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和你妈都掉水里了,你先救哪个?」

这个问题为什么不是

「我和你爸都掉水里了,你先救哪个?」

本题已加入「非常想问」之「这才是心理学」科普大赛征文活动,回答圆桌问题即可参与,更有十万现金奖池等待瓜分 &>&>&>

这才是心理学 | 非常想问?

www.zhihu.com图标


为什么婆媳关系比公媳关系严峻?

一句话简单版本

因为,婆婆和媳妇竞争的是同样的资源,而公公和媳妇竞争的是不同资源,所以后者产生冲突以及冲突的可能性更小哟。

稍微扩充的版本:

进化心理学就是从进化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进化中,一切假设的前提都是资源的有限性。这个资源包括物质/生理资源和心理资源,而且之间是相通的。「我和你妈都掉水里了,你先救哪个?」这个问题,问的,就是生理资源(下水救人的个体只有儿子一人)以及心理资源(救我还是救你妈的意愿)是如何分配的啊?

然而,说白了,婆媳关系也好、公媳关系也好、岳婿关系也好(乱入了哈哈),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心理资源的竞争。在社会心理学里,资源分配是非常扎心的方式,比如处于亲密关系的人们很少在资源分配时区分彼此。最典型的就是,一对非常相爱的情侣一起出去吃饭,不用询问往往就会互相吃对方的东西。但是,想像一下相亲头次见面,你就把勺子伸向对方的盘子里,会被立刻拉黑对吧?(为何脑海中出现了Friends里Joey的情节。。。)

另外还有一方面也很重要:对目前亲密关系的威胁。婆婆和儿子几十年的母子感情,这是一个人经历的亲密关系的重要方面哦,这种亲密关系,是否会受到另一个女性(妻子)出现而受到威胁?妻子和丈夫之间夫妻的亲密关系(涉及了浪漫与性因素的亲密关系),是否会受到丈夫和另一位女性亲人(母亲)的亲密关系的影响?很多亲密关系都具有排他性的,朋友之间的关系则没有这种。

所以妻子-丈夫以及婆婆-丈夫之间处于类似的亲密关系模式,相比于公公-丈夫之间的关系属于同类资源。所以这种对(与自己同性的)亲密关系的资源产生威胁的可能性,也是婆媳关系相较于公媳关系严峻的主要原因。

最后想多说一句,人类心智已经5000多年没有进化了。很多基于进化视角来看待的现实问题,尤其在我们当今的社会,只具有一部分参考价值。无论如何,自己的亲密关系总掌握在自己手中哦。


因为有年纪的女人最厉害了。

公公和媳妇?老公的爹和儿子的老婆?一男一女。

婆婆和媳妇?老公的妈和儿子的老婆?两个女的。

很明显两个女的会干起来啊。


这个问题和进化心理学有什么关系?

小孩无娘,说来话长。这个情况其实是由男女授受不亲和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造成的。

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认为,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为人处世不行,所以一般家庭都是女主内,男主外。

我们先来看皇家。皇家后宫诸多的琐事,吃喝拉撒,鸡毛蒜皮,都由皇后过问,皇帝一般不管,皇帝管的是国家的事。

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也是这样,由女主人来管理家庭琐事,男主人管理家庭外的生产、交往等等。这样,儿媳妇的琐事就正好在婆婆的管辖范围。

又由于女人生理和男人不同,公公就更不方便过问儿媳妇的事,也不能促膝而谈,有诸多忌讳,而婆婆就方便多了。

「儿媳妇啊,该要个孩子了。」这样的话公公咋好意思说。

所以这两个因素就决定了婆婆要管儿媳妇的事。

如果公公对儿媳妇看不惯,也不会当面说的,而是背后和婆婆说,再由婆婆说儿媳妇。

看看,婆媳关系就剑拔弩张了,公媳关系则看起来比较和缓。

封建社会里,婆婆在儿媳妇面前是绝对权威,呵使儿媳妇做家务,训斥打骂是家常便饭,叫儿媳妇上东儿媳妇不敢上西,儿媳妇都是逆来顺受。红楼梦里,哪房儿媳妇敢违抗婆婆?民间有句老话,「今天叫你知道婆婆是个娘」,本意是说,婆婆对儿媳妇的管教,与儿媳妇在娘家被娘管教一样严厉,用来比喻上级对下级的严厉管教。从这句老话可以看出,封建社会里,婆婆对儿媳妇的管教与呵使是多么厉害。不过,哪个时候婆媳之间基本没有矛盾,儿媳妇逆来顺受,哪里来的矛盾?

封建社会被推翻之后,儿媳妇的地位也提高了,敢于反抗婆婆了,也敢和婆婆对吵对骂了,这个时候婆媳之间的矛盾才浮出水面。

千年大路走成河,多年媳妇熬成婆。儿媳妇熬成婆婆之后,角色反转了,又开始对儿媳妇这不满那不满了,又开始说想当年老娘我是贤妻良母,孝敬公婆,勤俭持家。儿媳妇又开始和她争吵了。同样的一幕一代一代重复上演。屁股决定脑袋。


心理学很少涉足这类问题,不过从进化心理学的其他研究中,可以尝试理解这个问题。

老婆和老妈都掉水里,先救谁?

儿子和媳妇都掉水里,先救谁?

女儿和女婿都掉水里,先救谁?

