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正好最近在研究小鵬與小米的聯合營銷之道與未來合作空間的探討。至於說小鵬是不是未來汽車界的小米,我想不能一概而論,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說是,是基於以下五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小米創始人雷軍與小鵬創始人何小鵬,他們互為持股,有共同的創業基因。

一個是智能生活家居領域,一個是智能移動出行領域。還記得有個業界小故事,去年小米在香港IPO時,何小鵬斥資1億美金購買小米的股票,可以說是滿滿的力挺誠意。後面,雷軍專門花一天的時間來廣州拜訪何小鵬等圈內挺他的朋友們,在另一李姓互聯網圈內大佬的私家花園,幾人喝的酩酊大醉,非常開心。當然,後面小鵬的C輪4億美金融資也少不了小米旗下順為資本的影子。早些年,何小鵬在創辦UC時,就視雷軍為創業導師。在進入智能汽車這個賽道前,作為虛長小鵬近10歲的雷軍也給了小鵬不少建議。他說,智能汽車絕對是大勢所趨,就像當年智能手機會取代傳統手機一樣,智能汽車也會取代傳統燃油汽車,不過汽車生產、供應、銷售鏈條極其複雜且重,不比互聯網,要有5-6年打地基的心理準備。

第二個維度,小米與小鵬在銷售模式上、產品升級方式上天然的相似性。

你可以說,小鵬線上商城app下單、線下開店體驗、重視粉絲和社群的O2O模式是學習特斯拉的,也可說是學習小米的智能手機銷售模式。從本質上來說,智能汽車電動化以後和電腦、手機這些電子消費品從使用屬性上沒有根本區別,只是物理形態和複雜度不一樣。小米商城、小米有品三方電商平台和小米之家線下體驗店三種零售渠道的組合給小鵬提供了足夠的經驗和數據解決方案的案例借鑒。據悉,小鵬目前也正在構建自己的電商平台--鵬派商城,它和小米有品是一個對等的智能生態圈,只不過鵬派是以智能汽車及其周邊衍生產品、自動駕駛軟體升級為主,而小米有品是以智能家居、手機、電視等智能生活消費品為主。

小米智能生活商城

第三個維度,目標用戶具有天然的互聯網基因交集,基本都是智能科技愛好者。

小米的創業使命與初心是用極致性價比滿足人們對美好科技生活的嚮往,而小鵬的使命和願景是通過智能智造,豐富人們的智能移動生活。可見二者都致力於通過科技和智造,滿足人民對智能生活(移動和家居)的美好想像。小鵬汽車在智能智造上力求通過自研,例如最新B級轎車P7的強大的智能語音交互系統,Xavier控制晶元,厚度110mm的定製方形電池,XP3.0自動駕駛系統,體現極高水平的智能智造工藝。同時在成本控制上,小鵬通過自建工廠,引進高度自動化生產線,並通過嚴密的流程優化,最大程度降低製造成本。在硬體滿足的基礎上,通過OTA升級迭代,讓汽車變得越來越聰明。對於這一點,小米的雷軍更是深有體會,5%的凈利潤率是小米給自己劃的一條紅線。小米對於成本控制有5個秘訣:第一,從老闆開始建立全員成本意識;第二,流程管控,該花的花,不該花的一分錢也不亂花;第三,把費用分成固定費用和可變費用,對於可變費用遇到危機時逐項削減;第四,管控好應收款和庫存;第五,群策群力,發揮民間智慧,設立節利激勵獎項。

第四,從雙方的未來發展核心戰略上來講,小米毫不掩飾AI+IoT(物聯網)領域的野心,而小鵬本就定位為社會中堅階層提供高智能互聯網汽車。

小米利用其手機、電視、筆記本、等產品為核心,打造一系列的智能家居。從2005年開始,小米便開始了IoT閉環生態的布局。2018年,在小米上市後的第一份財報里,數據顯示小米IoT設備全球接入量達到1.15億台,合作夥伴超過400家,已經穩居全球最高的智能硬體IoT平台;截止於2019年第一季度,小愛同學(AI音響)累計激活設備已經突破了1.1億台,累計喚醒次數超過90次,月活躍用戶超過了4200萬。而小鵬在2019年數據顯示,智能版本汽車銷售佔比超過87%,其中通過智能語音助手全年喚醒290.4萬次。在智能生活這個頻道,小鵬似乎是一個更加熱切和激進的選手。 雖然當下AI+IoT結合的成果已經不少,大家熟知的蘋果CarPlay、谷歌 Android Auto、百度CarLife都是AI+IoT的集大成者,但好不好用,各有千秋。小米要做的是將小米生態家居的特性和汽車相連,打造AI+IoT的車內生態家居,他們試圖將過去簡單的車內生態轉變為更具科技,前瞻性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來家,小鵬承載了小米從靜態智能家居向動態智能出行的延伸橋樑,雙方結合是完美理想的共同塑造者。

