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乡有哪些远近闻名的黑暗料理?


有一种少数民族食物,给我留一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后来《舌尖上的中国》也有提到过,它就是云南四川高原一带少数民族的一种腊猪肉,又叫「琵琶肉」?

我当时在云南靠藏区的地方,吃到一种腊猪肉味道还不错。导游说这是某少数的传统食物,用整头猪腌制,这个只腌了很短时间给我们意思一下,真正的会保存10几年或几十年,甚至传代,是宝贵的东西。

于是第二天就让导游带我们去看,在村落七拐八拐到了一个破旧的老木屋,木门吱呀一声推开,昏暗的房里导游手往上一指,我抬头望去~

房梁上赫然挂著一个庞然大物

我吓了一跳,脸上,手臂的寒毛竖了起来。仿佛时空转移置身于《暗袭》的洞穴,当下真的非常的恐怖。一头~到吊~了~三十多年~的~猪!

腊肉我是不怕的,腊肉一般这样的

但这个身形巨大,连头带尾,四肢被捆绑著,皮肤闪著黑光,姿势神态诡异,当下就已经非常可怕。再想到它还是食物,阴影一下就上来了。

后来导游又带我们去另一个地方看了一只「年轻一点」猪,10多年的摆在地上,皮肤还没变黑闪著腊黄的光,像躺在地上的人体。

当然还有年代更为久远的,越老越值钱(图片来自网路)

申明一下我没有任何恶意或不敬,我孤陋寡闻,著实被吓一跳。


内蒙古的羊头捣蒜。

羊头整颗先烤再卤,出锅冷却后将羊头肉,羊舌剃下,之后将羊头骨从中间劈开,露出羊脑,将剃好的羊头肉码在上面,作为盛羊头肉的容器装盘,最后辅以蒜醋汁作为蘸料上桌。

我本人最爱的下酒菜之一。

更新:很多外地的小伙伴看过这个答案都在评论区表示这道菜一点都不黑暗,而且还有点被馋到了,想吃。除了欢迎大家来内蒙古之外,我也惊喜地在万能的某宝上发现居然可以买到新鲜的熟羊头,大伙如果没空来内蒙古的话也许可以一试:

新鲜熟羊头肉4斤熟羊肉熟食羊脸肉羊杂肉羊汤多省包邮淘宝去购买?


以前都说广东人民才是食物链的顶端,但当我去了云南后……我发现云南人才是全国唯一一个能吃了广东人的战斗玩家。

前方高能……

1. 油炸蚂蚱

一口下去嘎嘣脆,还是个高蛋白的营养佳品……

捕捉手段也是很暴力

等待收完稻谷以后直接放把火把田地少了

蚂蚱们一下就蹦了出来

抓到以后开水一烫再晒干

就可以油炸蚂蚱干尸了……

2. 油炸蜂蛹

密集恐惧症简直看不了

捕捉手段同样暴力

用火把把蜂巢里的成蜂熏走

剩下刚成型的不会飞的幼蜂和蜂蛹拿出来回家炸一炸即可

当然也是得在特殊的季节才可以这么捕捉啦

不然蜂种估计早就灭绝了……

3. 油炸臭屁虫

这个又黑又恶心的东西…敢吃的也都是勇士!

看完盗墓笔记啥的再吃

好像自己在吃墓里的虫子

4. 油炸花蜘蛛

说实话看到上菜的时候我已经吓哭了

从小连苍蝇都害怕真的难以下口

没敢吃…朋友说和蚂蚱一个味儿

5. 竹虫

这个其实看起来也还行吃起来也还不错

有点像炸面条鱼的味道

吃到嘴里还是外酥里嫩的感觉

6. 酸辣蚂蚱卵

傣家的经典美食

价格还不菲

看起来就很惊悚

写完我已经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云南人民真英雄!


