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的戰鬥力也是錢堆出來的,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錢夠了,戰鬥力自然就高,換做別人能不能做的更好?咸豐年間,如果早點平定太平軍,圓明園有沒有機會留住?


晚年毛澤東對曾國藩的評點說:「他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評價者本人的立場和價值觀最重要。 曾國藩的家書家訓,可謂正人君子,滿嘴的仁義道德;曾國藩的所作所為,殺降屠城教案,可謂血債累累劣跡斑斑。甘為異族鷹犬,維護滿清黑暗統治,以屠殺本族人民為功的人,無論說得怎麼漂亮,不應該有好的評價。作為當時的老百姓,面對殘酷壓迫剝削戕害,反抗鬥爭具有無比的正義性,無論是抗捐抗稅、還是造反起義,或者以拜上帝教的名義發動人民起來鬥爭。道路有不同,方法有偏差,甚至錯誤,但不能否定反抗暴政的正義性。「不做安安餓殍,猶效奮臂螳螂」,是滿清貴族、土豪劣紳和漢奸走狗的道理,不是人民的道理。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有九塊浮雕,裡面有金田起義、有辛亥革命,沒有曾剃頭、蔣該死,這才是人民的立場和人民的價值觀。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得國之正,莫過我朝。 居然有人認為曾國藩三不朽?他也配? 真正的三不朽,刻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毛主席親自起草,周總理書寫,上面說: 3年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30年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1840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無數人民英雄,用他們的鮮血、努力和生命換來了我們的解放,他們才應該享受後世高的評價。


最近剛好看到曾國藩家書第三本,還有一本沒看完。

我相信大多數人是沒看過,也沒研究過的。就像金瓶梅一樣,人云亦云,還覺得自己倍兒有文化。

總得來說,看他十幾年的和家人弟弟們的書信,感覺此人虛偽至極。一邊說不求富貴官爵,一邊到處託人看風水,就怕自己不夠一帆風順,官位亨通。從小到大,一直打壓幾位弟弟,這也不行,那也不對,但他也不說自己好,反正有的沒得,到處顯擺自己今日的成就。列為都是垃圾,當然,我能取得當今的地位和努力天賦都有關係,你們又不努力又沒天賦,在家照顧爹媽就行了。不用來北京,這是你們來的地方么?

老爸掛了,看到太平軍起義,天下大亂就找借口回家休息一年。本以為自己聰明,閑下來才知道,不在位置上自己什麼都不是。第一次在信中稱自己是愚兄!以前給弟弟們寫信都是居高臨下的口吻,給還在軍隊的九弟寫信,誠懇得很,一邊休息一邊反省自己當年做官的總總不當之處,自己做不到沒恆心的事,天天讓別人去做,以了他的心愿。呵呵

自家孩子要成親,又考慮對方家庭,地位,父母。總之是慎之又慎,而在外欠了別人情分,直接要把弟弟的孩子許配給對方聯姻!就那麼的隨意,好像別人家的孩子就該他隨意支配。他對不起別人,他弟弟的孩子就可以是他隨意饋贈的禮物。

從30多年紀我現在看到50多,幾乎沒有一封信不提自己身體不好的,什麼眼疾看不清字啦,身體長蘚啦,身體每況愈下啦,總之身體一直不好,離垮掉就不遠了。那您回老家悼念老爹老媽倒是好好調養休息啊?不行,回家後思前想後一宿一宿睡不著,忙也身體不好,不忙也睡不著。

——————————分割線

再說說他成功的地方,手機打字,我長話短說

首先,格外注重教育。自己的孩子侄子們學習,必須要跟隨名師!至少他要認可。

其次,自己是讀書人,能分辨那些知識有用,那些書不必讀!給孩子們的成長減負。你看現在那些家長為瞭望子成龍,什麼都想學,什麼都班都要報,如果你仔細瞧他們的眼睛,你就會看到滿滿的無知。曾國藩自己走過彎路,所以在教育孩子指明方向上輕車熟路。

善於總結經驗,毛澤東看曾國藩主要是他的家書里有很多打仗兵法的實踐經驗,而且是多年不間斷,有勝有負的各種經驗總結,比如是曾先提出的游擊戰,不分兵等戰術,在毛澤東的文章文選中都有同樣的觀點,讀到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雖然曾是個庸人普通人,但是他自己一生都喊著提高,和堅持和恆心。書信里幾乎天天喊口號,但老也沒停,其實我相信他肯定沒做到,但這種精神很可貴。現在人們都在娛樂至死的路上一路狂奔,連負罪感都沒有。為什麼我覺得他沒做到呢?是因為人缺啥就會喊啥,比如說,我是個男人,我沒必要到處舉個旗子證明我是男人,即使你不信,但我從來不會懷疑,所以這件事對我來說不是個問題。何必天天拿出來到處講?那曾國藩為啥成功了?我覺得和機遇運氣和自己的選擇分不開。

