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标题是因为实在不知道写什么标题,不是说真的培养成所谓天才,而是孩子在婴儿期应该怎么教育?有什么好书?有什么渠道?看很多明星孩子3岁左右各种乐器什么都会,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还有的上一年级能背1万个单词和上千首古诗,总之吧,人家肯定是努力了,会为学业节省很多时间。我家早教也上了,感觉没什么用,就是一顿傻玩。总是说孩子自由发展,顺其自然,但是人生不就是个拼嘛。正好我们各方面条件经济实力都允许,但是就是没有渠道得知如何育儿。我不想像农村老太太似的把孩子带大就行了,有好的建议吗?最好是好书。(不要那种培养孩子性格和情商的书,本人就是学心理学的),求推荐的是那种实打实实用的书或者其他渠道。


婴儿期的早教,实际上更多的是对五感的刺激激活、大脑思维的培养、四肢运动的训练以及亲密关系的维系。

比如利用抚触,激活宝宝的触感,刺激分布在皮肤上的不同感受器、兴奋中枢感受点,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及其与触觉间的联系,提升触觉感知,逐渐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和智能形成。

又比如借助积木游戏,引导宝宝十指分化,锻炼手部的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提高整体的灵活性与思维能力等。

因此,有时候看起来宝宝就是在玩、在享受按摩,什么都没有学。实际上,对他来说,这些活动就是早教的一部分。

那么,要怎么在这个时期里,培养宝宝的「天赋」呢?

想要让宝宝成为多才多艺的「天才」,并不是说一定要宝宝在襁褓中就开始学这学那。其实只要仔细观察,那些所谓的天才宝宝,往往有这样两个共同点:

1、非同寻常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宝宝探索世界的内在动力,能够推动宝宝不断去挖掘、创造与挑战。而要培养这种旺盛的好奇心,关键就在于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年里。

这个时期的宝宝天生就是好奇宝宝,对外部世界怀抱极大的兴趣。遗憾的是,由于他们认知能力不足,好奇心的表现方式相对就显得幼稚、可笑,所以很容易被家长误以为是捣蛋、调皮、犯错误,受到家长的批评和阻止。

比如,1岁左右的宝宝,开始学习自己吃饭。他会把碗里的食物捏起来搓揉、投掷,还会把勺子伸得长长,够你碗里的食物。

这难道是宝宝在故意和你作对吗——不是,这是宝宝在尝试实验:他想知道食物的触感,想知道自己的行为对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想知道妈妈碗里的是什么东西,还想知道他这样做妈妈会有什么反应。

因此,要培养婴儿期宝宝的好奇心,家长要时刻注意,遇到宝宝的小实验,一方面要保障他的安全卫生,另一方面也要避免阻碍他发展好奇心哦。

另外,要加强宝宝的好奇心,家长可以参考这样几本书:

《美国金宝贝早教婴儿游戏》(0~1岁/1~3岁)

大量的亲子游戏,够你一天一个不重样,满足宝宝蓬勃的好奇心!

《陪宝宝玩到入园》

适合中国学前宝宝的原创全能游戏,接地气、不俗气,让宝宝边玩边学。

2、强大的自制力与行动力(执行功能)

这个部分属于心理学的内容,我们就不在此处班门弄斧啦,仅做一些补充。

执行功能是认知系统以灵活、优化的方式来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对各种认知过程进行协调的一般性控制机制,与大脑前额皮层相联系。

这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我们讲的自觉性、行动力。

而研究证实,睡眠是生命初期神经系统发育、学习、记忆能力发展以及维持大脑可塑性的生理基础,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非常有可能体现在执行功能上。

所以,让宝宝好好睡,也是迈向天才的捷径之一呢!


还有想看:

-各国早教认知卡片评测

-热门绘本推荐-早教知识点分析

搜索公众号↓↓↓

欢喜幼儿早教课代表


现在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渴望孩子成才的心可以理解。你描述里说的那些其实并不是一个孩子,而是很多孩子拥有的才能。而你仿佛是想把所有的才能集你的孩子于一身,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你说有的明星的孩子3岁就会各种乐器,但我告诉你3岁孩子的乐器水平只能是最低级的,他要是想达到高级水平,那还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你看看朗朗的学琴经历就会知道他和他的家人为此付出了多少,那是一般家长和孩子都做不到的。而且乐器是相通的,有了一种乐器的基础学其它乐器就会相对容易一些,但学精依然很难。

