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吐槽大会第四季徐峥这期,思文说吐槽大会是"骗钱",李诞也附和说第五季不想办了,加上池子也在第三季说不来吐槽大会了。吐槽大会为何要办不下去,因为收视吗?


我刚看完这一期,可以说心有戚戚。吐槽大会这个节目,核心还是内容而不是嘉宾。现在的吐槽内容完全是隔靴搔痒,让人失望,我觉得现在的稿子不行!

同期的脱口秀大会,创作者们各自为战,水准保持的还不错。而同样的主创人员,群策群力的浓缩到6、7名嘉宾稿子,完全应该质量更高。出现目前这种情况,可以明确感觉得到主创团队出了问题。创造热情不高,很敷衍。我猜测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创作团队内部矛盾,供稿问题

脱口秀原本就分表演和创造,像卡姆、张绍刚这种善于表演的,也有思文他老公那类善于写作的,更多的还是如李诞这种能自己写自己说的。现在的情况是,在前台的表演者名利双收,写段子供弹药的人只能拿点稿费,这会让人严重心理不平衡。比如近期笑果强推卡姆是看得出来的,卡姆这个人本身又比较狂(或者说真性情),我估计其他创作者大多不愿意给他供稿。而卡姆自己的稿子问题是老观众都清楚的,笑果这种集中资源优先捧表演形演员的战略应该是被其他主创集体抵制了,都开始消极怠工,并且可能造成了卡姆与思文夫妻为首的创作团队的直接矛盾。(这一期卡姆死命骂思文估计就是反击不肯供稿问题)

二、创作团队与笑果矛盾,分赃不均

其实脱口秀产业与一般的流量练习生产业不同,应该是内容创作为核心,而不是平台资源包装为核心。这个行业不是卖脸,卖感情寄托,他卖的是表演和创造能力。所以脱口秀艺人成名以后持续创作才能维持价值(看王自健现状),这种吃青春饭吃灵感饭的行业,如果给的待遇并不足以刺激从业者放弃种种顾虑去全身心创作,就会出现心理失衡的怠慢状态。其实相比竞技体育,足球篮球顶级选手要拿走俱乐部收入的一半左右,而在笑果,除了李诞其他人都是「打工仔」。一个估值三十亿的公司,到底什么值钱?节目名气吗?资源平台吗?脱口秀这东西没有惯性,内容不好笑名气再大平台再好也只是让人尴尬(还是王自健)。其实我眼里这个公司最值钱的不是平台,不是节目形式,而是创作力。但是这个公司给创作团队所分配的利益「简直无情」。举办脱口秀大会就是想培育「你们不上,多的是人想上」的梯队,但是对此观众并不买账,吐槽大会只能继续推几把老枪。事实上,笑果的经营团队和创作团队正在博弈,这几期的质量下降和国足球队要换教练摆烂都一个意思。这次两次融资以后笑果公司看来是要把事情做绝了,想吃大头搞得人心尽散。(我猜包括之前矛盾双方,卡姆和思文两方都不满管理方现在的分配)

三、观众与明星矛盾,吐槽与洗白

观众诉求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吐槽越狠越好。小明星和跨界的无所谓,给我涨名气还给钱,怎么吐槽都没意见。但是主咖不能是小明星啊,因为没有众所周知的梗就没效果,主咖没有流量就没话题啊。可是大咖不缺你的通告费,也不缺这点名气,真人秀那么多,随便上哪个一样赚钱还能立人设,我跑吐槽大会被人吐一脸还得笑著握手贱不贱?所以就算来了,审稿的限制肯定很大,真正好笑的梗不能用,真黑料不能碰,语气攻击性不能过强……这样就让创造团队仅剩的积极性再次被阉割,带著镣铐跳舞只剩下各种重复和我之前说的「隔靴搔痒」。

这三点可以说是内忧外患,都不好解决。

第一点其实是脱口秀行业的团队模式问题。歌手买一首歌可以唱一辈子,脱口秀得不断更新,但是谁的创作能力都不能一直保持如此旺盛,表演者和身后创作者必须有更合理的分配模式,有李诞池子从王自健身后走出来取而代之的例子以后,这个行业就再难有安心拿微薄工资(李诞当年800元一条)给人作嫁衣裳的人了。

第二和第一很类似,笑果可以说吃相难看。前文举了竞技体育的例子还不够,不如也看看小说和编剧行业,现在有多少养著枪手团队的?有没有发现现在编剧和作者话语权越来越大,都是各制作团队竞争作品?到笑果这里想趁著行业竞争不充分时把这些从业者充分压榨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这种短视行为是自取灭亡。。。不是不该赚钱,是这样会扼杀创作者的积极性,等于杀鸡取卵。

而最严重的是第三点,明星是有限的稀缺资源。经过四期以后剩下的有梗的明星,要么请不来,要么对吐槽稿件会提很多审稿限制。而且吐槽大会这个模式下,明星来展现脱口秀才艺或者自辨洗白都不那么容易,都需要极高水平的稿子。人家明星买的是稿子啊……你看又回到前两点了。

所以,第五季吐槽大会是否存在,取决于笑能不能解决主创团队问题。从池子离开,卡姆、建国、庞博多次节目里抱怨牢骚来看:人心散了,队伍不那么好


想多了,很可能只是本期洗白大会又没有什么大槽点。

徐峥,是,他咖位大。

但上节目时,没什么下饭的槽点。

  • 头秃
  • 演部戏就娶陶虹
  • 囧系列一部不如一部

没了

所以,宣传点也是「徐峥模仿卡姆」。李诞,确定你家这档不是《欢乐喜剧人》么?

