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怎样生活呢?

最近又看了一些回答,请大家注意「过分理性」的「过分」一词。说实话,好多答主还没到那种「过分」理性的程度,哈哈,这样的话就没多大意思了。


「美是使人感到自由的愉快,而崇高却首先(由于不协调)使人不愉快、甚至感到痛苦,但随后由于上升到理性的无限性,从而更大规模地解放了想像力,产生出更高层次的愉快」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

————————————————————————

上面是大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于「美」和「崇高」的区别的观点。只有理性程度相当高的人才能做出此种精妙的区分。

极其理性与欣赏美不是互相排斥的,让人无法欣赏美的特征是「蠢」、「文化素质低」。


喜欢中国文学或艺术的人可以看看李泽厚的《美学三书》。


因为你仅仅把理性理解为工具理性,而理性可以是丰富和多维度的。


理性,自觉的思想。它没有「感到」功能,而只能对「感到」的东西(比如「美」)加以揭示。理性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美感」的。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听一个旁观者谈论美呢?因为理性通过语言为不同的人提供了相同的思维结构或形式,正是这种形式(同构性或集体意识)使得交流成为可能。

交流离不开理性。假若没有理性,大家纯粹用情感来交流,那么,由于情感本身是晦暗不明的,并且是善变的,几乎不能传递确定性,所以交流起来就一字:累!累死了你还没明白人家的心意。

然而,理性能把情感确切地表达出来吗?不能。刚才说了,情感很难确切表达自己;而作为旁观者,理性之表达,一半靠逻辑推理,一半靠想像。

人生有没有意义,这件事情究竟谁说了算?必须承认一点,凡是靠「说」的,都只能是理性说了算。但是,意义的承担者是情感,而理性是外在于它的模式。换个角度说,情感是被遮蔽的意义,理性则是一边去蔽一边遮蔽。所以就算理性穷尽所能,也无法把意义完全揭示出来。

美——美本身,是一种「感」,而不是「思」。理性之所思,乃是美的现象,即语言对美感的模拟。到目前为止,理性还不能揭示人生的意义,也不能提供生活的美感。

强行求解的话:

靠逻辑,最终会推出:人生的意义在语言边界之外(维特根斯坦)。靠想像,大家会想到一块去:god。

因此,难免会有人滑向相对主义、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他们是思想者,生活在理性世界里。

更多的人则生活在情感世界里,他们是天生的艺术家,或悲或喜、一唱一跳,皆是创造。

ps

情感和理性各有局限,互为根据。不过请注意,把它俩拆开来分析,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是一种逻辑方法。而在现实中,情感和理性是不分家的,不管用什么手段,我们都不可能得到纯粹的情感和纯粹的理性。人就是人,只能整体存在。


这句话不过是试图用伦理学规范和美学规范的存在与否来试图反过来否定认识论规范,但是这种脱离可能性考量的后果主义思路是无法限制任何东西的,而本来伦理学规范和美学规范也需要在认知论规范下才能得到证成,因此它们无法用来反对认识论规范……

如果要回应的话,请用斯金纳的《超越自由与尊严》的最后来回应:

人们时常抱怨,关于人的科学观念会导致自尊心受损、绝望感和怀旧感。但是,没有任何理论能改变它所研究的对象,人依然故我。一种新理论所能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它的研究对象所能做的事,关于认的科学观提供了令人振奋的可能性,我们还未看到人到底能将人造就成什么。


个人认为,题主对于理性的含义理解有点偏差或者说狭隘了。另外对于「美感」这个词的理解范畴也相对狭小了。

理性看待世界和人生没有意义这两者之间也不是直接关联性。生活的美感原本存在,不宜人类的内心和主观意识为转移。当然啦,如果审美主体的人类能够有更高的美学能力,能够有欣赏大千世界万种风情的心灵和眼睛,也许能感受到更高层次的美感愉悦。

但是,美学这件事本来就是理性的,没有理性分析,系统梳理,著书立传成为一个专业的哲学分支学科,该如何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呐啊欸呦喂~~~

我猜想「过分理性地看待世界可能会感到人生没有意义,让生活失去美感。」这句话解释一下换个说法就是:以为自己什么都看明白了,以为自己看清楚了世界的本质,以为自己空无一物看破红尘了,所以感到极度的虚无,从而对世界失去了兴趣和信念,甚至想了却了这乏味无趣的人生……巴拉巴拉巴拉的……