如果你真的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某一领域做到优秀,那你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认准了一个项目就要克服一切困难陪他到底。有很多时候孩子学某个兴趣没坚持下来,不能全怪孩子,父母的坚定信念也是很主要的。不要因为孩子过了兴奋劲,感觉到了学习的枯燥和辛苦不爱学了,父母就觉得孩子没兴趣了,就放弃了。不要用西方的那套「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理论再去帮孩子寻找其它的兴趣爱好。没有一个特长是从低水平达到高水平不需要常年累月的付出可以实现的。都需要经历枯燥,不断反复的练习的过程。千万不要这学一年,那学两年,最后什么都没坚持下来。孩子最佳的学习时间也就那么几年,错过了,等孩子上了初中,基本都以文化课为主了,那可能就没有多少时间学习文化课之外的项目了,到那时你也就静心了,最终没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另外早教机构的课程只是让孩子换个地方玩罢了,不要对它的效果有所期望。真正的早教是早期教育,它包括智商、情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性格品性等很多方面的综合教育。而这些都是需要家长在平时的生活游戏中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渗透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

家长想为了孩子学习的心值得表扬跟鼓励。你的孩子还在上早教,证明还没超过三岁。建议你先用一年时间多看一些滋养自己的书,一年的时间让自己每天坚持做一件事,比如画画、跑步等。每天给自己规定时间,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先把自己的毅力和好习惯培养出来,然后可能你在培养孩子时会更有体会,更有方法。

至于书的推荐,除了你想学专业方面的书,一般我都建议多看些历史和哲学书。哲学书浅尝辄止就可,不必深究,学深了会不适应当今社会。还有人物传记也可以多看看,看看那些优秀、著名的人物都经历了怎样的历练。

愿你成为一个优秀的、负责任的母亲!


天才不是培养的,

是天生的,谢谢。

别费那辛苦,心血了,有那时间干点什么不好?

你如果真能培养出天才了,记得告诉,我也培养一个。


看到这个问题,觉得目前家长的焦虑情绪简直是,一言难尽。

先来看看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吧: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更加聪明,于是,形形色色的各种早教班应运而生,五花八门的各类育儿书籍也是琳琅满目。但是,这其中,有哪些是正确的,又有哪些是在胡说八道?

Dr老爸不敢对别人妄加评价,但是,我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个权威的学术组织--------美国儿科学会

他们的观点是这样的:让宝宝更加聪明的秘诀是,你 (和宝宝的其他照顾者) 在未来几天、几周和几个月内与宝宝之间爱的互动。

这些互动包括(以下6点主要针对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头几个月):

1、Time for a talk.

谈话时间到:

和宝宝谈点什么呢?是股市和楼市的行情,还是中美贸易冲突,甚至是香港近期的形势,这些都可以。和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谈话,这会不会有点搞笑?

没关系,你愿意和宝宝谈点什么都可以,但你得和他谈谈。可以是在给宝宝换尿布的时候,或者是宝宝吃奶的时候。告诉他你今天的心情,或者评论一下宝宝的新衣服,甚至吐槽一下他的老爸。坚持和宝宝谈谈,相信我,不用多久,他肯定会成为你的忠实听众。

2、Take a walk.

散个步吧:

散步不仅能给你俩带来一些新鲜空气、一点点身体锻炼,还有更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路边的花开了;一只小狗跑了过来;或许你们还能偶遇别的妈妈和宝宝,交上新朋友呢!

3、Sing, sing a song.

唱,唱一首歌:

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动听的歌喉, 只要唱, 唱一首歌就好了!你的宝宝并不挑剔,他一定会成为你最大的粉丝。

4、Imitate.

来场模仿秀:

伸出你的舌头,或许,你会惊讶地发现:宝宝也在这样做;继续,再做一些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或者,重复宝宝发出的声音。不用多久,你就会发现,宝宝会和你来一场超级模仿秀!

5、Stay in Touch.

按摩一下:

按摩是使你与宝宝保持亲密关系的好办法,这能让宝宝充分放松。而且,触觉也是婴儿体验世界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式。

6、Read a book.

读一本书:

这个我以前就讲过了。可以查看链接:孩子应从什么年龄开始阅读,99%的家长都搞错了。

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大声向他朗读你觉得有趣的东西,不用太担心图片,因为在这个时候,宝宝最关心的是声音。

好了,就是这些方法,很简单吧,关键是,这都是免费的哦,不过,其效果并不比那些昂贵的早教班差!

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议,点击链接:

1、儿童的早期教养有多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说

?

2、最好的早教方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亲子课堂这样说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0~9岁儿童的最佳学习方法是……

如果觉得内容有用,欢迎关注公众号(Dr老爸的育儿经)。


看这篇回答时,请拿出一支笔、一张纸,和我一起来探索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的奥秘吧!