按現在說法,他當年就是個管考試的老師或者說監事一類文官,在北京幹了十來年沒混出名堂,天下大亂,他本想辭官回家躲避戰亂,那想在這時因為家鄉在南方前線,我估計也是朝中腐敗到無人可用,否則怎麼會讓文官去打仗?一步一步從一打就敗,到統領湘軍主帥,他要學習多少知識經驗?還要和複雜的清朝系統打交道,你們給家族企業打過工么?試想下國家都是人家家族的,你各方面都被監視,被懷疑,被不信任,要平衡各方利益,這哥們也不容易。

當然和天下大氣候也有關係,首先是太平天國自己發展也是亂七八糟,老百姓就是魚肉,今天被拉去徵兵往南打,明天被俘虜可能換了身衣服又往北打。清軍經常幾個月發不出薪水,你說老百姓為啥為你賣命?所以一有風吹草動,就都跑了。曾國藩信中也多次提到,還挺傷心。其實不能怨老百姓對國家沒感情,對政府沒感情,是因為政府已經爛到不能再爛了,在那種情況下選a選b,對老百姓來說已經是無所謂了,家是人家的家,國是人家的國。

後來共產黨可是厲害多了,老百姓認為這是人民的軍隊,自己的國家,要解放自己,黑暗的生活看到了希望,共產黨不是沒槍沒子彈么?那打仗百姓沖前排,等國民黨軍子彈打完了,正規軍在上,那時候國家的氛圍是截然不同的,那種力量也是偉大的。跑題了有點

總結下,我覺得曾國藩就是個終生努力的平凡人,他不偉大的地方就是在有軍權有力量的時候沒膽去推翻已經腐爛至極的滿清王朝,我不知道他能不能看透大勢或看清大勢,他只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存在讓滿清政府延續了幾十年苟延殘喘的時間而已。當然,我們現在去總結過去總是容易的,在那個年代,你我連看客都不是,都是各個軍營里的兵蛋子,生不知道為什麼,死也不知道為了什麼。


曾國藩打仗和以前人們打仗面對的局面是有些不一樣的。曾國藩其實打了中國國內最早的類現代化的運用火器的戰爭。這使得戰爭不在單獨依靠人數以及財政,而出現了更多的變數。太平軍在火器上的運用,在前期是優於清軍的,而不論清軍還是太平軍內部都有一部分外國軍人,使得戰爭的變數很大。

曾國藩的結硬寨,打呆仗的思路,也是貼合實際的,太平軍是一個農民政權,有一定的群眾基礎,而曾國藩的代表的地主政權在面對農民軍時,他的行軍就不能那麼靈活。曾國藩絕不能放棄城市,去山裡進行圍剿,這不僅體現在其火力上開始的劣勢,而是古代戰爭本也是攻城奪寨為根本,他自然不能主動放棄城市,而太平軍若得不到城市,只得到農村,在當時的條件下,也並沒有發生太多作用。因為沒有外部的支持,農村政權其實並不容易存在,在紅軍時期,根據地和外部的聯繫還是比較緊密的,槍支彈藥和重要物資還是需要偷運。而後隨著太平軍的內亂和腐化,太平軍止步於南京,從進攻方變成了防守方,隨著清軍火力和財政的優勢逐漸展現出來,清軍也沒必要冒險打快仗。

而曾國藩也有另一方面的考慮,儘管他佔有更多優勢,但他只是主帥而已,太平軍的存在也可以讓他的勢力壯大,而湘軍也在太平天國後成為一方強大的勢力。

所以儘管曾國藩曾幾次戰敗,並欲投水自盡,但在總體的戰略上,曾國藩在一腐朽的政權里,面對蒸蒸而上的太平軍,能穩穩的的戰勝也非常不一般。正如這場戰爭有很多變數一樣,曾國藩始終能把變數控制的很低,太平軍腐化後,幾乎沒什麼希望了。


第一他不是正規軍,還只是只團練。然後他十年打敗了八旗綠營軍拿不下的太平軍。第二他從在藉侍郎干到兩江總督統領五省,直隸總督人臣第一。第三他對上級忠誠對下級愛護,對人寬容對己嚴肅。不剋扣糧餉不中飽私囊。


曾國藩當時只是眾多團練中的一個最後成為挽救清朝的擎天巨柱,他怎麼能不厲害那?

有些人說是他為了清廷賣命,那他作為一個生於清朝死於清朝的士大夫不為清朝賣命為誰賣命?

還有就是他能團結那麼多的牛人在身邊這就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你試著團結你身邊的人試試就知道了。誰不覺得自己牛逼那,還別說彭玉麟、郭嵩燾、左宗棠、劉蓉、羅澤南、李元度、丁日昌等人是真的牛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