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講這個戰亂時期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情仇,或者一個人的一生?

炒雞喜歡這個類型的電影!!!


蟹邀。

推薦你一部德劇《巴比倫柏林》,這部劇背景是在一戰後德國,魏瑪政府控制的時期。 如果你對德國那段時期瞭解比較多的話,這部劇一定不會讓你後悔選看的。

巴比倫柏林現在已經更新到第三季了,再向下出就應該是納粹政黨上臺,故事線肯定會比在魏瑪政府下的要精彩的多。 很多人開始看的時候可感覺一頭霧水,就棄了。但是明白故事主線,和當時背景局勢的一些信息後,有點漸入佳境的感覺(暫時沒有什麼合適的詞形容,那就老幹部詞補上了hhhh)。

這部劇很燒錢,很燒錢,很燒錢(史上最貴德劇)。 都燒在了製作和佈景。很多人都認為已經是很還原當時德國的民生百態了。政治,利益,歷史,性,戰爭,陰謀全部交織在一起,德國經過一戰後對本國人民產生的心理影響,各方勢力中正經企業還是黑幫也好,政治權柄也罷,都與國內外各政黨有著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紙醉金迷,柏林魅影很真實了。浮世繪如德版「清明上河圖」一般。但看著卻是很容易會亂,我也是第一季看到後半部分才銜接上了歷史,思路才比較清晰了,現在已經戒不了了.... 繼續擼2、3。因為疫情第四季推遲了幾個月,有點小難過。

最後還推薦《我們的父輩》 這個是二戰背景下東線戰爭。這裡就不寫了,已經有無數的人吹爆它了,我也一樣,題主可以自己去搜一搜。

Ps:

德劇確實是不如美劇英劇傳播的廣,但在質量上,英美也真未必比得過。

(巴比倫柏林配圖

這張圖是不是有點眼熟,網上有點小火的圖(我也是看劇之後才發現這張圖是出自巴比倫柏林的,有點小驚喜)

第一季劇照:


二戰電影很多……我覺得無需推薦,

一戰電影首推《西線無戰事》,青史留名的永恆經典,講述一羣德國青年主動參軍到達前線最後發生的一些改變。

其次推薦《光榮之路》,庫布里克的早期作品,很好的描述了法軍當時對於戰術上的問題,某種意義也反駁了過年流傳的比較廣的,法軍督戰隊機槍掃逃兵之類的傳聞。逃兵屬於怯戰行為,自然要讓軍事法庭處理。電影中年輕勇敢又愛兵如子的軍官,親自擔當辯方律師,來為自己手下三名被冤枉的士兵辯解。

不過說的幾個都是老電影了,無力接受可以看看,比較近的《天上再見》、和《漫長的婚約》

還可以說些相對比較商業化的《戰馬》、《奇襲60陣地》、還有最近的《1917》,這些都是可以一看的電影。


關於一戰和二戰題材的電影其實挺多挺雜的,

這裡我著重介紹下最近看過的精彩好電影吧。

1917

8.5

導演: 薩姆·門德斯

年份: 2019

冒牌上尉 Der Hauptmann

8.5

導演: 羅伯特·斯文克

年份: 2017

至暗時刻 Darkest Hour

8.6

導演: 喬·賴特

年份: 2017

敦刻爾克 Dunkirk

8.4

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年份: 2017

血戰鋼鋸嶺 Hacksaw Ridge

8.7

導演: 梅爾·吉布森

年份: 2016

黑皮書 Zwartboek

8.3

導演: 保羅·範霍文

年份: 2006

風語者 Windtalkers

7.6

導演: 吳宇森

年份: 2002

無恥混蛋 Inglourious Basterds

8.6

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

年份: 2009

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年份: 1998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9.5 (781591人評價)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年份: 1993

鋼琴家 The Pianist

9.2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年份: 2002

珍珠港

解放

戰馬

1917

紅男爵

拯救大兵瑞恩

血戰鋼鋸嶺

決戰中途島

國王的演講

至暗時刻

父輩的旗幟

硫磺島的來信

希特勒 惡魔的崛起

卡拉什尼科夫

勒熱夫戰役

佈列斯特要塞

轟炸機之歌

高爾察克上將


影視作品的內核是什麼?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任何影視作品都會有一個內核,同時也有包裹著這個內核的外衣。外衣可以是拍攝的鏡頭,場景的調度以及宏大敘事邏輯等等。但這些外衣,無一不最終指向一個點,那就是影視作品的內核。這部作品在說什麼?或者說在講述一種什麼樣的事情等等。這纔是一部影視作品的核心內容。然而,作為觀眾,很多時候,可能將自己的注意力被外衣所吸引,最終卻忽視了影視作品本身的內核,這也是存在的。

