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本書十年前看過,其實沒太看明白,那時候太小了。

昆德拉在裡面提到了一點關於小說的事:

小說人物不像生物那樣誕生於母體,而是產生於一種情境,一個語句,一個隱喻。隱喻中包含了一種處於萌芽狀態的人生的基本可能性,在作家的想像中,它只是還未被發現,或人們還未論及它的本質。

很多人在討論真實與文學的關係,但實際上,「現實的真實」和「文學的真實」本就是兩個維度的東西。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是魔幻的,但也是真實的,只是那種真實不以手的觸摸為尺度,而已靈魂的觸摸為尺度。

詩人黃燦然有一首詩,叫《全是世界,全是物質》。

世界全是詩,物質全是詩。從我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起,我的赤裸是詩,窗帘飄動是詩,我妻子上班前的身體是詩,我上班前穿衣服穿襪子穿鞋時,小狗小小的不安是詩,我對它的愛和憐憫是詩。跟我打招呼的那位叫賈長老的白人傳教士是詩,他信主得救是詩,我沒信主得救也是詩,不信主不得或得救是詩。

你看,在他的眼睛裡,現實的真實和文學的真實被一件事連通了,詩。

最後來回答問題,第一次感受到文學的意義時,就是你看著那些文字,忽然間心裡被撓了一下,好像有什麼破開了,你察覺到了一個新的世界,一些需要安靜下來,閉上眼睛,能感受到的真實。

那是文學打開的瞬間。

推薦駱以軍在「看理想」的音頻《故事便利店》,我覺得那是一個很有趣的,進入文學的小入口。


你可以去讀一讀阿?本涅特的那篇《論文學的感染力》……She is absolutely miraculous!


什麼時候我都不會有這種狂妄的想法,也不會試圖探尋這樣無終結的問題


在最難度過的時候,偶爾看到一本書,然後突然發現,原來跟你有這種感受和經歷,你不是一個人。

前面就是深淵,我害怕深淵是因為深不見底,前赴後繼的文人讓我看見了深淵之底,我看到了,所以不再害怕、徘徊,然後繼續往前走。

謝謝那時候我看過的那些書,不然我說服不了我自己。


文學浩瀚如煙海,我說一個自己兒時的親身經歷。

《繁星·春水》

這本書,記得是小學(也可能是初中)時候語文課本後面推薦的課外讀物。當時看了推薦的文章,就很喜歡的去書店買了下來。

當時閱讀時的情形已經記得不清楚了,但是記得剛開始以為買的是一個詩集,沒想到後面還有冰心的幾篇文章亦或是隨筆吧。繁星和春水的內容,我現在已經一點記不得了,但是其中的文章卻是記憶猶深,甚至於給我兒時以啟迪。

以下就是我回憶兒時看的一些感想


《冰神》《一朵白薔薇》《「將來」的女神》

這三篇,當時讓我對「女神」有了一種別樣的認識。時至今日想起,也是有些傷感。

《姑姑》《是誰斷送了你》

這兩篇,則是給了我一個朦朧的對愛情的一些理解。現在想起來也是挺可笑的呵。


原本還想寫一些,但是今天找出來翻了翻,都不錯的。

《繁星·春水》其實整本書都帶有一種憂鬱的文人氣質,文章也多是傷感。

我想說,內容其實不重要,但是讀過之後,卻就有了一種升華的感覺,滌盪靈魂之感。(有點誇張,意會就好)我認為這就是文學的意義,我是什麼時候感悟到的呢?應該是在讀完此書後的那幾分鐘之中,以及此後的為數不多的翻閱之中。

我只記得《斯人獨憔悴》中引用的一句話「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這句話,我從未忘記,也是讀過整本書後唯一始終銘記的一句話。

這本書的一種說不出的味道,也始終影響著我。


一輩子是有限的,你不可能走遍全世界,也不可能經歷所有的世態炎涼。

而文學可以讓你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種種,他可能會帶給你質疑,但一定也能從中找到答案。


當你發現文學永遠不及現實精彩的時候,你會更理解文學,理解了為什麼魯迅會說文學是最沒用的。


抖音和快手火的時候,就知道00後這一代人完了


在這個「快餐文化」的今天,很多人對於文學的感受都是「無病而呻」。現在很多「無病而呻」的人都認為自己是「真情流露」,是切切實實的擁有那種感受,我能說現在有部分人活得太脆弱了嗎?無論遇到什麼事,哪怕再小,都能被誇張成天塌下來一般。

對此,你可能會反駁我一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是有的人明明是喝的溫水,卻裝作冷得牙酸一般,著實不能理解,是冷是暖,確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關於文學,給我最深感悟的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所處的時代,是中華民族災難深重、面臨生死存亡嚴重威脅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七歲入私塾「三味書屋」,讀詩書經傳,但他更喜歡野史、雜記,同時又喜歡美術和民間文藝。十三歲時,祖父因科場案被捕入獄,父親又患了重病,家庭由小康而墜入困頓。