谢 @高百烈 豆豆邀。

还是豆豆比较了解我「见多食广」,他们在群里经常说我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不管他们的话题是什么,多么的形而上,总会被我不知不觉引到聊吃上去。

言归正传,云南的很多饮食对外省人差不多都可以称之为暗黑料理,我在滇西很多年,著重介绍一下滇西的暗黑料理。

云南对各种虫子的花样吃法,常常会吓得人飞起,其实虫子真的是好东西,很好吃,不过大家所熟知的油炸是最简单粗暴的,个人认为并不是最优选,比如蜂蛹,凉拌或煮汤要比油炸好得多,可以很好的保留蜂蛹的鲜甜原味,再如蚂蚁蛋,也是凉拌,沸水焯一下捞出晾凉,佐以傣族水腌菜、生剁小米辣、蒜末、欧芹等,鲜甜爽口,蚂蚁蛋入口一咬在口腔里爆浆的味道与感觉,无与伦比。

(酸笋蜂蛹汤)

(刚挖出来的蚂蚁蛋,还带著沙土,需要反复淘洗干净方可食用)

(洗干净的蚂蚁蛋)

(凉拌蚂蚁蛋,用傣族水腌菜加生剁小米辣、蒜末、欧芹、莴笋丝凉拌而成)

(新鲜竹虫)

(烤蚂蚱)

(沙虫,傣语叫miangsai,这个就油炸好吃,起锅撒一点点盐就行了)

(傣语叫缅谷巴,也是油炸了吃,也可以烧烤,口感不如沙虫)

傣家菜以酸辣为主,荤素都喜欢放腌菜、干腌菜或者酸笋,其中尤以酸笋的味道有些异样,第一次吃的人会觉得臭不可闻,喜欢上了又什么菜都要求放酸笋,真是个迷题。

(傣家酸扒菜)

(傣族水腌菜煮牛肉)

(傣家清炖芋荷,老板说这是清炖,却还是有那么多辣椒)

(傣家普普通通的一桌菜)

(香辣螺蛳)

(酸辣鱼)

(柠檬鱼)

(香辣鳝鱼,里面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新鲜草本香料,当然青红小米辣还是少不了的,很鲜)

(油焖嫩竹笋尖)

(干腌菜鲤鱼汤)

(清炖挑手鱼,别上当,里面会有好多青红小米辣,一不留神辣得涕泗横流)

(鲜毛竹笋炖鸡)

(酸笋乌鸡汤)

(香茅炸猪排)

(菠萝饭)

(傣味素拼,调味全靠那碗酸辣番茄酱)

(傣语叫洛秀,取新鲜嫩黄笋尖,用腌酸笋汁熬煮制成)

(素炒魔芋)

(傣族水腌菜烩红豆,评论区说这也有人说暗黑,这真的只是傣家一道很普通的菜而已)

(傣家水腌菜凉拌红豆)

(老奶洋芋,也是用傣家水腌菜烩的,说烩红豆暗黑,这个应该更是暗无天日了)

(阿昌族最有名的过手米线,蘸料是猪肉沫、猪肝、猪小肠、猪脑花,加上干焙花生碎、芫荽籽、生剁小米辣、炒糊小米辣、蒜末、香菜、烤猪皮等拌成的,也是酸辣口的,这道料理才是真正的暗黑,很多人没勇气下手,凭良心说,我自己也不喜欢,通常带朋友去吃,我自己并不吃,爱吃的人会爱得要命)

(阿昌族炸五花肉)

关于虫子原来已经专门写过一篇了,在这只是简单举个例而已,原来的那篇关于有哪些昆虫可以食用的回答知乎日报已收录。

在云南傣族景颇族集聚区的德宏,汇集著各种风味小吃,说实话,关于旅游景点真说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放眼望去,哪哪都是景点,整个德宏就是个大花园,天然氧吧,平时生活在这,司空见惯,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倒是小吃值得书一笔,如果我是市长,才不搞什么招商引资旅游宣传,我就推出「吃在德宏「这一项就足以吸引众多老饕。

到了德宏,要先习惯按当地人的生活节奏,放慢脚步,悠哉悠哉的享受慢生活,一般德宏人的生活节奏是这样的,舒舒服服睡个懒觉,起来冲个凉,然后出门找吃的,光是甩碗饵丝米线,花样繁多到令人眼花缭乱,如果住一个月,可以每天早上不重样的吃,小锅饵丝(米线、卷粉、面条)、牛皮饵丝(米线、卷粉、面条)、大救驾、三鲜饵丝,小锅米线、臭豆腐小锅米线、豆花米线、稀豆粉米线、烧饵块、印度奶茶+印度甩饼,有甜有咸,甜的放鸡蛋和炼乳,咸的放印度豆酱,你们叫做印度甩饼,我们平时是叫做「介乌布拉达「,还有越南卷粉等小吃,南亚东南亚的大部分小吃在这都能吃到,过去越南排华的时候,归国的越侨很多人并没有选择回广西老家,而是被安置在一些农场,越侨和印尼华侨多的农场就叫华侨农场,后来农垦系统改制,农场职工一下子便四散开来,年轻人收起行囊到广州学美发回来开发廊,女人就发挥她们的特长,开了越南小吃店,做越南的各种小吃,越南小吃尤以各种卷粉见长,越南小吃人称水食,比较清淡,合我胃口,其它的东南亚小吃大部分都是酸酸辣辣,西南三省,川渝以麻辣为主,贵州以香辣著称,而滇西的不同之处是酸,大部分是酸辣口味。

