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死亡600多人、伤2292的说法,出自《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我也赞同认为中条山战役是中方一次惨败的观点:第一战区不仅未能达成何应钦在4月提出的保卫中条山的最低目标,反而在19个师防守不利于日军发挥火力优势的山地的情况下,开战5天被夺取渡口、开战3周后基本被逐出晋南山地。

不过,我在这里主要想知道的,是《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对日军自身战损报告的可靠性,以及为何许多人都愿意直接引用这一数据。


一.首先,不单单是很多人谈到中条山战役引用日军战报那么简单,而是很多材料都会引用日军战报

郭汝瑰,姜克夫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1028页 ;姜克夫的《中华民国军事史略稿》第三卷472页,在谈及中条山会战时,也是直接使用日军战报的。

而在同一本书的其他战役,却不一定直接使用日军战报,如《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587页,谈及淞沪会战时,书中原文」据日本参谋本部的统计,日军共伤亡4万余人(可能偏少);据中国军事当局的统计,中国军队伤亡约25万余人。「不仅不完全使用日方统计数字,而且提出质疑。

同一本书里对不同战役,采信伤亡数字的方式不同,应该是有原因的。我推测是因为淞沪会战是一次拉锯战,中国军队可以局部控制战场,因此可以检视战果和有效统计己方伤亡。中条山战役是一次迅速的包围歼灭战,这就造成中国军队并不能有效控制战场(哪怕是局部),前方部队既不能确实统计战果伤亡,也不能在战后进行汇报统计。这就造成了中国方面统计数字的缺失。造成后来史料不得不使用日方资料。

二.其次,网上开始流行引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有一个过程的,大约是在十前开始流行的,当时的果粉吹很凶残的,甚至会完全编造一组数字冒充国军战绩,比如当年流行的一个《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编造一堆国军战绩,然后假借《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名义作为出处。这就导致当时有许多人去查对《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发现根本没那些数字。那些在真正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查阅出来的伤亡数字,就成了对国粉造假的辟谣的工具。要怪就只能怪当年的国粉造假太狠了,冒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也太狠了。

随手百度一下,还是能找到百度文库里,十年之前被收录的国粉造假数字。面对这些编造的数字,以及大量不进行查证的人群,最理性的手段也只能是去查证《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原文。我想这是」为何许多人都愿意直接引用这一数据。「直接原因。

而且在当年,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去查询《中国事变陆军作战》比照原文,直接相信乃至传播的是大多数。会比照原文进行辟谣的是少数人。在当年,使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的数字算是一种进步,相对来说是很理性的。当然,时代也在进步的,过去看来很进步的工具方式,现在看来很平常——但是,不能因此而嘲笑过去吧。

当年的果粉会编造战国,并冒用日本战史资料名义

7.6更新.实际应当还有第三点因素。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在战果的论述方面是非常诛心的:

「但是,中条山会战以后,在新占据的地区内,以前的不安定势力即重庆军,被中共势力取而代之,逐渐浸透到各个方面,治安反而恶化了。」


只看日军战报的话,日军可以说是二战中士气最低的部队了。

因为……

日军只要伤亡率达到部队总人数的5%比例,整个部队就会彻底溃散。同时期其他国家的部队最少伤亡率要达到35%以上才会彻底溃散。

个别战役(例如38年晋西北七城战役)死伤不到1%,就弃城而逃,而且是连弃七座城。平均每座城死不到十人就逃了。说是闻风丧胆并不为过。

还有部分战役例如喜峰口战役,日军损失了千分之七的人员,就视为皇国奇耻,然后退兵,从别的方向绕道进军了。根本没想过要雪耻。

而且日军的士兵都非常怕死,大部分战斗中,都是让军官和准军官(上等兵)一个人上去拚命并且战死,战后所有普通士兵0伤亡。

而作为报复,战斗中侥幸活下来的军官也会想尽办法折磨士兵,例如扣押补给,让士兵们守著大鱼大肉而活活饿死。二战中竟有一半的日军士兵死于战争营养失调症。比战死的还多。

而二战中,日军曾经两次消灭美军整个舰队,击沉过四次企业号航母。而且经常单次战斗击沉的航母数目超过美军航母总数目。

但是日军没有随军牧师和阴阳师,是一个重要的硬伤。在战争中日军杀死的对手没能得到超度,依然四处杀人。

当日军司令山本五十六从战报中得知敌军全灭后,高兴地去前线视察。不幸被美军的幽灵所杀。这就是个悲剧。

日军士兵接到日军司令的命令,就地吃草之后,开始拒绝粮食,吃草度日。


日军伤亡数字可不可信,以及该如何对待《战史丛书》中数字的问题

童屹立:侵华战争中,日军自报的伤亡数字是否可信??

zhuanlan.zhihu.com图标

这个答案我觉得讲的很清楚了

我倒觉得中条山之战值得一提。这场战役的特殊之处其实倒在于不所谓的「速败」——毕竟要说「速败」,日军从战争全面爆发到踏平整个华北五省也就用了半年多,小小的中条山这3周的战斗也谈不上多么「速」?——而在于中条山是一场歼灭战,甚至可能是侵华战争期间日军实现的最成功的包围-歼灭战。

当然,歼灭战(annihilation)这个事情谈不上太具体的定义,但有一个特点是非常显著的:全世界的军队,除了日军,在被歼灭的时候呈现出来的特点都是:被俘人数特别多,且占总损失的比例特别高。

可以做一个有意思的对比。

以抗战中最大规模的会战武汉会战为例,按国军自己的伤亡统计,武汉会战中伤亡254628人,其中阵亡84875人。其中由日军作战的主力十一军造成的,估计应该不少于15万伤亡和5万人的死亡。

但这么大一场会战打下来,十一军抓到了多少俘虏呢?仅仅只有9581人。

这也是消耗战的特点,两军交战距离一般是二三百米以上,只有在很偶尔的情况下才能抓到对方掉队的伤员,或者是冲进对方散兵坑里抓到吓得半死的新兵。因而俘虏人数只占损失人数的百分之几。

武汉会战 战果

而中条山之战,国军伤亡七万五千余人,日军抓到了三万五千名俘虏,这就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歼灭战特征了。当然这个数字跟苏德战场比起来算不得什么,但确实是全面抗战八年中俘虏中国军队数量最多的一次了。

毕竟对于日军靠两条腿行军,靠骡马运输物资,机动力之于国军并无优势;更何况日军兵力对比宽广的中国战场实在是少得可怜,要展开致密的包围圈也非常为难。

抗战八年日本人打出成建制歼灭中国军队的战役,除了中条山,也只有南京和衡阳。而南京之战以日军的大屠杀而臭名昭著,衡阳规模太小,第十军一共也就1.7万人,且日军打的又很难看。这样比较下来,日本人自己也认为中条山是「收到了事变以来罕见之战果」,国军更目之为「抗战八年最大之耻辱」。毕竟按一般的军事理论,丢失了土地还可以自我安慰「下次再战」,主力被歼灭就无可挽回了。


有的时候看一看敌方的战报会发现很有趣的事,举个相反的例子,明朝抗日援朝战争

打平壤的时候,明军获得了一千多个人头,考虑到被炮打烂的,就权当打死了三千人(然后被言官咬住说虚报战功),结果日本方面的记载说一万多人的日军逃出来后一清点少了一多半,伤亡比明朝认为的还要多

不过最最有名的例子恐怕就是「第三舰队已被宣布击沉的舰船正从海底向东京湾进发」了吧233333


「大本营战报」到后期已经到了「颇具黑色幽默」的程度了

更别提皇军发明了「转进」这个词,后来又被常凯申发扬光大,为世界军事辞汇的创新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不觉得《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可靠,对日军战果夸大太多了。所谓淞沪会战日军死9115,伤30000多的数据就是出自于此吧