01 如何识别孩子的天赋?

想要识别孩子的天赋,首先要弄清楚孩子擅长什么。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并把智力分成如下部分:

粗略看过后,和我一起来为孩子画一张孩子的天赋图吧。(大龄的孩子可以自己画)

从上图的例子可以判断,这个孩子在数字、语言和逻辑上非常出色,但在其他方面就没那么突出。

那么,你家的孩子在哪方面表现突出呢?

找到孩子的天赋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识别并发挥这些优势呢?

02 建立积极进取的思维模式

每个孩子都有这样两个大脑,他们的思维模式截然不同:一个大脑叫消极脑,他很容易分心,对他来说,舒适比什么都重要;另一个大脑叫积极脑,他聪明、有洞察力、有创造力还富有同情心。

从接下来的表格中,找出你的孩子因为受消极脑思维干扰而影响自己成功的选项:

那么,如何阻止消极脑扼杀孩子的天分呢?

1.「要」和「暂时不」

当消极脑掌控局面时,也许你会听到孩子说,「我不擅长数字」或「我不会弹钢琴」或「我不够有创造力」。有时候,你只需要简单地说一句「暂时不......」

「你不擅长数字,只是暂时不擅长。」这小小的一个短语可以垫付一个孩子的整体思维模式。

2.没有「试试」这一说

生活中,当孩子选择和创造他们的生活时,这会带个他们一种赋权感。

太多有潜力的天才在借口的泥潭里打滚,一边轻易放过自己,一边过著一种「我本可以......」的生活。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培养积极人生观、锻炼积极脑呢?

03 最实用的方法激活天才大脑

拿出小本本赶快记下来吧!

培育天才大脑有两个关键期,即发育期和突触形成期(脑细胞之间互相连接)。

那么,有哪些实用的方法可以激活孩子的大脑,增强细胞之间的相互连接呢?

1.令人陶醉的香气

人的嗅觉神经发育得很早,并与海马体(负责长时记忆的存储和转换)连接。

类似柠檬和薄荷等的香味会增强人的专注力,促进身心放松。

2.均衡、健康的饮食

确保孩子每天少吃多餐,而不是少餐多食。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食物有利于增强注意力。

只要在医学上是安全的,多摄入蛋白质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调节情绪。

3。改善心情、睡眠和有助于镇定的食物

含有L-色氨酸的食物可以让孩子感觉更甜美、更平静,帮助你睡得更好。富含L-色氨酸的食物包括:

杏仁,松软干酪,瘦牛肉,奶,南瓜子,全麦粉等。


推荐的书是心理学家安德烈·福勒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从识别孩子天赋,到培养孩子恒心与毅力,最后到营造家庭氛围,可以说,这本书全方位地教会父母如何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天才。

如何识别孩子天赋?

如何培养孩子的动力、恒心和毅力?

天才心理学到底是什么?

如何激活孩子的天才大脑?

……

培养天才孩子,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本书里未提到的。

Anyway,希望能帮助每一个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


我换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啊

如果有这种普适性很好的方法论,肯定周围很多人都在用,很多机构都靠这个挣钱,您肯定不需要到这来提问

所以说,严格意义上的这种方法论不存在

但是,其他回答也有一些方法,可能管用,未必对所有孩子都管用。

关键是,对于一个人成长来说,影响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不可能面面俱到,您孩子遇到的问题肯定有书本上解决不了的

我最近带孩子,有个心得就是,家长自己做好了,孩子自然就好了,想让孩子会什么,或者长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也许是最靠谱的方法

雨桥爸爸:我是退役程序员,业余相声演员,我是这样带孩子的(育儿篇)?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欢迎交流探讨


好像没有哪本书是教怎么把婴儿培养成天才的。李玫瑾的育儿书,你看看吧!但你要知道,基因和天赋才是真正的天才成就的加分项吧!当然,资金也是一个重要的养成要素。还有就是人力投入了。你先把你养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全才,你再不遗余力的培养他。我相信,他离天才绝对的更近一步!


这个题目有问题哇。

天才是天纵之才,是一种资质,先天所得,而非后天培养的。

换而言之,天才某种意义上是天生的,而非后天培养出来的。天才的兄弟姐妹也不都是天才啊。

父母不能把婴儿培养成天才,但是可以发现天才,好比把发现璞玉就是璞玉,金子就是金子,但不能点石成金。

希望各位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能调整好心态,让孩子健康成长即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