这恰恰是可怜的没有理性啊!生命的意义对于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大家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心中的渴望和梦想,关于怎么过完这一辈子的梦想。有的为了财富地位,有的为了开枝散叶四世同堂,有的为了人类文明火种薪火相传,有的为了有口饭吃有个地方睡觉生活,这些都没错啊!人就是俗气的,就是充满局限性的,更是缺乏理性的,所以才得培养和训练自己的理性能力。

我没怎么见过过分理性的人,我只见过过分自私、高度自负、极度无知的人。哲学宗教还有艺术的意义就在于此了,怎么帮助平凡的人类获得更高一点点的理性认识,可能就多那么一点点,整个人生观就能被颠覆得够够滴咯~


和理性联系在一起的是科学,客观,逻辑,等概念,和美或美感(当人认为此物为美时美感就产生了)联系在一起的是情感,直觉,想像,联想,梦幻。理性和感性不仅共生在我们的本性中,也都是理解世界的途径。

理性使我们获得确定的知识,没有它我们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它提醒我们学会怀疑,免得陷入独断和盲从的愚蠢之中。

但生活大部分是感性的,直觉式的。哲学家说「太阳明天未必升起,虽然已经升起无数次了」,如果我们把这种理性的怀疑精神挪到现实中每个问题,恐怕寸步难行。试想,我如何论证踏进电梯不会踩空?尽管我昨天,前天,前前天都没有踩空。

理性不能越界,对非理性(非理性并非与理性对立,而是指不以理性为基础的东西)的事物,比如情感,信仰,诗意,美,要保持克制和缄默。知乎上有朋友问,「【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为什么我的黑眼睛是黑夜给的?」。他的疑惑在于用读侦探小说的思维来读诗,这个朋友的语文老师应该站出来谢罪。

这并不是说理性会遮蔽美,而是说借用理性的方法得不到美。因为美靠直觉把握,拒绝概念化分析。你不能用说理的方法让别人同意你的审美判断,比如你介绍一幅画历史背景,笔墨技巧,色彩构图,讲得头头是道,别人会觉得长知识了,但不会由此产生美感,。

爱情那么美,能用理性找的吗?一见钟情的爱情最不理性,但最美。

只是,我们的时代唯科学马首是瞻,理性作为科学的代言人,自然也就至高无上,以至于我们性情中理性的那部分发育过头,另一部分萎缩得厉害,如此不均衡的人,怎么感受得到美。

从所知的纯粹的科学角度来看,人的生命毫无意义。人类在没有特定目标的演化中盲目诞生,一切活动都可以还原到最初,比如,快乐,幸福,爱情是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或荷尔蒙决定的,犯罪是因为人的脑神经元主管共情的那部分出了状况,所以罪犯感受不到受害人的痛苦,伟大的母爱是催产素催出了的,女性之所以会停经是因为如果太老还生孩子,自己很快就要死掉了无法抚养,不如把所剩精力交给孙子,孙子会带著她的基因活下去,会使生存最优化…

如果仅仅站在生物演化的角度去理解生命,不由叹息,原来我们珍视的情感都是被基因决定的,人就像一个被抛出的石子,竟然以为是按自身的意愿下落,而对毫无自由的处境一无所知。于是,虚无主义和厌世感悄悄的从后门溜进来了。

康德说无利害,无功利的审美是最纯粹的。星空这样美,每个看到它的人都由衷的喜悦,而星空对我们并未实际用途,因此这喜悦是单纯自由的。而工具理性是要求计算和功效的,是追求最优解和如何高效达成目标的,所以它轻轻对你说,仰望星空太傻了,,能让你考研通过吗,能找到好工作吗…如果不能,就不要浪费时间了。「过度理性」的人可能在事业上非常成功,但一定缺乏一颗「有趣的灵魂」。

不过度理性的人,大概是钱锺书先生说的那种人吧,【他懂得把善恶美丑与自己爱憎分开,把是非真伪与一己利害分开,不要和日常生活粘合得难解难分,总要学会跳出凡躯看自己,他在实用应付之外,还知道有真理,在写论文求文凭之外,还知道有学问,爱惜生命之外,还知道殉道的可贵。】。

我们这个民族,其实是偏理性的,所以我们从来没有陷入迷狂的宗教。幸好还有庄子,他一会梦见自己变成蝴蝶,一会说鱼变成了大鸟,才让中国人的文化,除了经世致用之外,还有无用之美。我个人认为,从来不做梦的人,比总在做梦的人,更可怕。


过分的「理性」并非真正的理性,只是一种改头换面的功利主义,工具思维。人只会简单功利地看待复杂多维的世界,把他人当成自己意志的工具,这本身就是生命贫乏的特征。是他的生命没有意义,而不是生命本身没有意义。在功利主义者眼里,一切无非是利益,他人无非是工具,这样人的生活中,怎么可能有美的存身之地?


