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下,第2次世界大戰中,為啥德日進攻其他國家時,勢如破竹;遇到沒有作戰經驗的英、美,損兵折將?武器裝備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戰爭損失人員遠遠超過美國。


軸心國對戰爭的準備較早,軍隊有高昂的士氣,較高的官兵素質,超前的戰術,主要是靠人的因素贏了前半段的戰爭。後期盟軍戰術水平跟上來,靠物質優勢壓死了日德。

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德軍閃電戰。早期閃電戰的效果大家都看到了,一戰打了四年的法國,6個星期投降,東線面對物質和人力壓倒性優勢的蘇軍,取得了碾壓式的勝利。最後德軍是在完全超出補給界限的情況下裸奔到莫斯科,才終於被蘇軍擋住。

原因就是當時陸軍的防禦戰術完全與科技水平脫節,大家還是按照一戰的經驗佈置連綿不斷的防線,防禦縱深極淺,而開戰後大規模的損失導致蘇軍防線進一步變薄,惡性循環。戰爭中前期,德軍的裝甲部隊能夠100%突破蘇軍防線,然後快速包夾,孤立包圍圈內的部隊。由於現代戰爭需要海量的彈藥和燃料補給,被孤立的部隊就等於失去了戰鬥力。蘇聯在前期的大崩潰無一例外都是這個原因。實際上德國自己也無法防禦自己閃電戰的進攻,當時的東線戰場就是大家穿著內褲用大砍刀互砍,局面明顯不利於處於防禦態勢的蘇軍。

蘇軍花費了2年時間探索正確的防禦戰術,最後終於在庫爾斯克找到了答案。防禦方的陣地要有像大城市一樣巨大的縱深,為此蘇軍徹底變革了戰術體系,實現了多層次,複合式,高度專業化的陣地防禦。

蘇軍學會防禦後轉入進攻,利用大縱深作戰不斷突破德軍防線,這次輪到德軍一潰千里了。

至於日軍對美英陸軍的優勢,主要是因為當時美英的殖民地守軍缺乏心理準備,遇到突然襲擊,士氣就崩潰了。而日軍不管實際水平如何,好歹是在中國打了4年,心態完全不一樣。

開戰後徵召的新美軍,士氣比之前有了巨大的提升,雖然素質還比較一般,但是美軍每次作戰都要投入日軍三倍以上的兵力,幾十倍火力,把日軍的精銳部隊生生砸死。這也是為什麼太平洋上美軍的地面戰役都顯得很業餘,因為就是靠武器優勢欺負人。美軍人多的背後是美軍有無限量的船隻運輸人員,日軍空有軍隊數量,但是沒那麼多船運。

直到後期,日軍發明瞭坑道戰,能夠抵消美軍的重火力,雙方纔有點勢均力敵的意思。可惜這時候日本已經沒海軍了,美軍可以隨心所欲地孤立島嶼。

海軍也是一樣的。

二戰前有段時間,航母在美軍居然不算作戰船隻,而是輔助艦隻,地位之低可見一斑。而美國人被日本航母炸了以後,短短3年間造了一百多艘航母,讓日本人徹底服氣了。

大西洋這邊,德國在水面交戰喫虧後,採取了無限制潛艇戰,擊沉了海量的盟軍船隻,而當時的驅逐艦隻有聲納和水聽兩種探測工具,面對夜間在海面進攻的潛艇羣毫無還手之力。而扭轉局面的是科技,盟軍新的短波雷達可以探測海面上的潛望鏡,加上護航航母的反潛戰鬥機,導致德軍潛艇根本無法浮出水面。美軍控制大西洋後,向英國和蘇聯運送海量物資。


耗不起

德日人口千萬人級別,國土資源有些,同時和美國,蘇聯,中國,大英帝國四個大國打長期消耗戰耗不起。


因為根本就不存在先強後弱這回事。

所謂的先強不過是德日佔了先手,靠著戰前的軍國主義體制攢了點兵,在戰爭前期推平了沒有準備或者準備得很差的對手,如法國和東南亞英美殖民地,還有些小國連基本的工業化都沒完成,根本不具備進行大規模戰爭的能力,比如波蘭希臘和中國(我國雖大,人雖多,但在工業體量上是個不折不扣的侏儒,沒外援的話,正面戰場早撐不下去了)。

