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


现心理学有一个这样的发现心理机制,认同自己的行为理念与行为结果,会生成愉悦感,反之不认同会生成反感,不爽的感知。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特别认知心理学不断的发展,发现人先是确定事物的信息是什么,然后才是精神层次感知事物信息情绪类别。当个人主观上精神层次辨断确定是什么,会采取相应的心理需求形式,如回避,追求。而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是个人主观上确定对象事物可能存在不好,对于自己不利,有了个人意识基于对象事物的理解意识形态。而不许别人也去喜欢,是受到自己基于对象事物价值观认同感心理机制,而产生让其他人不去喜欢。这个有点难理解,这样说吧,人所有形为都是形为理念去指导进行,而自己向他人指导别人如何去做,也是基于自己形为理念的。这是行为理念价值的传递,是基于内心中,求别人认同自己的行为理念,从而自己获得认同的精神愉悦感。包括我们日常对话,交流都是,陈述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展现自己的才艺,自己的著装,自己消费习惯,自己的生活品味,自己的习惯,也是认同感机制在起作用。认同感与身俱来,是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功能机制,是有促进人这种群居动物信息知识交流的强大作用。


自是,

人总是默认的把自己摆在高于别人的位置,由于这种先天加成,会让我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对的,并且维护自己。

放在题目的语境下无非就是,

例如:a不喜欢打羽毛球,但是b喜欢打羽毛球。

a认为自己是对的,羽毛球有什么好玩的?同时a又认为自己地位高于b。

那如何强化这种认知呢?

责备,辱骂,贬低,排斥。

a会倾向于通过以上方式攻击b,通过贬低羽毛球来反衬不打羽毛球的正确性,从而间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如果证明成功,就会获得快感,激励a下一次在其他方面继续这种证明。


以上大概就是人类为什么能够遍布世界的原因,我们天生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会攻击所有我们不认同的事物。

在原始丛林的环境中,这可是极大的生存优势。但是到了现代,这种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因此我们得控制好自己,同时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


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还不允许别人喜欢--这一类人有以下几种可能性心理;

1,强迫心理。主要是自我认知方面的强迫,强迫别人的认知与自己相同,追求心理上的一致性;

2,自私心理。做事很自我,以自我为中心,排除异己;

3,霸道心理。不顾及对方感受,无时无刻都想求得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感受,希望别人顺应他的心理意愿;

以上只是针对事物的。其实生活中还会有针对人、习惯、喜好、口味、品位等等方面。那么心理状态也略有不同。在此不多赘述。人与人相处,多些包容,便少些矛盾。祝大家开心每一天!


哈哈哈,这个我有感同身受!

比如:谁在我面前吃「肥肠」我就受不了,心里就会腹诽:「臭得和翔一样,也能吃下去,傻B"抱歉,我以前就是这样,虽然由于怕被揍,没有直接说出来,还是不太好,至少对自己不好,毕竟别人也不知道,你在骂他是吧!后来,年龄上来了,就开始不再关注这些了,最多离他远点就好了!

题主说的可能更多的是直接反对别人喜欢自己不喜欢的··············

这个也是蛮多的------」杠精「就是其中之一!相信很多人,多多少少都会有」杠精「上身的时候,我也有过,总 想著:这么难看的人,她怎么看上的,瞎吗?这么难看的衣服你也买,你是傻吗?殊不知:每个人对于事物的喜好都有自己的判断,你不喜欢,或者你认为不好的东西,或许就是别人的」挚爱「呢?反之亦然!因此,什么心理?答案是没什么心理——人类是群居物种,有矛盾很正常,没有矛盾,就麻烦了,那和」行尸走肉「也就没什么区别了!所以,守住本心,做到自己尽可能不去评判和干预,过好自己的生活,看不惯,就不要看就好了,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他所作的一切,对你的影响真的不大,那又何必花自己」宝贵「的时间去费力不讨好呢,你说是吧?

这样信息很少,很多问题靠猜,如果回答的不对或没感觉,请指出。

1、自己不喜欢,如果别人喜欢,就觉得别人背叛了自己,自己会很生气;

2、人经常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别人最好与自己一样,把自己的好恶经常会放在别人身上。如果自己不喜欢,别人喜欢,心理认为别人心里其实是不喜欢的,故意喜欢与自己做对,针对自己,所以才装出喜欢的样子;

3、自己不喜欢,而别人喜欢的话,自己会很孤独,甚至有点另类的感觉,每个人都很害怕自己的这个感觉,想与大多数人一样,怕孤立;

4、自己是好的,不喜欢的事情是坏的,如果别人喜欢的话,别人也变成坏的了,不允许别人变成坏的,会阻止别人去喜欢自己不喜欢的事物;

5、自己与别人的边界不是很清,自己不喜欢,认为别人也不喜欢;

6、自己很自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要与自己的好恶一致,不允许别人有不同的看法;

7、自己的身份认同有一定的问题,不自信,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或肯定才能有存在感,才能有一点自信,自己不喜欢的,一定要别人也喜欢,不然,自己很郁闷。

整体来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通过这一件小事儿,或许能看出人格水平不是太高,需要成长,持续不断的进步,才能提升其存在感与安全感。


直接点说就是我执太重,分别心太强。通俗点说就是喜欢比别人独特,要是自己喜欢的其他人喜欢,那就显得自己没那么特别了。其实也没啥好分析的,因为我执人人都有,不然都成佛了。只不过有一些人的格外重一些,其实吧,我觉得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觉得这一行为会让自己不舒服的人,反倒是应该更加警惕,这其实和前者没有任何区别,说白了,人家喜欢不喜欢什么,是人家的自由,不是吗,把别人的喜好放在心上,其实真的是很累的一件事,去分析这些东西也确实还不如去睡一觉,本来都是梦一场。


很简单啊,自己没用,自己不会做,发现别人会做,这一对比,这不是显得自己很没用吗?很受打击!

所以,自己不会,为了避免受打击,阻止别人来做。


偏见+缺乏自信/虚荣心

在中国,偏见和歧视,是被默许甚至是鼓励的,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我也是有偏见和歧视的人,虽然我接受的教育,读的书告诉我,应该做一个客观理性的人,但是「人不过是成长环境的缩影」,我承认偏见对我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然而我并不怎么受题主说的这种想法的影响,因为一个人足够自信甚至自负而又不受虚荣心影响太大的话,「自己」在他的心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庄子无为:你蠢你的,关我什么事?傻逼随他去。而又没有足够的虚荣心驱使他去批判他人来获得内心的满足,这种人对大多数人的态度倾向于漠不关心和不感兴趣。

而至于大多数人所谓的「自尊心强」实际上是一种自尊心脆弱的体现,他们亟想通过批判他人的错误来向别人、向自己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一个真正自信到自负的人,他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他的判断更优于他人,那么就会导致其毫不在意他人的判断。这类人大多「孤傲不群」,就像谢耳朵说的「The need to find another human being has to share ones life with has always puzzled me. Maybe because I am so interesting all by myself. With that being said, may you find as much happiness with each other as I find on my own.(译:(其他人)寻找一个人来分享自己的生活的需要一直困扰著我,或许因为我自己一个人(就)是如此的有趣,所以,祝你们从彼此那里获得的幸福,可以跟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PS:如此国情,有时候我都有点佩服党一套「中华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组合拳的高明了哈哈,前者整合了56个民族,回避了民族间的偏见,后者则企图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