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问题

BIM的骗子们是如何骗人的呢??

www.zhihu.com图标

这两天此问题热度忽然飙升,大家对「BIM骗术」都有所了解后,要不要再讨论一下不骗人的BIM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谢 @区展聪 邀

简单的说不骗人的BIM就是像很多不去做什么宣传,不去满处开会的BIMer做的那些项目一样。踏踏实实的通过技术,通过管理来解决现场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这里我讲几个故事说明一下踏实做事的人是怎么弄的。

~~~~~~~~分割线~~~~~~~~

我有一个朋友,做了一个项目的机电深化的时候,他们项目经理跟他说,「能不能解决一下机电施工的进度问题,以前做项目的时候机电总是从前期机电洞口预留,到后期的安装总是伴随著不断的拆改。咱们这个项目时间紧,你看看怎么弄弄」

刚好这个项目图纸出的比较全,业主事也少,也不是个三边工程。我朋友带著团队的成员,想的很简单就是塌下心来做机电深化,按照著标准和规范一点点,一根管线一根管线的做著深化,由于那个时候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做支吊架的插件,就自己通过画简单标注族的方式进行定位。

做完深化之后他们也并没有直接拿著用,而是教现场的老工程师和班组长学会看三维模型,让他们帮忙审核自己画的模型。

由于本项目图纸全,BIM介入早,所以在前期主体结构的时候机电模型已经可以用于指导施工了。他们将模型对工人进行交底,实现了吊点的预埋。减少每次机电安装支吊架的时候每次都要往楼板上打洞的问题。预埋好吊点之后可以在拆模的时候直接拧上通丝做支吊架了。

同样的机电管线由于优化的好,一些异性件直接去工厂做到了定制。

后期的机电施工速度大大提前。当然他们也并不是十全十美,在大空间内,施工队可以按照他们图纸进行施工,但是在小空间内,如机房等位置是有问题的,主要是有些机电偏差较大,没有符合导致的。

我认为我这个朋友做的项目是个不忽悠人的BIM项目

