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削夺孩子的童年,扼杀少年的求知欲,阻碍青年人的独立思考。


先简单说下结论:

现如今,就中国教育而言,确实存在著一些问题,但正如「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样,说是最落后的领域,确实欠妥。

下面转载一篇来自纵横文化的文章,来给大家分析分析,如侵删~

以下内容均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的观点


1、「龟兔赛跑」1.0版本

应试教育下,学生负担很重,中国的家庭都在为竞争而学习,「不能输在起跑线」;但是中国的学校又在致力于让「所有的学生一样的好」——这是一个悖论。这就有了「龟兔赛跑」1.0版本。

在2009年中国上海参加的PISA(针对15岁青少年,测试数学、科学和阅读,用以评价世界各国教育质量)测试中,上海学生的标准差比较低。

也就是说好学生和差学生的整体差距不大,同时低级思维项目(理解、记忆等)分数高,而高级思维(评价、判断、创新)等分值低于平均分值。

这反映了应试教育过于重视书本训练、排斥学生的其他能力和机会,而标准差低,则表明整体上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小。

也就是说,在「龟兔赛跑」1.0版的教育设计中,跑得快的兔子与跑得慢的乌龟差距很小,或者说跑得慢的乌龟不能明显输给跑得快的兔子。

在「龟兔赛跑」1.0版本中,学业负担太重了,教育开始减负,淡化考试,让城乡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快乐的童年。

然而,孩子快乐了,家长却焦虑了,因为减负后的校内教育的质与量都有所下滑,已经难以单独胜任教学育人的职能。

与不断的减负同步,培训机构大量涌现,学而思、好未来等校外教育公司市值飙升,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这时出现了王蓉教授所说的「教育的拉丁美洲化」,即减负使得大量中高收入的家庭逃离公共教育体系,去私立部门寻求更高水准的服务。

今天在许多南方城市里,公立学校成为低劣教育机构的代名词。北京情况则复杂一些,好的的公立学校与各种校外市场、资本市场有复杂的嵌套关系。

教改减负的背后,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内涵模糊,更准确的定位是作为应试教育批判的武器存在。我们可以不知道什么叫素质教育,但是只要痛感于应试教育的严苛,素质教育似乎就天然获得了论证与认同的合法性。

我更愿意用「博放教育」和「精约教育」这两个概念来描述减负之后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精约教育和博放教育是两类「理念型」教育模式,其概念来源于人文主义学者白壁德,他用博放时期与精约时期来描述教育史中的钟摆现象,一段精约时期之后是博放时期,博放是对精约的反拨,但也可能是用力过度的「拨乱反正」。

所谓「精约教育」,实践的是严格选拔和训练,信奉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博放教育」,一些教改名校,宣称提供你感兴趣的一切,成就你想拥有的一切,奉行同情宽容的个人主义、人本主义,强调解放,甚至无序与无纪律。

现实中,这两种理念型常常嵌套在一起,呈现复杂的样态。

学生3点半放学以后,可能直接到校外教育机构里去了。也就是说,学校的博放实际上高度依赖家庭与校外的精约训练。

某培训班报名现场

精约教育,如一些教育评论者所言,是要把向上的动力如同一部发动机一样安置在学生心中。

学校用一套细致严密的制度,确保学生发生身心的蜕变,养成终身受用的习惯和品质,在苦中苦背后是习惯养成、意志磨砺,是高卓的快乐,这是一切精英尤其是平民精英的自我塑造的艰苦历程。

而在博放教育中,学生不仅能够选择学什么,还能选择什么时候学、在哪里学、跟谁一起学,以什么方式学;取消班级和班主任,拆掉教室中的讲台,老师站在学生中间;尊重学生兴趣、制订个性化的课表,为私人定制未来。

从这两种教育理念的对比可以看出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断裂:大城市的社会中上阶层开始享受素质教育的成果,而中小城市与乡村的社会中下阶层信任和选择的仍然是应试教育。

也就是说,中国社会的中上阶层和中下阶层在对继承人的培养途经上、对精英的塑造方式上,发生了明显的分歧。


2、二代崛起:全球故事

二代的崛起不仅是中国故事,更是一个全球故事。

上面我们讲了「龟兔赛跑1.0版」,是让跑的慢的乌龟不能明显地输给跑的快的兔子。而二代崛起后,教育这个龟兔赛跑的竞赛升级到了「2.0版」,开宝马车的乌龟入场了。

「二代」首先是一种经济事实,它的背后是承袭制资本主义。

经济学里有一个库兹涅茨曲线,它相信随著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程度将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自动降低,并最终稳定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每个社会阶层都可以共享经济增长的红利。