因為觀眾不是導演,不可能永遠的能準確地把握住導演所要表達的內容的核心,因此,有的時候,當我們過分關注外在形式的時候,或許真的應該看一看內在,也可能是內在的一個方面就行。這種關注有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一部作品的全部內容,更有助於我們接近作品的內在覈心。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說的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紅軍與白軍》是一部經典的影視作品,本片不僅僅是形式上具有經典性,內容上同樣的具有經典性。這部匈牙利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俄國十月革命後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事情。紅軍自然指的是參加了十月革命的無產階級人民組成的軍隊,而白軍則是當時的統治階層的鷹犬。在一個小鎮上,白軍與紅軍展開了鬥爭。

本片的鬥爭形勢看上去並沒有太大的起伏轉折,所有的鬥爭集中的核心在於衣服,白軍與紅軍作為主要區分的依舊是外在的衣服,然而內在覈心中,兩個分屬不同階級的部隊在行為上也是具有著本質差別的。白軍駐紮的地方,對於當地的原住民的騷擾會變本加厲,而紅軍則是有相對嚴明的紀律。白軍對於紅軍更多的是趕盡殺絕,相反,紅軍雖然也會羞辱白軍,但還是會留下一條性命。

然而這種周折並沒有徹底的抹殺兩個不同階層的軍隊之間的意識形態的對立,最終決戰的時刻到來了,明知寡不敵眾,紅軍依舊是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前,最終英勇就義。

這個故事是非常簡單的,簡單到如果你不去注意本片的故事核心的話,很容易就會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導演的鏡頭使用以及場面調度上。從而完全忽視了這是一部關於革命的電影。

誠然,導演在長鏡頭運用上可謂是獨樹一幟,且在場面調度上的把控爐火純青。然而這些遊刃有餘的技法操作不過是為了展示本片的內在覈心而做的陪襯,這部電影完全不是為了作為鏡頭語言以及場面調度的教科書存在的。

本片的邏輯脈絡也很簡單,就是記錄了一次革命後,一些不被人重視的地方,發生的一些不被人重視的故事。對比起十月革命的浩蕩,本片中兩派的對抗並沒有什麼太過於宏偉的場面。然而這卻是真實的戰爭中我們所能看到的常態。

對於軍人來說,戰爭是什麼?對於居民來說戰爭又是什麼?這些問題本不該有太過於複雜的答案,然而當我們會想起那些標準回答的時候,卻往往是忽視了人性,忽視了人作為個體的渺小性。紅軍和白軍任何一方作為整體都是聲勢浩大的。

然而作為個體,他們僅僅是一個個普通的人,中槍後會死,受傷後會求生等等。本片在展現這些細節的時候,真實的讓人忽視了這是一場流血犧牲,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這是一場會讓很多人失去生命的抵抗運動。

片中的所有生命的失去,都是毫無聲響的,白軍頭領被處決,紅軍戰士被集體處決,紅軍戰士在面對三四個白軍逼退的時候,只能從鐘樓上跳下去求死。平民的女兒被白軍侮辱的時候,沒有一絲絲的反抗等等。這些場景無外乎向我們展示了戰爭的殘酷以及集體犯罪時候,犯罪者的卑鄙。然而這樣的內核沒有一絲絲的波瀾壯闊,卻最終會被人忽視。

我們習慣了戰爭的浩大,習慣了戰爭的英勇無畏,然而當這種人如草芥,命似鴻毛的真實展現給大眾的時候,觀眾們便對此麻木了。因而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本片的鏡頭語言以及場面調度上了。全然忽視了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全然忽視了這部電影的核心內容。

任何影視作品,如果僅僅是靠著鏡頭語言以及調度場面等外在技藝取勝的話,那麼他就不應該叫做作品,而是應該被稱為是影視教學片段。本片之所以被稱為是作品,無外乎還是因為內在覈心。

抵抗革命運動發展了幾十上百年,然而人們並不會認為這種抵抗是高尚的,是可敬的,當我們今天生活在幸福美滿的社會中的時候,很多人早已經忘記了硝煙瀰漫的過去。生活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有的,沒有前人的鋪墊,這樣的生活一刻都不能繼續,戰爭雖然會過去,但歷史卻不容忘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