谢邀。

建议读一读李泽厚先生的书,其我们中国是情本体这一论断,对我个人来说是非常基础的认知。我在知乎的这些回答,基本都立论于此。

恰好,李先生还有本华夏美学,可惜我是工科脑袋,读了几次,也没读出点啥。但我想,题主认真读一读李先生的三卷本中国思想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大纲等,会有极大的好处的。


因为人生意义这东西,你只要想太多,就发现思考的理性根本无法帮你获得。

这大概就是托尔斯泰的态度:理性只能帮助我们明晰,防止受骗;但最根本的生活态度,只能来自于「信仰」。(《忏悔录》)

这不是迷信,不妨听我再用马克思韦伯的观点表述吧——

如今所有的学科都极度专业化,在一个预设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只要你给了一个预设,我们的理性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帮我们达成预设后想要的结果。《科学作为天职》

比如经济学的预设是国家总体获得更多钱是好的;科学的预设是科学求真,并且这个真的价值很重要;包括哲学作为专业时也有它的预设。然后经济学就想办法不断得获得金钱,科学就不断求真,寻找更好的范式,哲学(比如伦理学)就不断得弄清楚各类伦理形态会形成什么制度,社会会变成什么样等等。

但有个问题,获得金钱真是最好的吗?求真就一定有价值吗?托尔斯泰恰恰认为科学和金钱使人们变得不幸福了。

于是当你思考到这时候,你就发现理性根本无法帮助你——你凭什么说选这个更好,选这个就不好?

你只能依靠你的个人倾向,韦伯说这就是拜你自己的「神」;究竟选择「善神」,「真神」,还是「美神」?

科学家投身科学时,必定是先带有一个倾向——即真就是最好的。这是理性告诉他的?只是他的信念。

因此,不难发现。当平常人思考到这里时,就很难生活了——我该怎么选?一切似乎都没有意义,不过是我的信念?

很少有人能像尼采那般,明知无意义却能自信勇敢的生活吧?

因此,对于一般人来说,最好的方式,便是进入生活。

用生活本身消解这些疑难。

最幸运的是,理性虽然不能驱散这些疑云,可是自然本身却足以达到那个目的。」

——休谟

这绝不是逃避,这才是面对生活与意义的最好方式。

与之相比,闭门在家,脱离生活地思考意义显得太过幼稚了。


任何事情过了分都会出现问题。理智过分必然会压榨感性的部分。自然会对自身的感受造成忽视,从而会出现抑郁(感知不到自己的情绪、无情绪导致的兴趣丧失,同样是抑郁的一种)。对于抑郁的人来说,意义和美感还重要吗?

更重要的不是意义与美感。

为什么?

因为抑郁的人,眼中的一切都是灰色的,原本对他来说有意义的事情也会变得没有意义。所以,妄图以寻找意义来战胜抑郁是非常愚蠢的事情。而是应当停止对意义的追问,回归自己的内心,找回自己的平衡。

等你找回平衡,意义自然会出现。

而美感这东西,并非是必须存在的。对每个人来说,也都是不一样的。根本不需要讨论。


不会,最好的例子就是张爱玲。

她写的小说,总让人产生幻灭感。可是就算是幻灭感的情感也是真情感。理性的人能够清楚地认识现实,反而会过的更好。

1995年张爱玲被发现已经在寓所里去世一周了。太多的人觉得张爱玲孤独终老,一个人过太惨了。死了都没有人发现。可是借用网上的一句话,人死了发现难道能活过来。

在举一个刘禹锡的例子,就是那个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作者。他和柳宗元是好朋友,他就要比老友看的开的多。他能够看到新生事物的生机,他学习医理,强身健体,年轻的时候被贬,后来他老年了,终于等到他翻身了。