第五,從盈利模式來講,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小米通過三級火箭模式來實習盈利:第一級是極致成本的硬體製造,將硬體的產品毛利壓縮到最低,第二級是通過定製操作系統建立相對封閉的智能生態護城河,第三級是應用商城與線下體驗店建設與運營,與用戶的生活圈建立長期的粘性,通過規模性、持續性的商城運營、產品的智能迭代、軟體更新來實現延展性收入,而這些是小米的主營收入來源。而小鵬的董事長何小鵬早就說過,我們通過智能製造,以整車產品作為基礎,通過產品迭代來建立用戶粘性,然後通過車聯網運營,實現智能移動生活方式的變革,這些是盈利的來源。他們的思路如出一轍,即築巢引鳳模式,通過硬體進入市場區隔,通過軟體系統建立認知和護城河,再通過產品生態運營來實現收入規模的擴大。

故從以上四個維度來講,可以說小鵬就是汽車界的小米,這個論斷忽視小米智能生活用品和小鵬的智能汽車品類的物理差異,均視為智能科技愛好者的生活選項。

而從如下三個維度來講,小鵬又不能說是小米。

第一,小鵬是智能硬體的集成者,同時自研軟體系統。而小米手機使用的是MIUI操作系統,MIUI是基於安卓操作系統深度定製的系統,基礎還是安卓系統。他們在產品開發理念上有所不同。

第二,從單品價值來說,小米的產品多集中在幾百到幾千的科技消費品、手機、家電、家居用品,而小鵬汽車從14萬左右起步,一直覆蓋到34萬的價格區間,他們的單品價值差異甚大,小鵬汽車作為大件消費品,更注重客戶體驗和長周期彙報,更注重服務細節與差異化。服務被作為整體產品延伸的一個重要維度,而何小鵬在年初的全員會上就一直強調,今年小鵬通過渠道的有質量擴展和客戶運營這兩翼來驅動銷售規模的提升。客戶服務與運營被提升至企業發展戰略維度。

第三,雖然互為交叉持股,但畢竟發展階段有差異,小米已經建立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與小米生態鏈,其通過投資控股旗下400多家公司。而小鵬從2019年初才開始實現規模化的交付,汽車的供應鏈更加複雜。目前來說,小米早已實現盈利與二級資本市場的上市。而小鵬尚未實現規模化銷量與正向盈利,甚至在接下來的智能汽車賽道中能不能一直處於領先地位還不敢確定。儘管我們從綜合因素來講,小鵬是可以大概率勝出的造車新勢力之一。

從這幾個角度來講,小鵬又不能說成是汽車界的小米。不過資本的紅海中,永遠只有合作雙贏,哪裡會有什麼「拔刀相助」。其實,誰是誰的誰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們各自首先是不是自己,有沒有做最好的自己,有沒有為人類的移動出行、智能家居真正創造不可替代的價值。


這個說法不成立。

小米之於手機界是通過模式創新優化了手機的設計過程,供應鏈及生產模式,從而實現了手機價格的較大下降,這其中並未有太多產品技術創新的東西存在。

而小鵬汽車是新能源汽車,集成了目前市面上較為先進的汽車技術,比如自動駕駛技術,能源管理系統等,相比傳統汽車領域是有一定的顛覆成分存在的。

還有的區別是,小米一上市通過低價策略就圈了大波的粉絲,快速實現了公司的盈利。但是對於小鵬汽車來說,這個是很難做到的,未來能否成功還有很多的變數,市場上任何變動都有可能威脅到企業的生存,如果P7不能夠獲得市場的認可,未來小鵬的生存壓力會很大,如果沒有市場的良好反饋和技術的快速迭代,現有的先發優勢會被傳統汽車和頭部新興車企一步步蠶食,壓力還是蠻大的。


