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历时语境下讨论这个问题,没意义。


共时的情况下才能探讨是不是同一种吧……

西班牙语和拉丁语是一个语言吗?

印地语和梵语是一个语言吗?

你和你爷爷是一个人吗?

这都不是一个时代的怎么探讨?三千年的信史,古汉语是哪个时代的古汉语?原始?上古?中古?元代官话和现在倒是区别不大了,可以视为一门语言。其他的,是爸爸、爷爷、祖爷爷。

不过说真的,汉字是有毒的,它把汉语绑住了。如果没有汉字,汉语会在语音、辞汇、语法结构上长得越来越不像爷爷,现在维持在一个能看出爷爷长相的状态。例如,成语。

也就是能看懂汉字,给了很多人这种「同一语言」的错觉吧。语言是语言,文字是文字,两码事。我又想起上次那位说汉语和日语是一个语系的神人了……


可以算是,也可以不算是。取决于你如何定义「同一种语言」。

就像你可以认为官话和粤语是同一种语言(即「汉语」)的不同方言,也可以认为官话和粤语是一个语族(即「汉语族」)中的不同语言。


不能互通(mutually intelligible)的就不是同种语言。多数没有经过特别训练的当代华人,大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读懂、听懂元代的中州话和明清官话,这就是「互」通的上限。


这问题无太大意义,就跟问古代英语与现代英语是不是同一语言一样,无论语音语法辞汇,不管什么语言,都有古今差异。语言不过是交流的工具,2019年与2018年的流行语尚且不同,更遑论2019与1019年的差异?


从语言本体而言,不是一种。从语言的功能、文化社会属性而言,是一种。

前面已经有回答了,是从历时角度还是共时看角度。历时,看到的是各种变化。

语法方面: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和句法倒装,这是近现代人察觉了和我们现代汉语语法不一样,才提出来的概念。而我们的老祖宗,本来就是那样说话的,至少在文献记录上,是。

语音方面:在上古,有复辅音的存在,比如英语的speak,以sp-开头的这种,bl- gl-等等。上古还没有和现代一样的四个声调。反正是特别特别多的不同,说一晚也说不完的。

辞汇方面:古代辞汇很多留存下来,但是更多的是遗失了,死了。

另外一个让人脑壳子疼的问题是,汉语历时发展和邻近语言接触的影响,还没有完全研究好,和阿尔泰语系的语言的接触还是研究不够的。北魏孝文帝他们可是鲜卑族,后来的蒙古、契丹、女真的语言都有接触影响。

我就这样说吧,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从语言的一致性上,是不可能完全是一种语言,差别也是说几天说不完的。而从民族、文化连续性上看,被汉族长期使用的共同语就是汉语,这是从使用者的角度来定义出的,与语言本身的关系就没那么大了。


不是同一种。

人称代词不同,指示代词不同,语法形式不同,甚至常用的名词也有很大不同。

语音上的差异非常大。

差不多是曾爷爷和曾孙子的关系吧。


我觉得是并列并被包涵于汉语。

我想这个问题中「古汉语」应该指文言文。

至中国汉代,文言文已经脱离了日常口语。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方言亦有差异,导致各地语法等不尽相同例如粤语中:食[多]啲。(多吃点)。可见粤语习惯状语后置。想大家高中时学文言文时经常在课文中批注「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书写,源于白话文,我们可以从《红楼梦》中来看清人是怎样说话的。

刘老老只是千恩万谢的,拿了银钱,跟著周瑞家的走到外边。周瑞家的道:「我的娘!你怎么见了他倒不会说话了呢开口就是『你侄儿』。我说句不怕你恼的。

可见那时白话已经于今天接近。

然而元代人写三国时人讲话,则是

孔明昏绝,口不能言,乃大哭曰:「我误国家之大事也!」须臾,孔明复醒,开目遍视,见李福立于榻前。孔明曰:「吾已知公复来之意。福谢曰:「福奉天子命,问丞相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适因匆遽,失于咨请,故复来耳。」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

可见其与文言文更接近,白话文受到区域和时间的影响,差异也会增大,然而文言文几千年在文法等书写系统上改变较少,使用者大多是政府及文人。

所以文言文是官方﹨正统的文体而不是一种语言。


现代中国人和古代中国人是同一种人吗?

