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吐槽大會第四季徐崢這期,思文說吐槽大會是"騙錢",李誕也附和說第五季不想辦了,加上池子也在第三季說不來吐槽大會了。吐槽大會為何要辦不下去,因為收視嗎?


我剛看完這一期,可以說心有慼慼。吐槽大會這個節目,核心還是內容而不是嘉賓。現在的吐槽內容完全是隔靴搔癢,讓人失望,我覺得現在的稿子不行!

同期的脫口秀大會,創作者們各自為戰,水準保持的還不錯。而同樣的主創人員,羣策羣力的濃縮到6、7名嘉賓稿子,完全應該質量更高。出現目前這種情況,可以明確感覺得到主創團隊出了問題。創造熱情不高,很敷衍。我猜測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創作團隊內部矛盾,供稿問題

脫口秀原本就分表演和創造,像卡姆、張紹剛這種善於表演的,也有思文他老公那類善於寫作的,更多的還是如李誕這種能自己寫自己說的。現在的情況是,在前臺的表演者名利雙收,寫段子供彈藥的人只能拿點稿費,這會讓人嚴重心理不平衡。比如近期笑果強推卡姆是看得出來的,卡姆這個人本身又比較狂(或者說真性情),我估計其他創作者大多不願意給他供稿。而卡姆自己的稿子問題是老觀眾都清楚的,笑果這種集中資源優先捧表演形演員的戰略應該是被其他主創集體抵制了,都開始消極怠工,並且可能造成了卡姆與思文夫妻為首的創作團隊的直接矛盾。(這一期卡姆死命罵思文估計就是反擊不肯供稿問題)

二、創作團隊與笑果矛盾,分贓不均

其實脫口秀產業與一般的流量練習生產業不同,應該是內容創作為核心,而不是平臺資源包裝為核心。這個行業不是賣臉,賣感情寄託,他賣的是表演和創造能力。所以脫口秀藝人成名以後持續創作才能維持價值(看王自健現狀),這種喫青春飯喫靈感飯的行業,如果給的待遇並不足以刺激從業者放棄種種顧慮去全身心創作,就會出現心理失衡的怠慢狀態。其實相比競技體育,足球籃球頂級選手要拿走俱樂部收入的一半左右,而在笑果,除了李誕其他人都是「打工仔」。一個估值三十億的公司,到底什麼值錢?節目名氣嗎?資源平臺嗎?脫口秀這東西沒有慣性,內容不好笑名氣再大平臺再好也只是讓人尷尬(還是王自健)。其實我眼裡這個公司最值錢的不是平臺,不是節目形式,而是創作力。但是這個公司給創作團隊所分配的利益「簡直無情」。舉辦脫口秀大會就是想培育「你們不上,多的是人想上」的梯隊,但是對此觀眾並不買賬,吐槽大會只能繼續推幾把老槍。事實上,笑果的經營團隊和創作團隊正在博弈,這幾期的質量下降和國足球隊要換教練擺爛都一個意思。這次兩次融資以後笑果公司看來是要把事情做絕了,想喫大頭搞得人心盡散。(我猜包括之前矛盾雙方,卡姆和思文兩方都不滿管理方現在的分配)

三、觀眾與明星矛盾,吐槽與洗白

觀眾訴求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吐槽越狠越好。小明星和跨界的無所謂,給我漲名氣還給錢,怎麼吐槽都沒意見。但是主咖不能是小明星啊,因為沒有眾所周知的梗就沒效果,主咖沒有流量就沒話題啊。可是大咖不缺你的通告費,也不缺這點名氣,真人秀那麼多,隨便上哪個一樣賺錢還能立人設,我跑吐槽大會被人吐一臉還得笑著握手賤不賤?所以就算來了,審稿的限制肯定很大,真正好笑的梗不能用,真黑料不能碰,語氣攻擊性不能過強……這樣就讓創造團隊僅剩的積極性再次被閹割,帶著鐐銬跳舞只剩下各種重複和我之前說的「隔靴搔癢」。

這三點可以說是內憂外患,都不好解決。

第一點其實是脫口秀行業的團隊模式問題。歌手買一首歌可以唱一輩子,脫口秀得不斷更新,但是誰的創作能力都不能一直保持如此旺盛,表演者和身後創作者必須有更合理的分配模式,有李誕池子從王自健身後走出來取而代之的例子以後,這個行業就再難有安心拿微薄工資(李誕當年800元一條)給人作嫁衣裳的人了。

第二和第一很類似,笑果可以說喫相難看。前文舉了競技體育的例子還不夠,不如也看看小說和編劇行業,現在有多少養著槍手團隊的?有沒有發現現在編劇和作者話語權越來越大,都是各製作團隊競爭作品?到笑果這裡想趁著行業競爭不充分時把這些從業者充分壓榨的心思已經很明顯了,這種短視行為是自取滅亡。。。不是不該賺錢,是這樣會扼殺創作者的積極性,等於殺雞取卵。

而最嚴重的是第三點,明星是有限的稀缺資源。經過四期以後剩下的有梗的明星,要麼請不來,要麼對吐槽稿件會提很多審稿限制。而且吐槽大會這個模式下,明星來展現脫口秀才藝或者自辨洗白都不那麼容易,都需要極高水平的稿子。人家明星買的是稿子啊……你看又回到前兩點了。

所以,第五季吐槽大會是否存在,取決於笑能不能解決主創團隊問題。從池子離開,卡姆、建國、龐博多次節目裏抱怨牢騷來看:人心散了,隊伍不那麼好


想多了,很可能只是本期洗白大會又沒有什麼大槽點。

徐崢,是,他咖位大。

但上節目時,沒什麼下飯的槽點。

  • 頭禿
  • 演部戲就娶陶虹
  • 囧系列一部不如一部

沒了

所以,宣傳點也是「徐崢模仿卡姆」。李誕,確定你家這檔不是《歡樂喜劇人》麼?