在二战后一直到1970年代,西方社会大致是这样一个发展;大家相信,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潮中,所有的船只都会扬帆远航。

《21世纪资本论》[法] 托马斯·皮凯蒂 著 巴曙松 等译中信出版社 2014-9

但是,在《21世纪资本论》中,托马斯·皮凯蒂对各国历史的研究,指出这个曲线是有局限的,只能解释一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现象。

他进一步揭示财富的深层不平等,指出资本导致的不平等比劳动导致的不平等更严重,资本所有权(及资本收入)的分配比劳动收入的分配更为集中。劳动收入的不平等只是温和的不平等,而资本收入的不平等(如房地产和金融资产)是一个极端不平等。

皮凯蒂把下层阶层定义为收入最低的50%,中产阶级是中间40%,上层是前10%,这前10%又是由1%和9%构成。在他的数据里面,下面50%的人的劳动收入占所有比例当中25%—33%,中间40%占37到50%;最上面10%的人占到所有比例的25%和30%,这只是温和不平等。

而资本收入是极端不平等,下面50%只占5%-10%。中间是25%-40%,前面这10%的人占的比例是大于50%的。

皮凯蒂也分析了基尼系数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分化的不断加剧,教育民主化并没有消除社会不平等。

最上层1%的群体,足以对整个社会面貌和政治经济秩序产生重大影响。这个超级财富阶层必然有他们自己的教育选择,因为他们需要通过教育将其财富体面地传递到下一代。

社会顶层的这1%到底是怎么筛选、如何培养?

最近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阶层的自我复制》一书,就聚焦于美国收入最高的初级岗位:麦肯锡咨询、私人投资银行或者高级律师事务所,他们的薪水是同校从事其他工作的毕业生的2-4倍,这是一张通往社会上层的单程票

这些顶尖投行、管理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怎么招聘人才,就决定了高校里的大学生们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

《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美] 劳伦·A·里韦拉 著 江涛、李敏 译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6

他们所看重的,第一层是你的学校的排名,他们认为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专业,这3到5所顶尖学校的学生一定是最聪明、上进、有趣的人,这些人才理应得到高地位和高收入。

这些顶级学校的学生进入公司以后,也有很好的符号效应,因为客户看到公司的员工都是名校毕业生,就会产生信任。

这样就建立了高出身-高薪-高品质-高付费的市场链条。

但这还不是全部。这些拿6位数和7位数薪酬的招聘官,一定要招和他契合的人,也就是他们觉得有能力、有趣的朋友。

过去的人力资本理论是看一个人学了什么,因此能做什么;但在今天的顶级行业中,更多看的是他的整个人,也就是所谓「人格资本」,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素质」。

美国版「素质」看重的是极强的内在驱动力和进取心、丰富的课外兴趣、出色的社交技能,以及在繁多的学习、工作、兴趣之间管理时间的能力。

这样的人可以在严苛的工作环境中生存下来,而且还能够生气勃勃、鼓舞别人的斗志。这些都是从事高挑战、高竞争、高薪酬的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而且,课外兴趣最好是那些高端的休闲活动,比如马术、马球,因为这是其所属社会阶层的信号。

「二代」们就是靠这样一套东西被筛选出来的。

我们前面说的「开宝马车的乌龟」走入现实中,是以一套合理的、正当的、有时隐形有时又张扬的逻辑运作的。美国社会看似自由,相信个人努力,但实际上有严格的而且往往是隐形的等级划分

一个有能力向上流动的人,需要在在这样一个既隐形又等级森严的秩序中上下移动,让自己适应它的规定和程序;

学会在密集而隐匿的等级关系中自如周旋,既能和他的上级权威套近乎,坐在导师的沙发上,又能与普通人打成一片,开放亲切,这是民主社会的新精英。

新精英背后特别讲究一种——面对权威或者说拥有特权生活中的自如、淡定、如鱼得水、不卑不亢的气质,这就是教育中所培养的极为重要的「惯习」,它看似简单,但必须从小在各种仪式场合中反复练习,才能镌刻在身体中,流露在言谈举止的细节上。

在信息时代,有形的知识已经贬值,非常易得,只有这些无形的惯习才决定「你是谁」,而后者是家庭与学校昂贵的投资后才能获得的。

「二代」新精英们就是这样不断被再生产出来的。


3、多元选择与严苛选拔:制度的隐秘

社会学家 Ralph Turner 将教育选拔分为两种:

一是竞争制,指向所有人开放,成功与否表现为个人表现能力。

二是举荐制,指占据重要地位的精英直接选定获胜者,用于最顶尖的工作领域,表面上人人都可以申请,但实际招聘者只考虑当前精英举荐的人选。

美国有托福和SAT的考试,但这些只是前面的竞争制,考过了只是过关,而最后录取你的人看重的不只是分数。

这就是考试选拔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博弈,客观性的标准考试能筛选出那些名列前茅的人,但是有可能遗漏许多未来的国家杰出领袖和优秀人才。

客观公正、形式开放的考试所录取的人与统治精英所庇护的人之间的差异,是哈耶普录取中微妙的政治,有时强调智力,有时又强调品性。

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坚持开放。他曾说,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各个阶层中,精选出那些拥有才华和德性的「自然贵族」,并利用公共支出、为了公共利益而通过教育来造就他们。

要让那些有杰出能力,但也许囊中羞涩的年轻人能够就读,只有这样,通向顶层的通道才能敞开,让民主的精神充盈于我们的学习殿堂。

而耶鲁大学则发现,一旦新的录取政策完全是依据学术水平来录取新生,学校便再无多少立锥之地留给他们自己的孩子,而是可能是另外一些人,尤其是那些成绩特别好的犹太人。

因此耶鲁的领导对学术上的选贤举能(也就是美国版的应试教育)表示明确的反对,认为要代之以上层社会传统的理念——录取时要看重是否有服务国家的品性和领导力这些素质。

类似地,罗德奖学金的评选标准是,要具有阳刚气质的基督徒品格与公共服务的精神,而不是书呆子。

它要有能力的人,要有男人味的人,要在擅长户外运动同时还有点残暴的学者,这样的人才具有人格的力量,才具有「敢于完成使命的勇气」。

对这些品质、品性与个性的重视,就是美国的「素质教育」。它打破了唯分数论,但是也为腐败、偏见和歧视打开了后门。


4、中国「二代」及其教育期待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们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普通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像搭上自动上行扶梯一样,随著经济的大潮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

因此,这期间的教育整体来说是家庭地位与财产的保护机制。

今天,在经济高度发展40年后,一方面社会结构已经趋于稳定,另一方面财富阶层出现,「二代」崛起。这是今天中国教育面临的复杂社会情境。

另外,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下,8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他们的孩子——第二代独生子女也已经进入学校,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充满焦虑,不允许子女失败,甚至不能接受他平庸。

这时教育已经不再是教育了,教育已变为现代社会核心利益分配的权威代理,以及社会地位的代际传递的主要渠道。教育,好像看起来是个人分数、个人成就,但它实际上依赖于以家族为单位的积累与投入。

这就是布迪厄所说的「社会炼金术」的核心,它成功地将先赋的特权地位与后天获致的成就性因素结合在一起,用后者掩饰前者,从而为先赋的地位特权留下了既隐秘又多元的博弈空间。

中国社会对于教育、平等有深厚的历史传统。

钱穆先生在《历代政治的得与失》里讲,中国的传统政治,已造成社会各阶层一天天趋于平等。中国社会以宋以下,已经造成了一个平铺的社会。封建贵族公爵伯爵之类早就废去,官吏不能世袭,政权普遍公开,考试合条件的谁也可以入仕途。

贫寒出身,平地拔起,至多三代(富不过三,贵不过三),起先一个勤耕苦读的人出来问事,以至飞黄腾达;而他的下一代,很快又变成纨绔子弟了。于是有另一个家庭里勤耕苦读的人物,又再昂起头来。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指出,在此社会中,非无贫富、贵贱之差,但升沉不定,流转相通,对立之势不成,斯不谓之阶级社会耳。在中国社会里,一个人生下来其命运都无一定,为士、为农、为工、为商,尽可自择,初无限制。

而「行行出状元」,读书人固可以致身通显;农、工、商业也都可以白手起家;富贵、贫贱、升沉不定,流转相通。既鲜特权,又无专利,遗产平分,土地、资财转瞬由聚而散。

大家彼此都无可凭持,而赌命运于身手。

得失、成败皆有坦平大道,人人所共见,人人所共信,简直是天才的试验场、品性的甄别地。这是「一代」的境况,学校与考试的功能,正是「赌命运于身手」的天才试验场、品行甄别地教育与功名相连、社会的开放性与教育的功利性紧密相连。

而今天「赌命运于身手」,此命运已经不是个体的命运,尤其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是整个家族的运势;这「身手」也不再仅读书人的勤耕苦读,而是一个家族持续的投入。

防御「下滑」与力争「向上」已经成为所有阶层(包括中间、中上阶层)代际传递中的深刻紧张,乃至日常的焦虑。而那些希望一考改变命运的寒门子弟,在今天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下则面临更大的困难。

