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會忘記你所說過的話,忘記你所做過的事,但永遠不會忘記你帶給他們的感覺。」

—— Maya Angelou


利用這個簡單概念,讓你克服社交焦慮!

別人是社交能手,自己卻一句話都不敢講?讓我們先來一起了解,社交的概念與目的為何!

現代管理學之父杜拉克說:「一個人必須知道該說什麼,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說,必須知道對誰說,必須知道怎麼說。」那麼,你認為社交中的交談又是為了什麼呢?

想像今天,你和一群人相聚在某個社交場合,大家相互寒暄,你一言我一語的,到底是為了什麼?你可能覺得,就是聊天啊,打發時間、認識人啊。但以下我要和你分享的這個概念,完全改變了我怎麼看待「社交寒暄」這回事。

曾有一時,我是個很害羞的人。雖然平常跟熟人相處很自在,但參加陌生的社交場合總是會焦慮。我還曾經把這種內心的不適感自圓其說為「不喜歡沒深度的聊天」,但我發現帶著這種負面態度去社交場合,更難認識新朋友。

年紀越大,就越發現社交的重要。身邊會聊天的人,總是能夠把一般的社交轉為未來的機會。對他們來說,社交就不只是socializing,而是networking。我不是說社交一定要有目的,但懂得聊天的人,總是能讓人記住他們,並建立良好的關係。換句話來說,好的社交自然能為他們累積成「機會」。

社交的「重點」為何?

所以我後來很認真地讀了不少有關社交的書,發現自己比較喜歡概念書勝過技巧書,可能跟我本身的個性有關吧!我總是想了解背後的「為什麼」,不只是「說這句話就好」。而如果我把所讀過的社交書總結為一個概念的話,那就會是這個:「我們與陌生人聊天,是為了揣摩為什麼要繼續與對方聊天。」

啥?這不是循環論證的邏輯嗎?請讓我解釋。

男生去跟一個女生搭訕,男生的意圖很明顯:我想跟你交朋友,也許發展進一步的關係。但女生一定會想:「我為什麼要繼續跟你聊下去?」這時候,男生可以說些什麼來證明自己?展現自己的才華和機智?說一些撩妹的段子?那些都是表面功夫,而且很少人做得好。

但我們假設兩人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彼此有共同的興趣、類似的背景、甚至發現有共同朋友,這些「共同點」就會成為與對方繼續聊天的好理由。(當然如果男方長得高又帥,那當然也是好理由,但那對女生來說也就不是純粹的社交了)

無論是什麼場合,兩個人剛認識時的寒暄,不只是為了填滿空氣而已,而是為了找出繼續與對方聊天的理由,換句話來說,也就是彼此的「共同點」。所以,我們也不用擔心自己社交時表現得好或不好,因為社交寒暄的重點不是「表現」,而是「尋找」。光是理解這一點,就讓我克服了大部分的社交焦慮。

你可能覺得,這也太目標導向了吧,我就是想隨便聊聊,打發打發時間不可以嗎?

當然可以,我們確實會遇到很多就是聊聊天,或者為了防止尷尬而隨便談談的場合;但從一個社交的角度,尤其在陌生人社交的場合,說實話,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值得交談的對象,我們也沒必要為了延續一段對話,硬在那裡尬聊,或者試圖討好每個人,什麼話題都要跟著聊下去。

適時的結束一段對話,也是對彼此的尊重。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揣摩為什麼要繼續與對方聊天」也是要靠感覺。

交談中「感覺」的重要性

我們在交談的時候,除了我們說的話之外,還有大量的信息來自於「非語言信號」。這包括了我們的語氣、表情、肢體動作、自在感等等。

這種感覺是雙向的,你感覺得到,對方也能感覺到。所以為什麼人們常說「見面三分情」。因為只有在面對面的過程中,我們才能更加感覺到對方,判斷出對方是否是一個讓我們覺得舒服、可靠,可以深交當朋友的人。

既然如此,今天無論我們說什麼,都應該要和善、要微笑、盡量展現自己的親和力。就如美國作家瑪雅?安吉羅(Maya Angelou)所說:「人們會忘記你所說過的話,忘記你所做過的事,但永遠不會忘記你帶給他們的感覺。」

