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题主你写的是什么问题?我怎么看不见?


没有光就是 ?电磁波,没有电磁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呀,细思极恐。


泻药那我想,我们一定会进化出另一种方式来感知世界吧...比如气流感知
如果没有光的话,也需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就不会存在了:)能量的传播几乎没有可能了。如果我们看不见光的话,那么我们灭绝的可能性很大!


没有光就没有意识的产生。也可以说,意识就是对光量子的双向感应能力,即可以接受光量子的影响,又同时反过来影响光量子。

现在大多科学家都认为意识体验由某种物质的现象属性产生,存在不可结构化或不可言说的部分,这就是意识体验的本质。现在的电脑、人工智慧无法产生意识,因为它们从原理上是可结构化的。只有深刻揭示意识的本质,实现将不可结构化的能力,才能说人工智慧技术达到了临界点,可能会制造出具有意识的机器。

查尔默斯1994年对意识研究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类,认为存在简单问题和困难问题。简单问题可结构化,困难问题不可结构化。可结构化就是能够用语言或用数字表达,不可结构化就是不能用语言或数字表达。另外,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般都可结构化,而物质的现象属性或内在属性不可结构化。

当今世界上几种主流的意识理论,如彭罗斯的Orch OR模型,该模型指客观还原(Objective Reduction,OR)发生在神经细胞微管(microtubule)中并由此产生意识的一种量子意识模型,其核心思想是:意识是微管中量子引力效应的结果。彭罗斯认为,微管中存在著「精心编制」的量子计算,微管蛋白(tubulin)的自身振荡会使得其表面形成量子效应的叠加态(superposition state)。而当各态的质量和能量分布不均时,会影响各自的时空几何曲率,在量子引力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叠加态的波函数就会坍塌。在坍塌的那一时刻,微管中就产生了意识瞬间。而连续不断的意识瞬间则汇集成了我们所称之为的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不同于正统的哥本哈根诠释中认为波函数坍塌是外界观察所引起的(主观还原),彭罗斯则认为量子波函数的坍塌是量子引力所导致的,是自行坍塌,所以是客观还原。

零点场理论认为意识主体不可分,且认为所有意识主体为同一意识主体,为同一个零点场,即不同人的「屏幕」本质上是同一块「屏幕」,只是投射的内容或体验的内容不同而已。

我比较相信零点场(Zero-Point-Field)理论,但我认为我们所理解的人类的意识,其实是进化过来的,我认为最原始的意识,也可以说就是意识的最基本的原理,总结一句话就是在亚宏观结构上的物质(有可能是DNA里的复制酶等等)具有了对微观量子的双向性的感应能力。

也可以说,意识就是对光量子的双向感应能力,即可以接受光量子的影响,又同时反过来影响光量子。法国物理学家L.布里渊(L.Brillouin)1956年发表《科学与资讯理论》专著,从热力学和生命等许多方面探讨资讯理论,把热力学熵与信息熵直接联系起来:由于容器是密闭的孤立系统,妖处于绝对黑体中,它是不可能看清任何东西的,当然也就无法分辨分子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系统只能继续处于原来的平衡态中。除非外面提供光亮,它才有可能看清楚并正确控制阀门,从而增加系统的有序性并使熵减少,即熵减过程必须伴随著能量的消耗。注意,布里渊提出的信息熵理论,麦克斯韦妖就是借助外界的光,同时熵减过程伴随能量消耗。

这种直接感应到的意识我称之为I类意识,也就是无条件反射意识;而猫狗经过训练可以看到它们具有条件反射意识,我称之为II类意识;像人不仅仅具有上述两种意识,其实还具有了在此之上的意识固化基础上的系统化和工具化,这种,我称之为III类意识。这三种意识,都可以认为是某一个巨大「屏幕」的「子屏幕」,即如同零点场理论中说的所有意识主体为同一意识主体,为同一个零点场。

人类的意识包含了以上三种形态的全部,而III类意识是人类区别其他动植物的关键。人类智力的基础是产生意识信息的量子比特存储能力,以及建立在存储能力之上的量子(比特)纠缠网路,这个纠缠网路具有脑全息特征,这是脑全息理论起作用的深层次机制。III类意识是思维处理的能力,包括逻辑链条、记忆整合等。宇宙的纠缠时空网路和人的第III类意识,即意识量子纠缠网路具有相似性,这个纠缠网路具有无标度性,或许人类意识量子纠缠网路就是宇宙时空网路的部分和局部。


旧约:要有光。然后才有的人,要没光就没你了,也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没那么恐怖,没有眼睛的生物很多,人家就不活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