如果他不理智,他期期艾艾那怕是早早就去世了。


其实,这句话算是「现象学方法」在人生哲学领域的一个风向标吧。

而实际上,我本人是比较赞同这句话的。

看了一下其他很多回答,基本都仍然停留在「现代性」的角度上审视这句话。很多答主动辄搬出各种「美学」理论这样的高大上的东西佐证「理性」同样具备美感巴拉巴拉。

然而,一旦牵扯到「美学」理论本身,你要知道任何「理论」本质都是「理性」的外化。也就是说,当题主问「理性」与「美感」之间的冲突关系时,各答主却用基于「理性」本质的「美学」理论予以解答。这无异于是在承认「理性」作用的逻辑基点的前提下回答「理性」的作用。很明显,这是「循环论证」。

要知道,「美学」研究和个体的「审美体验」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件事。如果放在「后现代」的视角下审视,「现象学」的视角无疑是更适合去诠释「审美」本身的。

所谓「现象学方法」,核心就是「悬置判断」,「直观体验」。这本身就很符合题主问的这句话的精神。「理性」地看待世界就会产生「判断」,而生命的「美感」在于「体验」。因此,只有「悬置判断」,才能「直观体验」到生活的「美感」。这本身就是与后现代的「非理性主义」内核相契合的。

后现代很多立场我都是不赞成的,但在审美这一块我反而是特别「现象学」的。


因为说这句话的人不仅不理性,而且不懂理性,所以无法理解理性之美。


理性难道就不美吗?


理性没有过分一说,只可能有不足一说。因为理性代表一种全面客观看待和分析事物的方法和能力,这需要大量全面的信息接收能力和处理能力,这里面本身也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和理解的考量,终极的理性意味著终极的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它只可能不断趋近,不可能最终达成,所以何来过分一说呢?

我们如果说一个人「过分理性」了,那么实际上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个人太「愣」了、太机械了,或者太不温情了,这种所谓的理性并不是真正的理性,而只是部分的或者不充分的理性,它仍旧是一种片面而不是全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如果我们的理性能够帮助我们达成更好的生活体验和行为结果,这样的理性应当会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具美感而不是相反,不是吗?


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但这句话说得不准确。

除了搞艺术的,那个人在思考人生意义不用理性,即使搞艺术的,只要不是野路子出身,那个没几年的科班理论学习。

美感不只出现在刹那的镜头中,也不只存在于瞬间的心理触动,也不只存在艺术创作的情感喷发。想想那些物理方程,牛顿的力学方程,爱因斯写出的引力方程,玻尔写出电子轨道方程,引发多少自然科学人们的喜爱,还有那些美妙的数学方程,迷一样的混沌图形,分形图案,还有引领人们生活几千年的哲理,那一个不是那么令人著迷,那个一个不是理性思考出来的。那些用理性创造生活之美的人,都在欣赏理性之美,没有损伤他们生活的美感,多少人还在怀念学生时做难题的兴奋情形。

喜欢用理性感受美的人,也许在直觉审美上不擅长,但并减弱他们生活的美感。美,从来都是以个人体验为中心的,有人欣赏感性直觉的悸动,有人愿意在理性海洋中寻找快感。


过度的理性可以分为两种。

对外在世界的过度理性和对内在自我意识的过度理性。

对外在世界的过度理性,可以理解为白骨观。

在看到「长腿巨乳性感女神」这种标签描述时,人本能的会进行一种主观上的想像,接著无意识会被一种生物本能的对「美」的渴望的魔力侵入,这种魔力源于内在经验的积累而获得的认知,以及欲望本能对欲望对象的追逐。

而用理性认知外部世界时,同样的对象则可以变成「体型幅度与体长略高于平均水准,具备生育能力的智人」。对外部世界的理性,在于通过消解观察者无意识的本能情绪,而消解客观事物被观察者赋予的魔力,从而以更客观和理性的角度来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认知。

对自我意识的过度理性则类似人工智慧,选择用理性认知来替代本能的感受-情感。

在面对外界不同的环境和事件中,人主观意识会滋生各种情绪:对危险的恐惧,对困难的逃避,对自我被否定的愤怒,对渴望对象的渴望。

而过度理性的自我意识,则会选择遏制自己的本能反应,用理性来代替情感,自身的出发点以及具体行为,都是通过思考与经验所得来的,而非身体的动物本能。

对於单一的外部理智或内部理智的使用者而言,片面的理智和本能的欲望产生冲突,再用主观意识的理智压抑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而不被解决的本能冲动越被压制则力量越大。