或許你們只是萍水相逢,隨便聊聊;或許你希望和對方發展一段深入的關係,但你都可以讓自己的狀態變得最好,創造出你想要的舒服的感覺,讓對方是舒服的、自在的,覺得我們能聽懂他們,並且留下好感。

這年頭,年輕人普遍習慣透過熒幕溝通,對於見面社交反而生疏和畏懼。我希望這篇分享,可以作為一種鼓勵。社交雖然是門藝術,但開始絕對沒有想像中的難。下次認識陌生人,不要維持沈默了!把握機會,多問彼此一些問題,找出繼續聊下去的共同點和好感吧!

回想一下,步入社會多年的你,是否遇到以下問題:

拜訪客戶,不會自我介紹導致印象差,不知如何開口而被掃地出門?

和領導/同事吃飯,沒有共同話題,顯得格格不入而被排斥?

公司述職,因緊張怯場,大腦一片空白,被上司趕下台?

團隊會議,因說話沒底氣、邏輯混亂,在下屬面前喪失威信?

和朋友相處,嘴笨反應慢,因言不達意而得罪人?

和親人相聚,因說話無分寸,家庭矛盾重生,親人間斷絕來往?

  1. 想學習更多口才演講請添加老師諮詢哦!!


你太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因為你在演講的時候會時時刻刻都能接受到下面的反饋信息,其中一條負面的反饋信息被你捕捉到了,你就會產生緊張和遺忘,這樣的話,你從上台的100%記憶就會一直往下掉,掉到完全忘詞的階段,其實還是得多與人溝通,多於陌生人交流,這樣會使這種情況好一些。


不要盲目否定自己,你並非沒有用沒腦子

這是需要鍛鍊出來的能力,沒有人可以生來就會,自信一點相信自己可以

既然缺少這種能力,那麼就多練多練再多練,把稿子熟到成為一種說了上句馬上接出下句的本能

可以在演練之前先熟悉一下環境,在熟悉的環境下你會不那麼緊張


把稿子背熟 然後就開始對著鏡子練習 上場的時候非常自信 因為台下坐著的只是鏡子里的自己 加油


這個應該不都怪你,再勇敢一些,也注意建立一個良好的氛圍,氣氛到了,應該水到渠成吧


在現實生活中,說話對我們影響特別大。我們需要去講話,才能更好地表示自己,展示自身的獨特魅力,只有說出自己的感受,讓更多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就像吉普林在他的演說中說到的:言語是人類所使用的最有效果的藥方。我們需要通過良好的講話內容和技巧來成就自己及身邊的人。

愛爾蘭脫口秀演員大衛·尼希爾在經過自身十多年的脫口秀表演生涯後,創造出《如何成為講話有趣的人》一書。致力於能夠教會更多的人怎樣將脫口秀表演的技巧用在商務聽眾的身上。他曾在加利福尼亞頂尖俱樂部進行過脫口秀表演。一年集中的脫口秀演出,讓他從一名極度恐懼公眾演講的商務人士變成了登上《公司》《福布斯》的脫口秀演員。

大衛·尼希爾坦言當他曾在一千四百多雙眼睛裡的時候,他顯示出的冷靜、鎮定、自信,都是假的,其實他的內心早已經波濤洶湧了。公眾演講對於他來說相當於把鯊魚、牙醫、蜘蛛和惡毒的繼母加在一起那麼恐怖。他曾經在大學人力資源管理課的演講拉低他整個學業的分數,讓本能有機會獲一等榮譽學位的他僅獲得二等榮譽學位。那時候的他上台演講之前,連灌四瓶科羅娜啤酒來盡量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但實際的演講效果卻更加糟糕。

大衛·尼希爾之所以接觸到脫口秀,是因為他知道了自己對於演講和講台的恐懼,讓他無論在學業、生活、工作還是交友中失去了太多的機會。他知道自己只有接觸脫口秀並在其中不斷發展才有機會獲得個人的成長和蛻變。同時之所以看重脫口秀表演並愛上了脫口秀表演是因為太大發現:大腦對無聊的事不感興趣,而且觀眾已經習慣了以幽默的方式接受信息。

