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为两岸关系紧张,为应对局势国防部近日研拟兵役、教召等问题。图为总统蔡英文赴澎湖视导空军「天驹部队」。(图/NOWnews资料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战争真的来时,你第一个会想到的人是谁,或是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是电告自己的亲人、孩子、父母或朋友,赶紧避难、远离战火,还是立马联系国军单位,第一时间向军中报到,志愿上阵,捍卫国家?我不知道各位的答案,但我知道很多人一定很难想像当真的遇到战争来时,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因为中华民国在台湾确实度过了一段很长的承平时期。

因为美中政治角力,加上蔡英文政府刻意操作台美关系,导致两岸之间冷淡无语,危急到可能的兵戎相见。「战争」这名词开始在台湾内部有了讨论,国防部也开始正视兵役役期以及研议征兵、教召等问题,为可能投入的兵源设想。然而,即便如此,「战争」的概念还是离一般人很远,甚至是停留在想像的层次,随著有心的政论节目瞒天乱讲。

根据国民党智库最新民调,有近 6 成的民众认为两岸不会发生战争。其中,20 到 29 岁有 66.3% 认为两岸不会发生战争,60 到 69 岁则有 54%,显见愈年轻的族群愈觉得两岸不会发生战争,愈年长的族群愈觉得两岸可能会发生战争。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共机频繁扰台有 7 成民众心中并不感到恐惧;当问到能否承受两岸发生战争后,除了造成人命死伤之外,还有断水、断电及断网等,52% 的受访者给了肯定的答案,无法承受者则有 4 成。

其中,20 到 29 岁有高达 6 成表示可以承受,是所有年龄层中比率最高者。70 岁及以上者只有 4 成,比率最低。

从以上民调,不难发现台湾人对于战争的印象及观感,跟著年纪有著很大的正相关。年长者因为有经历过战争、或亲人中有经历过,因而了解战争的残酷,加上有家庭成员及事业,对于战争可能带来的人身及财产损伤格外重视,而不愿轻启战端;

反倒是年轻一辈,较无家庭事业顾虑,加上外在政治因素影响,觉得战争不会这么容易发生,就算发生自己也可以承受得起。然而,每场战争都会付出或大或小的代价,这绝非嘴上喊打喊杀、靠著满腔热血,就可以赢得胜利。我其实想问年轻人「要拿什么去换」,是扎实的国防兵役训练、精锐的攻击性武器、具有一击必杀的毁灭性武器?还是用你我不知道我多少人的生命?

政府迁台后,至今发生的战争包括 1954 年的一江山战役,以及 1958 年的 823 砲战,但这两场战役都发生在外岛,没有触及台湾本岛。距离上一次两岸发生战事已经是62年前,也就是说现在年纪超过 62 岁的民众,才有真正体会过战争,尝过战争的阴影,否则都只是听别人说。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种氛围,让生长在台湾的年轻一代,有种「天生勇」,轻易地被牵著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固然没错,但这忧患到底是被制造出来的,还是因为对国家及人民生存产生威胁而所产生的忧患?中华民国台湾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侵略性忧患」还是「针对性忧患」?

难道除了敌对、战争外没有第三条路?做为执政党的民进党有曾经试著努力过?我认为没有,但我相信曾经是执政党的国民党确实有努力过,也尝试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两岸关系,且没有因此牺牲掉中华民国的存在。

当民进党一再操弄仇中、反中,其实就是在操作世代,利用他们对战争不熟悉,以及去历史的史观,让他们去承受后果,进而背负著可能的损失。年长者所来之日不多,真正要去面对的是现在喊著不惜一战的年轻人们,岂能不三思?

所以,当战争真的来时,年轻人想清楚了吗?

●作者:钱震宇/国民党智库副发言人、资深媒体人、开放智库发起人

●本文为作者评论意见,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闻》立场

●《今日广场》欢迎来稿或参与讨论,请附真实姓名及联络电话,文章欢迎寄[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