在片面的理智中最终以工具化外部世界和虚无化自我意识来表达,导致否定了意义,压制了对美的需求。

美本身是人类欲望与精神层面对美好事物的认同,也就是对性与生存体验层面优质事物的渴望,对美的欲望源自身体本身感觉,不因主观的意志来转移。

无论什么样的外部和内部理性,所代替的都只是感觉后的情感,而非对美的感觉本身。

让生活失去美感的理性,本质是单方面的理性在片面的深处否定了另一方面的感觉,在主观意识和无意识的矛盾中产生的一种理智偏激。

学会从两种角度进行真正的理性看待,就可以解决了。

…fi-te和ti-fe的理性差异。


如何看待「过分理性地看待世界可能会感到人生没有意义,让生活失去美感」这句话?

马云拥有阿里巴巴的股权,理性耶,感性耶。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么一些人。

你告诉他要努力,他回答:「反正人都是要死的,百年之后还不都是一坨泥糊糊。折腾啥,做自己不好吗?」

你告诉他要善待自己爱的人,他回答:「费那么多劲,不就为了上床啪啪啪吗?浪漫管个毛用!」

你告诉他爱情对于婚姻很重要,他回答:「两口子不就是搭班过日子吗,啥爱情?爱情能当饭吃?」

当你为天朝崛起而兴奋,他回答:「整这虚头巴脑的干啥,我爱这个国,谁特么爱我啊?」

当一个妹子拒绝了他的邀约,他回答:「这女人真能装,再装,你不还要在男人身子底下叫唤吗?」

他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不算错,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让你像吃了一只刚在一坨热翔上拖完地的绿头苍蝇。

这种人,我只想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理性,是意识中,我的「个别性」,与大家的「普遍性」的「综合统一」。

大白话,就是「为了让自己显的不这么怪」。

考察孩童,基本上都是从「个别性」出发,慢慢的达成「普遍性、同一性」。

从吵闹-安静。从屎拉在裤子上-自己会擦屁股。是「我看我在看」的阶段,此一阶段做事在第三者看来,会越来越「美」。并被反复赞扬。

理性是从奴性演化而来,从「反复做工」,并「习以为常」。形成教养。

但是教养不等于理性,切切记得,绝大多数人停在了奴性-教养,而没有达成理性。

大多数的本科-研究-博士,也依然只停在了「奴性和教养」这一级别。听命于「公式、定理、理论、导师」的压迫下,做事和做研究。

这里我解释一下:就是教条主义,你放弃思考,我代你思考好了,不过事情「讲不讲的清楚」,你照做就行。

理性最终要达到「自我意识」,也就是「我思我在思」。这一阶段,要比「我看我在看」更高。是对自己思考的「抽象概念」的思考。

要将自己的「抽象概念」做为对象来思考,首先要承认「我」的个别性。并对概念「向下挖掘」。与普遍性「对比」。并达成合解,不合解要变神经病。

其实就是回到婴孩阶段,剥离他物压迫自身的「假我」,极纯的承认「我」和「我要」,并反复比对「眼前的作品和之前的作品」,达成「美其丑」的决心。并有「长大成人」的信仰,与现实合解。

解释:这时候人已经开始思考,自己思考的对不对。拿什么东西做材料来思考呢?思考概念。思考「名前实后」的「名」。明白了一个是「我」,一个是「概念的深度挖掘」,向往对「不清不楚的概念的突破」。想要「明明白白」的做「我」。因为「自我设立非我」,我的观察对象「也是我思」。「我思我在思」。

在我们成人视角看来「长大成人」也算信仰?然而在孩子看来还真是信仰。

解释:长大成人不是「必定」的,我如此弱小,然而生下来就双手握拳,鸡鸡朝天。我挖著泥巴,我抓著蝴蝶,我养著小猫小狗。并对这些个玩的过程,进行概念的总结,并希望我眼前的对象越来越美。在思索如何让其更美的过程中,主奴道德颠倒。回头一看,这才真的是「普遍性」。这才真的是「意义」,我对我眼前的对象,赋以意义,人为自然界立法。实践理性达成。

所以这句话应该是有问题的,应该改为:『

过份奴性(听命于公式,受制于概念,安于观察的理性),一定人生没有意义。在公式下都有标准答案,毫无美感。因为张口就是「子曰」和「上帝说」、「老师」说、「法律条文说」。这些都不是我,「我丢失了」。

和「理性」毫无关系,是对理性的污名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