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空燃比的黄金比例(对排放来说)是14.69。

那车重跟马力或者扭矩的黄金比例呢?

150 hps

200 hps

300 hps

的各自最佳黄金比列应该有所不同

纯电车我就看过有电池重跟续航能力有相关的比例。


谢邀。

没有最佳比例,车重本身越小越好,马力越大越好。扭矩是马力的中间量,不代表性能。

车动起来之后,实际的重量跟自身的质量相关性就没那么大了,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空气动力学设计可以带来非常大的下压力,等于在无形中重了很多。


一马力一公斤,那就爽歪歪了。

一马力五公斤,也非常爽。

一马力十公斤,就有点力不从心。

一马力二十公斤,车能动就不错了。


在没有限制条件的情况下,说最佳比例不合适,因为要看你的使用需求了。

我们接下来是从动力性角度来说说。

比功率指的是推力和重量的比值,它能衡量单位重量上发动机所提供的推力。

这就好比人的体脂率一样,虽然体重一样,但肌肉含量更高的人往往更有力气,运动能力特别是耐力会更好,像长跑运动员的身材都普遍很瘦、体脂率很低,顶尖男性长跑运动员的体脂率甚至可达5~11%,而普通人能达到10%-18%就已经很完美了。

要说比功率,呼声最高的就是跑车领域了。很多跑车马力大但跑不过别人,吃亏就在比功率上了。就拿「肥龙」布加迪威航为例,如果不是因为1880kg的车重,1001马力的「肥龙」也不至于百公里加速只有2.5秒了。

而保时捷918 Spyder马力仅为887马力,但正因为车重轻了近200kg,百公里加速也被逼到了2.6秒。为什么这二者的表现相当,计算下他们的比功率就会发现竟然都是0.53,出奇的一致。

法拉利F70一直被认为是法拉利既战神F2004之后的得意之作,7.3L V12自然吸气发动机能够爆发出800-820左右的马力,再加上KERS动能回收系统上的100-120马力,总计能达到900-940马力。

再加上最重量的极度克制,1100kg重量下比功率被拔到了0.85,要知道F1赛车的比功率也就在1.2左右。比如法拉利今年发布的SF70H车型,这款F1赛车拥有1000马力、728kg的车重,比功率为1.37。

当然法拉利F70并不是跑车里最变态的,比如阿斯顿·马丁发布的AM-RB 001跑车,车身整体由碳纤维、纯铝和钛合金打造,重量被控制在1000kg以内,在配合那台功率高达1000马力自然吸气式V12发动机,比功率可是超过了1.0。从有限的动力数据来看,这款车的0-320km/h的加速为10秒,可谓相当劲爆。

要说豪华超跑和平民跑车的比功率差别还是很明显的(见下图)。 对比后才恍然大悟,豪华超跑除了努力提升动力外,还在尽可能多的使用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原来就是为了这个。

至于一般家用车,那完全就不用看了。我们以销售大热的十款轿车为例,推重比差别就不算太大,普遍在0.09上下。


基本上家用车在1:10~1:15分布。1匹拉10公斤到15公斤。这是经济性能和加速性能的折中区域。在这个线旁边,如果有个1:8 ~ 1:5 的车,就很爽了。但马力需要人控制,给你个200匹的自吸,你常年1档,不代表你就有了应有的推重比。这方面,给个涡轮发动机,更容易体验到相对更多马力。

一般老百姓用,1:4 以内,就容易出事了。这时大量电子系统会实时阉割你的马力。除非你能掌握足够的驾驭技巧。


在其他条件不受限的情况下,所有车辆都是车重越轻、动力越大越好。

车辆行驶中的各种动作,本质都是靠车轮/引擎做功来对抗阻力。

阻力有两大来源:一是相对运动产生的空气阻力,二是自身重量产生的惯性。除此之外还有传动系统、轮胎等各种活动部件的摩擦力,不过和前两点相比基本可以忽略。

空气阻力只与速度和风阻系数有关,与车重无关,厂家造车做风洞实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减小车辆外形的风阻系数。

至于惯性,就是经典力学公式F=ma,F为轮胎产生的摩擦力(推力),m为车辆质量,a为加速度(G值)。

ps:「惯性力」实际并不存在,只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非惯性系运动问题而提出的一个假想力。

现实中,受材料学影响,轮胎能产生的最大摩擦力F有一个上限,「现代车辆性能实际上是被轮胎限制」说的就是这个。那么在F固定的情况下,m和a就成了反比例关系,即:

轮胎性能达到极限的情况下,车重越轻,车辆能产生的加速度(G值)越高。

这也是所有赛车都在千方百计减重的原因,因为重量越轻,惯性越小,操控性和加减速性能越强,「宁少10马力,不加1公斤」。

不过实际上也有反例,因为质量和加速度成反比例关系的前提是「轮胎达到极限状态」,但很多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设计都不足以把轮胎压到极限,这种情况下增加车重靠重量使轮胎更接近极限状态,反而能获得更高的加速度,即F、m、a的数值同时上升。

最好的例子就是GTR,靠增重使轮胎抓地力上升,从而获得更高的中低速操控与加速响应。但由于F也上升了,所以其代价就是需要更高的引擎输出与更高的油耗。

至于高速发飘的问题,反而是车子越重越容易飘。因为「飘」这一感觉本质是车子的操控不跟手,而造成不跟手的主要原因就是质量变大导致运动惯性变大。除此之外当然还有轮胎、悬挂系统、转向系统调校的关系,有些车辆会在时速升高时增大转向系统阻尼,营造转向变重的感觉,使驾驶者主观感觉车子更稳。

如果题主认为的「飘」是车辆响应速度快,「稳」是车辆响应速度慢的话,只能说驾驶水平与经验还是不足,建议多关注下汽车运动。

现在很多人认为高速状态下方向重是稳,方向轻是飘,但去看一下赛车的车内视角,由于转向系统是直接连接,前轮受到的任何外力影响都会传递至方向盘上,高速行驶时赛车的方向盘经常会有剧烈抖动,车手需要紧掰方向盘来稳定前轮,完全不能像家用车那悠闲地单手扶方向盘。按照大众的评判标准,赛车一定是飘的要死,但实际上赛车的稳定性比民用车高的没边。


谢邀!扭矩或功率和车重没有最佳比例。

但是,具体到「一辆」车上的话,这个比例是有的。首先,确定了轮胎的抓地力之后,就能够确定车辆每个档位的最大轮上扭矩,然后,就是使每次换档时都「正好」输出最大轮上扭矩(前提是最大油门),那么,这个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车重,就是这辆车的最佳比例。因为此时车辆能以最快的加速度前进,即使发动机功率比这个再高,最快加速度也不会变了。


车越轻越好 马力越大越好…


49吨750马力3500牛米


我觉得最低也要100匹/吨车重,这个数值是够用,再低就不够了。


首先扭矩与性能无关,功率与质量的比值即推重比才是影响性能的关键参数。最佳比例?没有最佳比例,推重比越大越好。


根据对 @小熊油耗 统计数据的不严谨观察,按照多数人的用车条件和开车习惯,动力较差的车比较省油。

最省油的动力区间大概为零百加速时间12-15秒,也就是推重比约70-100马力/吨。


邀请我?这是我的水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