回到开头说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立。事实上,应试有其合理性,素质也有其正当性,但在现实中,它们都在教育的功利主义下被扭曲,从而出现种种问题。

激烈的竞争逻辑将原来主张教育公平的理想主义者变成一个个既精明又计较、虽务实却不无猥琐的教育功利主义者。

今天的基础教育不断减负,高考不断降低难度,这些改革极大地损坏了考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高校识别学术精英更困难了,于是出现了自主招生,企图建立新的门槛。

但在这一轮轮的改革之后,竞争的成本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学生自身持久的专注、坚定的意志、一定的天赋,也需要他的家长精明的眼光与昂贵的投资,所有这些层层嵌套在一起,变成一场理性的经营。

家庭、学校与培训机构在教育消费逻辑下日渐趋同,共享一套相似的经营原则,围绕录取学校排名、选择专业的冷热、考生的名次、竞赛的奖项、自主招生的成绩。每一项指标都是一笔生意,甚至一条产业链。

2019年,某地自主招生考试场外。2019年,全国共90所试点高校有自主招生资格。? 中国新闻周刊

这就是龟兔赛跑2.0版本。1.0版本是偏重知识习得。2.0版本中淡化了考试的选拔功能,主张多元选择。

因此,学科竞赛、先修课程、自主招生风行。自主招生的原意是伯乐相马,不拘一格,不料,马市突然热闹了,出现了马贩子、驯兽师,良莠不齐、真假混杂的「千里马」突然大批冒出来了。

高考也罢,竞赛也罢,自招也罢,都迅速地被功利主义逻辑所侵占。

因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是一个虚假问题,它们真正共同的敌人是功利主义。在功利主义的侵蚀下,无论是应试还是自主招生,都被挖掘出了各种「套路」。新的选拔方式在功利主义面前,不过是一场难度更高的智力体操,并没有发生质变。


5、教育改革:症结与限度

我们的教育改革,常常改的是病名,而不是病症。教育面对的是一个结构的问题。

在美国进步教育时期,康茨提出:学校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吗?能成为社会改造的杠杆吗?杜威相信可以。他相信教育是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因为学校自成一个雏形社会,它直接影响著明日社会的样貌。

然而,教育一旦接过这一任务,就会不可避免地让学校落入「混乱的教育计划」之中:社会存在许许多多转瞬即逝的需要,许许多多教育制度无法有效地妥善处理的需要。

1953年,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指出,把教育看作是社会改造的工具,既不明智,也是危险的。

他批评现代社会有两个迷思:所有的问题都能够通过生产来解决,通过教育来解决,遗憾的是,这两个伟大的信条都是错误的:生产可能加剧贫困,教育也能够助长愚昧。

中国教育已经嵌套进入全球化之中,在人民对教育的多重期待中,既有平等主义的诉求,也有经营、投资乃至洗牌中产阶级策略,以及精英教育对其继承人严格的传承与庇护。

在「二代们」多元的教育期待、教育选择后,是各种社会力量在对「素质教育」的定义与博弈。

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更是社会公平的结果。如果企图以教育公平的薄弱之力来推动社会诸多层面的公平,实现所谓底线平等,就无异于螳臂当车,而且会搅乱教育的内部秩序。

认识到教育的限度,教育才能尊重内在的育人规律。

今天的精约教育嵌套在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结构中,而博放教育则嵌入在中国当下的观念和民情结构中。

前者有多严苛,后者就有多虚妄。

教育改革也不是简单的制度模式移植,把芬兰教育、美国教育移植就好。教育一定是从自己的制度文化民情中真实生长出来的,我们需要尊重传统与常识。

教育改革不是简单的理念实验和移植,它是一门政治的技艺,需要谨慎的平衡。


不不不不。

我觉得你们给应试教育洗地的方式方法都不对。

理论的根据就是错误的。

为什么?

因为各位都默认了应试教育已经把扼杀求知欲剥夺童年这个锅背起来了。

这完全不对嘛!

剥夺孩子童年的不是中国的教育。

扼杀少年求知欲的也不是中国的教育。

应试教育也可以不剥夺童年的,也可以不扼杀求知欲的。

这根本不是应试教育的锅。

不是我瞎说,

我作为当年应试教育出来的一批孩子之一,

童年可能比现在的孩子丰富得多,

求知欲也旺盛得多。

我运动会有奖,棋类运动有奖,写代码有奖,打游戏有奖,数学竞赛有奖,什么奖我没得过?

