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不焦虑?


《关于焦虑》

——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焦虑,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压力,都会产生焦虑的情绪。聊抑郁症的时候,一般都会想到焦虑,因为焦虑和抑郁往往混合在一起的,抑郁是过去的事情走不出来,焦虑是对未来的担忧。

焦虑障碍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精神障碍,同时会伴有一些身体的表现,特别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比如有的人会出现严重的心慌、出汗、手抖,甚至出现尿频尿急,甚至有人出现腹泻等等躯体的表现。另外是肌肉的紧张及运动型不安,有的人紧张得不得了,到门诊的时候有的是肌肉发抖的,在特别紧张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肌肉的抖动。

关于焦虑障碍,从分类上来讲,主要分为慢性的、急性的。慢性我们称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没有明确的指向担忧什么,但是总是不停地担忧,他可能一会儿担忧孩子学习,一会儿担忧老公在外面出差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有时候担忧父母的身体、担忧自己的身体、担忧未来的工作等等,同时坐卧不安、睡眠困难等等,这是广泛性焦虑障碍,往往持续时间比较长。这是慢性的。

还有急性的,主要表现为惊恐发作。而这个惊恐发作,非常像心内科的心梗,会表现为一种濒死感,这种濒死感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恐惧,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晕厥、心悸,所以往往他会打120,家人会把他送到急诊,急诊一般就会请心内科专家来检查。但是往往到了医院之后,输上液、输上氧之后很快就正常了,实际上这些人再回家第二天又发病,又来了,这个时候就不敢出院了,就要住院了,住在哪里呢?不会住在心理科,往往住在心内科,再做全面的全身检查,这时就会排除各种的躯体疾病,但是你无法明确诊断,除非请心理科或者精神科的医生会诊,我们一会诊,一般几分钟就能明确诊断,因为他发病简直就像复制的一样,一模一样,主要表现为刚才说的濒死感、恐惧,对将要再发作的恐惧,同时有的会出现严重的高血压、心慌等等表现。

另外,这种病人要让他直接找心理科他不去,为什么?患者认为不是心理问题,是心脏的问题,是血压的问题,是心脏病啊。但是,他往往在发病之前会有一些诱因的,这些诱因往往是一些生活事件导致的,所以这是惊恐障碍之类的发作,往往持续时间比较短,几分钟、十几分钟、半小时,也有一两个小时的。

还有恐怖性焦虑症之类的,这些和前面的焦虑障碍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是由具体的情景引起的,比如说社交恐怖,站到台上,不能当众讲话,当众讲话会出现脸红、心慌、出汗、紧张,但是在下面看著别讲话他没事,他是在特殊的情境下会产生这种紧张、焦虑的发作。

另外还有幽闭恐怖,不能坐电梯,或者不能做核磁共振的检查,到封闭的环境下会发作。另外还有的怕狗、怕蛇,有的怕一些特殊的物品,比如尖锐的剪刀或者针等等恐怖。

另外还有一些焦虑障碍,美国疾病诊断标准里面已经把强迫症从焦虑障碍中单独分出来称为强迫障碍了,原来也归到焦虑障碍里,强迫症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精神症,主要表现为反复检查、反复洗涤,总是担心不干净的东西,头脑里总是出现一些不好的想法,总是要跟它做斗争,但是又解决不了,这一类的称为强迫障碍。

所以焦虑障碍是一组以焦虑情绪、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伴有运动性的不安,肌肉紧张等等这一类的精神障碍。

那么怎样走出焦虑障碍的习惯呢?可以看看以下回答。

焦虑症患者是自己在乱想、瞎想,自己吓自己吗? - 蓝色么乜的回答 - 知乎

焦虑症患者是自己在乱想、瞎想,自己吓自己吗??

www.zhihu.com图标

焦虑症能不能治好? - 蓝色么乜的回答 - 知乎

焦虑症能不能治好??

www.zhihu.com图标

中度焦虑轻度抑郁面对高考怎么办? - 蓝色么乜的回答 - 知乎

中度焦虑轻度抑郁面对高考怎么办??

www.zhihu.com图标


首先是父母不焦虑,父母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

然后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最后是树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思想,学霸不是一天早就的,是日积月累的夯实基础成就的,巩固好每天的知识,慢就是快。

具体学习方法请看下文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1248640


怎样帮助孩子缓解学习焦虑?

1、孩子自己:学会放松,学会学习,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曾经的自己就吃过亏,没办法了),「死学习」没有任何用处自己一定不要给自己超出自己能承受范围外的压力,否则自己不会坚持多久,就会崩溃,适当调节自己的心理,别在学习上极端!!!到头来还是对自己不好。

2、父母:现在的父母真的要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特长,而不是强硬的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他们不喜欢的东西;或者,时不常的责备他们,让他们心里不好受,自己也很难过生气,无力。学会与自己孩子耐心的学习,教导。

父母最应该做的是,在孩子这样的时候,疏导孩子、开导孩子、鼓励孩子,而不是不理解自己的孩子,相信只要自己冷静,静心,有耐心的和孩子谈,孩子心里会舒服很多,放松很多,不会整天满脑子想到底该怎么学习,却始终提升不上去。让孩子学自己感兴趣的,热爱的,这样我们才会看到闪光点!


对于此具体问题的操作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回答的建议如下做:1、对孩子降低在学习上的要求和期望。2、父母尽可能的不要去说某某的成绩多少多少啦,某某家的某某某又考多少名啦?3、 每天抽一定的时间陪孩子玩耍(至少半个小时专注)。4、表达对孩子考试成绩的情况如何父母都是爱他的。这四点要灵活运用,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前后调整都可以。


开解 不强迫 不给压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