后两个问题相对容易回答得多。

这种看似毫无价值的问题,伯恩斯坦在美国和日本还真做过类似问卷,结果显示,在生死攸关的场景中,帮助行为随遗传相关度的降低而稳固下降,同时随受惠者年龄增加而稳固下降。

进化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理论,由汉米尔顿提出的内含适应性理论,自然选择将倾向于那些能促使有机体的基因得以传播的特性,而不管有机体是否能直接繁殖出后代。【这和经典进化理论存在重大区别个体在不同的行为情境中,会根据适应该情境的关系系数,来评估周围的人以及他自己的适应性,个体的内含适应性不是他自身的属性,而是他行为或影响的属性。

既然是进化心理学,生存、繁衍和自然选择,都是其重要核心,繁衍当然离不开遗传关系系数,作为亲属之间,亲疏远近是清晰的,那配偶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

配偶关系,是基于两性之间亲近感和对待子女策略基本一致

由于男女繁衍策略不同,故对待子女策略,只能说是基本一致,例如作为男性,更倾向于将全部财产留给妻子,而女性却更倾向于将财产留给子女。

这里牵涉进化心理学中一项重要基础,女性可以完全确认子女具有自己50%的基因,而男性则存在不确定性,因为存在性背叛。在繁衍策略上,女性更倾向于抚育后代,而男性更倾向于增加择偶机会。

男性将财产留给妻子,可以预计这些资源,很大可能会被妻子投资在子女身上,而女性将财产留给丈夫,却很可能会是丈夫重新择偶,无法将资源全部投资给子女。

基于女性可以确认其母亲身份,而男性的父亲身份存在不确定性,对于爷爷而言,孙代存在双重不确定性,外公和奶奶,存在一重不确定性,只有外婆可以确认孙代。

在欧拉和维特拉的研究中,也得出外婆>外公>奶奶>爷爷的孙代投资。【这是基于欧美的研究结果,中国未见此类研究,仅供参考。

另一进化心理学结论,女性更多依赖于亲属,男性更多依赖于非亲属成员的互惠关系。[同样是基于欧美文化得出的研究结果,后一句在中国文化中未必如欧美显著,但女性更多依赖于亲属,在东方文化中显然也是成立的。]

在进化心理学中,女性的重要倾向,便是将资源投资给子女,运用以上进化心理学研究,婆媳之间争夺的并不是「儿子」「丈夫」,而是媳妇所掌握的资源分配权

婆媳矛盾在西方并不明显,而在中国确实存在,中国的养老模式,曾经长期处于反哺式,西方则是接力式,媳妇作为女性,当然优先将资源投资到自己子女身上,公婆对于媳妇而言,没有任何投资价值。

不仅对于媳妇,对于儿子同样,反哺上一代,完全没有繁衍投资价值,男性也更倾向将资源投资到配偶身上,而不是将资源用于反哺父母。

女性更多依赖亲属,当然需要更多地处理亲属间关系,假设婆媳矛盾的焦点是争夺反哺资源,当然这也属于亲属间关系,自然由婆婆作为主力上阵,即便此假设不成立,女性作为处理亲属关系的主力,婆媳矛盾也容易凸显出来。

进化心理学中,并没有此类研究,以上仅为个人想法。

婆媳问题不仅涉及心理,更多的还是伦理、文化、社会因素,远非心理学,更不是进化心理学能做出解释的。

Reference:

Burnstein, E. , Crandall, C. , Kitayama, S. . (1994). Some neo-darwinian decision rules for altruism: weighing cues for inclusive fitness as a function of the biological importance of the decis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7(5), 773-789.

Smith, M. S. , Kish, B. J. , Crawford, C. B. . (1987). Inheritance of wealth as human kin investment.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8(3), 171-182.

Judge, D. S. . (1995). American legacies and the variable life histories of women and men.Human Nature,6(4), 291-323.

Euler, H. A. , Weitzel, B. . (1996). Discriminative grandparental solicitude as reproductive strategy.Human Nature,7(1), 39-59.


首先从传统来说,男主外女主内

传统中国家庭男性更多著眼于外在事务处理,调节整个家庭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在意内部家庭的结构或者关系处理。

女性更多的会在意家庭内部的关系沟通,这样一来,公媳在家庭沟通中处于较少沟通的两方,就好像「普通朋友」这样,不会有太多的矛盾和冲突产生。

而婆媳关系就像「熟悉的朋友」,每天的沟通和交流十分频繁,所以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进而导致婆媳关系紧张。

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社会,男性一般会让著女性,所以公媳关系也会相对缓和一些。

从家庭著眼作为母亲的儿子其长期或者说较长时期受到了母亲的心血的浇筑(不得不说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女性投入给下一代的关心和精力比男性更多)所以母亲对于子女的重视程度十分高且远远超过父亲对于子女的重视程度

作为老公的妻子,其多半受到男方的追求才愿意嫁给对方,所以女方更希望受到男方的关爱和关怀,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婆媳之间不可协调的矛盾来源。

婆婆希望媳妇对于自己的儿子悉心照料,而妻子希望受到老公的关爱和关怀。

那在婆婆眼中媳妇的某些行为就是欺负自己的儿子是不可容忍的,而在妻子眼中婆婆的某些要求是不可理喻的。

长期以往矛盾就产生了,另外从佛洛依德心理学角度来说,母亲有一定的「恋子情节」倾向,所以在儿子娶了老婆之后,母亲会觉得自己失去了自己对于子女的掌握和掌控,进而对于儿媳产生「敌意」,从而产生矛盾。

还有一个可能在中国特有的一个原因:「倚老卖老」,「媳妇熬成婆」自己过去受到过的气,当然要有地方释放一下啦,所以婆婆会对自己的儿媳百般的「刁难」,把这「优良传统」延续下去,从而产生矛盾。

总之婆媳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关键点在于「一个人物」、「两个地位」。

聚集的问题「中心人物」是男性(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聚焦的「 家庭地位」是婆媳之间谁站主导地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