虽然都不是什么大比赛,但是我这个童年,比大多数人精彩得多我想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我接受的不是应试教育咯?

不好意思,小时候家里穷,享受不起上海的素质教育。

所以,教育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因为奋斗逼。

我这里说一句不中听的话,这个世界上可能80%的人压根就不适合读书,

中国人头上不长角,一样有80%的人可能根本不适合读书。

但是,我几乎没见过明明孩子不适合读书,就把孩子送去做其他事情寻求发展的家长。

我倒是见过很多:让孩子读完高中去做个生意之类的说法。

那请问了,您孩子读高中干嘛?

类似的还有,高中是一定要读的,大学是一定要读的……

读完以后XXXXX。

然而,读完以后,有什么用?

那张稀烂的文凭,

除了增加所有参加高考的同学(包括自己)痛苦,

以及增加所有有相同等级文凭的找工作青年(包括自己)的痛苦以外,有第二个用处吗?

没有的。

中国的竞争性教育,已经深入骨髓了。

从小就是什么:人生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放屁。

就不可以小富即安啊?

就不可以自得其乐啊?

就不可以退避三舍偏居一隅啊?

你逆流而上赛龙舟是过日子,我激流勇进玩漂流就特么不是人生了吗?

中国式家长告诉你,不可以的,不是。

不努力,就会死。

不去抢,就会死。

你们说小富即安的,说佛系的,无非是「何不食肉糜」。

黑人问号。

我孩子不去抢,就要死了????

都2019年了,全世界人民大概就印度人不去抢就会死,我特么也没见到他们去抢,你们抢什么啊?

最关键的是,去抢就能抢得过别人了?

我用人格担保,我从小到大遇到的真学霸,没有一个是靠「努力奋斗」上路的。

他们可能用的时间不少,但是绝对不会是最多的几个阶梯里的那一个。

因为向下突破这种行为,边际效应是很明显的。

一个人每天做两个小时习题还做不出门道,他做二十个小时的题也就那样了。

但是,这个话不会有中国人信的。

中国人的信仰还是那一套。

「我不吃就给别人吃光了」。

说真的,中国人的图腾不该是龙,应该是蝗虫。

因为「我不吃就给别的蝗虫吃光了」,正是蝗虫之所以狂吃狂吃狂吃的原因。

最后,中国的教育落后吗?这要辩证看。

本质上来说,应试教育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个教育解决方案。

他解决的是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人民平均素质不行带来的生产力落后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人民对于财富分配方式不满带来的问题。

这个政治解决方案最大的缺陷就是,他本身不是一个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

所以这个解决方案在教育方向上会暴露出很多问题,看上去会显得漏洞百出。

但是,你不能因为带来的问题就说这个方案落后。

和解决的问题相比,哪些更紧迫一些是需要好好决策的。

从结果来看,应试教育明显并不是一个「很落后的策略」。

中国的教育要是落后,

中国拿什么去追gdp?拿什么出的歼20?拿什么下的那三条饺子?

不落后嘛!

那么,总结一下,为什么应试教育并不落后,但是你的童年没有了,求知欲没有了?

因为在应试教育解决那两个问题的时候,不能解决另一个问题:

==============

最后大过年的,有感而发,写了这么多。

再多说一段。

有人说,温酒为什么你那么喜欢怼奋斗逼。

因为我想了下当年中学里的同学们。

最惨的,最亏的,就是那些明明读不来书,考不来学,还拼了命起早贪黑学的。

当年他们要是把这点精力放在学点其他的技能傍身哪怕是学罗永浩说单口相声,

大概率也比现在强得多。

毕竟在我看来,他们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就是白费的七年青春。

读么读死,拼么拚死,头悬梁锥刺股,结果大学一毕业就失业,混来的文凭有个屁用……

技校职校高职3-7年的工作经验+混个夜大成人大学在职研究生,直接碾压他们……

这条规律可能现在都是有用的,

不要说当年职校技校先上社会先存钱先买房领先一步步步领先了……

舔狗终将一无所有,在大多数领域都是真理。


研究生毕业,现任教师行业已有几年。对这个问题感触很深。

先插三个题外话:

第一,题主的问题这是个很敏感的问题,我们首先先要摆正一个心态,就是无论是喷是赞还是中立,我们费这么多吐沫星子都是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好,即使指出很多的不足,也都是为了教育事业能够改进,为了下一代的幸福与祖国的蓬勃发展,所以真的有不足的地方我们应该理智指出。也希望大家如有不同的意见,也能够平心静气温和指出,我们友好探讨。

