或者说,挤公交挤地铁,总感觉过吧。
一个是平时训练,既然是职业军人自然就有点战死的准备,再一个在训练时应该已经非常明白一件事情就是相信周围的战友,我个人意淫古代的战友情应该不亚于现代现代国家意识之后的战友情,因为步兵和步兵大兵团作战时,经历过战场的人都知道,阵型和气势的问题。正面对冲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太多伤亡古代战争伤亡一般都出现在,己方溃退和阵型被打乱击溃被追击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伤亡和己方误伤,所以如果你要是感觉保持阵型气势能赢得生的机会(打破或者吓跑对方也行),而向后退不仅自己会死而且会连累到旁边的人…当然这么讲比较绝对,有经验的将军肯定会在后面准备好预备队,在支持不住的时候预备队会替下不能作战的部位。
打头阵的,很多是死囚,充军等死士。冲锋立功了还可以有一线生机。

另外,整个军队来说,真心不能说不怕死,很多时候,战争伤亡过半部队一般都就崩溃了。


赏罚分明
不这样的话,怎么打的赢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