在此我們通過他的《如何成為講話有趣的人》一書,從「在演講中樹立故事思維、在演說中添加幽默元素、通過良好的演繹方法展示」這三方面,來學習如何用脫口秀的方法學會講話,當然我們更多的是想通過這些方法用在大家都懼怕的公眾演講中,如果能夠將公眾演講問題解決了,平時的說話與表達自然不成問題。

01 樹立故事思維

一、 樹立故事思維的原因

我們有沒有觀察過一些有故事的旅遊景區總能吸引更多的遊客;一些有故事的商品總能帶來更多的忠實顧客;一些有故事的人總能吸引更多人的關注。羅伯特·麥基說過:故事是對生活的一種創造性轉化,它讓生活變得更有力度、清晰、有意義。同時故事也是人類交流的貨幣。我們人類通過比喻思考,通過故事來學習。

而演講需要故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故事能夠幫我們學習和記憶一些事件、概念,同時我們也都希望觀眾從我們的講話中學到或記下這些所表達的東西。

作為公眾演講人,我們的目標是給人留下印象,讓信息經觀眾之口流傳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順從大腦的喜好,把信息包裹在故事裡。

二、怎樣構建故事

想要故事更吸引人,更容易記憶、更快逗人發笑,就需要包含一些基本元素。我們看電視劇或者小說喜歡看懸念,講故事也一樣,我們要將故事主人公所遇到的阻礙告訴大家,然後描述主人公經過重重努力,最終有什麼樣的結局。總結來說故事必須寫出:「誰,想要什麼?阻礙是什麼?怎樣去克服阻礙?最終結果怎樣了?」

大衛·尼希爾給我們分享了寫故事的骨架,根據這個骨架我們只需要往裡邊填充血肉即可

1)故事要有主角/主人公:一個故事首先要將故事的中心人物設定好。

2)描述主人面對的困難:即主人公他們想要什麼?阻礙是什麼?要克服什麼樣的困難?

3)給故事營造突破性情緒:比如愛、慾望、貪婪、熱情和失敗都是最好的能突破障礙的情緒選擇。

4)有明確的努力或轉變:主人公要向著目標或解決方案前進。

5)給故事製造衝突和轉折:不要讓聽眾猜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可以添加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或挑戰。

6)故事要顯得可信:要讓聽眾專心聽故事,不去質疑真偽,脆弱和玩笑在這裡都是能被接受的,大家可能夠偏愛聽你的個人醜聞,因為這樣顯得更真實。

7)給故事一個發展的契機:所以要有一個誘發事件。

8)一開始就想好最有衝擊力的結尾:最後一句要最先寫,之後再去琢磨誘發事件和開頭。

9)造出能把讀者拖進故事的鉤子:要觀眾把手機放在口袋裡,你需要給他們一個理由。

10)在故事的結尾呼應開頭:這種寫作手法,能帶給你故事完整對稱的感覺。

11)達到娛樂效果:最猛烈的笑聲通常源於我所轉述的生活中的故事和遭遇,而不是那些經過精巧構思的妙語或觀點。

12)將故事分解為三段式結構:組織(開頭)、對峙(中間)、解決(結尾)。

總言之,我們只需要記住講故事都要包含個人元素。把自己融入故事裡,觀眾的反應會更加強烈。講別人的故事前先從自己的經歷著手。

02 添加幽默元素---找到笑點

傑弗里·吉特默說:笑過之後才會開始凝神靜聽。那要想自己的講話足夠幽默,使觀眾感受笑點,我們要學會使用笑話漏斗。

什麼是笑話漏斗呢?即:故事的主題要大眾化,能和每個人產生關聯,之後再具體化,和講述人自己的故事產生關聯。讓觀眾融入自己的故事裡,讓他們和故事產生聯繫。要記住,最有力度的故事是讓觀眾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關於故事的關聯性,在這裡舉個例子,讓大家更易理解:如果我們想說「從統計學上講,如果你是中國人,可能性會大很多」這句話。聽眾中可能沒多少去過中國,那麼為了在故事的開頭最大程度地吸引注意力,和大家產生聯繫,我們可以說「有時新環境很具有挑戰性」來關聯聽眾,用「去年我去了中國來具體到自己身上。很多人從沒出過國,也從沒去過中國,但所有人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都接觸過新環境。