(越南小卷粉)

(缅甸掸族大排米线,搭配白萝卜水腌菜)

(泰国鸡油饭)

(云南腊腌菜,跟其它地方的酸菜可不一样,吃早点的饵丝米线,大救驾等少不了,正餐也少不了,甚至泰国鸡油饭也会配腊腌菜佐餐)

(施甸豆豉,据说施甸人是西域人的后裔,至今他们的祭祖仪式都跟汉族不一样,施甸最负盛名的就是他们的腊味,过年杀猪他们会做萝卜丝五花肉醡,排骨醡等等,什么腊腌菜豆豉腐乳更是不用说了,云南有一道菜叫「千张肉「,就需要用施甸腊腌菜做才好吃)

(云南千张肉,大片的五花肉下面不是梅菜,是腊腌菜,味道跟梅菜扣肉完全不一样)

(牛皮饵丝)

而缅甸人巴基斯坦人的小吃店则是占了天时地利的地利,跨过国境线进入中国境内就可以从事他们各自熟悉的行业,一开始是珠宝商比较多,人多了之后,就出来吃的问题,每个人从小吃到大的味蕾是轻易没法改变的,中国的饮食他们是吃不惯的,就这样巴基斯坦风味小吃店也渐渐多起来,这些小吃店多为在缅巴侨, 所以他们的小吃店经营的不止有他们家乡风味的特色,还有很多缅味的小吃,饭馆以印度咖喱为主,咖喱牛肉、咖喱大虾、咖喱鸡、咖喱羊排、咖喱鸭蛋、咖喱鱼等等,凡事皆可咖喱就对了,佐餐的小菜是免费无限量供应的,如生菜蘸鱼酱、缅味酸菜汤、舂小米辣大蒜欧芹等,一般这些巴基斯坦的饭馆附近和巴基斯坦人集中的街道都会有槟榔摊,亚热带人喜嚼槟榔,嚼一嘴血红,满口大黑牙,买一个试试,他们往往只给做劲最小的槟榔,而且还会叮嘱不要把槟榔汁咽下去,分分钟醉到升天,不过游客都只是猎奇尝一尝,一入口嚼一口就吐出来了,槟榔那股味不吃槟榔的人根本受不了,会把舌头腌到疼,亚热带国家的人还很喜欢吃油炸食品,什么都炸,在街边支一口油锅,洋葱可炸,马蹄草可炸,茄子可炸,炸土豆、炸豆角、炸豆饼等等,还有他们特制的油炸糯米团子(或油条,也是糯米做的),感觉他们什么都可以扔油锅里炸。

(咖喱虾)

(咖喱牛肉)

(缅味生菜蘸臭鱼酱)

(缅甸人巴基斯坦吃饭都是用手抓的)

(缅甸传统酸汤)

(缅甸洋葱蘸水)

(瑞丽珠宝街后面小巷里的巴基斯坦咖喱餐厅)

(印度甩饼,甜口的)

(印度奶茶)

德宏是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景颇菜馆有很多,景颇菜以辣为其特色,景颇风味小吃也好多,外地人的话,吃一次景颇手抓饭,基本上他们的特色菜也有了。

(景颇焖牛肉,里面有好几十种野生香料)

(景颇鬼鸡,之所以叫鬼鸡,是因为景颇族最初是多神教,是他们祭鬼神要用的主菜)

(凉拌芭蕉芯)

(凉拌水蕨菜)

(凉拌岩姜,这个相信很多人也接受不了,岩姜有一股子松节油的气味)

(景颇干巴凉拌生豇豆,下饭菜)

(景颇豆豉炒水草香,景颇豆豉相当于景颇族的味精,哪都可以放,调制出来的味道还不错)

(景颇绿叶宴)

(景颇手抓饭)