可是,當美英這種題主看不起的所謂軍事很差的國家開動戰爭機器後,局面就逆轉了。近現代的總體戰,拼的不是將軍的謀略或者士兵的勇敢,也不是個別裝備的牛逼,這些只要及格分就行了。真正拉開差距的門檻叫做工業能力,即能夠調配一切社會資源用以大規模長時間生產戰爭所需物資的能力。看上去好像是句廢話,實際意味著要有穩定獲取石油、煤鐵和有色金屬乃至糧食等基礎資源的能力,要有進行大規模生產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和組織形式,要有能夠自我升級的產研結合的技術開發團隊,要有能夠充分調配資源以培訓出成千上萬流水線工人或士兵(產業工人的另一種存在形式)的社會組織動員能力,還要有能夠保障基礎資源、工業產成品和人員各就其位的物流能力。

沒踏上社會的學生可能還理解不了上述這些話,其實處於工業化時代的強國就跟一個超級托拉斯似的。德日這兩家公司的強項在於軍國體制下逼出來的社會組織能力,也就是壓榨/忽悠平民節衣縮食參軍納糧當生產線苦力的能力很強;在研發能力上,德國也是第一梯隊的,日本撐死算二流;在工業基礎設施,也就是產能這一項,德國只能算及格,日本差得遠了些;但這兩家共同的死穴是缺資源,不是一般的缺,是到了匱乏的地步。有限的資源決定了有限的產能,造成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物流能力也一般。綜合起來看,這兩家別說跟美國這個世界工廠比了,甚至可說先天都不是英國的對手。所以儘管德日能取得一些戰術勝利,有些還輝煌一時,顯得他們很能打,但實際上自美國參戰後,德日在總體戰略局勢上基本就是被壓著打的,毫無翻盤機會。有些網友經常會幻想要是德國贏了斯大林格勒或者日本贏了中途島,二戰走勢會如何?這裡也順便答了:43年更艱難一點而已,僅此而已。

與其說是先強後弱,不如說他們是先挑了軟柿子捏,直到碰上了苦手,挑戰了不該挑戰的對手。


姑且來詳解一下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問的很簡單,但是回答起來很複雜。

原因在於:

這是一個無法用單一數據衡量的事情,要想了解真相,需要考察多個維度的數據

因此拿單項裝備、技術數據、精神因素說事的答主們,可以歇歇了

縱觀整個二戰時期,國與國之間的強弱比較,大致可以用以下指標對比(重要性分先後):

1.重工業產值——分為兩種:原材料與加工業

原材料包括原油開採、煉油業、煤轉油、礦產開採(鐵鋁鉻鎳銅金銀)、橡膠業;

魯爾區舊廠礦,1961

1940年,巴庫油田,其產量佔當時蘇聯總產量的71.5%。

加工業包括車牀加工廠、加工鑄造廠、修理廠、半導體工廠、化工廠、航空工廠等等等,以上每種工廠還可細分為陸海空三軍,三個方向,每種方向都有單獨的科技樹,很難互通。

克虜伯鑄炮廠,一戰時期

2.人力數量——一是若本土沒有足夠的適齡青年,無法支持足夠規模的戰爭(如法預定);二是若本土沒有足夠的人口基數,無法支持其戰爭周邊的產業和科技發展(如荷蘭比利時),注意這一點並不包括人口素質,因為二戰時的戰鬥並不需要普通步兵掌握多麼高深的軍事能力,只需士兵遵守紀律聽指揮即可。

中國士兵,抗日戰爭時期

3.軍事科技發展——毫無疑問,一名手持波波沙的戰士可以在發起衝鋒時,提供十倍於莫辛納甘的火力

1942年斯大林格勒;正在進行攻堅的紅軍戰士,全部使用彈鼓波波沙

4.國土縱深——比如中國與蘇聯,依靠大縱深在戰時實施戰略轉移和工業區後撤,並在淪陷區實施焦土政策。保留住實力的同時,最大限度削弱了敵人。反面例子如日本,被蘇聯12天平推關東趕下海。

二戰德蘇邊界

除此四項之外,其他因素都不是影響國家強弱的衡量因素,比如:

民族精神凝聚力,教育素養,國家體制,外交狀況等。

因為在二戰,上述這些因素都不好使

例:1.板載衝鋒。

萬歲衝鋒中被美軍擊斃的日本兵,塞班島,1944年

2.義大利高學歷軍官團。

義大利士官參加軍事訓練,1940年

3.大法蘭西共和國(手動滑稽)。

德軍列隊過凱旋門,1940年

4.N國共保比利時

西線戰役中在比利時被擊毀的法軍夏爾b1重型戰車,1940年

接下來,就來分項詳解一下,二戰主要參展國在各個時期的各項數據對比

為了切題,先寫前半段:

為啥德日前期那麼強?