第二,我认为评论中很多喷题主的朋友可能误会了题主的意思。题主的意思不是说中国教育落后是职业教育的问题,或者是基础教育普及的不够,亦或者是国家在教育经费上钱砸的不多,还或者是高考制度的弊端……我认为题主的意思是说的是整个教学的方式与教育形式的畸形导致的教学的落后(这个畸形不一定是理念的畸形,毕竟教学大纲出来的愿望都是好的,但是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竞争不由自主的产生的整体畸形)

第三,有很多朋友说是教育落后的原因是因为很多人不适合学习,我想说的是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但是,真正的教育不是学习语数外,不是为了高考,不是为了分数,真正的教育是:在知识上,让每个人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特长,发展属于自己的健康的特长;在情感上,能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有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具有包容的思想,开阔的视野,以及健全的人格。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有朋友可能会反驳说,你说的是精英教育。我想说的是这并不是什么精英教育才能达到的标准,而是家长和学校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培养的孩子的最重要的是方面——是基础!也是教育最重要的是方面!也不过是我们的教育太注重可以量化的知识了,所以经常让大家忽略了这点。

由此,我先说结论好了,我不能说中国教育是最落后的,但是,我确实觉得中国的教育方式亟待调整。具体问题在哪里,我会在下面的正文中具体谈。

一,投入的用途

有朋友可能会说了,国家投入了XXXXX你凭什么说基础教育还薄弱吧啦吧啦……

在此,我需要再次强调一遍,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国家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和密切的关注,但是我说的,是教育的投入与成效的回报比率。

我们投入的真正的用在了点子上吗?

第一,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不假,但是大部分投入基本上用在盖新的校舍,更换多媒体,盖新的实验室,买最新的器材(一个显微镜上万元但是学生到毕业应该也用不了一次),甚至广场地砖要反过来再铺一遍。这些东西都是烧钱的项目。

第二,投入虽大,但是相对而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显然占了更多的比例,基础教育的投入还是稍显不足。基础教育体量巨大,教师人数众多,平摊下来,增长并不明显。而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主要著眼于改善硬体建设,而也不是提高教师工资。站在教师个人角度,很难感受到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虽然这些年提高教师待遇的口号一直在提,但是真实经历就是,涨得幅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让老师如何持家?再有激情的老师都很有可能为了生计迫于无奈的选择离职。

这是一个幼师的工资单,试问,一个月工资不到三千的老师,怎么能够安安心心无欲无求的进行教育工作?教师很伟大,但是教师不是神仙,不用养家糊口不用照顾家人和孩子啊?

二,基础教育太过薄弱

此外,更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教育方式真的没有问题吗?

我们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教育没有抓好。

基础教育太过薄弱,使的教育事业从一开始就埋下巨大隐患。再次重申,这里的薄弱绝非是资金的投入、政府的关注度不够等客观问题,而是基础教育即使已经设立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却并没有对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把关(注意,是把关,不是说我们没有提出素质教育的方式,而是在执行中出现了问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方式改革了,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试教育的「精髓」依旧完完全全的还在掌控教育大旗之后,我们却没有有效的策略来进行管理和鞭策,致使素质教育推行起来依旧艰难

(一)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素质不高

首先要们要注意,基础教育是最最重要的教育环节,是教育之根基

在加拿大,想成为一名幼师并不简单,幼教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儿童的语言艺术、探索儿童的成长环境、儿童的创新型培养、儿童心理学、健康营养和安全、特殊儿童心理教育等等十几门课程。最终受训者必须从被省级教育机构批准的高校内完成专业课程,才可获得幼教资格。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儿童早期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才能够取得幼师资格证。其他专业的学生,即使是拿到过博士学位的学生,如果想要转行做幼师,都需要重新回炉,通过所有幼教专业的课程,才可以申请。美国要求教师职业申请者先接受4年的大学教育,在获得学士学位以后再接受一到两年的教育专业训练,包括教育实习,再参加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

而相对于我们国家,幼师(公立学校除外)的教师录取资格简直低的可怜,在正规的在编教师招聘中,小学教师甚至要求最低学历大专即可,甚至有些初中,招聘的教师学历为大专的都可以应聘,而普遍高中才会要求大学本科。

以下两条是某个省会城市的市中心重点城区的教师统一招聘的报名条件,作为重中之重的小学教育的教师只需要大专就可以报名,我们小学教育的教育水平能会有多高?