笑果编剧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为宣传《囧吗》来的徐峥,转脸下了节目,就整了一出大的。院线联名抵制,毕志飞把8他抢夺《人在囧途》不正当竞争…

笑果此刻的心态,估计就是凑钱重金买彩票,结果发现自己的号,搁下一期能中500万。也只有卖了Ning的pdd 能体谅二三。

尽管美食界的钢琴家拚命给自己拉仇恨,陶虹假闺女在线表演二年级数学,节目效果还是跟卡姆精准定位的一样:「演讲比赛」。

第四季开始,《吐槽大会》最大毛病就是没槽可吐。有槽点的,要么请不动,要么不准说。

对脱口秀演员来说,嘉宾没得吐,只好吐自己。

跟王建国上期说「讨厌一切李总」一样,思文写稿时,调侃一下自家节目。好歹,让自己的稿子吐得真情实感一点

而且,思文吐槽《吐槽大会》实际上是给吐槽徐峥「囧系列」一部不如一部的缓冲垫

为了减少给徐峥「一部不如一部」降低伤害值,搭配先吐槽自家节目一季不如一季。正如,王建国吐槽当当网李国庆李总时,拉著自家boss李诞李总,就显得分散火力了一样。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脱口秀。

前两季,《吐槽大会》的标语是「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后来,笑果发现娱乐圈有勇气的,毕竟是少数。现在改口:「吐槽,我们尽量来真的」。吐完嘉宾,大家每每对被吐槽的,行礼握手,恳请对方大人大量。

用《吐槽大会》自己的标准来说,终于自家的节目组也混到值得被吐槽的地位了。李诞也常吐槽笑果是「小破公司」,说同事为凑梗,不择手段,不惜拿他开涮。

何况,光看李诞点赞思文,那主持人张绍刚不还立刻往回兜,安抚金主爸爸,在线招商了么。

从商业角度,《吐槽大会》几乎每期都能上热搜,上知乎热榜,有金主爸爸抢著投资。

《奇葩说》第六季收官之战也不过压了《吐槽大会》一位。赞助商里,不仅有黄豆酱,有洗发水,甚至在思文本期吐槽后,在春节夫妻场,他们又接了新客户——「微视」。

招商引资,钱途一片光明。

放著成熟的节目不做,影视寒冬了,还去冒风险整一个新节目,逼员工去想新点子,是不是有点缺心眼?

只有招不到商,收视率低,不得不停播的节目;少有商业前景一片大好,却突然回归初心,风口跳伞的猪。

大家都是吐槽大会不如以前好看了,可热度不还在么。

吐槽大会变洗白大会,对娱乐圈来说,可能更加稀缺,更受欢迎。

朱丹的主持事故一出,上了吐槽大会当主咖,再整上一段绕口令,不仅上热搜,让自己更红,还显得之前的失误意味深长。

这不就是《吐槽大会》的新功能么?

帮助娱乐圈众多翻车艺人,重新启航。比起给卓伟塞钱,不如放下脸皮,拿笑果的钱来洗白一回。

按我国艺人的翻车程度,越来越多艺人会认识到《吐槽大会》是多么可贵。

只要有热度,有金主,有急需洗白的明星愿意来,笑果会继续把无槽可吐的《洗白大会》办下去的。

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很简单,吐槽大会不符合笑果文化的战略路线了。

脱胎于今晚80后的笑果文化,是一个以脱口秀为主业的团体,我们可以类比德云社,笑果文化在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大火之后,积极打造团队,一方面是李诞等人的娱乐圈跨界,吸纳其他圈子的粉丝,另一方面招揽推捧其他脱口秀演员,扩大可支撑演出的队伍。

最重要的是,开拓线下脱口秀商演,小剧场开放麦是前几年就在做的,这是吸收和培养人才,另外可以看到今年有很多巡演,各种类型的巡演,这种的收入是比和腾讯分账要有爆发力的。

所以,笑果文化不希望只有腾讯一个篮子,更不希望吐槽大会伤了观众的胃口,可以肯定的是以后直接看到的脱口秀会变少,像德云社一样,饥饿营销——而这也是做喜剧能长久的秘诀,好笑的东西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再好笑的段子,听几遍就不好笑了,而没有人能一直产出,线下的好处就是一套节目可以巡演几个月


吐槽大会真的没什么意思了

吐槽变成白开水,没有期待

还有最新一期,张绍刚明显不在状态

卡姆简直他么的没写稿子,完全随便发挥,发挥的稀烂。徐峥说的还行,但其实是来宣传电影的。徐峥夫妻各玩各的不能吐槽吗?跟汪涵长得像不能吐槽吗?一句吐槽没听到。。。。。。

说实话,你要宣传电影,请你去搞个发布会。你要洗白,就应该开洗白大会。一句吐槽都没有,你开什么大会??趁早停了


口碑直线下滑,完全成了洗白大会,也就咖位小的愿意被吐槽的狠一点,脱口秀演员只能靠自黑和互黑增加笑料。而池子走了之后,脱口秀演员都不太对劲,喜剧的内核真的是悲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