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

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此时已经差不多形成。而大学的思政课就像是树木正在成长时所必须进行的修剪行为。思政课之所以不像其他人文课考试那样难,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纠正大学生所存在的错误。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一批知识力量,思政课的存在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面对社会问题。一般来说,思政课分为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基础的教学。前者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后者尤为重要。主要还是因为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法律基础的教学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犯法和吃亏。特别重要的一点,做一个法盲是特别可怕的事情。就比如之前某某公司将团徽,打上自己的logo就说是自己的行为。在之前很多人因为疑似侵权而收到传票,皆因为没有了解著作权而吃亏,所以思政课的存在很有必要。

每一个课程都有它存在的必要,可能是现在没有什么帮助,但以后可能会让你受益无穷。


意义,或者说用处其实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择业处境,个人三观,还有思政课老师的教学水平等等都会有差异,那么引申出的意义其实是不同的。

说一下我个人的例子,希望能给困惑的人一些帮助。

我上大学的时候只修过三门思政课,分别是思修,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至于毛泽东思想概论虽然发了书但是没开课。每次上课是四五个班一起上,在一个很大的阶梯教室,两百多号人,课程点到得花掉半个小时。老师一般就是跟著课程的PPT讲课,或者放一些课程的视频,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过去了,认真听课的人寥寥无几。期末的时候会划重点,大一的时候开卷,许多人很爽。大二就是闭卷了,挂了一些人,大家怨声载道。

我之前也认为思政课没什么意义,因为感觉没有用处,老师教学也不够认真,大家都是对付过去。后来大三准备考研,买了资料书,重新开始看四门政治课,观点慢慢发生变化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让我印象很深,我第一次知道「国家是上层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下的产物」,「公安,监狱等是国家设立的暴力机构」等描述,知道了看问题的两面性,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消极的一面;知道不仅要看事物的表面,还要看到本质,看到事物间的联系等等。除了马哲,还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让人受益匪浅。

近现代史是和毛泽东思想概论一起看的,坦白说每一次从头看起,都让人无比震撼。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是如此屈辱,打仗打不赢,割地赔款,租界林立。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拯救这个国家而进行斗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失败了,每一次失败都有人死去。两党合作赶走了日本人,却掀起了内战。毛泽东带领共产党从长征时期不到三万人,一点点壮大,打赢了巅峰期四百多万军队的国民党,厉不厉害?建国之后在治国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过许多的尝试,也犯下过严重的错误,后来拨乱反正,开始改革开放至今。

过去我是个容易被不实新闻煽动起来的愤青,对「爱国」嗤之以鼻,却对自己的祖国都不了解,还对许多事情妄加评论。后来我再也不敢这样做。对这个国家了解的越多,越能感受到治国理政的复杂性与难度所在,因此对许多看似不合理,强硬的规章制度有了新的看法。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一些制度却不能提出来更好的解决办法,我们指责这个国家的政府不作为却看不清它的运作机制和执政边界。很多时候只要多了解一些,查证一些就不会被人牵著鼻子走,很可惜大多数人做不到。

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我只粗略看过一遍,了解一下大概。因为研究不深,所以就不谈这个了。

最后是思修课,诸如「理想」「信念」「道德」之类的我就不赘述了。印象最深的是它会谈到婚姻关系,告诉你恋爱是婚姻的前提,告诉你恋爱关系里男女平等,人格独立的重要性。

回到题主的问题,思政课有没有意义呢?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没有的,其中一小部分从小博闻强识,三观本来就健全端正的人并不需要思政课来教育他们,对大部分认知有限,三观不正的人来说思政课起到的作用也寥寥无几。

但是对我这样,受限于家庭环境,从小认知狭隘,看问题容易偏激的人来说,思政课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认识到了马哲,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理解;认识了中国这一百多年曲折跌宕的历史,对爱国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的态度有了转变;见识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两极到多极的转变,以及理解了为什么美国要对中国制裁,发起贸易战。因此思政课对我重塑价值观是有意义的,这一点可能会受益终身。


可以有充足时间预习或者复习一下专业课……


1.可以减轻学生专业课的压力,丰富自身课堂自身活动开放性。如图


我之前的回答居然被删了,这种事说明了什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