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开始,先加纯米粉,适应以后再往米粉里加各种泥,水果泥,蔬菜泥等,每一种泥加的时候吃五天左右,换下一种,如果宝宝有不消化的表现马上停止。如果日常的东西都差不多加过了可以多加一起加米粉里,也是逐步加,八九个月开始可以吃细微颗粒的,不只是泥。颗粒由细逐步加粗。肉类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加入,看宝宝情况。加辅食时注意每天观察宝宝便便情况,以及有没有过敏的情况。


首先辅食种类选择很重要,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由多到少、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复杂的原则,简单来说不要一次性都添加进辅食里面,宝宝很难消化和吸收。据不完全数据统计6个月到1岁的宝宝每天只能摄入100-200g的食物,建议家长们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添加给孩子辅食。

1、不要给宝宝辅食里面加太多调料

有些妈妈觉得一些宝宝辅食很单调,于是就擅自给宝宝辅食里面加入了一些白糖、蜂蜜、醋或者酱油等等调料,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宝宝的胃无法耐受这些调料,好多调料宝宝并不能完全消化和吸收,给宝宝的胃肠道消化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一定遵循由少到多的添加顺序

说到宝宝辅食的添加量了,有的妈妈生怕自己宝宝饿到了,于是可劲地喂孩子,辅食一定要从少到多一次次地添加,不是一上来就给宝宝加多半碗米粉或者蔬菜泥、水果泥吃,宝宝很容易积食的。建议妈妈们可以从勺子的四分之一再到三分之一最好二分之一、一勺这样的顺序来,考虑宝宝可以吃多少量了,这么个顺序来添加辅食。

3、辅食产品要讲究多样化

然后再根据宝宝的口味需求逐渐地添加更多丰富的辅食产品。辅食产品要选择一些肉、蛋和奶制品,尽可能地多样化一些,必要的情况下有要给宝宝补充一些油脂,比如适合宝宝的油有亚麻籽油、紫苏油和核桃油这些植物油,建议每项营养都要摄入一些,宝宝才会补充足够的营养。


感谢妈妈的邀请噢!

辅食添加的年龄一般是在6个月开始,首先添加的第一口辅食,一定是米粉,

其次,添加辅食阶段的食物性状是由稀到稠,由米汤到米粥,再过度到米饭,这样一个由软到硬的过程,来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

我是妈妈来啦国家级育婴师三妹,感谢受邀能够帮助到你。

愿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添加辅食,和TA生理发育状况有关。小宝宝的吞咽功能发育尚不完善,送到嘴里的食物会反射性用舌头顶出;当宝宝准备接受辅食时,舌头及嘴部肌肉已经发育到能将舌头上的食物往嘴巴后面送,一起来完成咀嚼的动作。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宝宝6月龄时开始添加辅食。不过宝宝是否可以吃辅食,并不一定只看月龄的。当宝宝出现以下表现时,说明TA已经准备好了:

? 体重达到出生时的2倍或6公斤

? 开始对大人吃饭感兴趣,将食物放进宝宝嘴里时,宝宝不会排斥

? 饿得快,每天母乳8-10次,或喝配方奶800毫升仍然吃不饱

? 能用动作表示想吃或不想吃的意愿

如何科学添加辅食?

○ 辅食添加基本原则:每次只喂一种新食物,每种食物尝试的时间间隔3-5天;辅食食材添加应遵循从少到多、从细到粗、从稀到稠、逐渐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

○ 辅食添加初期,宝宝要补铁。4-6个月的宝宝,体内储备的铁元素开始消耗殆尽,因此富含铁的婴儿米粉是宝宝开始添加辅食的首选食物。

○ 1岁以下宝宝的辅食不能加盐、不加调味品,尽量少糖。注意一定不要给6月龄内宝宝舔吮大人的食物,如果有人喂你的宝宝吃大人的食物,也要尽量制止哦。

○ 先喂辅食再喂奶,辅食添加应该安排在喝母乳或配方奶之前。7-8个月的宝宝每天吃2顿辅食,一顿的量约是3-5勺的稀粥或半小勺的肉泥或1/8个西红柿;9-12个月的宝宝每天吃3顿辅食,一顿的量约是半碗米粥或1勺鱼肉或2个草莓。

添加辅食后,奶量可以减吗?

5-6个月的宝宝,可以每天添加辅食1-2次,从最初的1-2勺慢慢增加量。很多妈妈在给宝宝吃辅食后,会慢慢减少喂奶的次数和量。提醒妈妈们,这可是错的!在宝宝6-12个月时,奶类依然是营养的主要来源,母乳是首选食物。中国营养学会建议,6-12个月的宝宝每天要摄入600-800毫升的奶。

建议母乳(配方奶)和辅食交替著喂,一顿喂母乳,一顿喂辅食,辅食之后喂母乳或配方奶100-200毫升。当母乳不足或者没有办法继续母乳喂养时,建议妈妈们选择含优量水平DHA的配方奶,支持宝宝达到国际权威优量DHA水平,助力宝宝探索新世界,成长智无限。


六个月后,你熟烂为主。好消化。从少到多。总蔬菜到肉类。。


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先稀再稠,碎末糊状到小块状


最早四个月就可以开始了,最晚不要超过六个月,特殊情况比如早产儿要根据具体情况。

其实所有的宝宝都是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该不该添加辅食。

宝宝添加辅食的信号有几个,坐的稳,对大人吃饭感兴趣,奶量已经很足了,还是感觉吃不够等,这时就可以尝试添加辅食了。

不要迟于六个月加辅食的原因是这时母乳和配方奶粉营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所需了,而且晚添加也意味著宝宝掌握吃固体食物能力推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