(二),教育方式落后,素质教育形同虚设

教师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注意,我没有歧视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意思,我自己就是基础教育的一线老师!我的意思是招聘的时候本身就没有设置很科学的资格线,这必然会使的基础教育不可能会打牢根基。

要知道,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读、写、算技能,这一基本的目标在世界各国的小学教育来看都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只是,在六年的时间里完成这一基本任务总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就是这绰绰有余的时间里,我们却一味的讲究追赶与超越,却根本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将知识吃透。

美国的教育是向「广」的方向发展,学校教师总是设法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课本之外的知识海洋,并力图使学生们能够保持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注重鼓励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中国的教育是向「深」的方向发展,学校教师总忘不了提醒学生要「吃」透课本内容,即使是5以内的加减法,我们的教师也能变换出数十种不同的题型来,以致使会基本运算的孩子也照样要出错。由此,即便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数学的实际目的也已大大超出了培养基本计算能力的范畴,却方向完全背离了数学的工具性、实用性的本质,追求题型的复杂性、花样性,使原本畜有工具性、应用性的数学被数学游戏所取代。中国语文课本的内容是以叙述文、议论文为主,选编者无疑认为这是文字的主流,至于趣闻、笑话、幽默小品、生活随笔、短篇小说则均被认为不是规范文字而不适于作为教村使用。另外,语文课本中包含了太多的政治、伦理、道德说教,选编者对所选的文字考虑了太多的政治价值、伦理道德价值,就是没有考虑文字的审美愉悦价值。我们中国人似乎不太懂得运用文字本身的感染力,和内在的魅力来达到灌输价值现的目的。由于考虑了过多的非文学因素,这不仅导致了学生不爱读课文,也同时阻碍了培养学生一般的阅读兴趣。

最终,学生学习越来越难,越来越「无趣」,且再加上我国的教育很少培养学生的「会学习」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了被「喂饭」的方式,更况且是「粗鲁」的被喂饭方式——一个班60个学生,有些教师连自己班上学生都认不全,更别说了解各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环境、心理状况了。学生能学的好才怪。即使是真的刚开始有学习天分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不知道能走过「几关」。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育者用心钻研,而研究的核心则是受教育者的心理。我们的教育有自己的传统,但改革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不符合学生接受知识之自然心理规律的不合理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则是势在必行的。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许多年了,教育改革的各种新措施也层出不穷。但是在具体的学校教学中却常常看不到本质的变化,似乎总是换汤不换药。是啊,教育工作者根本没有把基础教育当做最重要的改革般的大事来抓——投入用不到正途,基础教育工作者门槛低,工资又少,学校之间升学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基础教育拔苗助长的风气怎么会下去?基础教育又怎么能抓的好?

在这里,相信一定会有朋友会反驳我:我们人口基数太大了。孩子太多,怎么可能像国外一些样小班教学?每个孩子能上得起学就不错了!还有这么的学生,还要求老师的水平?能够配得齐老师就不错了!

问题是这不是没有解决办法的,我总是相信办法会比困难多,以下是我的愚见,如有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友好讨论

(三)解决办法

首先,我认为一定要将真正的资金用在该用的地方。形式主义统统靠边!

资金一定首先用在建基础学校上,然后是真正提高教师待遇,只有教师工资真正提高了,教师才会真正安心于自己本职的课堂之上,不会因为解决一家温饱而在外面开设有偿辅导。并且在确保教师的待遇真正落实的情况下,坚决打击课外有偿辅导现象,并且坚决打击各类缺乏办学资质的兴趣班。如今各种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辅导班、兴趣班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甚至几乎能把学生的创造力全部扼杀。

此外,提高基础教育教师整体素质。

有朋友可能会问,国家培养的教育人才就这么多,学历高的教师有限,全部配给给基础教育怎么够用?

首先,我要说的还是那句话,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基础教育的教师素质不高,上层建筑的教育怎么能保证?其次,我并不是非要将研究生博士生等这类高层次人才配给基础教育工程,我的意思要至少要不断提高基础教师的整体素质,例如至少要求本科学历;例如大专学历的话至少要在几年内取得进修成果,例如,倘若在教师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基础教育与高中教育以及大学教育的师资配比,高等学历的教育人才向基础教育倾斜(这点有待商榷,我个人想法,欢迎提不同意见)

(三),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本末倒置

说完了教育方式等重点问题,我认为我们教育的一大诟病,还在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本末倒置。

相信大家一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小学到高中考大学期间,学习一年比一年刻苦努力,然而,真正到了该钻研该成为国家金字塔上层的高等人才了的时候,学子们却突然像撒了气的气球一样纷纷飘了起来。酒吧、KTV、电影院、宅寝室、旷课、谈恋爱……似乎是要把所有被学习虐待的青春全部补回来。为什么到了最该熬夜的时候大家却都选择了放飞自我?难道培养国家人才的高等教育不是应该更加严苛的吗?