對於笑話漏斗的設置是可以分為三部分的,分別是:鋪墊、抖包袱、連續笑點。具體理解如下:

鋪墊:是給笑話打好基礎,為觀眾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語言盡量簡潔。

抖包袱:本質上是拋出笑點。鋪墊是將觀眾引向一個方向,抖包袱則是突然轉向另一個方向,給讀者帶來驚喜。反轉帶來的驚喜,是包袱中最重要的部分。

連續笑點:是自選項目,它是最初的包袱抖完後的包袱。有時在原笑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有時會再來一個反轉,進入一個讓人驚喜的新方向。

笑話漏斗的運用,我們需要一定的素材,素材的獲得需要我們日積月累。推薦大家以每周寫下十個新段子作為目標,建立幽默素材庫,當自己開始做筆記,觀察周圍生活的時候,就會發現幽默無處不在。

所以每當想到了好玩的事,或是發現了一些覺得有用的東西,一定要寫下來。畢竟我們遺忘的速度很快,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積累下一些素材之後,就可以隨時從中取用了,取用時只要與表達的話題有所關聯即可。

03 良好的講話演繹方法

當我們了解到了在講話中融入故事、並添加幽默元素後,除了這兩部分,我們注意到要想講話有趣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要素,那就是良好的演繹方法。換句話來說就是通過我們說的動作,以及各項肢體語言來將觀點、事物、故事、笑話等表達出來,從而達到真正有趣的效果。

我們熟知的才女董卿的舞台演繹能力是無數人所傾羨的,一出場就能點燃全場,溫柔又不失風範的談吐,舉手投足間盡顯雍容。我們雖然無法進行複製,也無法瞬間就變成像她一樣人見人愛的講台人,但是通過一萬小時的試驗和試錯,不斷練習,終會見效果。

在這裡給大家分享講台講話演繹包括演繹載體、個人著裝、肢體動作、舞台表現

一、演繹載體

演繹的載體在這可以理解為是我們的講稿或台詞。值得說明的是我們上台演講或講話千萬不要帶稿子,帶稿子上台會讓觀眾認為你沒有完全準備好,會有無聊及抵抗心理狀態,也讓觀眾心裡默想連講話都需要帶稿的人,很難相信講話者能力會有多高。

其實大家對上台懼怕的主要原因是怕自己在講台上由於太緊張而大腦一片空白。面對台下的觀眾,完全忘記了自己要說什麼,這對經驗豐富的演講者來說也是很恐怖的事情。

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大衛·尼希爾為我們介紹了一種名為「記憶宮殿」的技術。即:在大腦中開闢一塊或一系列空地,把需要記憶的信息儲存進去,本質上講,這種方法是通過形象化的方式整理和回憶信息,提高記憶能力。

記憶宮殿的具體方法是:

1)首先確定宮殿藍圖;

記憶宮殿可以是純想像出來的空間,但搭建在現實世界中存在且熟悉的建築上會更容易。可以是你在其中長大的房子,可以是現在正在居住的房子,也可以是你的辦公室。

2)在宮殿中規定路線;

路線規劃也就是我們在穿越宮殿時要沿著特定的路線或順序,這樣才能按照場景的順序逐一談到他們。

3)沿著路線確定宮殿中的儲物位置;

我們可以在特定的區域儲存信息。

4)牢記記憶宮殿;

最好的辦法是在搭建時在紙上畫出來,之後再在頭腦中完成創造。

5)在宮殿中放置需要記憶的內容;

如果你在演講中要講到俄羅斯人或是某個俄羅斯人,那麼可以想像出一個人來,細節要盡量豐富。這個形象就印在你的腦海里,很容易回想起來。形象越搞笑,越奇特,記得越牢固。

6)在宮殿中檢查每件擺放進去的物品;

檢查一下自己想像出來的每一個場景,將它們印在腦海當中,這個過程會花一些時間,但本質上就是在排練,你在房子里走一圈,看到了演講所需要的各種記憶點和話題關鍵。如果在某一點卡殼了,停下來,看看自己在記憶宮殿的哪個位置。