不得不说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傣族撒,撒是傣语凉拌的意思,比如牛肉的就叫牛撒撇,分生熟,生牛肉沫、韭菜沫、欧芹、香蓼、生剁小米辣、干辣椒粉、味精,汁是牛胃反刍液,过滤后用,用冒牛肉片、细米线、手撕生莲花白片、烤牛肚、茼蒿菜、烤牛小肠、烤牛胰脏等蘸著吃,傣族当菜吃,也当小吃,传统的撒撇大家喜食生撒,说味道更鲜,除了撒撇还有柠檬撒,用的熟牛肉沫,佐料跟撒撇差不多,只是汁液用的柠檬汁,大热天吃很过瘾,还有撒达鲁,所谓撒达鲁就是生拌猪肉,生猪肉沫,佐料跟撒撇差不多,细米线、炸猪皮、茼蒿菜等蘸著吃,还有鱼撒、油辣子撒等等,不一而足,花样很多。

说到撒,最特别的是吃撒不放涮涮辣都不叫撒,据说这是一种辣度非常高的辣椒,我不吃辣,没试过所以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辣,只听说曾经有武警新兵打赌吃涮涮辣被送进医院洗胃的,顾名思义,涮涮辣就只能涮一下赶紧捞出来,如果一直泡在汤汁里,谁都下不去嘴了。

有人问我你一丁点辣都吃不了,在云南是怎么活下来的,我说勉强苟且偷生呗,反正每次在饭馆交代大厨不要放辣椒,都被人一脸嫌弃,像看外星人一样狠狠地瞅我,平时跟朋友聚餐也经常只是坐在那看别人吃,自己回家再吃,满满当当一大桌子菜,几乎找不到下筷子的,没有不放辣椒的,生剁小米辣,涮涮辣、糊辣子、油辣子、舂辣子,啧啧啧,无辣不欢的世界实在没能力加入。

(令人闻风丧胆的涮涮辣)

这个撒撇对外省人来说,可以算地地道道的暗黑料理,上次我们中缅边境联检,外交部条法司的司长招呼后来的总参的一个参谋:「来,小丁,吃这个,这才是傣家的上等菜,不吃你就白来了……」,小丁说好好好,然后吃了,看他咽下去之后,我们那位司长问他小丁好吃吗,小丁说还行,这是啥东西,司长一本正经淡定的说:「牛屎「,小丁跑开要呕,终究还是没吐出来,一群人笑得前仰后合,我们外交系统的人很喜欢这样作弄人玩。

如果说到云南吃虫子算是一个挑战,那么吃撒撇就需要更强大的心理与胆量了,实际上撒撇的那个汁液真的不是牛屎,是反刍液,然后会被过滤得很干净,然后熬煮后才用的,我自己也是过了很久才敢吃的,然后发现并没有什么异味,还很好吃,敢不敢来试试?

(傣家撒撇)

说吃辣,不知道何时起,全国人民都无辣不欢,对于嗜辣者而言,川渝的麻辣,黔系的香辣,滇西的酸辣,总有一款适合你。

说暗黑系,还有一道菜就是羽叶金合欢(又称蛇藤等),傣语叫帕哈,这个帕哈一般配鸡蛋,或煎怕哈鸡蛋饼或煮帕哈鸡蛋汤,味道没什么特别,是其气味很大,喜欢吃的人觉得那种气味是香,没吃过的人光是闻其味就要被熏死,生的就有一股特殊的气味,像臭鸡蛋味,也像腐败物的气味,吃起来还不错,这也应该算是比较暗黑的了,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

马蹄草,微苦,回甘,可凉拌,也可以煮马蹄草圆子汤吃。

(马蹄草圆子)

五加科植物在德宏的食用也很广泛,烩、煮、炒、凉拌均可,常见的有「掌裂柏那参「、「掌叶柏那参「、「刺通草「、「通脱木「「楤木「、「纤齿柏那参「、「阔翅柏那参「、星毛鸭脚木「和「梁王茶「,比如梁王茶,一般就凉拌吃,沸水焯一下,用豆豉、蒜末、欧芹、米醋凉拌,也可以用腐乳汁凉拌。

还有云南的茄科植物,不爱吃苦的人也是接受无能,不管是红茄、刺天茄还是其它的茄科植物,都是苦的,都可以炒、煮或舂了吃,多配以酸笋和辣椒、欧芹等。

鱼腥草是真的有一股子鱼腥味,很多人吃不惯,然而鱼腥草在云南即是主菜又是香料,很多菜都可以看见鱼腥草的身影。

(鱼腥草炒宣威火腿)