所以我不得不说,我们的高等教育和基础真的有些本末倒置了。

小学该释放天性、该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时候,开始将学生圈禁起来,初中高中就更不用说了,学生昏天暗地只为了挤过高考独木桥,然后真正到了报效祖国挑灯夜读的时候却纷纷玩起了迟到逃课旷课。

四,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

最好的教育分工是:学校教育更侧重于对孩子知识的灌输和教育,相当于智商的教育;家庭教育更重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接触到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十分明显,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著重大的影响作用。所以,我个人认为孩子的情商教育更为重要,也就是家庭教育更重于学校教育,而且家庭教育是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接触到的教育,贯穿在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不少家长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了,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情。但是,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很多是家长影响的结果,请问,如果老师的教育是一切教育不好的借口,那还要家长做什么?身为父母,对孩子都无可奈何,试问要父母有什么用?甚至更有不少父母,溺爱孩子到了恐怖的地步,孩子一点都说不得,罚站就算体罚了,更不要说令人寒心的辱骂老师、殴打老师了,我承认教师队伍中有害群之马,但是如果教师这个行业整体缺失了尊师重道的良好风气,我们的教育怎么可能不落后?

身为父母,需要关心和呵护孩子身心发展,需要教育孩子遵规守则,需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的最后,我也是一名老师,我所写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教育事业能够发展的更好,如果言辞有偏激,希望大家友好指出,我们平心静气友好探讨。另外,题主的问题真是个巨大无比的问题,都可以写大论文了。我先更新这么多好了,想到了再更新吧。


扼杀求知欲就说的过了,我国能混到今天这份上,没有求知欲能吗?不能。

全国一共就这么多钱,不是分给你就是分给别人,总有人赚钱的。难道每个人求知欲再多一点就能每个人都有更多的钱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要大家都一起赚钱,只能从其他国家抢。世界上的钱就这么多。提高生产力是一件累活。累活大家不想干,又想赚钱,当然只能其他国家去死了。

又累又大家赚钱也不是不行,只要我们生产力有极大提高,人民币对内当然就增值了,在不出国的前提下,也等同于大家钱变多。

只要最终控制国家的不是金融而是实业的话,就不会像美国一样,看起来每个人都很有钱,但是美元在美国国内就像废纸,只有在中国花才是钱。人人都有钱,生产力不提高,那也只是换了个单位而已,还是等于人人没钱。不然怎么美帝政府不发工资很多公务员就得卖车卖房,因为在保险和服务业这些「金融必需品」面前,美元形同废纸,但是你又不能不买。

这就是为什么平均家庭收入6万美元,大家还会因为失业就很容易破产。因为按照中国可支配收入的演算法,也没剩下几个钱了。


我给大家算一笔账

给我若干个孩子,让我专职只照顾这几个孩子,针对性教他们知识,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水平(截止到相当于中考水平的全科知识,以及高中的数理化我有信心,别的学科知识我信心不足),我能照顾到的孩子不超过五个。

这个情况下,我可以每天用3次1小时的课程教授知识,每个同学每天1-1.5小时的时间与其交流并针对性布置作业,针对性的批改反馈,针对性的强化辅导。每天再3-5小时准备第二天的课程和教学用具。这样我每天都工作时间在12-15小时。平均每周四天课,两天课外活动一天自由活动。课外活动部分可以参加参与各种讲座/体验馆/文体活动/演出等,也可以调整时间并在一起出去游学。

如果在学校中,加上少数的专门协调公共用品以及后勤保障的职工,以及保证正常教学临时调整(比如有老师事假病假),师生比至少要1:3,才能达到很多知乎er口中的理想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可以很简单的推行素质教育,针对性全面发展。

受教育年龄算3-18岁15年,平均寿命90岁的话,有1/6的学生要受教育,也就是1/18的人口要脱离生产专职老师

那么至少有1/54的人口能承担高级教师的培养,中国1400000000人的话是约26000000人。不用汉字用阿拉伯数字应该更震撼。也就是说,中国要有近26000000人能有培养高级教师的能力,培养出78000000位高级教师,才能"合理"的教育234000000位适龄儿童

这才是真正的不合理。

对了,上边这种教育模式,开销用具全部报销,包吃包住,一月20000我可以考虑一下,也仅限于考虑一下。考虑到其余成本,5个孩子一组一个月成本破10w很轻松,主要部分是老师和教辅人员的工资,游学交通费住宿费,嘉宾活动的邀请费,场地费。这就是精英教育的价格,一个孩子一学期三百五的学费,加上少的可怜的政府拨款,就只能造就现在的教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