對於記憶宮殿法的運用在此舉個例子。假如在自己家房子下層的空間,裡面有一條小路通向各個房間,可以先從大門進去(開始演講),看著各個房間里放置關鍵話題的位置,有的在沙發上,有的在椅子上,還有的在桌子上,最後穿過門走出去(總結演講)。這樣相信我們再也不會在台上忘記過詞。

二、個人著裝

緊張出汗肯定是上台後很常見的事了,為了避免將我們的衣服浸濕而被人發現自己緊張過度。所以我們上台時盡量穿不易出汗漬的深色服裝。在這裡總結下適合演講穿著的服裝面料有:100%純棉、亞麻、輕型美利奴羊毛、針織材料、條紋布、人造纖維、絲綢或速乾麵料。

三、肢體動作

演繹的趣味性,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肢體動作了。嘴將觀點表達出來,笑容將尷尬氣氛化解,手勢語將個人形象打造更為自然,講台上的站姿行姿能夠加強同觀眾的互動及氛圍的調節。那具體上台的肢體動作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呢?

1)聲音響亮並適當停頓並去掉啊、嗯、但是、然後等詞。口頭詞的出現讓人有一種拖沓和不專業的感覺。時機、節奏和停頓中時機是關於什麼時候講出來,適當的停頓可以引起觀眾的好奇,給大家時間來調整呼吸,製造緊張。然後,砰!包袱一下抖出來了。

2)保持微笑。如果你看起來是一副很享受、很開心的樣子,觀眾也會被你的情緒感染。同時盡量與更多的觀眾保持眼神接觸,試著和他們建立聯繫。

3)使用手勢。增加手部動作可以提高演講走紅的概率,演講時可以把雙手握緊,有意識控制自己的動作,顯出對內容十分確信的樣子,千萬別像只倉鼠一樣,雙手握緊,顯得很不自然的樣子。

4)站姿行姿自如。不要因為緊張而四處亂跑,這樣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可以向左向右行走,但是頻率盡量別太大。

四、舞台表現

在講台上把話筒拿遠一些,最好放在下巴以下,別把話筒吃了,當作者特別緊張的時候,會把話筒放在支架上,等到大家笑過幾輪後,就有信心了,鎮定下來後,就可以把話筒取下來啦。

我們在演講的時候要露出全身,盡量不要站在講台後面,觀眾總是要看到你的全身才會充分信任你。

不要以問答作為結束。如果給出幾個提問的名額,但是無人提問,現場會瀰漫著十足的尷尬味道。最好的結束方法是:當你說完了最好笑的部分,說聲再見,然後離開

良好的演繹方法會給講話增添些許的趣味,同時增強觀眾對自己的信任感。可能我們現在對於演繹載體---語言、個人著裝、肢體動作、舞台表現等都不自信,但是我們要堅信:堅持練習是天分最好的替代品。我們唯一要相信的就是自己是最棒的。

就像我本人,以前的我是一個十分內向,別人稱作是書獃子的人,站在講台上講話會心跳加速、雙腿發抖、腦袋空白、眼神恍惚......所有能夠代表緊張的詞我都佔有了。但是我要堅持自己的夢想、要報答父母的恩情、要找到那個優秀的白馬王子,所有對生活及未來的渴望,讓我不斷逼迫自己上台,不斷去學習增知,去走出舒適區。誰能想到以前那樣一個內向的我,現在竟然是一位公司培訓工作者呢?所有的堅持都會用結果來證明的。

結尾

新技巧的習得會縮短登台的時間,我們只要將其與實際內容和觀點結合在一起,就能打造出一個難忘而幽默的故事,若能找到其中的笑點,增加說話內容的幽默元素,並注重演繹技巧,相信我們的說話技巧會能夠更上一個台階。雪萊說: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自己。那讓我們忘掉過去那個不會講話的自己,從今天開始一起來用脫口秀演員的方法學會講話,儘早修鍊成一位講話有趣的人。

作者簡介:香馥馥,愛好閱讀的靜女子,酷愛講台的培訓工作者。堅持閱讀,持續輸出,敲更多的乾貨,融於你我的生活。


多鍛煉,多上台就行!


這個能練出來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