1.戰前重工業產值碾壓周邊國家

這一點屬於歷史常識,不多解釋,簡單講兩句:

德國:在1939年前後,算是歐洲的工廠和礦場中心:從魯爾區到克虜伯,建立起了整套重工業體系,有力的支持了小鬍子的擴軍備戰計劃。

與周邊國家相比,小鬍子起初的工業產值並不算特彆強大,尤其是與英法兩國加到一塊相比,還稍遜一籌,但是隨著綏靖政策實施,英國不斷賣隊友給小鬍子神助攻,客觀上導致了小鬍子的工業能力不斷膨脹。

尤其是在德三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這兩個歷史事件之後,小鬍子憑空多出了一套世界級規模的坦克製造廠(斯柯達)、步槍流水線(奧地利在德奧合併前長期工業不振、就業低迷,合併後得到大量軍工訂單,工業振的一批)。

斯柯達產品

可以說,在德國吞併這些國家之前,打蘇聯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吞了之後,對比一下蘇德兩國重工業能力,打蘇聯計劃通,腦子一熱想打就打。

日本:隔著大洋有美利堅,跟美國比起來,日本的重工業實在是不夠看,但是好就好在美國本土離日本本土遠得很;往北邊看看,一片紅色海洋,蘇聯滴,大大滴厲害,諾門坎被幹趴一次之後,關東軍偷偷地駐軍,打槍地不要。

諾門坎戰役後,蘇軍在檢查戰利品,1939年

所以日本得到了相對的工業優勢——當時的鄰國,有名字的是中國、菲律賓,叫不上名的是荷屬東印度、法屬印度支那、大英帝國駐新加坡總督府。

所以這個問題下的一些回答,可以歇歇了——日本二戰工業再垃圾,好歹比東南亞強吧。。。起碼比蔣光頭和閻老西這種軍閥頭頭強吧。。。比較優勢也是優勢啊,得承認

2.戰爭中前期,人力儲備充分

當時德國日本的本土總人口都在五千萬以上,1936年日本人口突破7000萬,同年德國人口為6700萬,為開展大規模戰爭提供了充足的人力;

並且在戰爭進入白熱化後,軸心國佔領區也為戰爭提供了一定的人力資源(說的就是你,思密達)

兩相對比,在二戰前期,被淪陷的國家都沒有足夠的人力來投入戰爭,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國——一戰各種絞肉機戰役消耗了法國整整一代男青年,一戰後又雪上加霜的遇到了出生率低迷困境,導致二戰爆發時法國沒有充足的人力抵抗德國侵略,法軍成了一支空有先進工業和軍工科技,卻缺少基層步兵的瘸腿部隊。

3.戰爭前期,軍事科技領先

這方面可以分為三個軍種:海陸空,我分別講解一下:

陸軍:

德國陸軍規模長期保持在1300-1500萬人的水平,數量龐大自不必說,步兵裝備更是全面領先:反坦克榴彈、MG系列機槍,這兩項大殺器在戰爭前期完爆了戰線對面的法蘇步兵,因為在這個時期雖然蘇聯有先進的步兵裝備,但生產並沒有跟上,列裝到部隊更是需要時間,所以被德國打了個措施不及。在陸軍機械方面,德軍的火炮、坦克、反坦克炮、摩托化車輛,跟他的對手保持了一定的先進性,雖然不存在代差,但是德軍步兵的摩托化程度更高,縱深突破能力強,也因此完成了數次成功的閃擊戰,基本算得上是橫掃歐陸。

日本陸軍在前期完全佈局在東亞戰場,在全球背景來看,日本陸軍的裝備非常不夠先進(甚至不夠斯大林塞牙縫的),但跟他的前線對手們產生了技術代差,因此也在戰線上獲取了很大的主動權,使戰線不斷推進。

海軍:

德國:巨大的短板,海軍優勢不存在的,潛艇狼羣走起,存在艦隊萬歲

日本:截止珍珠港事件時,日本海軍始終保持著對大洋對面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質量優勢,說白了就是數量上不去,裝甲厚度和排水量來湊。但是少歸少,好歹也維持著相對於美國海軍70%的排水量比例,配合1929年建立起的海軍陸戰隊,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東亞-印度洋海域掌握了長期的制海權(直到中途島戰役後)

空軍:

德國:此處引用WIKI一句話: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9月在歐洲爆發時當時世上最強大、最先進和最具戰鬥經驗的一支空軍。

英國和蘇聯的空軍也很強,但在戰爭前期缺乏訓練,因此被德國空軍長期壓制。

日本:

在美蘇參戰之前,日本空軍始終保持著在戰場上的壓倒性優勢。但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軍部對空軍使用的戰略觀念上很落後,使之錯過了最佳發展時期和變革的機會,也沒有利用好制空權優勢,導致日本的陸軍空軍一直無法取得重大戰果。

