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挺多吧,黄疸分两种,一种是病理性黄疸,另一种是生理性黄疸。一般是生理性黄疸,数值不高一般每天晒晒太阳就可以,可以自行消退。可是病理性黄疸就比较严重,要照蓝光。我女儿出生时是病理性黄疸,数值还比较高,当时是进保温箱照蓝光,照了3天,出院时用了好像4000还是6000多吧不太记得,因为当时加上孩子妈生产费用一共是8000多的。这个最好听医生建议,为了宝宝好。


我之前听过儿科医生讲的黄疸课,百分之八九十的宝宝都会有黄疸高的现象,这是由于子宫内缺氧的环境和宝宝肝肠代谢功能还没发育完善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我们要避免吃的不够引起的黄疸的升高,多吃奶促进宝宝多排大便,把体内的胆红素尽快代谢出去。

新生儿前几天,胎便尽快排完并颜色转变:大便由黑色转为墨绿,再又墨绿转为黄绿,再由黄绿转为金黄。

多吃呢,不是说一次吃的多,刚出生的宝宝胃容量只有5~7毫升,一粒葡萄那么大,所以千万不要喂多了撑著宝宝。而是频繁哺喂,不限时间、不限次数,宝宝想吃就给他吃,按需哺乳。

吃奶最好也是吃母乳,母乳是最适合宝宝消化吸收的。母乳也会在宝宝肠道形成保护膜。

不过,吃母乳不像奶瓶有刻度,不知道宝宝吃没吃饱。可以来咨询我,告诉我你家宝宝的具体喂养情况,我来帮你判断。

上面说的是吃的不够引起的黄疸升高。还有一种呢,是病理性的黄疸升高,黄疸快速上升,宝宝看起来很黄。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宝宝黄疸高,一定要遵医嘱定期监测,如果黄疸值已经达到了光疗标准(照蓝光)听医生的治疗方案,对宝宝进行蓝光治疗。照蓝光对黄疸是一种很有效、副作用也很小的治疗方式。妈妈们最不愿意的就是会母婴分离,不过宝宝也会很快回来。宝宝不在家的时候,妈妈要维持泌乳,让宝宝回来时有奶吃。

还有就是对于黄疸没达到光疗标准的,有时候医生会开益生菌和茵栀黄之类的。

益生菌呢,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会对黄疸有效。

茵栀黄呢,是一种中成药,原理是多拉促进多排,新生宝宝本来就拉的次数多,如果再多拉,可能小屁股都受不了。而且,对宝宝的肠胃也不好。

最好还是多吃母乳来促进大便多排出,代谢出多余的胆红素。


妹妹生完宝宝之后,由于黄疸问题,宝宝一个人去住院了,全家人一起担心宝宝。因此我在学习育儿知识的时候,格外关注新生儿黄疸的问题。

新生儿黄疸有两种类型:正常的(生理性黄疸)和不正常的(病理性黄疸)。

  • 正常的(生理性黄疸)

一般情况下,婴儿出生三四天后皮肤开始变黄,这是正常的黄疸。

只要宝宝体内的「胆红素处理系统」逐渐成熟起来,让多余的胆红素逐渐变少,黄疸就自然消失了。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两周,不会对宝宝产生伤害。

  • 不正常的(病理性黄疸)

不正常的黄疸通常出现得更早,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就会出现。这是由于婴儿体内太多的红细胞被过快地破坏掉了。

不正常的黄疸通常是由于母亲与婴儿的血型不相容引起的,比如母亲是O型血,而宝宝是A型或者B型。

如果宝宝出现了黄疸(大多数宝宝都会出现),你一定要请教医生,确认是哪一类黄疸。


数值不要太高,都没事的,我家因为早产,有黄疸,住过一周新生儿科,但是回来的时候,黄疸也没有退下来,黄疸主要还是靠时间,还有阳光让胆红素降下来,注意就是不要隔著玻璃晒,现在夏天的话,要早上7.8点以前,下午4.5点以后得太阳,不然太晒了,容易晒伤,还有眼睛要用布遮挡一下,不然阳光对新生儿来说太刺眼


初生婴儿黄疸病很严重,要及时到当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蓝光照射治疗,在此期间,尽量避免哺乳喂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