十六歲那年,父親去世,家裡「幾乎什麼也沒有了」。

家庭經濟地位的變化,使魯迅飽嘗了世態炎涼的況味,看到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封建道德的虛偽。

魯迅先生懷著「救國救民」的信念決定去日本留學。為了表示與滿清統治鬥爭到底、獻身祖國解放事業的決心,魯迅毅然剪掉象徵種族壓迫的辮子,並存照題詩,發出「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莊嚴誓言。1904年魯迅到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以為「日本維新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想藉此走「科學救國」的道路。

但嚴酷的現實使他醒悟到改變「愚弱的國民」的精神尤為重要。

於是棄醫從文,立志以文藝來喚起民眾。1906年6月,魯迅回到東京,積极參加反清愛國的革命活動,翻譯與介紹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外國小說。1907年,他寫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文章,站在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以進化論為主要武器,對形形色色的反動思潮進行猛烈的批判,提出改革中國社會的政治主張。

魯迅棄醫從文,努力用自己手中的筆,喚醒昏睡的中國人。

「一聲吶喊醒萬民,陰霾散盡玉宇清。 」

我想,文學的意義就在此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筆觸之間,可以動心。

這就是文字的力量,這就是文學的力量!最後,附上我最喜歡的魯迅先生的一句話:願中國青年都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怎麼說呢,讀文學就像是聽音樂一樣。開心時候聽曲調,難過時候聽歌詞。都因為你自己的經歷後成長或者眼下的心情而不一樣。

也許任挑一個時間去看一眼那相同一本書,看那熟悉的一段,甚至只那一個字,都有種不同的感覺。這種感覺說不清,道不明,想不透,猜不著。似煙塵似霧露,似春草遙無,似愛人在目。這都是我曾經擁有過的感受。

我想,產生這種屬於自己的感受的時候,就是我懂了我心目中的文學的意義吧。


在看到美好的景色想要記錄下來的時候。


本來就有 只是隱藏的太好 沒人發現這裡有寫作天賦…………


我喜歡藍天白雲,

去你想不到的地方,

擁抱清風與湖水。

我留戀土地山川,

到那無人所居之處,

不食人間那煙火。

我願最好的時光,

一一放逐在旅途上,

傾聽生活與理想。

可是,

青春不容芳華,

把平凡的日子,

流浪在身邊幻想。

讓最好的激情,

灑滿講台上,

讓最白的粉筆,

留著那余香,

讓最厚的本子,

裝滿些文章。

其實,

我心中有個夢想,

一直漂浮在迴廊,

放鬆些堅持著,

還是持續寫著,

不斷的成長,

認識了自己,

最好的那個他,

一直在筆下。

乘著風秉持,

文章合為時而著,

歌詩合為事而作。


想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卻沒有合適的詞句,就像突然說不出話的啞巴


讀過魯迅先生的文章後


當我遇到挫折長夜痛哭時


心思獨於清風講,凡間不共煙火明。


在你想發個貼卻組織不出讓你滿意的文字時


錢穆說,文學的意義在於發現更高的意義。讀《紅樓夢》時,時常糾結於寶黛之情和寧榮二府的興衰,其中韻味十足的還是書中的詩詞歌賦,提現出了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志趣才氣,山中高士晶瑩雪 世外仙姝寂寞林。

更有甚者,清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了這樣一種說法:「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這就是當代文學史上有名的「境界說」,它不但涵蓋了學術方面的問題,也延伸到了如何提升人生境界的問題上來。

?

具體說來就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為第一境,語出晏殊的《蝶戀花》(也稱作《鵲踏枝》)。大意是:昨天夜晚時分,刮來一陣猛烈的秋風,使得碧綠的樹葉凋零殆盡,我獨自登上高樓,眺望著漫漫的長路,心中頓生迷惘和凄涼之感。這句詩表面上是在說時序的交替,景物的變化,本質上是寫人事的滄桑。王國維藉此來感嘆世事的變幻無常,也意在說明做學問和成大事業初期的迷茫。

?

再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為第二境,語出柳永的《蝶戀花》。說的是縱然衣帶漸漸地寬鬆了,但是他仍舊不後悔,為了追求伊人的芳心,即使容顏變得憔悴,他也甘之如飴。並且,「伊人」也可以指自己心中的志向或是理想,兩者皆是令人念念不忘的東西。在這裡,王國維正是想藉此說明一個人可以為了心中的理想而默默奮鬥,不辭勞苦。

?

另有,「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為第三境,語出辛棄疾的《青玉案》。詞句大致是說:本是元宵佳節,遊人遍地,此時華燈初上,我千遍萬遍地尋覓心中的理想人選,可怎麼也尋覓不到。就在我猛然回頭之際,發現我要找的人就在燈火暗淡的地方。王國維巧妙地運用了該詞的意境,表明人只要朝著明確的方向去努力,就會有出乎意外的收穫。

?

總之,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的這三個境界需要依次去經歷,即先經歷迷茫,再心懷無畏,最後執著前行。那麼,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終能豁然開朗。


感覺到可以走上靈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