严格上说,当时的中国军队还算不上一支现代军队,这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管理上。国军很多时候对自己的事情都搞不大清楚,比如某个师或者团的真实人数,以及到底有多少伤亡、逃亡或者失散人员。这是军队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的,也是与当时中国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算不上有多么丢人。

而且中国在军事传统上受谋略思想的影响极深,非常重视军事欺骗,如增兵减灶之类,往往喜欢用夸大减少的方式鼓舞士气、迷惑对方,而不觉得是多么了不起的问题。因此国军很多时候都有盲目夸大战绩的现象,连国防部都对此深恶痛绝却也毫无办法。

但也绝不是说日军的数据就非常可靠,这些都需要具体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本方伤亡数字引用本国的统计数字是个惯例吧,毕竟自己死了多少人自己最清楚。

这个数字指的是战后统计的本方伤亡,而不是战争期间战报的数字,更不包含战报中宣布的敌方伤亡,所以拿日本吹牛把美国打的多惨以及战报中对自己伤亡缩水来论证日本统计的自己伤亡数字不准是没道理的。其他国家的伤亡数字也同理。

日军伤亡数字还好啦,毕竟牵扯到对k党军队的时候大家都还是认的,至是对tg时的伤亡大家不认

美军的伤亡数字统计才是最冤枉的,明明几十年都有的战区外伤亡,到了朝鲜战争那几年,在多少网友观念中已经不可信了


因为日军战报是在酒里掺水,而国军战报是在长江里掺酒。两相对比,我宁可相信鬼子的战报。


首先日本确实很能吹牛 但是能吹牛的基本都是报道部新闻/大本营发表之类的给国民看的东西,吹就吹了,吹大了除了会被打脸也没啥影响。

况且当时各国的新闻媒体都很能吹,就连诚实如美帝,也吹过珊瑚海击沉日本军舰二十多艘,南达科他击落飞机30+也是新闻大肆宣传才出名的。(美帝真的算比较诚实的了 新闻报道会把自己的损失给登上去)

但是战斗报告(戦闘详报)不一样啊,旧日军的战斗报告可是实打实的一次史料,是研究旧日军权威性最高的史料。

比如旧陆军的战斗报告大概是这样的:

  • 戦闘前の彼我の态势
  • 地形、気象
  • 彼我の兵力
  • 敌の団队号、将帅の氏名
  • 编成、装备、戦法
  • 戦闘経过
  • 龃龉过失
  • その他将来の参考事项等

旧海军的战斗报告大概是这样的:

  • 一般情势
  • 作戦计划
  • 令达报告
  • 戦闘経过
  • 戦果判定
  • 功绩认定
  • 戦训所见
  • 兵器?军需品の消耗?残存状况
  • 戦死者リスト

可所以可以看到,战斗报告这种玩意儿不是「本次战斗我军击毙敌方多少多少 自己损失多少多少」这种粗略的报告。

而是参与战斗的部队,把每一步都记录下来,从各方面分析本次战斗,供上头参考,以便让上头改良现状,规划下一步的。

毕竟你想,如果你的联队损失了一千人,上报损失了一百人。师团长规划下一步的时候发现你的联队按战报来看不是损害很少几乎满编吗,怎么就剩三分之二了?估计就边马鹿边爱之铁拳了。

擅自篡改战报,就跟论文造假一样,很容易就能被发现,这玩意儿如果大面积造假,上头就直接瞎了,国家直接GG。

虽然亚洲太平洋战争打到后期确实因为战事吃紧战报没能及时上交/对敌我判断失误等失误频繁出现,但是十四年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日军陷入苦战的时候不算多,所以不会出现大批的瞒报漏报误报。

因此我觉得 日方战报在当时是可信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