笑果編劇恐怕做夢也沒有想到,為宣傳《囧嗎》來的徐崢,轉臉下了節目,就整了一出大的。院線聯名抵制,畢志飛把8他搶奪《人在囧途》不正當競爭…

笑果此刻的心態,估計就是湊錢重金買彩票,結果發現自己的號,擱下一期能中500萬。也只有賣了Ning的pdd 能體諒二三。

儘管美食界的鋼琴家拚命給自己拉仇恨,陶虹假閨女在線表演二年級數學,節目效果還是跟卡姆精準定位的一樣:「演講比賽」。

第四季開始,《吐槽大會》最大毛病就是沒槽可吐。有槽點的,要麼請不動,要麼不準說。

對脫口秀演員來說,嘉賓沒得吐,只好吐自己。

跟王建國上期說「討厭一切李總」一樣,思文寫稿時,調侃一下自家節目。好歹,讓自己的稿子吐得真情實感一點

而且,思文吐槽《吐槽大會》實際上是給吐槽徐崢「囧系列」一部不如一部的緩衝墊

為了減少給徐崢「一部不如一部」降低傷害值,搭配先吐槽自家節目一季不如一季。正如,王建國吐槽噹噹網李國慶李總時,拉著自家boss李誕李總,就顯得分散火力了一樣。

這就是中國特色的脫口秀。

前兩季,《吐槽大會》的標語是「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後來,笑果發現娛樂圈有勇氣的,畢竟是少數。現在改口:「吐槽,我們盡量來真的」。吐完嘉賓,大家每每對被吐槽的,行禮握手,懇請對方大人大量。

用《吐槽大會》自己的標準來說,終於自家的節目組也混到值得被吐槽的地位了。李誕也常吐槽笑果是「小破公司」,說同事為湊梗,不擇手段,不惜拿他開涮。

何況,光看李誕點贊思文,那主持人張紹剛不還立刻往回兜,安撫金主爸爸,在線招商了麼。

從商業角度,《吐槽大會》幾乎每期都能上熱搜,上知乎熱榜,有金主爸爸搶著投資。

《奇葩說》第六季收官之戰也不過壓了《吐槽大會》一位。贊助商裏,不僅有黃豆醬,有洗髮水,甚至在思文本期吐槽後,在春節夫妻場,他們又接了新客戶——「微視」。

招商引資,錢途一片光明。

放著成熟的節目不做,影視寒冬了,還去冒風險整一個新節目,逼員工去想新點子,是不是有點缺心眼?

只有招不到商,收視率低,不得不停播的節目;少有商業前景一片大好,卻突然回歸初心,風口跳傘的豬。

大家都是吐槽大會不如以前好看了,可熱度不還在麼。

吐槽大會變洗白大會,對娛樂圈來說,可能更加稀缺,更受歡迎。

朱丹的主持事故一出,上了吐槽大會當主咖,再整上一段繞口令,不僅上熱搜,讓自己更紅,還顯得之前的失誤意味深長。

這不就是《吐槽大會》的新功能麼?

幫助娛樂圈眾多翻車藝人,重新啟航。比起給卓偉塞錢,不如放下臉皮,拿笑果的錢來洗白一回。

按我國藝人的翻車程度,越來越多藝人會認識到《吐槽大會》是多麼可貴。

只要有熱度,有金主,有急需洗白的明星願意來,笑果會繼續把無槽可吐的《洗白大會》辦下去的。

版權所有,謝絕轉載


很簡單,吐槽大會不符合笑果文化的戰略路線了。

脫胎於今晚80後的笑果文化,是一個以脫口秀為主業的團體,我們可以類比德雲社,笑果文化在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大火之後,積極打造團隊,一方面是李誕等人的娛樂圈跨界,吸納其他圈子的粉絲,另一方面招攬推捧其他脫口秀演員,擴大可支撐演出的隊伍。

最重要的是,開拓線下脫口秀商演,小劇場開放麥是前幾年就在做的,這是吸收和培養人才,另外可以看到今年有很多巡演,各種類型的巡演,這種的收入是比和騰訊分賬要有爆發力的。

所以,笑果文化不希望只有騰訊一個籃子,更不希望吐槽大會傷了觀眾的胃口,可以肯定的是以後直接看到的脫口秀會變少,像德雲社一樣,飢餓營銷——而這也是做喜劇能長久的祕訣,好笑的東西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再好笑的段子,聽幾遍就不好笑了,而沒有人能一直產出,線下的好處就是一套節目可以巡演幾個月


吐槽大會真的沒什麼意思了

吐槽變成白開水,沒有期待

還有最新一期,張紹剛明顯不在狀態

卡姆簡直他麼的沒寫稿子,完全隨便發揮,發揮的稀爛。徐崢說的還行,但其實是來宣傳電影的。徐崢夫妻各玩各的不能吐槽嗎?跟汪涵長得像不能吐槽嗎?一句吐槽沒聽到。。。。。。

說實話,你要宣傳電影,請你去搞個發布會。你要洗白,就應該開洗白大會。一句吐槽都沒有,你開什麼大會??趁早停了


口碑直線下滑,完全成了洗白大會,也就咖位小的願意被吐槽的狠一點,脫口秀演員只能靠自黑和互黑增加笑料。而池子走了之後,脫口秀演員都不太對勁,喜劇的內核真的是悲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