謝邀。

1、中國的民營企業想要做成功,創始人可以說是至關重要。要先了解小鵬汽車,就得先了解何小鵬本人。何小鵬是湖北黃石人,與雷軍這個湖北仙桃人是湖北老鄉。2004年,何小鵬和梁捷、俞永福創辦了UC優視公司,10年後,以近40億美金被阿里巴巴收購,何小鵬隨後聯合YY創始人李學凌、獵豹移動CEO傅盛等知名互聯網企業的高管共同投資創立了小鵬汽車。當時小鵬汽車的聯合創始人除了何小鵬之外,還有廣汽出身的夏珩與何濤,但何小鵬本人並沒有第一時間就發力這個賽道,而是先後擔任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阿里遊戲董事長、土豆總裁。從其在阿里體系內擔任的職務履歷看,基本上是逐漸被邊緣化的狀態,有點類似於《安家》中翟雲霄對徐文昌設定的「繳槍再殺」路線。當然,如果他一直在阿里巴巴做下去,做得好的話可能會成為第二個蔣凡,但何小鵬和蔣凡的不同在於,他與竊·格瓦拉周立齊堅持的「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的信念一樣,從UC優視時期,就以「不打工要創業,一條道走到黑」的豪言著稱。所以2017年,何小鵬從阿里巴巴離職,開始出任小鵬汽車董事長。至此,小鵬汽車開始深踩電門。

2、小鵬汽車的三位聯合創始人中,夏珩與何濤都是廣汽研究院的專業大拿,只有何小鵬完全沒有汽車行業背景。所以可以想像,何小鵬對於小鵬汽車工程與專業研發介入得並不會太多,也恰恰是因為這一點,根據著名「電動車反派大王」王銅根對小鵬汽車的評測,小鵬汽車在機械素質上「意外的」非常優秀。和蔚來汽車高舉高打,走純高端路線,以及理想汽車專研增程式電動車不同,小鵬汽車是從小鵬G3這種十來萬的國民家轎開始起步,逐漸向上爬升的,更令人意外的是,小鵬P7擠進20萬以上的中高端價位,竟然毫無品牌障礙。比起吉利長城等一眾苦苦「向上」的傳統車企,以及路線相似的新造車勢力威馬,小鵬汽車的身姿可謂相當輕盈。

3、2014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樂視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遊俠汽車都是這一年成立,僅隔一年,理想汽車、威馬汽車、哪脫(哪吒)汽車也相繼站上賽道,五年大浪淘沙,基本上只有蔚來、小鵬和理想活了過來,其他要麼死、要麼將死、要麼不死不活。造車新勢力面對的不僅是巨人特斯拉,還有國內外眾多傳統車企在電動車領域的圍剿,另外房地產土豪恆大旗下還有個恆馳,動作頻頻聲勢浩大,就是至今沒看到產品,不知後續境況如何。現在的電動車行業越來越像幾年前的手機行業,新興小品牌基本如履薄冰,一步都不能踏錯,一款產品如果失敗,後果就會是災難性的。

4、比較小鵬和小米:兩個品牌名字都很土;都是湖北人擔任董事長;董事長都出身互聯網,在進入各自行業之前,都沒有行業技術背景,也沒有涉足實業和硬體;小米一出生,對智能手機行業就帶來顛覆性的影響,而小鵬並沒有這樣的轟動性;小米和小鵬都追求性價比,都是從平價起步,逐漸向中高端爬升,但相比較小米的艱難,小鵬似乎要更加輕盈;小米產品品類眾多,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手機公司,而小鵬基本還是一個純粹的電動車公司;小米的行業巨頭地位已經確立,而小鵬汽車還處在求生存的階段,只能謹慎樂觀,甚至都難言樂觀;小米和小鵬的核心技術積累都不深厚。

以上。


謝邀!不能說是,但很有可能。

汽車業的新勢力大多還沒有讀過生死存亡期,等過了再談下一步。


我覺得是。那這樣說的話蔚來豈不是華為。


小鵬的高管只要不嘲笑自主研發,不以買買買為榮,它就不可能是小米。


小米有的是極致性價比

小鵬要是能把老黃的Xavier裝到13萬的車上我就服他


小米有那麼貴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