每年冬季还会吃到嫩罂粟苗,可以煮清汤,也可以生吃,微苦,生吃是蘸番茄酱吃,不是那种超市买的番茄酱,而是新鲜番茄泥+小米辣+欧芹+蒜蓉熬煮制成的,通常大家一边吃一边说,我们来扫毒,把毒品掐死在摇篮中。

云南是植物王国,蔬果野菜种类实在太多了,根本没法介绍得全,很多人吃了都不知道是什么菜。

当然我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列,我老爹是植物学家,我不是,只是从小帮他抄写整理编辑论文略知一二而已。

喜欢甜品的,也有很多选择,除了在别的地方都能吃到的,日常可以吃到的有米凉虾、冰奶茶、凉粉、卷粉、豌豆粉、芭蕉芋粉、柠檬鸡爪、柠檬猪皮、酱鸡爪(翅)、牛油果酱和各种热带水果、果汁等小吃,而泡鲁达应该算是德宏独有的,也是东南亚的一种甜品,里面有炸紫米、起司面包干、龟苓膏、椰蓉、洋米、冰镇炼乳汁,香香甜甜,吃过的人还没听到说不喜欢的。

(泡鲁达)

(红糖水冰镇凉虾)

(炸乳扇)

(灰粽,糯米、新鲜五花肉、草果面、香茅灰等板栗或花生随意,可放可不放,甜粽党可能不喜欢,咸粽党相信吃过都会喜欢)

(柠檬泡椒鸡爪,别看不起眼,一不小心把你辣到升天)

(西番莲,大家叫百香果,一个一个嘬著吃累,挖出来大勺大勺舀著吃)

(牛油果与牛油果酱,用勺挖出果肉,捣碎,加入炼乳,口感比搅拌机做出来的好吃)

(胡颓子,当地人叫羊奶果,酸的)

(酸李子)

(稀豆粉)

(苞谷粑粑,新鲜糯苞谷做的,刚出锅吃最好吃,香甜可口,口感糯糯的)

(野生酸杨梅)

(缅甸拌茶,一种喜闻乐见的小吃,缅甸山区的崩龙族种茶叶,会腌制茶叶,酸味的,拌上洋葱、绿番茄、蒜片、生剁小米辣、欧芹、圆白菜丝和炒花生米、豆子、芝麻等)

夜宵也是风味杂陈,有当地的少数民族烧烤,也有外地的炒、炖、烧等。

(香辣蟹,螃蟹来自于缅甸靠近印度洋的内陆河,日夜兼程从陆运新鲜的活蟹到畹町口岸入境,夜宵摊上的特色小吃)

(清蒸蟹)

(柠檬拌手撕干巴,干巴就是黄牛肉干,也是小吃,下酒菜)

(火烧干巴蘸油碟)

(油炸臭豆腐)

(炸虾卷)

(炸五花肉)

(烤五花肉)

(烤肉)

(烤猪脸)

(各种烤串)

(烤鱼)

(少数民族吃吃吃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想吃三五好友支起来就烤,酒到兴起,载歌载舞)

https://b23.tv/av62994654?

b23.tv

《人生一串》芒市篇之烤猪尾巴。

以上列举的部分你吃得惯就算是好吃,吃不惯就算是暗黑料理了,其实还有好多我没提及的,带著嘴带著空空的胃来试试就知道到底暗不暗黑。

(图片大部分是我们食堂厨师小丙拍的,她本人就是瑞丽傣族)


活珠子

让我上去

说什么毛蛋!毛蛋都不配!必须是活珠子!

来南京上学的我第一次听说了这个东西,以为是金陵特色小吃,开开心心和室友出门了。

然后看到别人吃,小翅膀小腿都在,吸一口鸡胚汁,吃的满嘴鸡毛,还要嫌不够嫩,dbq臣退了臣真的接受不了啊。

毛蛋是死胚,活珠子可是活胚啊,孵了十几天还在发育中的小鸡胚胎。仅凭这一点我觉得已经甩了毛蛋几条街。

看到了吗,清晰的小鸡雏形,再孵几天就能出生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也没有出任何的孵化问题,就这么看著雏形吃掉,这个特色小吃我先退了,就不尝试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