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济学益处多多,最为显著的两点就是「可以更加理性的做决策」以及「能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周边环境」

1、更加理性的做决策

会舍弃沉默成本:

下班时等公交已经等了10分钟,要不要继续等下去?如果舍不得沉默成本,也许你最终会因为堵车,等1个小时。但如果忽略沉默成本,也许你就会在等满15分钟后就打车走了。

计算成本时不止考虑资金成本,还会考虑执行成本,沟通成本,机会成本等等:

你在逛街,看到有个杯子很漂亮,老板要价200元。你记得城南有家店只要150元。打车过去也只需要30元,大概半个小时。也许单看价格,看上去去城南还挺适合的,但如果再算上时间带来的机会成本(假设你的时薪是80元,那这里你就大约损失40元+了),可能去城南就并不划算了。

会避免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等等:

比如不会被返现,送券等促销活动轻易刺激到。

2、能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周边环境

能更清楚的了解商家是如何玩一些促销套路来刺激你消费;

能更清楚的了解到你是如何被价格歧视的(比如隐藏的比较深的优惠券);

也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存在劣币驱逐良币,柠檬市场这样的效应了(二手车市场)。

以上只列举了少量的例子,实际上有非常多的宝藏等待你去挖掘。

总之,学完经济学之后,你会更理性的做决策,也能开启一个全新的视角,体验到更多的乐趣。所以,经济学还是值得一学的。


严格意义上讲,经济学并不属于实务类的科学,你真正能够从中直接获得,可用于未来工作的本领技能并不多,但是它却是一门让你变的更加聪明的科学。例如经济学最基础的经济人(或者理性人)假设就会让你充分考虑做每件事情的成本和收益,以期实现个人效用、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弹性的概念要求你要对周围的事情尽量敏感一些,不然就会成为商家收割的对象;机会成本要求你将资源投入到收益最大化的用途,否则就是资源的浪费。


学习经济学带来的改变:一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会去想这件事的成本收益,以及遇到后悔的事情,告诉自己那已经是沉没成本,相对会看开点;二是在教育娃娃的时候,不自觉地会使用上自己的经济学知识,比如跟孩子解释什么是公共产品,什么是私人产品,会有产权的概念。


引领自己往实用性学科发展hhh


让我找到了一份天天加班,饿著加班的工作


买菜都想的是完美竞争

找工作想的是摩擦型失业


你会不知不觉中更加理性,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会计学、证券、公司理财、投资学、物流供应链、国际贸易实务、金融学、财经应用文写作,你会学到貌似很空但能真正改变自己思维的东西。


就变得更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消费变理性。

发现很多事情都跟经济有关系,虽然看上去没什么关系。(政治/心理/历史/以及生活里的琐碎小事小矛盾)

还有就是,对于同一个不是那么明显的现象,有时候可能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


通过学习经济学发现,目前的经济学家甚至经济学本身对社会发展来说基本都没有真正专业的价值。除去属于常识的那部分内容之外,其他就是那些特定人群的游戏以及忽悠他人的工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