答案显而易见,看你出于什么目的喽。


语言的演变(学术上称之为流变)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除非学术上下定义。

所以,按照学术上的区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必然有一条时间上的界限,那就是五四运动前后为分界线。


可以算是同一种语言。原因:

1、二者确实有继承关系

2、现在活著的人多数赞成这种观点。

如果说二者不是一种语言,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原因:

1、二者的语音、语法、辞汇确实相差太大了,基本可以确定确实是不可互通的

2、其它例子:

梵语与印地语的关系:

a)二者有继承关系的,

b) 二者的语法、辞汇差别很大

c) 没有人认为二者是同一种语言。


关键看如何定义「语言」,即语言和语言间的差异到底如何界定。

毫无疑问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演化和传承的关系。就像生物树上的演化路径一样。鸟类是由恐龙进化来的,我们不会说鸟类和恐龙是同一个物种。但是现代人类是从古代人类进化来的,新石器旧石器的人类和现代人应该算是同一个物种。一般说来判别是不是同一物种的判断标准是两个群体之间有没有生殖隔离。有了客观统一的标准,是不是「同一」就好判断了。

但是语言如何定义,如何区分是没有明确定义的。有很多人认为互相听不懂的就是两种语言。但是不说汉语各地的方言,就说苏格兰英语大多数美国人就已经听不懂了。要这么分,语言的定义和多数人的认知又不同了。所以我觉得关键是能不能找到一个对「语言」准确的定义,而且这个定义能让大家都认可。有了定义再说古今汉语是不是同一种语言就好说了。

类似的,现代汉族和古代汉族是同一个民族吗?民族的准确定义也很麻烦。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在海上有一艘船,随著时间的推移,这艘船厄不断有零件腐烂,然后被换上了新的零件,然后随著时间的推移,更换的部件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这艘船已经没有当初的零件。请问这艘船还是当初那艘船吗?


如果只是将「汉语」定义为汉族人的语言。那么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都是汉语而已。

但是从非常严格意义上来说,现代汉语拥有自己新的语音系统、辞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这样它应该与古代汉语是不同的。

但是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点,就是汉字的存在。我们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文献记载,并没有音频。汉字从古至今虽然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但是汉字本身不存在转变,一直都是表意文字。所以从这个层面上加上上面的综合考虑。个人认为是同一种语言。而且虽说现代汉语拥有新的语音、辞汇、语法系统,但并不代表著它和古汉语的语音、语法、辞汇系统完全不一样。现代汉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改进。


大致地分是一种语言。肯定,因为记录语言的文字是一种渐进的变化,是一脉相承的。

细分就不是一种语言,因互相听不懂。比方说闽南语的和说上海宁波语的也互相听不懂对方说什么意思。咱们不能说上海话和闽南话是一种语言吧。

语言是在渐进式的变化的。取两个断代时间比较长的时间维度,会发现变化挺大。像我们方言区的人说方言,我这一辈的和爷爷那一辈的发音,语法,片语都有存在比较明显的变化。


算啊,都是汉语。分属汉语发展的不同时期


古汉语的时间很长,从上古一直到近代,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上古是指先秦到汉,中古是从东汉到唐,近代是从唐到清初。

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别最大,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上古汉语是屈折型语言而现代汉语是分析型语言。

近代汉语虽然和现代汉语时间最近,但跨度很长,且近代汉语材料中包含大量的俗语白话,所以我们看近代汉语的材料也会很难懂。

个人认为,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还是同一种语言,因为方言中很多的语音辞汇实际上是古汉语的保存,是研究汉语史宝贵的材料。但不可否认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巨大的差别,这也是现在学术界对于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分立的原因。


如果自古以来不是汉字而用字母的话,也许今天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会和拉丁语和现代罗曼语,古希和现希,梵语和印地语乌尔都语是不是同一种语言一样明确


现代汉语和中古近古汉语无疑是一种语言,和秦汉上古汉语关系和拉丁语对比义大利语,梵语对比印第语差不多


不是专业,只是感兴趣看过一点点相关的书,应该是不算的。

古汉语可以的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四个时期,四个时期是有不同的

古代因为没有音标所以用反切来注音,可以看看《切韵》用汉字标注汉字,还有雅言中的全浊,网上有讨论平江话的视频,距离就是举的切韵,适合看著玩儿长长冷知识。

中古有入声现在没有了,但可以学粤语,粤语和中古时期的古汉语很近,并且它继承了雅言,看完后比较好听懂。

以上只是拾人牙慧,随手一答。如果想认真了解,建议还是认真去听正经的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