以上就是我對「德日在二戰前期為何強」的回答,

接下來,回答

德日在二戰中後期為何越打越弱

1.工業優勢被削弱

標誌性事件是:羅斯福宣佈對軸心國宣戰

1941年12月8日,羅斯福總統在國會宣讀了「對日宣戰」的演講稿

從這一天開始,美國,這個佔世界工業生產38.7%的國家,加入了盟軍。

軸心國工業產值的優勢,從天平上完全消失

不過在這裡,還有一處值得一提的地方:美國參戰後,並沒有第一時間讓盟軍取得優勢,這是因為美國的工業在參展前主要用於民用,比如生產打字機、打蛋器、洗衣機、小轎車之類的——因此美國在參戰後,國內民用工業產品門類不斷削減,美國人民也過了幾年沒有打蛋器可用的「苦日子」。

不過不過,話又說回來,隨著美國軍工業的馬力開動,美國男青年大量參軍,使得一些軍工廠不得不招聘女性工人,這進一步促進了美國女性地位的提升——要知道在1930年代,連百貨商店的售貨員都是男性為主,女性幾乎沒有進入職場,獲取勞動收入的途徑。另外,女工由於要進廠從事長時間的繁重工作,不得不放棄手洗衣物,轉而購買洗衣機,這促成了一項歷史性變革:

電動洗衣機,這個在1911年就被發明出來的機器,第一次大規模的進入家庭,成為工薪階層的必備家電。

2.人力儲備耗竭

戰爭中有一個情況,跟一般人想像的不一樣,那就是對佔領區的守衛方式——隨著佔領區的擴大,佔領國需要不斷消耗人力維持佔領狀態(反遊擊)、掠取資源

因此,隨著佔領區擴大,德國日本的人力不但沒有隨著國土面積增大,反而不斷被佔領區的遊擊隊、間諜幹擾牽制,使之面臨「土地打下,無人可守」的境地。

3.軍事科技被趕超

隨著美蘇加入戰爭,同時吸取了各大洲戰場上的經驗,同盟國開始逐步的佔據技術優勢:

步兵裝備方面:蘇聯鳥槍換炮,蘇德戰爭中後期人手一把的波波沙衝鋒槍圓盤彈夾機槍完爆德國STG-44歪把子彈夾,完成了班級火力反制的重任;海量生產的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更是洗地狂魔,幫助蘇軍清洗無數戰場。(最後來一句,莫洛托夫雞尾酒警告)

機械裝備方面:美軍海量補給的吉普車和裝甲車讓德國在西線不再具有戰術上的優勢,與此同時,謝爾曼與T-34-85的海量生產讓德國的裝甲部隊顯得寒酸,戰爭的天平再一次向盟軍傾斜。

海軍方面:英美作為傳統海軍強國,維持了對軸心國的數量優勢,始終在戰略上保持主動,Luky E企業號之所以敢頻繁出動,背後仰仗的就是美國本土有無數座正在開工建造新航母的幹船塢。

空軍方面:相比德國日本空軍初期的巨大優勢,在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美蘇空軍的加入讓空中戰場的力量天平逐步扭轉,在廣闊的戰場空域上,終於有了一支強大的力量能與軸心國抗衡。

零戰在珍珠港見到的水牛戰鬥機,在短短兩年後進化成了P-51,F4U這類大殺器;斯圖卡在大殺四方的東線看到的落後雙翼機(斯大林神木),僅過了一年就變成了米格-3這類先進戰鬥機。

從那一刻開始,軸心國在空軍上保持的技術代差,再也不存在了。

4.本土縱深淺

談到德日,這一點很值得一提。

德國本土的地形,十分平坦,其東西兩側都是廣闊平原,適合機械化部隊推進,北部邊境多良港,適合登陸,唯南部邊境有阿爾卑斯山脈阻礙;德國本土緯度較低不受冬季降雪困擾,再加上本土面積相比蘇聯小得多,導致德國在轉入戰略防守後,並沒有轉移工業腹地與重建防線的空間餘地。

日本本土情況較為特殊,其本土孤懸海外,有大洋屏障,且本土地形多山,極少平原,不利於大兵團作戰——因此從防禦角度講,日本的防守條件比德國好得多。但是:

怕的就是這個但是,隨著美國戰略轟炸機技能點滿,原子彈實戰化,日本在防守地形上的優勢從此被削弱到0。

從小男孩第一次降臨以後,只要日本無法維持全面的制空權,其本土列島就等於美國的核試驗場,一億玉碎恐怕就不只是一個口號那麼簡單了。


德國我不好說

日本連中國這麼菜的對手都沒喫掉何來的先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