~~~~~~~~分割线~~~~~~~~~

我有一个朋友,他不是很懂土建技术,他最开始的时候不被这个项目经理认可,只是由于业主有要求需要有个BIM经理,他才上位的。

他们这个项目有个几块超过一万方大地板浇筑,而项目班子成员也没有做过这个工艺。

他毛遂自荐,说可以通过模型进行各个小板块的方量计算,而且可以进行施工模拟。他们总工半信半疑的让他去做了。

从最开始的看不懂筏板图纸,一点点的跑到技术部问,找劳务队去问。一点点的建模,出量,到最后的方案模拟。

不光整出来了大地板的方量,还配合技术部做了一个方案,他在会上讲解怎样浇筑,怎样布置地泵,怎样布置天泵,怎样进行浇筑,现场车辆组织该注意哪些问题一一的说明清楚了。

而且他在建模的时候注意到,现场的基坑复杂,貌似可以用于定位放线

最后他也受到的领导的重视。当然同样的他这个应用点也不是完美的,第一次模型建立的时候由于图纸看错了导致工程量不对,最后发现是自己画的不是最新版的图纸。

我认为他这个也是不骗人的BIM。

~~~~~~~分割线~~~~~~~~我这里的故事很多,都是我这帮踏实干事的朋友们做的不骗人的BIM。

什么是骗人什么是不骗人,这个我可能说不清,但是我跟朋友们很早的时候就认定了,别跟我说什么BIM不BIM的,骗人不骗人的,能不能解决问题能不能创造效益才是关键。

做个广告,欢迎关注我的不骗人的BIM专栏。

BIM-Bar?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感谢区总邀请,才学疏浅,从事BIM也时间不长,或许正处于骗人的BIM怎么骗自己的这么一个初级阶段。

首先需要说明的在国内好像很多很多的骗局,太多的秀场,总有种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的感觉。在圈子里痛斥BIM的骗,恰恰说明BIMer们对她的爱。存在既合理,我向来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却又不一次次屈服。

不骗人的BIM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到只要个人或组织充分认识自己能做什么,做到什么水平,如实向市场反馈,市场能为其心甘情愿买单,这就是不骗人的BIM;市场不是「傻子」,忽悠一时,无法忽悠一世。

如果,非要回答每个阶段如何做才是不骗人的BIM,著实无法回答。

不好意思,等于没有回答。现在我要做的就是练就要练就「七十二般变化」、「火眼金睛」、「筋斗云」…


我翻了一下网盘里的工作文档,运维、信息化、项目申报、平台、考证培训、标准制定...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似乎很多都符合「骗人的BIM」。

题文不符,夸大宣传之类的当然是骗人。就像没有作用,你说有作用,作用很小,你说作用很大。有新同事问我,做的东西感觉没什么作用,是不是在忽悠,骗人。

我问他编临建的方案有没有用,编进度计划资源需求有没有用。如果能让临建的方案策划更形象表达,资源需求更精确,进度协调更好难道会没有用吗?没用的可能就是一开始也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做的时候乱搞一通,项目需要的各项东西要不做出不来,要不就折腾很久,然后就开始说没用,忽悠。

起到作用,不骗人是得有前提的。乱下载瞎编的施工方案是骗人的,起不到作用;不及时调整,不考虑工作搭接的进度计划是骗人;预算量都没有,过程成本无法及时归集的成本控制是骗人的。骗人的东西处处都在,既然知道这些是骗人的,就应该能知道什么才是不骗人的。

之所以觉得信息化、管理变革、运维等等都是骗人、忽悠。是因为要做到这些比前面说的更难,要做到前面的东西不骗人,可能一些现场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人就能做到,或者再多两个人配合。可后面要做到不骗人,得整个体系发生变革,管理模式要变,数据传递要变,利益分配要变,要做到不忽悠、不骗人,难上加难。

如果做这些事情的人只有5%可以做到或者说在认真做,95%都是在利用噱头骗取经费,应付工作,对付甲方。那说搞这些都是骗人的也不为过。

BIM行情太火爆,有意无意,好心坏心的吹捧都让大家期望过高。大家想想公司工程部、技术研发部、总工办、纪检办,党办,团委,财务、成控等等这些部门都在干什么?无非是固定的那些工作,只是职能比较固化,大家觉得理所当然。

接触的几个分公司,有些在搞新一轮的培训,施工员岗位BIM技能成必须,也是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以后项目施工员全需要自己做三维场地,而不是BIM中心的人拿CAD图纸哼哧哼哧摸脑袋临摹个三维模型。施工员自己出虚拟临建应该是基础要求了,质量员、安全员等等做这些事情变得理所当然,也起到作用,大家就不觉得是骗了,能骗的基础是普及的还不够。

几年前我就觉得,啥时候等BIM的群里不再讨论BIM而是某个具体问题、技术的时候,才算有点希望,可现在并没有太大好转。说白了还是缺人。我在施工企业,接触较多的是施工单位、设计院,以自己直观感觉来说,建筑施工企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很难培养,有能力的,要不去甲方,要不在设计院。优秀的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人,啥都干不成。

有人了,扎实做事的多了。才能做到不骗人吧。

前两天BIM技能大赛,很多从项目回来的同事

有项目经验,然后会软体应用的同事明显更占优势,做东西刷刷刷就搞好了。不像那些图纸都要看半天的同事,在身边看著捉急。

最后推荐一个博客,原来也写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

Episode 16: Understanding BIM Wash?

www.bimthinkspace.com图标

这篇文章也发在我的专栏里,欢迎交流讨论:

PatrickZ:20-不骗人的BIM是什么??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本回答仅针对现阶段大部分BIM 项目,各类高大上建筑的BIM 应用,都是被推广的,分母已经在这,分子再大,也是小数。

1.明确告诉甲方,现在能做并且能产生实际效益的,就是给你排管综,出方案来指导施工。

2.我的BIM模型是动态的,我没办法考虑的尽善尽美顾及到各参与方的利益,大家有意见都可以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会尽量实现。

3.BIM能解决很多问题,但也不是万能的,800的风管风速已经到极限了,没法给改成600,2米的走廊,一层管道排不开10根DN200的管子,同样梁下两米八的净空,做不出两米七的吊顶。

以上。


就是你觉得项目做的很顺利、有章法,但是又没有刻意强调用BIM。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